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類
小學類
春秋類
樂類
五經總義類
詩類
書類
易類
四書類
孟子類
論語類
經解類
孝經類
詔令奏議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政書類
編年類
紀事本末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別集類
職官類
正史類
史鈔類
傳記類
載記類
雜史類
金石類
類書類
醫家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儒家類
農家類
雜家類
譜錄類
術數類
天文算法類
道家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楚辭類
詔令奏議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律部類
密教部類
法華部類
經集部類
洞真部
洞神部
正一部
太平部
太玄部
清代道教文獻
續道藏
进士第补陈留尉献书阙下迁右拾遗以考功郎中
知制诰扈狩剑南拜中书舍人乾元二年宗室请上
皇后号揆谏止肃宗欲立太子而意未决从容语揆
曰 成王 长有功将定太子卿意谓何揆曰陛下此言
社稷福也因再拜贺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
事修国史揆美丰仪善 (第 47b 页)
知制诰扈狩剑南拜中书舍人乾元二年宗室请上
皇后号揆谏止肃宗欲立太子而意未决从容语揆
曰 成王 长有功将定太子卿意谓何揆曰陛下此言
社稷福也因再拜贺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
事修国史揆美丰仪善 (第 47b 页)
唐 张守节 撰
燕召公世家第四 史记三十四
召公奭与周同姓姓姬氏周武王之灭纣封召公于北
燕其在成王时召公为三公自陜以西召公主之自陜
以东周公主之 成王 既幼周公摄政当国践祚召公疑
之作君奭君奭不说周公周公乃称汤时有伊尹假于 (第 1a 页)
燕召公世家第四 史记三十四
召公奭与周同姓姓姬氏周武王之灭纣封召公于北
燕其在成王时召公为三公自陜以西召公主之自陜
以东周公主之 成王 既幼周公摄政当国践祚召公疑
之作君奭君奭不说周公周公乃称汤时有伊尹假于 (第 1a 页)
司未为得所其
应预妃者宜令所司具名录奏各令女及近亲随使于
命妇朝堂待进止
乾元元年四月代宗自楚王改封 成王 张皇后有子数
岁阴有夺宗之议宰臣李揆因见对肃宗从容谓曰成
王嫡长有功今当命嗣卿意如何揆拜贺曰陛下言及 (第 11b 页)
应预妃者宜令所司具名录奏各令女及近亲随使于
命妇朝堂待进止
乾元元年四月代宗自楚王改封 成王 张皇后有子数
岁阴有夺宗之议宰臣李揆因见对肃宗从容谓曰成
王嫡长有功今当命嗣卿意如何揆拜贺曰陛下言及 (第 11b 页)
诸王
旧制亲王食封八百户有至一千户公主三百户长公
主加十户有至六百户高宗朝以沛英豫三王及太平
公主武后所生食封逾于常制垂拱中太平公主(一千/二百)
(户/)圣历初相王太平公主(各三/千户)长安中寿春王兄弟五人(各/三)
