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類
小學類
書類
詩類
樂類
春秋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編年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別集類
職官類
政書類
正史類
載記類
雜史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儒家類
雜家類
譜錄類
道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史傳部類
洞真部
洞玄部
正一部
太玄部
典(睹挺切五帝之书也释名典镇也制教法所以镇定上下其等有五也) 褊(彼忍切衣小也陆机)
(诗轨迹未及安长辔忽已整道遐觉日短忧深使心褊) 粉(户尹切粉米也白居易简寂观诗名利心既忘市朝)
(梦亦尽何以疗夜饥一匙云母粉) 溟(母迥切水貌晋乐章祇之来遗光 景昭 若存终溟溟) 吻(武尹)
(切口吻繁钦尚书箴龙作纳言帝命惟允山甫翼周实司喉吻) 损(耸尹切减也刘歆列 (第 13a 页)
(诗轨迹未及安长辔忽已整道遐觉日短忧深使心褊) 粉(户尹切粉米也白居易简寂观诗名利心既忘市朝)
(梦亦尽何以疗夜饥一匙云母粉) 溟(母迥切水貌晋乐章祇之来遗光 景昭 若存终溟溟) 吻(武尹)
(切口吻繁钦尚书箴龙作纳言帝命惟允山甫翼周实司喉吻) 损(耸尹切减也刘歆列 (第 13a 页)
三颂
三颂皆颂也周颂不分章而多不协韵鲁颂商颂何以
协韵分章欤借曰商周之体不同鲁颂周诗也何以同
于商而不同于周欤且商颂五篇那 烈祖 玄乌亦不分
章而长发殷武独分章何欤岂皆偶然欤抑有说欤
朱子曰商颂虽多如周颂觉得文势自别周颂虽简 (第 1a 页)
三颂皆颂也周颂不分章而多不协韵鲁颂商颂何以
协韵分章欤借曰商周之体不同鲁颂周诗也何以同
于商而不同于周欤且商颂五篇那 烈祖 玄乌亦不分
章而长发殷武独分章何欤岂皆偶然欤抑有说欤
朱子曰商颂虽多如周颂觉得文势自别周颂虽简 (第 1a 页)
以般名者此以名为氏者
员氏(音运亦作郧芊姓楚伍员之后也伍子胥名员以/父伍奢被执而奔吴为吴行人以谋楚又使于齐)
(属其子于鲍氏是为王孙氏吴王闻之赐子胥属镂以/死伍氏以其祖伍参食邑于椒故其后为椒氏又子胥)
(以名员其后亦以名为氏前凉有安夷人员半千金城/人员敞大夏人员景唐吏部郎员嘉静宋登科员安舆)
(员子思并陵井监人员安/宇开封人员逄辰华州人)建氏(芈姓风俗通楚太子建/之后汉元后傅有建居)
(赵幽王/臣建德)涡氏(楚大夫封涡因氏焉三/辅决录扶风太守涡尚)冉氏(楚大夫叔山/冉之后以名)
(为氏一云高辛之后宗冉宗/闵冉夔登进士第望出武陵)染氏(即冉氏石虎将染闵/魏郡内黄人篡石赵)
(号魏三年为 燕/慕容俊 所灭)枝氏(楚大夫枝如子躬/之后或姓枝如)
臣谨按此必晋栾枝或秦大夫公孙枝之后也以名
为氏者若枝 (第 14b 页)
员氏(音运亦作郧芊姓楚伍员之后也伍子胥名员以/父伍奢被执而奔吴为吴行人以谋楚又使于齐)
(属其子于鲍氏是为王孙氏吴王闻之赐子胥属镂以/死伍氏以其祖伍参食邑于椒故其后为椒氏又子胥)
(以名员其后亦以名为氏前凉有安夷人员半千金城/人员敞大夏人员景唐吏部郎员嘉静宋登科员安舆)
(员子思并陵井监人员安/宇开封人员逄辰华州人)建氏(芈姓风俗通楚太子建/之后汉元后傅有建居)
(赵幽王/臣建德)涡氏(楚大夫封涡因氏焉三/辅决录扶风太守涡尚)冉氏(楚大夫叔山/冉之后以名)
(为氏一云高辛之后宗冉宗/闵冉夔登进士第望出武陵)染氏(即冉氏石虎将染闵/魏郡内黄人篡石赵)
(号魏三年为 燕/慕容俊 所灭)枝氏(楚大夫枝如子躬/之后或姓枝如)
臣谨按此必晋栾枝或秦大夫公孙枝之后也以名
为氏者若枝 (第 14b 页)
右仪注(二十五部一/百八十七卷)
丧服谱一卷(郑元/注)丧服谱一卷(晋蔡/谟撰)丧服谱一卷(贺/循)丧
服谱一卷(庞 景/昭) 右谱(四部/四卷)
丧服图一卷(王/俭)丧服图一卷(贺/游)丧服图一卷(崔/逸)丧服礼
图一 (第 6b 页)
