別集類
之薄劣。深有愧于中情。惟仰德其穷天。而斯言之不自欺。想先生之包荒。亦庶几其鉴之。呜呼哀哉。尚飨。
祭 权拙修斋(相一) 文 (第 434L 页)
深有愧于中情。惟仰德其穷天。而斯言之不自欺。想先生之包荒。亦庶几其鉴之。呜呼哀哉。尚飨。
祭权拙修斋 (相一) 文 (第 434L 页)
祭 权拙修斋(相一) 文 (第 434L 页)
深有愧于中情。惟仰德其穷天。而斯言之不自欺。想先生之包荒。亦庶几其鉴之。呜呼哀哉。尚飨。
祭权拙修斋 (相一) 文 (第 434L 页)
海筹添仙子屋。南天光动老人星。百年风树含馀恸。努力无愆替事诚。
九思堂先生续集卷之一
书
与 权拙修斋(相一) 积年向慕之馀。得一日陪诲。已觉胸中充然。第游子赴家。不得不急。未克久留门下。以偿平生之愿。是为愧恨 (第 459H 页)
子屋。南天光动老人星。百年风树含馀恸。努力无愆替事诚。
九思堂先生续集卷之一
书
与权拙修斋 (相一) 积年向慕之馀。得一日陪诲。已觉胸中充然。第游子赴家。不得不急。未克久留门下。以偿平生之愿。是为愧恨 (第 459H 页)
九思堂先生续集卷之一
书
与 权拙修斋(相一) 积年向慕之馀。得一日陪诲。已觉胸中充然。第游子赴家。不得不急。未克久留门下。以偿平生之愿。是为愧恨 (第 459H 页)
子屋。南天光动老人星。百年风树含馀恸。努力无愆替事诚。
九思堂先生续集卷之一
书
与权拙修斋 (相一) 积年向慕之馀。得一日陪诲。已觉胸中充然。第游子赴家。不得不急。未克久留门下。以偿平生之愿。是为愧恨 (第 459H 页)
甲子
凡入人家。不可看人文字。
亲戚不悦。不敢外交。
默。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因仍苟且。朱子答人问曰。因仍与苟且一㨾病。因仍犹因循。苟且是且恁地做一般。
记。为宫室。不斩丘木。汉诸侯属太常。人盗松柏。弃市。晋庾衮人斩墓松。泣谢祖祢曰。德不修。不能庇先人树。自后人不犯。李充盗斫父墓柏。手刃之。唐吏部尚书韦陟宗人伐墓柏。坐不相教。贬刺史。宋薛少卿投牒讼盗斫坟松。河中知府判曰。周文王之苑囿。尚得刍荛。薛少卿之坟茔。乃禁樵牧。 权清台 丈决意林泉。养志书籍。与乡邻人士会 (第 170L 页)
凡入人家。不可看人文字。
亲戚不悦。不敢外交。
默。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因仍苟且。朱子答人问曰。因仍与苟且一㨾病。因仍犹因循。苟且是且恁地做一般。
记。为宫室。不斩丘木。汉诸侯属太常。人盗松柏。弃市。晋庾衮人斩墓松。泣谢祖祢曰。德不修。不能庇先人树。自后人不犯。李充盗斫父墓柏。手刃之。唐吏部尚书韦陟宗人伐墓柏。坐不相教。贬刺史。宋薛少卿投牒讼盗斫坟松。河中知府判曰。周文王之苑囿。尚得刍荛。薛少卿之坟茔。乃禁樵牧。 权清台 丈决意林泉。养志书籍。与乡邻人士会 (第 170L 页)
毕翁濯老之句也。得之于 明宣之盛而理学之宗则退陶老先生之咏也。修缮于癸丑。重建于甲寅。而故实略备。则 清台权先生
之记也。洛水环其下。昼夜混混。往者过非有所逐也。来者续非有所迫也。此清翁之所以深有得于观水之义而悟其 (第 390H 页)
官止县监。于公间六世。高祖讳振胤号容膝轩。游眉相门。以文行见重。曾祖讳彦琦。祖讳学经号云谷。荐学行。 权清台,
李大山尝推之。考讳锡一。生考讳锡玉。以笔法名。妣南阳洪氏。忠贞公应后起祖女。本生妣全州李氏。中山君演 (第 492H 页)
。以儒者荐 授童蒙教官。讳性至号西涧。有笃学至行。世称南州高士。朴灵城文秀屡荐于 朝。不及授官而卒。 清台权先生