(百/户)神龙初相王太平公主(各加至/五千户)卫王(三千/户)温王(二千/户) 成王(七百/户) 寿春公主(加至七/百户)嗣雍王衡阳王临淄王巴陵
王中山王(加至七/百户)安乐公主(二千/户)长宁公 (第 1b 页)
旧制亲王食封八百户有至一千户公主三百户长公
主加十户有至六百户高宗朝以沛英豫三王及太平
公主武后所生食封逾于常制垂拱中太平公主(一千/二百)
(户/)圣历初相王太平公主(各三/千户)长安中寿春王兄弟五人(各/三)
(百/户)神龙初相王太平公主(各加至/五千户)卫王(三千/户)温王(二千/户) 成王(七百/户) 寿春公主(加至七/百户)嗣雍王衡阳王临淄王巴陵
王中山王(加至七/百户)安乐公主(二千/户)长宁公 (第 1b 页)
使掘野居葛勒将军来
告丧七年正月册命可汗为军登里逻骨德密施合毗
伽可汗命检校工部尚书鸿胪卿兼御史大夫 张茂 宣
持节吊祭册立之八年四月回鹘使和亲伊珠难还蕃
宴于三殿赠银器缯帛九年仆固昌来朝十一年正月御 (第 9a 页)
告丧七年正月册命可汗为军登里逻骨德密施合毗
伽可汗命检校工部尚书鸿胪卿兼御史大夫 张茂 宣
持节吊祭册立之八年四月回鹘使和亲伊珠难还蕃
宴于三殿赠银器缯帛九年仆固昌来朝十一年正月御 (第 9a 页)
定亲王继封并行查勘疏
该荣泽王表檈奏称晋王知烊薨逝无嗣该取切近宗
枝伦序相应之人承继承奉等官不由奏请辄将新化
瑞和王长子新腆擅换府内欲承王嗣况瑞和王所生
尚有次子新墧当袭晋王之爵以继晋王之嗣及晋王
继妃王氏奏称夫王薨逝绝嗣乞要将瑞和王知㸅妾
尚氏庶生长子新腆袭封晋王爵位及㨿长史司申称
荣泽王教授申奉本王欲要将亲枝郡王暂理府事各
一节为照亲王无嗣俱以伦序应及之人袭封王爵系
是定制查得唐 成王 薨逝无嗣其弟文城恭靖王弥钳
生五子以长子文城王宇温袭封唐王次子宇潜等俱 (第 58a 页)
该荣泽王表檈奏称晋王知烊薨逝无嗣该取切近宗
枝伦序相应之人承继承奉等官不由奏请辄将新化
瑞和王长子新腆擅换府内欲承王嗣况瑞和王所生
尚有次子新墧当袭晋王之爵以继晋王之嗣及晋王
继妃王氏奏称夫王薨逝绝嗣乞要将瑞和王知㸅妾
尚氏庶生长子新腆袭封晋王爵位及㨿长史司申称
荣泽王教授申奉本王欲要将亲枝郡王暂理府事各
一节为照亲王无嗣俱以伦序应及之人袭封王爵系
是定制查得唐 成王 薨逝无嗣其弟文城恭靖王弥钳
生五子以长子文城王宇温袭封唐王次子宇潜等俱 (第 58a 页)
苏安恒疏諌太后禅位东宫
长安元年苏安恒上疏曰陛下钦先圣之顾托受嗣子
之推让敬天顺人二十年矣岂不闻帝舜褰裳周公复
辟舜之于禹事秪族亲旦与 成王 不离叔父族亲何如
子之爱叔父何如母之恩今太子孝敬是崇春秋既壮
若使统临宸极何异陛下之身陛下年德既尊宝 (第 42a 页)
长安元年苏安恒上疏曰陛下钦先圣之顾托受嗣子
之推让敬天顺人二十年矣岂不闻帝舜褰裳周公复
辟舜之于禹事秪族亲旦与 成王 不离叔父族亲何如
子之爱叔父何如母之恩今太子孝敬是崇春秋既壮
若使统临宸极何异陛下之身陛下年德既尊宝 (第 42a 页)
去(吴录攸罢郡人入水攀其船/悲号哭泣送三百里不忍别)吴人歌云紞如打五
鼓鸡鸣天欲曙邓侯挽不来谢令推不去百姓诣台
乞留一岁不听 张茂 字伟康会稽人少有志行与同郡孔愉敬康丁潭
世康俱著名号会稽三康元帝辟茂为掾属太子卫
率大兴中出补吴 (第 14b 页)
鼓鸡鸣天欲曙邓侯挽不来谢令推不去百姓诣台
乞留一岁不听 张茂 字伟康会稽人少有志行与同郡孔愉敬康丁潭
世康俱著名号会稽三康元帝辟茂为掾属太子卫
