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赵明鼎” 相关资源

政書類
地理類
別集類
。李灌,韩用和,朴师享,李谦镇,沈定镇,安鼎福,任靖周等诸人。而其后甲午节要书。将丁亥已定之本。宾客 赵明鼎。
宫官李义骏。专管考校。而近又有御定百选印行之本。复以三十年前编勘者。重加订录。今日始竣役来呈。事甚贵 (第 13L 页)
功令以求进。如求中于未发之前。拖泥带水。不成貌样。退计数十年前为予宫官者。无不学得经义而立身朝端。如 赵明鼎
之笃于朱书。黄景源之工于毛诗。多有可观。即今亦无此等人。(原任直阁臣尹行恁癸丑录)
李文忠宗城,李文 (第 383L 页)
不备载。至如书法与夺。订正尤多。盖稍广之于经世纪年。稍约之于甲子会记。而分纲立目。用紫阳纲目义例。有 赵宾客明鼎
序。○亲撰引曰。昔温国司马公有举要之历。朱夫子序之详矣。古人于前史。拳拳乎治乱得失之源。而博以约之约 …… (第 492L 页)
宾客 明鼎
而弁之矣。汉唐宋明之并称皇帝者。所以尊正统也。吴魏辽金之降附一字者。所以斥伪号也。后妃之并录者。所以 (第 493H 页)
   朴仲涵宅。雨中叙话。呼韵各赋。
   夜闻雨声。朝起用昨韵又赋。
   喜雨少洒旋止叠寄仲涵
   次 赵尚书(明鼎)
,朴承旨(师海)耆榜轴中韵
   赠南原歌姬春蟾
   五月二十五日始雨。喜吟呼韵。
   六月六日   朴仲涵宅。雨中叙话。呼韵各赋。
   夜闻雨声。朝起用昨韵又赋。
   喜雨少洒旋止叠寄仲涵
   次赵尚书 (明鼎)
,朴承旨(师海)耆榜轴中韵
   赠南原歌姬春蟾
   五月二十五日始雨。喜吟呼韵。
   六月六日
节。少湿山人薜荔衣。苒苒花前多细到。萧萧空里散馀飞。见说湖中饶麦饭。不待秋风已忆归。
赵尚书(明鼎)
,朴承旨(师海)耆榜轴中韵
名忝群龙首。星周六甲期。由来知命久。敢恨出身迟。齿觖红绫饼。 恩深太液池 (第 387H 页)
节。少湿山人薜荔衣。苒苒花前多细到。萧萧空里散馀飞。见说湖中饶麦饭。不待秋风已忆归。
次赵尚书 (明鼎)
,朴承旨(师海)耆榜轴中韵
名忝群龙首。星周六甲期。由来知命久。敢恨出身迟。齿觖红绫饼。 恩深太液池 (第 387H 页)
其不以是名者有大焉。于百行之源。敬诚笃至。终死于哀。 筵臣礼曹判书申公晦,吏曹参判金公致仁,刑曹参议 赵公明鼎,
礼曹参议成公天柱。一辞称其孝。以为白胤耇方持生母丧。盐藿之外。无所食。仕退归家。服衰居苫。哭泣之哀。 (第 97H 页)
   答东莱伯书
   答通信副使南公(泰耆)
   与任谷山(珽)
   答沈盈德(师周)
   与 赵庆州(明鼎)

   答李生(敏德)
   答崔士集书
   上南汉留守李公(宗城)
   答悔轩郑伯英(㒞   答东莱伯书
   答通信副使南公(泰耆)
   与任谷山(珽)
   答沈盈德(师周)
   与赵庆州 (明鼎)

   答李生(敏德)
   答崔士集书
   上南汉留守李公(宗城)
   答悔轩郑伯英(㒞 ……   赠朴圣光(履坤)
   赠郑幼观(澜)
   郑蒙仙书序
   奉送通信正使洪公(启禧)往日本序
   送 赵太史(明鼎)
赴燕序
   赠郑大哉(元始)
 记[上]
   比鳅堂记
   木觅山记
   云水庵记
     赠朴圣光(履坤)
   赠郑幼观(澜)
   郑蒙仙书序
   奉送通信正使洪公(启禧)往日本序
   送赵太史 (明鼎)
赴燕序
   赠郑大哉(元始)
 记[上]
   比鳅堂记
   木觅山记
   云水庵记
  