于商山志。特立儒士录。是为公五世祖。高祖也。曾祖讳增实。祖讳知远。考讳坤直。并以才德称。俱蚤没不显。 (第 523H 页)
之不足而书之。书之不足而图之。一生用心。专在于是。故公于经史子集。无不贯通。为文章宏肆旁沛。变化有精 采。故
权清台,李大山以铭以状。极其赞美之。而至于易也特谓之易旨有解。多发前儒之所未发。余于是有以知公之为间 (第 270H 页)
而结茅。为龙山退隐居士足矣。是其所蓄之大。所志之高如此。故当时自岭之衿绅。朝之大夫。莫不以远大期之。 清台权公。
每称赵某博雅君子人。吾辈将来之责。在斯人云。盖自黔涧先生以厚德。不食其报。归成后 (第 182L 页)
良铉。其高曾也。金氏。自文忠公世守家法。为楷范者。竹所之世为最。考讳中柱。大山李先生门人也。娶副提学 清台权公
讳 (第 226H 页)
相一 子通德郎讳煜女。以 英庙戊寅十一月十九日。生孺人。丁酉。归于我从祖叔父讳载文。未行。叔父殒于甥 (第 226H 页)
相一 子通德郎讳煜女。以 英庙戊寅十一月十九日。生孺人。丁酉。归于我从祖叔父讳载文。未行。叔父殒于甥 (第 226H 页)
李艮斋问所以能三字何以为病。曰能气也。所以理也。以能字归之于气则可。(此出于艮斋本集。而溪集中未之曾见。似是见删于校勘之时。)
按以能为气。则能动能静。固属乎气。而先生之答艮斋书。尝曰所资而发者气也。其所以能然。实理之为也。易箦前绝笔。有曰无情意无造作者。此理本然之体也。其能发能生者。此理至妙之用。然则以能为气。恐或是未定之论也。 清台权公 论此甚详。而大山圣学辑要辨。亦引能发能生之语。以攻非气不能发之失。
大山李先生曰。理也者。所主以动 …… (第 204L 页)
又恐近于无位真人闪烁自在之实矣。
按先生于此。两下立说。圆洽周遍。而遣辞之际。稍有主气之迹者。盖其时 清台权公。 力主理有动静之论。深斥栗谷气发之谬。而微涉于矫枉过直。至以七情为发于气质之性。四端为发于本然之性。分 (第 205H 页)
按以能为气。则能动能静。固属乎气。而先生之答艮斋书。尝曰所资而发者气也。其所以能然。实理之为也。易箦前绝笔。有曰无情意无造作者。此理本然之体也。其能发能生者。此理至妙之用。然则以能为气。恐或是未定之论也。 清台权公 论此甚详。而大山圣学辑要辨。亦引能发能生之语。以攻非气不能发之失。
大山李先生曰。理也者。所主以动 …… (第 204L 页)
又恐近于无位真人闪烁自在之实矣。
按先生于此。两下立说。圆洽周遍。而遣辞之际。稍有主气之迹者。盖其时 清台权公。 力主理有动静之论。深斥栗谷气发之谬。而微涉于矫枉过直。至以七情为发于气质之性。四端为发于本然之性。分 (第 205H 页)
何益。天子不在咸阳宫。丈夫垂名动万年。记忆细故非高贤。无非理到之言。是岂刿心鉥目雕风绘月者所及哉。 权清台
有言岭人立朝。只当说诚敬。不得论时事。此有激而云。然亦是风习使然。予尝谓岭人体胜。畿湖人用胜。若论学 (第 547H 页)
称之。若玶所后之父。于子羽为再从三从之亲。则朱子亦将以三从四从书之耶。)寒冈集西川君行状。再从弟逑。 (清台权氏
名相一 曰。既称伯叔父母。则称从弟。正合程朱之论。而寒冈称再从弟。以出继家寸数称之。必有所据而终所可 (第 578H 页)
卧龙亭记
北山亭重建记
丽泽堂记
乐山亭记
德星斋记
止庵记
拙修斋 记
忍斋记
内修斋记
兼山斋记
三希斋记
乐窝记
小山斋记
北山亭重建记
丽泽堂记
乐山亭记
德星斋记
止庵记
拙修斋 记
忍斋记
内修斋记
兼山斋记
三希斋记
乐窝记
小山斋记
思录疑义。又以戒惧兼动静。往复卞订。在忠州也。大山李先生。为连原丞。源源相从。商确经旨。实多契合焉。 清台权先生
语人曰。申某天品素高。不大段用力。而自然中度。观其四体。无非德学所积。遭时不幸。盛名致忌也。承宣高公 (第 145L 页)
