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別史類
地理類
政書類
故事類
編年類
史評類
載記類
史鈔類
紀事本末類
傳記類
正史類
類書類
雜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史傳部類
洞神部
(将即/亮翻)积尸与城等魏人乘尸上城短兵相接宪
锐气愈奋战士无不一当百杀伤万计城中死者亦过
半魏主遣 永昌王
仁将步骑万馀驱所掠六郡生口北
屯汝阳(汝阳县本属汝南郡/江左分立汝阳郡)时徐州刺史武陵王骏镇
彭城帝 …… (第 9b 页)
农太守李初古拔薛安都留屯弘农丙
戌庞法起进向潼关(自闰月以下皆柳/元景攻关陜事)魏主命诸将分
道并进 永昌王
仁自洛阳趋寿阳尚书长孙真趣马头 …… (第 24b 页)
召还元景使薛安都
断后(断丁/管翻)引兵归襄阳诏以元景为襄阳太守(此以上/柳元景)
(攻关/陜事) 永昌王
仁攻悬瓠项城拔之帝恐魏兵至寿阳 …… (第 27a 页)
亡奔盱眙(盱眙音/吁怡) 永昌王
仁进逼寿阳焚掠马头钟
离南平王铄婴城固守(自此以上魏/兵向寿阳事)魏兵在萧城去彭
城十馀里彭城兵虽多 (第 28b 页)
若文征西大将军 永昌王
仁皆坐谋叛仁赐死于长安
若文伏诛 南平穆王铄素负才能意常轻上又为太
子劭所任出降最晚(铄为始兴王浚所 (第 29a 页)
永昌王健
攻建德骠骑大将军乐平王丕攻冀阳皆
拔之九月乙卯魏主引兵西还徙营丘成周辽东乐浪
带方玄菟六郡民三万家于 …… (第 80b 页)
十年春正月乙卯魏主遣 永昌王健
督诸军救辽西
二月庚午魏主以冯崇为都督幽平东夷诸军事车骑
大将军幽平二州牧封辽西王录其国尚书事食辽西 (第 81b 页)
十郡承制假授尚书刺史征虏已下官 夏六月魏
昌王健
左仆射安原督诸军击和龙将军楼勃将五千
骑围凡城燕守将封羽以凡城降收其三千馀家而还
秋八月冯崇上表请说 …… (第 81b 页)
赋役社稷犹庶几可保燕王怒杀之辛亥魏主遣抚军
大将军 永昌王健
等伐燕收其禾稼徙民而还
十二年春正月燕王数为魏所攻遣使诣建康称藩奉
贡癸酉诏封为燕王江南谓之黄龙国  …… (第 82b 页)
统万坚峻未易攻拔待我擒奚斤然后徐往内外击之
蔑不济矣故夏主坚守以待之魏主患之乃退军以示
弱遣娥清及 永昌王健
帅骑五千西掠居民魏军士有 …… (第 88b 页)

为世大戮宜思厥中自求多福 魏主自云中济河秋
七月己巳至上郡属国城壬午留辎重部分诸军使抚
军大将军 永昌王健
尚书令刘絜与常山王素为前锋
两道并进骠骑大将军乐平王丕太宰阳平王杜超为
后继以平西将军源贺为乡导魏主 …… (第 103b 页)
鲜卑皆臣祖父旧民臣愿处
军前宣国威信示以祸福必相帅归命外援既绝然后
取其孤城如反掌耳魏主曰善八月甲午 永昌王健

河西畜产二十馀万河西王牧犍闻有魏师惊曰何为 …… (第 104a 页)
抚军大将军 永昌王健
督诸将讨之 五月乙巳沮渠
无讳复围张掖不克退保临松魏主不复加讨但以诏
谕之 秋八月甲申沮渠无讳使其中 (第 106b 页)
尉梁伟诣魏
昌王健
请降归酒泉郡及所虏将士元絜等魏主使尉
眷留镇凉州 (第 106b 页)
二十一年魏主使员外散骑常侍高济来聘
二十二年夏六月帝谋伐魏 冬十一月魏选六州骁
骑二万使 永昌王
仁高凉王那分将之为二道掠淮泗
以北徙青徐之民以实河北
二十三年春二月太原颜白鹿私入魏境为魏人所得
(第 72a 页)
杀之诈云青州刺史杜骥使其归诚魏人送白鹿诣
平城魏主喜曰我外家也使崔浩作书与骥且命 永昌
仁高凉王那将兵迎骥攻冀州刺史申恬于历城杜 …… (第 72a 页)
愈奋将士无不
一当百杀伤万计城中死者亦过半魏主遣 永昌王