之思。已告由于甘棠云。若不念邑人卧辙。实恐面谢无期。瞻怅奈何。不宣。
赵庆州(明鼎)

秋炎枉陋。是执事不忘旧故之谊。拔俗千丈。感诵如结。而轩盖匆匆。既未展私怀一二。别后光景。山高水长 (第 290L 页)
之思。已告由于甘棠云。若不念邑人卧辙。实恐面谢无期。瞻怅奈何。不宣。
与赵庆州 (明鼎)

秋炎枉陋。是执事不忘旧故之谊。拔俗千丈。感诵如结。而轩盖匆匆。既未展私怀一二。别后光景。山高水长 (第 290L 页)
圣策称旨。擢为第一。知公臆间自有一部治安策。可以归奏 四聪。请矫首而俟。公命曰志之。书以授从者。
赵太史(明鼎)
赴燕序
丁卯冬。余在鸡林日出之隅。赵太史和叔千里驰书。示以燕行有期。且曰子读书人也。吾知其必有感于吾 (第 308L 页)
旨。擢为第一。知公臆间自有一部治安策。可以归奏 四聪。请矫首而俟。公命曰志之。书以授从者。
送赵太史 (明鼎)
赴燕序
丁卯冬。余在鸡林日出之隅。赵太史和叔千里驰书。示以燕行有期。且曰子读书人也。吾知其必有感于吾 (第 308L 页)
而噫。以棹楔年久陊剥。撤而新之。爰有采栋朱栏。翼然煌然。以庇风雨。扁曰旌孝阁。是其旌门与扁阁。皆府尹 赵公明鼎
笔也。役既竣。又以记文属余。维翰起拜曰于戏盛哉。惟先生令名伟迹。具载三纲行实舆地胜览东京志。申以我  (第 327H 页)
 赈毕民和。移建邑基。(延之邑居甚迫隘。民无依赖。而往在辛酉。观察使 启 请徙治于长田。 朝命是承。而岁荐虐。长吏数易。迄未暇及。至是万口咸愿。乃得移建。政堂曰清明阁。有记。)○送 赵太史明鼎
赴燕京。(太史使于燕京。送人请序故作序送之。)○送洪侍郎綮禧往日本。(侍郎以通信正使。往日本。属以所 (第 545H 页)
。不可不审慎。
先生以尊周大义。愤戎狭(一作狄)之乱华。叹甲申之革运。每因北京使行。著序以寓意。盖于 赵翰林明鼎,
任吏议珽,李进士东望之赠行。可见矣。
先生尝曰。海东狭矣。不见蟠木之容。中国革矣。徒切乘桴之叹。则不 …… (第 557L 页)
三渊金公昌协,白下尹公淳,槎川李公秉渊,杜机崔公成大,南参判泰良,任参判珽,李大宪世泽,金楸庵夏九, 赵翰林明鼎。
皆以道义讲磨也。其教诲成就则如郑参判元始,郑沧海澜,朴芝村履坤,李进士晦根。多一代名流。其廉操则贫无 (第 562H 页)
   题人扇画三日湖
   李宣传(亨德)
   过江
   艮村看穫
   奉别侍郎洪公(启禧)使日本
   奉别 赵学士(明鼎)
兼台赴燕
   生朝会朴斐然(道郁),郑寡悔及少年四五人。饮欢至夕。适南至日也。用老杜韵示两翁。
   李宣传(亨德)
   过江
   艮村看穫
   奉别侍郎洪公(启禧)使日本
   奉别赵学士 (明鼎)
兼台赴燕
   生朝会朴斐然(道郁),郑寡悔及少年四五人。饮欢至夕。适南至日也。用老杜韵示两翁。
 