至重者。故自然成此六棱之形。若他石则不然。随其所禀之气而有九棱者八棱者无棱者少棱者。皆是自然之数也。 权清台
以为石皆太阴之气。故其棱必六。以通川丛石證之。否者则谓之气之驳者。此说恐太执。
历家。(人杰录) 历 (第 312H 页)
历家。(人杰录) 历 (第 312H 页)
赵丈(命胤)挽
次药泉南相公徐佥枢别业韵(并序)
河回十六咏(并序)
甲辰仲春。 权台仲(相一。号清台。) 与申景楷。(正模。)来道院。约吴致重(尚远。号峨嵯。)文会。老人亦重违其勤意。摆病而赴。仍留数日。诸 赵丈(命胤)挽
次药泉南相公徐佥枢别业韵(并序)
河回十六咏(并序)
甲辰仲春。权台仲 (相一。 号清台。)与申景楷。(正模。)来道院。约吴致重(尚远。号峨嵯。)文会。老人亦重违其勤意。摆病而赴。仍留数日。诸君共读近思录。颇有讲磨之益。老人以病冗先归。 台仲 寄来一律。遂步其韵。属三君焉。(甲辰。)
孙重百拜礼郎上洛。书赠。
猛虎行(并序)
…… 次舍弟用东州韵(八律)
再叠赋游(八首)
题老仙骑羊图
无牛叹
和邵子诗四吟
得 权台仲 寄吴致重新春吟。非止词藻清雅。其感时进修之意。令人敛衽。聊步其韵。却寄清案。(二首。)
又读其 …… 答黄再叟
与黄再叟
答黄再叟
答黄再叟
答黄再叟
答黄再叟
答 权台仲
答 权台仲
答 权台仲
答 权台仲
答 权台仲
答 权台仲
与 权台仲
答 权台仲
与 权台仲
答 权台仲
答 权台仲
答 权台仲
答 权台仲
答 权台仲
答 权台仲
答 权台仲
答 权台仲
答 权台仲
权台仲
答 权台仲
答申景楷
答申景楷
答申景楷
息山先生文集卷之九
书
答赵勉之(自脩)
…… 答黄再叟
又答别纸
答黄再叟
答黄再叟
答召募使黄再叟
答黄再叟
与 权台仲
答 权台仲
答 权台仲
答 权台仲
答 权台仲
与 权台仲
答 权台仲
权台仲
答 权台仲
答河渊渊
答申景楷
答申景楷
答李圣瞻别纸
答表弟李顺甫
答表弟 …… 挽词[严庆迪]
挽词[吴尚远]
挽词[卢启元]
挽词[柳圣和]
挽词 权相一 挽词[李光庭]
挽词[金 ■(亻政)]
哀辞
哀辞[李 槾]
祭文
…… 祭文[鲁东书堂儒生洪重汉等]
祭文[凤岩书堂儒生卢斗文等]
祭文[近岩书院儒生李翊春等]
祭文[眷下生 权相一 祭文[门人卢启元]
祭文[卢启元]
祭文[门生洪相朝]
祭文[门人赵天经
次药泉南相公徐佥枢别业韵(并序)
河回十六咏(并序)
甲辰仲春。 权台仲(相一。号清台。) 与申景楷。(正模。)来道院。约吴致重(尚远。号峨嵯。)文会。老人亦重违其勤意。摆病而赴。仍留数日。诸 赵丈(命胤)挽
次药泉南相公徐佥枢别业韵(并序)
河回十六咏(并序)
甲辰仲春。权台仲 (相一。 号清台。)与申景楷。(正模。)来道院。约吴致重(尚远。号峨嵯。)文会。老人亦重违其勤意。摆病而赴。仍留数日。诸君共读近思录。颇有讲磨之益。老人以病冗先归。 台仲 寄来一律。遂步其韵。属三君焉。(甲辰。)
孙重百拜礼郎上洛。书赠。
猛虎行(并序)
…… 次舍弟用东州韵(八律)
再叠赋游(八首)
题老仙骑羊图
无牛叹
和邵子诗四吟
得 权台仲 寄吴致重新春吟。非止词藻清雅。其感时进修之意。令人敛衽。聊步其韵。却寄清案。(二首。)
又读其 …… 答黄再叟
与黄再叟
答黄再叟
答黄再叟
答黄再叟
答黄再叟
答 权台仲
答 权台仲
答 权台仲
答 权台仲
答 权台仲
答 权台仲
与 权台仲
答 权台仲
与 权台仲
答 权台仲
答 权台仲
答 权台仲
答 权台仲
答 权台仲
答 权台仲
答 权台仲
答 权台仲
答 权台仲
权台仲
答 权台仲
答申景楷
答申景楷
答申景楷
息山先生文集卷之九
书
答赵勉之(自脩)
…… 答黄再叟