将步骑万馀驱所掠六郡生口北屯汝阳时徐州刺史
武陵王骏镇彭城帝遣间使命骏发骑赍三日粮袭之
骏发百里 …… (第 75a 页)
道并进 永昌王
仁自洛阳趋寿阳尚书长孙真趣马头
楚王建趣钟离高凉王那自青州趣下邳魏主自东平
趣邹山十一月辛卯魏主至邹 …… (第 83a 页)
来送款上以王玄谟败退魏兵深入
柳元景等不宜独进皆召还元景使薛安都断后引兵
归襄阳诏以元景为襄阳太守魏 永昌王
仁攻悬瓠项 …… (第 84b 页)
众欲南依卑林以自
固罗汉以受命居此不去魏人攻而擒之锁其颈使三
郎将掌之罗汉夜断三郎将首抱锁亡奔盱眙魏 永昌
仁进逼寿阳焚掠马头钟离南平王铄婴城固守魏
军在萧 (第 85b 页)
原秋七月自五原北伐
柔然命乐平王丕督十五将出东道 永昌王健
督十五
将出西道魏主自出中道至浚稽山复分中道为二陈
留王崇从大泽向涿邪山魏主从浚稽北向大山西登 (第 105a 页)
 (拒之魏人填堑肉薄登城宪督厉将士苦战积尸与/城等魏人乘之上城短兵相接宪锐气益奋战士无)
 (不一当百杀伤万计城中死者亦过半魏遣 永昌王/
仁以所掠六郡生口北屯汝阳宋主遣间使命武陵)
 (王发兵袭之骏发百里内马得千五百匹共分为五/军遣参军刘 …… (第 47b 页)
 (来送款宋以王元谟败退魏兵深入柳元景等不宜/独进皆召还元景使薛安都断后引兵归襄阳诏以)
 (元景为襄/阳太守)
永昌王
(明元帝/之孙)克悬瓠遂败宋师于尉武(戍名在/寿州北)
杀其将刘康祖进逼寿阳
 魏 (第 54b 页)
永昌王
仁攻悬瓠项城拔之宋主恐魏兵至寿阳
 召刘康祖使还仁将八万骑追及康祖于尉武康祖 (第 54b 页)
 李铨       傅佐

 汤纯       高鸣凤
 朱仕魁      云斗奎
 韦 永昌      王
道显
 史策(以上西安/后卫人)   张梦龙
 赵进贤      丁光祖
 杨宏       周尚文 (第 10b 页)
 至其城下昌将狄子玉来降说昌使人追其弟定定
 曰城既坚峻未可攻拔待擒斤然后徐往内外击之
 何有不济世祖恶之退军城北示昌以弱遣 永昌王

 健
及娥清等分骑五千西掠居民会军士负罪亡入
 昌城言官军粮尽步兵未至击之为便昌信其言引
 众出城世祖收军 (第 91b 页)
 (峻未易攻拔待我擒奚斤然后徐往内外击之蔑不/济矣故夏主坚守以待之魏主患之乃退军以示弱)
 (遣娥清及 永昌王健
西掠居民魏军士有亡奔夏者/言魏军粮尽辎重在后步兵未至宜急击之夏主从)
 (之将步骑三万出城长孙翰等皆 (第 83b 页)
 (势异也今吾弱于吴蜀而魏彊于晋不从其欲将有/危亡之祸愿亟遣太子而脩政事抚百姓牧离散赈)
 (饥穷劝农桑省赋役社稷犹庶几可保燕王怒杀/之魏主遣 永昌王健
等伐燕收其禾稼徙民而还)
 实(永昌郡名注见隋/恭帝侗皇泰二年)
  书法(魏加燕书攻恒辞也此其书 (第 34a 页)
 (城陈宪内设女墙外立木栅以拒之魏人填堑肉薄/登城宪督厉将士苦战积尸与城等魏人乘尸上城)
 (短兵相接宪锐气愈奋战士无不一当百杀伤万计/城中死者亦过半魏遣 永昌王
仁驱所掠六郡生口)
 (北屯汝阳宋主遣间使命武陵王骏发骑袭之骏发/百里内马得千五百匹分为五军遣将军刘 …… (第 35b 页)
  (书大举而复书侵以陋之至魏则书救以见其为/应兵此盖轻重之权衡也乌有堂堂大举而仅能)
  (侵人之国/者哉噫)
十一月魏主进至鲁郡以太牢祠孔子
 (魏主命诸将分道并进 永昌王
仁自洛阳趣寿阳尚/书长孙真趣马头楚王建趣钟离高凉王那自青州)
 (趣下邳魏主自东平趣邹山十一月禽鲁郡 …… (第 43a 页)
  发明(王元谟首建北伐之谋亲将大众望风退走/柳元景偏裨别将破敌成功宋主不能显加)
  (赏戮此固佛狸之所望而/侮者尚可与之校胜负哉)
永昌王
仁克悬瓠遂败宋师于尉武杀其将刘康祖 (第 45a 页)
进逼寿阳
 (魏 永昌王
仁攻悬瓠项城拔之宋主恐魏兵至寿阳/召刘康祖使还仁将八万骑追及康祖于尉武康祖)
 (有众八千人军副胡盛 (第 45b 页)
  皆降弘子崇亦降太武封崇为辽西王录其国尚
  书事辽西十郡承制假授文官尚书刺史武官征
  虏以下弘遣其将封羽率众围崇太武诏 永昌王
  健
敕之封羽又以九城降弘为魏所逼奔于高丽
  至辽东高丽遣使劳之曰龙城王冯君爰适野 (第 9b 页)
立行中书省
以控制河西诸郡
永昌路(下/)宋初为西凉府真宗景德中陷入西夏元初
仍为西凉府至元十五年以 永昌王
宫殿所在立永昌
路降西凉府为州隶焉领州一 西凉州(下/)
肃州路(下/)唐为肃州又为酒泉郡宋初为西夏 (第 20a 页)
 杨道真(沂州人尝仕宋为县令闻苻离之败知宋运/将终乃弃官为道士遍历蜀广关陇之地参)
 (悟颇有所得至元二十年至峄州/青檀山尸解诏赠通元希妙大师)
 云岩子(博州人名刘志坚少事 永昌王
凡使命多任/之有刘使臣之称感异梦弃家入道拜郭志) (第 24a 页)
  天宝县东至州一百八十里本汉番禾县元志有