身一剑同吴札。满腹群书胜陆生。星汉扑槎天上坐。楼台引节画中行。传闻杭货通崎岛。使事要须觇国情。
奉别 赵学士(明鼎)
兼台赴燕
惨憺燕云黑。孤光动客星。每年冬至使。何处寿皇亭。兰署春饶梦。芦笳夜满听。自应行李肃。惟带数 (第 541L 页)
同吴札。满腹群书胜陆生。星汉扑槎天上坐。楼台引节画中行。传闻杭货通崎岛。使事要须觇国情。
奉别赵学士 (明鼎)
兼台赴燕
惨憺燕云黑。孤光动客星。每年冬至使。何处寿皇亭。兰署春饶梦。芦笳夜满听。自应行李肃。惟带数 (第 541L 页)
善成。而重谴滨死之日。奚暇明其本意耶。此则留俟后日。恐亦无妨。更存商量也。近来筵说之不足信。观于顷日 赵明鼎
之疏亦可知。只当以始初入耳登眼者为准。后日从容修整之本。何足论也。若以得于传闻为言。则毕竟虚实间都无 (第 349H 页)
。姊氏受育于襁褓之初。廑十岁。姊氏始挟而遍诉于公卿诸贵人之门。见者人人。莫不为之矜悯出涕。甲戌。宰臣 赵明鼎
以审恤刑狱出畿甸。姊氏逆陈元绪冤死状。 (第 469L 页)
明鼎
归而奏之。 上意颇颔可。是年十月。因疏决冤滞。领议政李天辅,左议政金尚鲁,判义禁府事洪象汉,知事郑亨 (第 469L 页)
事罢。叙拜司谏院献纳。六月。迁掌乐院正。复拜献纳。当是时。戚里大臣执 国命。户曹判书金相福,吏曹参判 赵明鼎。
(第 359L 页)
下以文成之书为法焉。 上曰。所达甚好。当体念焉。
二十四日。召对于兴政堂。
 
入侍承旨尹光毅。上番 赵明鼎,
下番尹光绍。时大臣以虹贯之异建白。遣审理使于八道。为应天消灾之策。抄选八使。不日将发。是日讲资治通鉴 (第 419L 页)
文义毕。上下番演陈实心应天之功。 明鼎
又陈审理使利少害多。乞令𥳑其驺率。以减厨传之弊。光绍曰。上番之言末也。如知其无害。则斯速已之。诚使 …… (第 419L 页)
损甚大。顾何益哉。弭灾之策。自有实政。岂在于审理哉。 上曰。予闻儒臣之言。殊觉无聊。如是则不送为宜。 明鼎
曰。臣意亦然。而成命之下。难于请寝。所以略及其弊耳。 上便欲下旨罢之。光绍曰。凡事不可造次。询问处之 …… (第 420H 页)
始敢陈浅见。 上曰。良役事。其日予虽呼写传旨。而不无疑于心者。今闻儒臣所达。事势果然。上番之意何如。 明鼎
曰。臣见亦然。臣则孰于圻内。圻内则无邑不被罪矣。 上曰。良役之弊。实不可容易救革。予甚闷焉。光绍曰。 (第 420L 页)
官。招春坊辅德 赵明鼎,
说书任玮进伏。 上询讲规事。 (第 445L 页)
赵明鼎
奏曰。臣与儒臣。果有所论。因请昼讲读十遍。召对读十遍。而专读通鉴。姑停论语。 上问儒臣之意亦如此乎。 …… (第 445L 页)
读不悬吐册子。则可以知文理而决之矣。 上曰。予当于明日昼讲。为儒臣出而读之讲规则如何。对曰。此是臣与 明鼎
所商量者。而其多寡阔狭。亦在 圣上裁处耳。 上曰。此无前规何如。光绍对曰。臣伏闻 肃庙冲年。故判书赵 (第 445L 页)
 上问尹光绍之病近日如何。承旨具允明对曰。下乡后尚未快复云矣。 命递职。
庚午五月。寻医入城。
 为就医药入城。得少效。
七月一日。拜左副承旨。
 上问近日尹光绍何在。承旨 赵明鼎
曰。闻近为医药入城。病亦少减云矣。遂有除 命。不得已供职。
八月九日。 亲临明政殿。询问良役变通。 (第 463L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