又答别纸
答黄再叟
答黄再叟
答召募使黄再叟
答黄再叟
与 权台仲
答 权台仲
答 权台仲
答 权台仲
答 权台仲
与 权台仲
答 权台仲
权台仲
答 权台仲
答河渊渊
答申景楷
答申景楷
答李圣瞻别纸
答表弟李顺甫
答表弟 …… 挽词[严庆迪]
挽词[吴尚远]
挽词[卢启元]
挽词[柳圣和]
挽词 权相一 挽词[李光庭]
挽词[金 ■(亻政)]
哀辞
哀辞[李 槾]
祭文
…… 祭文[鲁东书堂儒生洪重汉等]
祭文[凤岩书堂儒生卢斗文等]
祭文[近岩书院儒生李翊春等]
祭文[眷下生 权相一 祭文[门人卢启元]
祭文[卢启元]
祭文[门生洪相朝]
祭文[门人赵天经
水林流霞
澄江蒸气碧。偏向茂林流。莫遣朝风散。鹜飞当共收。
平沙落雁
自有悲秋思。何为雁唳酸。影分芦渚月。飞破霜空寒。
甲辰仲春。 权台仲(相一。号清台。) 与申景楷。(正模。)来道院。约吴致重(尚远。号峨嵯。)文会。老人亦重违其勤意。摆病而赴。仍留数日。诸 (第 66L 页)
水林流霞
澄江蒸气碧。偏向茂林流。莫遣朝风散。鹜飞当共收。
平沙落雁
自有悲秋思。何为雁唳酸。影分芦渚月。飞破霜空寒。
甲辰仲春。权台仲 (相一。 号清台。)与申景楷。(正模。)来道院。约吴致重(尚远。号峨嵯。)文会。老人亦重违其勤意。摆病而赴。仍 (第 66L 页)
留数日。诸君共读近思录。颇有讲磨之益。老人以病冗先归。 台仲 寄来一律。遂步其韵。属三君焉。(甲辰。)
优优乐善志。仕学可相移。自有好田地。奈无平路歧。笃工依圣哲 …… (第 66L 页)
岁乙巳之腊月二十二日。实息山文丈回甲之生朝。时季氏海皋公适至。陪寿席尽欢。因吟古诗长篇。续和者亦多。相一闻玆事。喜甚。谨呈近体一诗。用伸冈陵之祝云尔。 (权台仲) 几度生朝见腊梅。今年乙巳甲重回。先生道体符遐算。孝子诚心进寿杯。却忘萍踪随处泊。偶逢荆萼别园开。 …… (第 73H 页)
何尝无美酒
左挹廉纤月。右披萧洒风。何尝无美酒。道气三杯融。
未始绝佳宾
有书谁与论。有酒谁与饮。未始绝佳宾。臭兰肠复锦。
得 权台仲 寄吴致重新春吟。非止词藻清雅。其感时进修之意。令人敛衽。聊步其韵。却寄清案。(二首。)
陈翁微若𥺀 (第 78L 页)
澄江蒸气碧。偏向茂林流。莫遣朝风散。鹜飞当共收。
平沙落雁
自有悲秋思。何为雁唳酸。影分芦渚月。飞破霜空寒。
甲辰仲春。 权台仲(相一。号清台。) 与申景楷。(正模。)来道院。约吴致重(尚远。号峨嵯。)文会。老人亦重违其勤意。摆病而赴。仍留数日。诸 (第 66L 页)
水林流霞
澄江蒸气碧。偏向茂林流。莫遣朝风散。鹜飞当共收。
平沙落雁
自有悲秋思。何为雁唳酸。影分芦渚月。飞破霜空寒。
甲辰仲春。权台仲 (相一。 号清台。)与申景楷。(正模。)来道院。约吴致重(尚远。号峨嵯。)文会。老人亦重违其勤意。摆病而赴。仍 (第 66L 页)
留数日。诸君共读近思录。颇有讲磨之益。老人以病冗先归。 台仲 寄来一律。遂步其韵。属三君焉。(甲辰。)
优优乐善志。仕学可相移。自有好田地。奈无平路歧。笃工依圣哲 …… (第 66L 页)
岁乙巳之腊月二十二日。实息山文丈回甲之生朝。时季氏海皋公适至。陪寿席尽欢。因吟古诗长篇。续和者亦多。相一闻玆事。喜甚。谨呈近体一诗。用伸冈陵之祝云尔。 (权台仲) 几度生朝见腊梅。今年乙巳甲重回。先生道体符遐算。孝子诚心进寿杯。却忘萍踪随处泊。偶逢荆萼别园开。 …… (第 73H 页)
何尝无美酒
左挹廉纤月。右披萧洒风。何尝无美酒。道气三杯融。
未始绝佳宾
有书谁与论。有酒谁与饮。未始绝佳宾。臭兰肠复锦。
得 权台仲 寄吴致重新春吟。非止词藻清雅。其感时进修之意。令人敛衽。聊步其韵。却寄清案。(二首。)
陈翁微若𥺀 (第 78L 页)