  永昌路本西凉府地至元十五年以 永昌王
宫殿
  所在置明设卫治金山之阳
 显美故城在县东汉置属张掖郡后汉改属武威郡
  三国魏黄初中凉州卢 …… (第 4b 页)
 交城守捉在县西唐置元和志在凉州西二百里又
  新唐志天宝县有通化镇
 鄂尔多古城在县东南一百二十里俗传为 永昌王
  
牧马城地名广城儿 (第 5b 页)
永昌王
避暑宫遗址尚存 (第 5b 页)
 西台中丞云丹巴勒墓 在武威县北三十里洪武
  时其孙纳木喀归附赐姓汪
 高昌王墓 在永昌县北十五里圣容寺之次有敕
  赐世勋碑记
  永昌王
库腾墓 在永昌县东南一百二十里鄂尔
  多城其西又有妃墓
明礼部员外许允德墓 在狄道县东五里允德长安 …… (第 9b 页)
 按察使马应麟墓在河州西三里

 肃王墓  庄王
康王简王恭王静王定王昭王怀王
  懿王九代俱在兰州城东五十里平顶峰
 安王墓 在兰州古峰山后
 指挥 …… (第 10b 页)
 刑部侍郎张锦墓 赐祭葬在岷州西

 参政王铎墓 在岷州北
 巡抚都御史于敖墓 在岷州西北
 韩王墓 怀王靖王惠王悼王康王昭王 庄王
敬王
  墓俱在平凉县东南
 韩藩诸王墓 襄陵王在平凉县西北乐平王在县
  东北褒城王通渭王俱在县东 …… (第 12b 页)
 在平番县城西一百二十里石城山
  敕葬
 总兵官张显谟墓 在平番县城西敕葬
 庆王墓 靖王康王怀王 庄王
恭王定王惠王端王 (第 15b 页)
 故丘亭是安都军所从城也馀见通鉴
魏拔悬瓠癸卯杀宋将军刘康祖于尉武(以本/纪修)
 解题曰宋书刘康祖传尉武去寿阳数十里馀见通
 鉴(魏列传 永昌王
仁出汝阴济淮康祖屯尉武亭以/邀军路师人患之元崙曰风劲推草车乘风纵火)
 (以精兵乘之破/之必矣斩康祖 (第 55b 页)
攻拔待我擒奚斤等然后徐往内外击之
何有不济故夏主坚守以待之世祖闻之怒甚退军城
北示之以弱遣宗正娥清及 永昌王健
等分骑五千西
掠居民会军士有得罪亡入昌城言官军粮尽士卒食
菜辎重在后步兵未至宜急击之昌信其言甲辰引步 (第 5b 页)
中自求多福也秋七月世
祖自云中济河己巳至上郡属国城乃大飨群臣讲武
马舍壬午留辎重部分诸军使抚军大将军 永昌王健
尚书令钜鹿公刘絜都督诸军与常山王素为前锋两
道并进骠骑大将军乐平王丕太宰阳平王杜超督平
凉鄜城诸军以 …… (第 9a 页)
父旧民臣愿处军前宣国威信示以祸福必相率归命
外援既服然后取其孤城如反掌耳世祖曰善八月甲
永昌王健
获河西器甲及牛羊畜产二十馀万茂虔
闻有魏师惊曰何为乃尔用左丞姚定国计不肯出迎
求援于柔然遣弟征南大将 (第 9b 页)
  沮渠无讳
沮渠无讳茂虔之次弟也封安弥县侯为征西将军沙
州刺史都督建康以西诸军事领酒泉太守茂虔之败
无讳拥家户西就从弟燉煌太守唐儿魏使弋阳公元
洁守酒泉无讳使唐儿保燉煌自与弟张掖太守宜得

攻酒泉元洁轻之出城与语为无讳所执洁所部相率
固守遂攻拔之进攻张掖魏遣抚军大将军 永昌王健
督诸将击破之寻复率兵围张掖不克退保临松得四
万馀户还据酒泉世祖不复加讨但以诏谕之是时 (第 1b 页)

昌王健
镇凉州无讳饥甚惧不自立欲引众西行使中
尉梁伟诣健求奉酒泉又送元洁及统帅兵士于健世
祖遣兼鸿胪持节册拜 (第 1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