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別集類
可及。为诗文。赡敏雅丽。有遗稿若干卷。藏于家。所交游多一时名胜。如相国赵公泰采,海昌尉吴公泰周,相国 徐公宗泰,
大提学金公楺。最相善。廉俭自律。仕宦二十馀年。服御器用。萧然如寒士。尝曰。白首荫路。升沉得丧。要皆辱 (第 584H 页)
干人。惟顺兴之后。自县监瑱,校理尚质,校理佥中枢萱及继宋玄孙义禁府都事㢸。与夫萱之六女婿崔相国奎瑞, 徐相国宗泰
诸人。俱有闻而已。则公之世德家声。其已郁而不章二百年于兹矣。呜呼。公之事实在己卯乙巳诸录。退溪栗谷诸 (第 433H 页)
。生公于鸥湖庄舍。公自童岁。不喜游嬉。家有藏书小楼。日处其中。潜心看读。文思日进。不烦长者教督。松厓 徐公宗泰
寓比邻。公以童丱往拜。徐公命韵。公即席搆进。徐公大奇之。为之酬和。且赠以笔。有异日斯文传钵意。慇勤寄 …… (第 158H 页)
以 肃宗二十三年丁丑六月二十一日生。幼有器度寡言笑。不形喜怒。好读书。通大义。庚子丁节度公忧。制除。 徐相国宗泰
辟劝武。 景庙癸卯。除宣传官。俄擢第。即差备边郎兼管北汉军饷。时设良役釐正厅。文武郎僚。极一时选而公 (第 166L 页)
命子孙录用。呜呼。公之死至是荣矣。何憾之有。甲戌仍削。非 上之意。不难知矣。及夫壬辰追复之际。领议政 徐公宗泰。
判府事李公濡献议。以为其所被告。既无显迹。按狱之议。亦傅生议。伸理恐无不可。判义禁赵公泰采。知中枢金 …… (第 296H 页)
曰。可与李益馝,李遂良分饮。 上之眷待公如此。公器度沈毅。识虑深远。初仕为备局郎也。首相 徐公宗泰
口授庙谟十二条。使禀庙堂诸宰。受利害可否。端绪棼如。非一听可会。公乍聆而退。轮禀讫。还白相。无一错序 (第 301H 页)
徐公宗泰
口授庙谟十二条。使禀庙堂诸宰。受利害可否。端绪棼如。非一听可会。公乍聆而退。轮禀讫。还白相无一错序。 (第 340L 页)
 国史。 肃宗三十六年。庆尚道三嘉出身洪邦弼。为人所杀。其妻崔氏。与其女洪氏。积年伺便。手刃报仇。道臣以闻。 上教曰。崔洪两女。意在必复。终能伺便手刃。又诣官门自首。其凛凛节义。无愧古人。此不但特原擅杀之罪而已。仍令问于大臣禀处。判府事李濡。左议政 徐宗泰。
皆言倚法专杀。后弊可虑。旌闾之举。有难轻施。特令给复。以示优嘉。恐或得宜。 上从之。
弟复兄仇
 国 (第 17L 页)
。湖西人林溥上凶疏论辛巳狱。语绝悖。推鞫径毙。公以问事郎。目见其按治不严。及拜执义。乃劾委官崔锡鼎, 徐宗泰
骪法乖例八事。 上嘉纳。委官以下皆坐罢。遂大忤时议。持平沈尚尹请削黜公。 上止命递其职而久不调。间辟 (第 378L 页)
。无已时矣。国事何时可做乎。其为慰谕勉留者甚至。时 上之亲鞫凶潜者两日。乃命庭鞫。而领相崔锡鼎,左相 徐宗泰
陈劄引嫌。不即 …… (第 434H 页)
君乃陈疏出城。 上又遣史官传批。谕以入城。府君终不敢承命。十月。溥及履相,必重等毕拿致。时相崔锡鼎, 徐宗泰
俱以曾误事引嫌。 上并许免。而擢李相颐命为右揆。命按狱。于是必重始输情服前招之诬。而履相,泰春恐被陷 (第 435H 页)
难任剧为辞。而实述李墩下石之馀计。 上临筵教曰。尹某果病则因其疏辞许之或可。而此岂驳递之事乎。左议政 徐宗泰
进曰。尹某宽广恢疏。得军情。庙堂就卿宰中择任之。而意外台 启如此。殊涉轻遽矣。 上复以台言欠当为教。 (第 16H 页)
不可言。而赖公供对明白。得无他。公之有力于善类类此。当其再入明夷。危辱至甚。而举止如常。略无怵迫色。 徐相国宗泰
亟称之以为难。被录于瀛馆而尼于都堂。其见忤于时辈可知也。历文学,掌令,献纳,司谏,司仆正,弼善或拜或 (第 30H 页)
大有所益。盍频往访焉。以故同门之士相继来叩所疑。而后生之从而问业者亦众焉。甲戌。以行谊纯固被荐。荐主 徐相公宗泰。
后识公于李参判徵明座上。喜曰。吾荐得其人。为公私甚幸。乙亥。哭玄石先生。服心一期。至戊寅。公年已五十 (第 88L 页)
之士。迭来扣问。后生从游者亦众。甲戌朝廷议荐士。大司成 徐公宗泰