。未及受来而麾。盖南矣。幸可遥付宅里居人。因便送致邪。尊欲更印。亦不难。一件仍许充鄙架。尤幸耳。
答 权台仲
倾向有年。幸蒙辱顾。盖亲知相过。叙寒暄问死生者。有之。馀皆閒酬酢。无一言半辞近里消详处。惟高明辄以今 …… (第 206L 页)
天卿老兄莅教。仍行醮礼于河上。才还待儿子。归为山寺计。静处稳讨如所示。则诚乐事也。𨀉企𨀉企。
答 权台仲
顷日送书后。连在山房。一寒甚严。固料好事必有戏。然望之切。故待之勤也。亦缘事故。相引出山遽归。朋友散 …… (第 207H 页)
正不可紊如此。此不可忽也。至于欲其所知无不尽者。句法虽似殊例。以意通之。亦不害其为同。如何如何。
答 权台仲
政切驰想。即拜手滋。如合席晤言。第审愆和。所祟何在。枯腐之物。必有本而施之。可以得力。所谓本者。岂非 …… (第 208H 页)
嘱牧伯。答云。为私发帖。有妨事体。所执自是。难强以言。曾所合丸者一剂裹呈。此出牧伯也。幸须领纳。
答 权台仲
万敷私门不幸。室人一疾。竟至不起。此遭人多有之。至于情理绝惨。鄙家殆无复有。恸悼之怀。非但伉俪之义也 …… (第 208H 页)
悰况。只思得一二朋友。讨一静便处。将几卷残书。晨夕相讲难。以消此积滞。悯瞀然事不从心。临书悢悢。
答 权台仲
顷晤欠稳。贻牍倾泻未尽。喜倒。公私督理无异同。一个任字。正相勉之地也。服人存亡恼心。抚时转切。家冗细 …… (第 208H 页)
。李仲若。亦来过。颇开怀。仁同申明仲。闻其名。未见其人。昨又命驾。一见能埽去畦畛。此近日事。恨不得与 台仲 共此耳。缧绁诸人巡关。令一善倅。查其唱随。倅推托不当。出场渐延。可叹可叹。两商。丰改以长水。尚改以光 …… (第 208L 页)
答 权台仲
七月廿五书。传自州内。满纸辞旨。情文备具。各极其曲。大乱之馀。侍彩吉庆。将来去就。亦有成算。在外少逆 …… (第 209H 页)
生。故人之子。又闻其有志。可尚可尚。
与 权台仲
七月间所复书。果入照于未西前耶。旅宦气味。未知如何。脱得节拍。在高明足可贺。惟史馆体貌。不复存矣。奚 …… (第 209L 页)
得端的路头。又其人于应酬世务甚疏。高明既是同乡。亦有世分。须与引诱指导其未及也。适凭其便。草草。
答 权台仲
前秋霎奉。每用耿耿。腊月小望书。春间始得展读。槩悉旅邸诸节。申复眷眷之意。而所论近时学术之弊。尤警省 …… (第 209L 页)
远大。真是后生之可畏。今发轫名途。若能益自充摭去。吾党幸甚。如其或少浸渍。减得此边分数。则可惜可惜。 台仲 必与周旋。扶掖之责。不得免也。如何如何。来谕恨前人差失。敷则最患目前道脉甚孤。无人少强其极衰。每为仰 …… (第 210H 页)
一过。其努眼竖眉。胡叫乱唤。欲超过程朱之上者。无不宗诸阳明。其流祸遗毒。甚于洪水猛兽。可惧可惧。
与 权台仲
入春来时气异常。彩侍如何。少得失。不足挂怀。晨昏之馀。专心致志之工。反自超胜否。第想凶年。奉养俯 …… (第 210H 页)
之者。颇知学问。编摩程朱大训。传至他邦。秉彝所同。益可验矣。其书借在贵案。如已览过。幸付示为妙。
答 权台仲
长第二书。豁开襞积。此非金陵时所能得。并乡。无异故乡。同人岂止似人。杜工部以四松无恙。誇诩吟赏。岂不 …… (第 210L 页)
负秉烛之戒。而所谓强辅未易得。若干朋友阻阔。动经岁月。穷庐浩叹。再叟约以哭班时。前期来访。为稳叙谋。 台仲 亦因以来会。则是难得之期也。今承取便行礼。 …… (第 210L 页)
为之怅惘。盖野人哭野。山人哭山。虽有先辈之论。然 台仲 虽在罢散。自非山氓野人。今时观瞻。亦不可不顾。愚意宜为一行。变除于 殿牌之前。未为不可。朋友幽期之乖 …… (第 211H 页)