丧服谱一卷(郑元/注)丧服谱一卷(晋蔡/谟撰)丧服谱一卷(贺/循)丧
服谱一卷(庞 景/昭) 右谱(四部/四卷)
丧服图一卷(王/俭)丧服图一卷(贺/游)丧服图一卷(崔/逸)丧服礼
图一 (第 6b 页)
万家于司雍之地其子兰复聚兵与石虎为患久之及
石氏之亡末杯之子勤鸠集胡羯得万馀人保枉人山
自称赵王附于 慕容俊 俄为冉闵所败徙于绎幕僭即
尊号俊遣慕容恪击之勤惧而降
魏浚东郡东阿人也寓居关中初为雍州小史河间王
颙 (第 70a 页)
石氏之亡末杯之子勤鸠集胡羯得万馀人保枉人山
自称赵王附于 慕容俊 俄为冉闵所败徙于绎幕僭即
尊号俊遣慕容恪击之勤惧而降
魏浚东郡东阿人也寓居关中初为雍州小史河间王
颙 (第 70a 页)
神都伪上尊号尊周文王谥文号始祖妣姒曰文定
武王谥康睿祖妣姜曰康惠太原靖王谥成严祖妣
曰成庄赵肃恭王谥章敬号肃祖妣曰章敬魏康王
谥昭安号 烈祖 妣曰昭安祖周安成王谥文穆号显
祖妣曰文穆考忠孝太皇谥孝明高号太祖妣曰孝
明高至日祀万象神宫以始祖 (第 29a 页)
武王谥康睿祖妣姜曰康惠太原靖王谥成严祖妣
曰成庄赵肃恭王谥章敬号肃祖妣曰章敬魏康王
谥昭安号 烈祖 妣曰昭安祖周安成王谥文穆号显
祖妣曰文穆考忠孝太皇谥孝明高号太祖妣曰孝
明高至日祀万象神宫以始祖 (第 29a 页)
业之功代祖有开拓之德宜为祖宗百代不
迁而远祖平文功未多于昭成然庙号为太祖道武建
业之勋高于平文庙号为 烈祖 比校似为未允朕今奉
遵道武为太祖显祖为二祧馀皆以次而迁平文既迁
庙唯有六如今七庙一则无主唯当朕躬此事 (第 3a 页)
迁而远祖平文功未多于昭成然庙号为太祖道武建
业之勋高于平文庙号为 烈祖 比校似为未允朕今奉
遵道武为太祖显祖为二祧馀皆以次而迁平文既迁
庙唯有六如今七庙一则无主唯当朕躬此事 (第 3a 页)
以合祭高庙为常后以三年冬祫五年夏
禘之时但就陈祭毁庙主而已谓之殷太祖东面惠文
武元帝为昭景宣帝为穆惠 景昭 三帝非殷祭时不祭
自是禘祫遂定(志及张/纯傅)
章帝建初七年八月饮酎高庙禘祭光武皇帝孝明皇
帝甲辰诏 (第 21b 页)
禘之时但就陈祭毁庙主而已谓之殷太祖东面惠文
武元帝为昭景宣帝为穆惠 景昭 三帝非殷祭时不祭
自是禘祫遂定(志及张/纯傅)
章帝建初七年八月饮酎高庙禘祭光武皇帝孝明皇
帝甲辰诏 (第 21b 页)
遇丧乱遗声旧制莫有记者庾亮为
荆州与谢尚共为朝廷修复雅乐亮寻薨庾翼桓温等
事军旅乐器在库遂至朽坏焉及 慕容俊 平冉闵兵戈
之际而邺下乐人颇有来者谢尚时镇寿阳于是采拾
乐人以备太乐并制石磬雅乐始颇具而王猛平邺慕 (第 3b 页)
荆州与谢尚共为朝廷修复雅乐亮寻薨庾翼桓温等
事军旅乐器在库遂至朽坏焉及 慕容俊 平冉闵兵戈
之际而邺下乐人颇有来者谢尚时镇寿阳于是采拾
乐人以备太乐并制石磬雅乐始颇具而王猛平邺慕 (第 3b 页)
六年二月庚午朔有流星大如缶光耀地出天市西
北入太微占曰大人当之八年六月成帝崩
穆帝永和八年六月辛巳日未入有流星大如三斗魁
从辰巳上东南行晷度推之在箕斗之间盖燕分也按
占为营首营首之下流血滂沱是时慕容俊僭称大燕
攻伐无已 十年四月癸未流星大如斗色赤黄出织
女没造父有声如雷占曰燕齐有兵百姓流亡其年十
二月 慕容俊 遂据临漳尽有幽并青冀之地缘河诸将 (第 14b 页)
北入太微占曰大人当之八年六月成帝崩
穆帝永和八年六月辛巳日未入有流星大如三斗魁
从辰巳上东南行晷度推之在箕斗之间盖燕分也按
占为营首营首之下流血滂沱是时慕容俊僭称大燕
攻伐无已 十年四月癸未流星大如斗色赤黄出织
女没造父有声如雷占曰燕齐有兵百姓流亡其年十
二月 慕容俊 遂据临漳尽有幽并青冀之地缘河诸将 (第 14b 页)
时属魏后属赵秦为邯郸郡地两汉为魏郡魏武王建
都于此(魏都在/邺县)晋亦为魏郡后赵石虎 前燕慕容俊 并
都之(皆都/邺)后魏道武置相州取河亶甲居相之义东魏
静帝初迁都于此改置魏尹及置司州牧北齐又都焉 (第 15b 页)
都于此(魏都在/邺县)晋亦为魏郡后赵石虎 前燕慕容俊 并
都之(皆都/邺)后魏道武置相州取河亶甲居相之义东魏
静帝初迁都于此改置魏尹及置司州牧北齐又都焉 (第 15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