以公应 命曰。行谊纯固。未几哭玄石。心丧期年。戊寅始除 昌陵参奉。以不敢当荐目辞不就。又移居杨根北山 (第 171H 页)
诚。至于玆事。必须折衷于先正大臣之言。熟讲而行之。无使有未尽之悔。 上命姑徐之。将设别科于北道。试官 徐宗泰
引疾免。后又再易。他人皆辞避。公奏请还差 (第 479H 页)
宗泰。
以存国体。八月 仁显王后上宾。差总护使。宗室杭尝阴结希载谋害 圣母者。至是将书 梓宫上字。公麾斥之曰 (第 479H 页)
以自警省。有惟日不足之意。殆忘拘囚之苦也。台谏鱼有龟,南道揆连上章讼公之冤。皆不报。辛卯五月。领议政 徐公宗泰
白 上曰郑某被罪。今已周岁矣。且闻儒疏中送子嗾人上疏之说。全然爽实。经幄之长。当初用罚过中。久处绝塞 (第 524L 页)
饮酒终日。无失仪。常以忿思难三字为处身之要。又尝语学者曰惩忿窒欲。可以存心养性。然要当以一个敬为主。 徐相国宗泰
奉 命至州。闻其名请见。辞以疾不往。御史荐闻于朝。不果用。丙戌十一月七日卒。年六十六。翼年三月。葬于 (第 545L 页)
议。移吏曹参议。并辞不就。朝议择使日本者。以公为上价。仍除户曹参议。行未发而有海贼警。朝野恟惧。左相 徐公宗泰。
上劄请留。公仍除湖南伯。会海警稍息。而节使自燕还。言虏中多可虞。朝议又以为关西。比湖南为尤重。遂移公 …… (第 277H 页)
书赠左赞成徐公墓碑铭
先君子外党达城徐氏。在近世搢绅家。为最盛。多至大官。而若判书公讳文裕。议政公讳 宗泰。
则又与先君子生岁相近。少同笔研。后先立朝。而先君子最先没。九年而判书公没。又九年而议政公没。盖判书公 …… (第 278L 页)
吾郎。鞫重囚。运毫如飞。朴晚休泰尚,徐晚静 宗泰。
见而叹赏。惜不置记注之地。历职内外。凡百施设。皆有条理。先事隐度。未尝窘踬。不急近功。唯务实效。不喜 …… (第 292H 页)
,尚衣院直长,司导(一作䆃)寺主簿。移义禁府都事,刑曹佐郎。升正郎。上有恤囚。命俾议大臣。公执笔。就 徐相公宗泰。
每判谳。徐公多以问公。因亟称于人曰。人有如此才。顾乃阏一第。岂非可惜。丙申。出监堤川县。适当温泉行幸 (第 297L 页)
公代之。不两月而事完。赋入视前有增。而怨谤者亦帖然。公状言。地瘠税重。请蠲元田加赋。续田则随起随税。 徐相公宗泰
与公书曰。状辞恳恻。涕涔淫落纸。覆奏。并请准施。遂为东民百年惠。以亲病陈情乞解。章七。 上始许遆。入 …… (第 314L 页)
未宁。公入直内局。庚寅正月。猝下严教。引春秋不尝药。三提调并命削黜。承旨三司争执者。皆遭严旨。最后因 徐左相宗泰
劄论。始命寝削黜。而怒犹不解。人莫测其故。于是合启继发请罢公职。 上即允其请。又命焚类编而毁其板。郑 (第 331H 页)
牧使。剔烦撮要。事省政举。府中未尝有喧呼声。州民谓此邑之安静若是。古所未有。判度支李公世白,吏曹参判 徐公宗泰。
交口荐公谓宜 …… (第 415H 页)
。南原府使赠左赞成。生讳文尚。兵曹参议赠领议政。娶延安李氏。吏曹判书谥文靖明汉女。是为公考若妣。公讳 宗泰。
字鲁望。号晚静堂。生八朔。已能行。为儿嬉。颇踰绳尺。稍长。遽自收敛匑匑如也。嗜学攻古文辞。旁治举子业 (第 444H 页)
致此者。始崔公锡鼎。为都提调。请乘 圣候稍闲时。接见大臣。讲究时务。又请设行大政。无使迁就。至是左相 徐公宗泰。
上劄伸救。而徵及其事。 上始引此为药院诸臣罪。于是新入两司之人。合启请罪崔公以迎合上旨。大司宪俞得一 …… (第 482H 页)
宗泰
甚奇之。谓有文章才。及长。益肆力为文。本之经传。而参以唐宋诸大家。圆鬯雅洁。众体俱备。诗尤清婉有致。 (第 500H 页)
求外得杨州牧使。旋拜吏曹参议。崔公锡恒筵白公论人见嫉。海役回。虽花卉之微。亦不载来。知旧所共知。领相 徐公宗泰。
亦言公平生绰有清名。向来人言。全出虚捏。 上教以媢嫉之言。万不近理。仍促公行公。再除终不肯应命。坐是 (第 553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