去。而痼疾尚在。元气已衰。无可为者。奈何奈何。京里失洪季会。岭中失权叔章。亦可谓天废。嗟惜而已。
答 权台仲
前书未复。方以为恨。院便。又承辱存。教切意勤。良感。老人。因酬应科生。前患感冒失静摄。且有忧患。眉睫 …… (第 211L 页)
殊挠。院任本不合带得。衰拙身上。更添此病。故其势诚难自强。况不无些嫌。有不可以不足畏而置之。此言惟于 台仲 情契发之。前教静斋讲讨。亦所乐闻而不暇计。如何如何。活斋遗稿。顷荷李上舍送胤投示。忧患中时一披考。木 …… (第 211L 页)
此见到乎。天不假之年。以大受其身。可惜可惜。点窜之役及弁卷之文。责之鄙陋。恐无以当其责。是愧耳。
答 权台仲
日昨书教。乃新年第一报。辞旨甚悉。侍庆鼎鼎益茂。 …… (第 211L 页)
之言。而至答吕子约。则曰既言道不可须臾离。即是无精粗隐微之间。皆不可离。故戒慎乎所睹所闻而言也。
答 权台仲
前书。病在床。未复至今。愧恨。近思知行之理。颇细密。 …… (第 213H 页)
重。致重亦已领会无异见。恨不得与吾友相对消详也。申景楷过期不来。所得家舍。亦纬繣云。好事之魔耶。
答 权台仲
两度书一时来辱。俱极慰泻。令胤醮礼。已有卜吉。穷乡经纪大礼。想不免少劳神观也。所云冠昏。礼无轻重。借 …… (第 213L 页)
再叟书云。晦间当入州城。幸约期成得少稳。甚妙也。昨与致重。登望月庵。暮归。亦少舒郁积。尽不恶也。
答 权台仲
风雪泥澌。向𨓏之思。不在阻面。虽书疏谓。亦无缘可续。院人忽过传书。示教既甚郑重。兼辱三章佳什。无非 …… (第 213L 页)
也。梅岳颇有佳趣。彼此道里均。欲以此为期。已与致重谋矣。自贵所嘱洞主。俾得成一会甚妙。如何如何。
答 权台仲
自关东归后。即走江左。过旬有日。归则日困于输租偿债。为捕风捉影之事。非但不暇札翰。带来烟霞气。不觉消 …… (第 214H 页)
守前意见。以高明不肯服为过云。终无两边公案人。奈何奈何。申景楷约来访已久。而竟不来。今果践得否。
答 权台仲
累月撼顿之劳。遇寒作病。昏昏枕席中。承得惠字。俄而尊丈枉驾荆门。不得申迎拜之礼。既感且悚。若添一病然 …… (第 214L 页)
然其间煞有曲折。又有愚虑所及者。可面悉。书难悉也。
答 权台仲
顷者。借手誊呈诗草。下方数句语。草草不成说。盖其时疾已笃。不自力故也。厥后。不省人事迨旬日。今始转得 …… (第 215H 页)
老先生。而又浑作句。文理似稳。故云云。实非卒然揣度造作出者。幸须尽底里濯去先入。更将玩味。如何。
答 权台仲
日昨。有人来致手书。欲付复则对云转向他处。遂已。甚怅恨也。书后暮春。复作冬寒。晨昏常吉乎。此经大病。 …… (第 215H 页)
知今日死明日死。只可作抱志之鬼。而惟守此一段莹净底物。以为究竟法而已也。儒宫之任。复属已试不堪之身。 台仲 所教吾党之意则美矣勤矣。但恐愚陋益加摧败。不副其万一也。且以德院还安定。于来初中丁。不得不一行。勉循 …… (第 215L 页)
岂若归一于至当者之尤幸耶。致重于约字义。则颇领可。而又浑则牢守不变。匹马单枪。实难服人也。可呵。
答 权台仲
正在悬仰。手帖先辱。跃然动怀。发书读。如承面叙。圭复一一不置。有人誇说南极宿躔甚明。光烛洛波。今悉教 (第 215L 页)
答 权台仲
倾向有年。幸蒙辱顾。盖亲知相过。叙寒暄问死生者。有之。馀皆閒酬酢。无一言半辞近里消详处。惟高明辄以今 …… (第 206L 页)
天卿老兄莅教。仍行醮礼于河上。才还待儿子。归为山寺计。静处稳讨如所示。则诚乐事也。𨀉企𨀉企。
答 权台仲
顷日送书后。连在山房。一寒甚严。固料好事必有戏。然望之切。故待之勤也。亦缘事故。相引出山遽归。朋友散 …… (第 207H 页)
正不可紊如此。此不可忽也。至于欲其所知无不尽者。句法虽似殊例。以意通之。亦不害其为同。如何如何。