率大兴中出补吴 (第 14b 页)
功又无子产陈事之效然诸葛亮达见计数必知神
虑屈伸之宜推亮心必无疑贰温至蜀拜章曰昔高
宗以谅闇昌殷祚于再兴 成王 以幼冲隆周德于太
平今陛下以聪明之姿等契往古总百揆于良佐参
列精之炳耀遐迩望风莫不欣赖吴国勤任依 (第 1b 页)
虑屈伸之宜推亮心必无疑贰温至蜀拜章曰昔高
宗以谅闇昌殷祚于再兴 成王 以幼冲隆周德于太
平今陛下以聪明之姿等契往古总百揆于良佐参
列精之炳耀遐迩望风莫不欣赖吴国勤任依 (第 1b 页)
(蒙圣朝斟酌前训上闻天聪下垂坤厚哀郁生以义/姑之号以厉两髦之节则皇风穆畅士女改视矣)
张氏三女吴人皆有节行兄温为孙权所囚姊妹已嫁
者皆见录夺其中妹先适同郡顾承官以改嫁丁氏
成婚有日饮药而死吴朝嘉叹乡里图画为之赞颂
会稽 张茂 妻陆氏吴郡人茂为吴国内史与三子俱为 (第 27a 页)
张氏三女吴人皆有节行兄温为孙权所囚姊妹已嫁
者皆见录夺其中妹先适同郡顾承官以改嫁丁氏
成婚有日饮药而死吴朝嘉叹乡里图画为之赞颂
会稽 张茂 妻陆氏吴郡人茂为吴国内史与三子俱为 (第 27a 页)
犬子雌雄各一目犹未开形大如常犬哺之而食还
置窍中覆以磨砻越宿视之失所在矣瑶家亦无他
太兴中吴郡府舍中亦得此二物其后太守 张茂 为
吴兴兵所害尸子曰地中有犬名曰地狼夏鼎志曰
掘地得狗名曰贾盖此类也(法苑珠林/神异记)
永嘉元 (第 5a 页)
置窍中覆以磨砻越宿视之失所在矣瑶家亦无他
太兴中吴郡府舍中亦得此二物其后太守 张茂 为
吴兴兵所害尸子曰地中有犬名曰地狼夏鼎志曰
掘地得狗名曰贾盖此类也(法苑珠林/神异记)
永嘉元 (第 5a 页)
册平王为皇太子
册郢王为皇太子
册忠王为皇太子
册 成王 为皇太子
册雍王为皇太子
册广陵郡王为皇太子
册邓王为皇太子
册遂王 (第 1b 页)
册郢王为皇太子
册忠王为皇太子
册 成王 为皇太子
册雍王为皇太子
册广陵郡王为皇太子
册邓王为皇太子
册遂王 (第 1b 页)
远之志则已苟有高远之志勿谓世无贤人可备师
友求之则至勿谓书无裨补可广德业讲之则明
监汉灵之好文法高宗之典学师成汤之受教慕 成
王
之缉熙然后知书之不吾欺也
三月辛丑改元(以本/纪修)夏四月丙辰地震(本/纪)侍中寺雌鸡
化为雄(以袁 (第 27a 页)
友求之则至勿谓书无裨补可广德业讲之则明
监汉灵之好文法高宗之典学师成汤之受教慕 成
王
三月辛丑改元(以本/纪修)夏四月丙辰地震(本/纪)侍中寺雌鸡
化为雄(以袁 (第 27a 页)
其离逖转徙之辈又何可胜言哉
乙酉改元遣使抚慰荆扬除吴苛政五月擢吴旧望将
吏渡江者复十年百姓复二十年安东将军王浑表浚
违节度有司请槛车徵浚帝弗许进浑爵为公以浚为
辅国大将军封襄阳县侯馀赏赐有差(以纪传通鉴及/举要历补遗修)
解题曰 成王 浚之功者杜预也攘王浚之功者王浑
也预于浚未就之功悬以许之浑于浚垂成之功必
欲掩之人情之相远也如此 (第 4a 页)
乙酉改元遣使抚慰荆扬除吴苛政五月擢吴旧望将
吏渡江者复十年百姓复二十年安东将军王浑表浚
违节度有司请槛车徵浚帝弗许进浑爵为公以浚为
辅国大将军封襄阳县侯馀赏赐有差(以纪传通鉴及/举要历补遗修)
解题曰 成王 浚之功者杜预也攘王浚之功者王浑
也预于浚未就之功悬以许之浑于浚垂成之功必
欲掩之人情之相远也如此 (第 4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