答 权台仲
政切驰想。即拜手滋。如合席晤言。第审愆和。所祟何在。枯腐之物。必有本而施之。可以得力。所谓本者。岂非 …… (第 208H 页)
嘱牧伯。答云。为私发帖。有妨事体。所执自是。难强以言。曾所合丸者一剂裹呈。此出牧伯也。幸须领纳。
答 权台仲
万敷私门不幸。室人一疾。竟至不起。此遭人多有之。至于情理绝惨。鄙家殆无复有。恸悼之怀。非但伉俪之义也 …… (第 208H 页)
悰况。只思得一二朋友。讨一静便处。将几卷残书。晨夕相讲难。以消此积滞。悯瞀然事不从心。临书悢悢。
答 权台仲
。李仲若。亦来过。颇开怀。仁同申明仲。闻其名。未见其人。昨又命驾。一见能埽去畦畛。此近日事。恨不得与 台仲 共此耳。缧绁诸人巡关。令一善倅。查其唱随。倅推托不当。出场渐延。可叹可叹。两商。丰改以长水。尚改以光 …… (第 208L 页)
答 权台仲
七月廿五书。传自州内。满纸辞旨。情文备具。各极其曲。大乱之馀。侍彩吉庆。将来去就。亦有成算。在外少逆 …… (第 209H 页)
生。故人之子。又闻其有志。可尚可尚。
与 权台仲
七月间所复书。果入照于未西前耶。旅宦气味。未知如何。脱得节拍。在高明足可贺。惟史馆体貌。不复存矣。奚 …… (第 209L 页)
得端的路头。又其人于应酬世务甚疏。高明既是同乡。亦有世分。须与引诱指导其未及也。适凭其便。草草。
答 权台仲
前秋霎奉。每用耿耿。腊月小望书。春间始得展读。槩悉旅邸诸节。申复眷眷之意。而所论近时学术之弊。尤警省 …… (第 209L 页)
远大。真是后生之可畏。今发轫名途。若能益自充摭去。吾党幸甚。如其或少浸渍。减得此边分数。则可惜可惜。 台仲 必与周旋。扶掖之责。不得免也。如何如何。来谕恨前人差失。敷则最患目前道脉甚孤。无人少强其极衰。每为仰 …… (第 210H 页)
一过。其努眼竖眉。胡叫乱唤。欲超过程朱之上者。无不宗诸阳明。其流祸遗毒。甚于洪水猛兽。可惧可惧。
与 权台仲
入春来时气异常。彩侍如何。少得失。不足挂怀。晨昏之馀。专心致志之工。反自超胜否。第想凶年。奉养俯 …… (第 210H 页)
之者。颇知学问。编摩程朱大训。传至他邦。秉彝所同。益可验矣。其书借在贵案。如已览过。幸付示为妙。
答 权台仲
长第二书。豁开襞积。此非金陵时所能得。并乡。无异故乡。同人岂止似人。杜工部以四松无恙。誇诩吟赏。岂不 …… (第 210L 页)
负秉烛之戒。而所谓强辅未易得。若干朋友阻阔。动经岁月。穷庐浩叹。再叟约以哭班时。前期来访。为稳叙谋。 台仲 亦因以来会。则是难得之期也。今承取便行礼。 …… (第 210L 页)
为之怅惘。盖野人哭野。山人哭山。虽有先辈之论。然 台仲 虽在罢散。自非山氓野人。今时观瞻。亦不可不顾。愚意宜为一行。变除于 殿牌之前。未为不可。朋友幽期之乖 …… (第 211H 页)
去。而痼疾尚在。元气已衰。无可为者。奈何奈何。京里失洪季会。岭中失权叔章。亦可谓天废。嗟惜而已。
答 权台仲
前书未复。方以为恨。院便。又承辱存。教切意勤。良感。老人。因酬应科生。前患感冒失静摄。且有忧患。眉睫 …… (第 211L 页)
殊挠。院任本不合带得。衰拙身上。更添此病。故其势诚难自强。况不无些嫌。有不可以不足畏而置之。此言惟于 台仲 情契发之。前教静斋讲讨。亦所乐闻而不暇计。如何如何。活斋遗稿。顷荷李上舍送胤投示。忧患中时一披考。木 …… (第 211L 页)
此见到乎。天不假之年。以大受其身。可惜可惜。点窜之役及弁卷之文。责之鄙陋。恐无以当其责。是愧耳。
答 权台仲
日昨书教。乃新年第一报。辞旨甚悉。侍庆鼎鼎益茂。 …… (第 211L 页)
之言。而至答吕子约。则曰既言道不可须臾离。即是无精粗隐微之间。皆不可离。故戒慎乎所睹所闻而言也。
答 权台仲
前书。病在床。未复至今。愧恨。近思知行之理。颇细密。 …… (第 213H 页)
重。致重亦已领会无异见。恨不得与吾友相对消详也。申景楷过期不来。所得家舍。亦纬繣云。好事之魔耶。
答 权台仲
两度书一时来辱。俱极慰泻。令胤醮礼。已有卜吉。穷乡经纪大礼。想不免少劳神观也。所云冠昏。礼无轻重。借 …… (第 213L 页)
再叟书云。晦间当入州城。幸约期成得少稳。甚妙也。昨与致重。登望月庵。暮归。亦少舒郁积。尽不恶也。
答 权台仲
风雪泥澌。向𨓏之思。不在阻面。虽书疏谓。亦无缘可续。院人忽过传书。示教既甚郑重。兼辱三章佳什。无非 …… (第 213L 页)
也。梅岳颇有佳趣。彼此道里均。欲以此为期。已与致重谋矣。自贵所嘱洞主。俾得成一会甚妙。如何如何。
答 权台仲
自关东归后。即走江左。过旬有日。归则日困于输租偿债。为捕风捉影之事。非但不暇札翰。带来烟霞气。不觉消 …… (第 214H 页)
守前意见。以高明不肯服为过云。终无两边公案人。奈何奈何。申景楷约来访已久。而竟不来。今果践得否。
答 权台仲
累月撼顿之劳。遇寒作病。昏昏枕席中。承得惠字。俄而尊丈枉驾荆门。不得申迎拜之礼。既感且悚。若添一病然 …… (第 214L 页)
然其间煞有曲折。又有愚虑所及者。可面悉。书难悉也。
答 权台仲
顷者。借手誊呈诗草。下方数句语。草草不成说。盖其时疾已笃。不自力故也。厥后。不省人事迨旬日。今始转得 …… (第 215H 页)
老先生。而又浑作句。文理似稳。故云云。实非卒然揣度造作出者。幸须尽底里濯去先入。更将玩味。如何。
答 权台仲
日昨。有人来致手书。欲付复则对云转向他处。遂已。甚怅恨也。书后暮春。复作冬寒。晨昏常吉乎。此经大病。 …… (第 215H 页)
知今日死明日死。只可作抱志之鬼。而惟守此一段莹净底物。以为究竟法而已也。儒宫之任。复属已试不堪之身。 台仲 所教吾党之意则美矣勤矣。但恐愚陋益加摧败。不副其万一也。且以德院还安定。于来初中丁。不得不一行。勉循 …… (第 215L 页)
岂若归一于至当者之尤幸耶。致重于约字义。则颇领可。而又浑则牢守不变。匹马单枪。实难服人也。可呵。
答 权台仲
正在悬仰。手帖先辱。跃然动怀。发书读。如承面叙。圭复一一不置。有人誇说南极宿躔甚明。光烛洛波。今悉教 (第 215L 页)
曾祖先生。当门阑盛时。独母慕乎富贵。有陋巷箪瓢之乐之志。遁于西江之上。闭门读书。专用力于四子及程朱氏之文。旁通于六艺之书。尤明乎大易之理。观象玩占。察消长而徵休咎。至如草木之名。鸟兽之音。亦莫不晓解。博雅楷洽。又非人之所几及焉。其学以敬为主。尝曰。天道有敬。与南岳辨难。南岳初不以为是也。末乃悟曰。果是也。此先生之所自得而发前人之未发者也。其于异端之乱道者。辟之甚廓如也。见杂书辨可徵焉。文章本之六经。文之以左国西京。折衷乎韩,柳。而益彬彬焉。世之文学之士。咸曰。东方之文。唯与鹿峰相侔焉。又曰。山水诸记。过于柳州。碑志之文。殆与昌黎可上下。此知言也。不肖何赘焉。先生易箦后。星湖李公挽曰。大岭以南存法度。真儒去后敞门庭。又曰。味无味作真君子。居广居称大丈夫。 清台权公
挽曰。素琴不奏今人曲。黄卷唯传古圣心。丰原赵相国挽曰。卿相门阑山野质。颖箕身世洛闽师。斯数公皆贤君子 (第 317H 页)
北迁赠行诗[洪璟]
北迁赠行诗[朴泰茂]
北迁赠行诗[权始经]
康津易箦时事迹 (清台权公 相 一 所记洪参判 重夔 语。)
北迁赠行诗[朴泰茂]
北迁赠行诗[权始经]
康津易箦时事迹 (清台权公 相 一 所记洪参判 重夔 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