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類
小學類
春秋類
四書類
書類
易類
孝經類
地理類
政書類
編年類
紀事本末類
別史類
職官類
傳記類
詔令類
詔令奏議類
時令類
正史類
目錄類
法制類
金石類
雜史類
史鈔類
列傳類
史評類
類書類
藝術類
術數類
農家類
天文算法類
儒家類
雜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詔令奏議類
詩文評類
淨土宗部類
史傳部類
禪宗部類
洞真部
正一部
清代道教文獻
(为渠内开小沟而皆通于泽以入于河潦则委百亩/之水于众沟旱则运众沟之水于百亩所谓天时不)
(能使之害者此也五曰给牛种一夫授 田五 十亩两/家给一犍牛一家给一牸若㹀有生息责令报官以)
(给后之招徕者种子每田一亩给粟一斗麦半之六/曰 (第 15a 页)
(能使之害者此也五曰给牛种一夫授 田五 十亩两/家给一犍牛一家给一牸若㹀有生息责令报官以)
(给后之招徕者种子每田一亩给粟一斗麦半之六/曰 (第 15a 页)
(职守以马世龙为总兵官令游击祖大寿等守觉华/岛副将赵率教守前屯前后筑城堡数十练兵十一)
(大万造铠仗数百万开屯 田五 千顷我败衄军声颇振/ 清兵不深入而承宗防守严亦不致)
(方承宗之督师也辟职方主事鹿善继为赞画荐监 (第 22a 页)
(大万造铠仗数百万开屯 田五 千顷我败衄军声颇振/ 清兵不深入而承宗防守严亦不致)
(方承宗之督师也辟职方主事鹿善继为赞画荐监 (第 22a 页)
得之人其受投献家长并管庄人参䆒治罪直
隶各省空閒地土俱听民尽力开种照年限起
科若有占夺投献者悉照前例问发
一用强占种屯 田五 十亩以上不纳子粒者问罪
照数追纳完日军发边卫充军民发边外为民
其屯田人等将屯田典卖与人至 (第 13a 页)
隶各省空閒地土俱听民尽力开种照年限起
科若有占夺投献者悉照前例问发
一用强占种屯 田五 十亩以上不纳子粒者问罪
照数追纳完日军发边卫充军民发边外为民
其屯田人等将屯田典卖与人至 (第 13a 页)
十月丙子户部议原任偏沅巡抚潘宗洛题请垦
荒展限应行文接任巡抚查明详议
上谕大学士等曰凡督抚条陈地方事务应以实奏潘宗
洛奏湖南荒 田五 百馀顷今天下户口甚繁地无弃土
湖南安得有如许未垦之田著差户部司官一员会同
湖广总督额伦特就潘宗洛 (第 10a 页)
荒展限应行文接任巡抚查明详议
上谕大学士等曰凡督抚条陈地方事务应以实奏潘宗
洛奏湖南荒 田五 百馀顷今天下户口甚繁地无弃土
湖南安得有如许未垦之田著差户部司官一员会同
湖广总督额伦特就潘宗洛 (第 10a 页)
陈黔蜀连界扼要情形疏(崇祯四年/)朱燮元
臣谨奏窃照黔之迤西四卫曰毕节曰赤水曰乌撒曰
永宁永宁卫与蜀之永宁宣抚司连界犬牙相错向来
彼此相安未有争者自奢酋作难先将黔之弁绅士民
恣行屠戮然后四出犯蜀其幸脱者或入箐峒或被掠
卖或逃入乌蒙镇雄十年以来不见天日今幸事宁稍
稍还集流离琐尾之状有不忍见者夫哀鸣日久谁无
安宅之思黍离可悲宜与生全之计顾此卫为黔蜀合
缝之区若事不两利情不交畅则措处失宜纷搆环起
非大公之道长久之术也总惟照祖制以清界限酌近
势以定规画俾协于情而当于法则彼此自可相安而
地方庶可巩固臣不揣愚闇谬列五款于左统冀圣裁
一黔蜀界址查黔之永宁卫设自洪武四年屯 田五 万
三千二百九十亩其馀皆为四川永宁宣抚司之地旧
制宣抚司城垣衙署原在城外后因宣抚梗法生事议
迁城内以 (第 44b 页)
臣谨奏窃照黔之迤西四卫曰毕节曰赤水曰乌撒曰
永宁永宁卫与蜀之永宁宣抚司连界犬牙相错向来
彼此相安未有争者自奢酋作难先将黔之弁绅士民
恣行屠戮然后四出犯蜀其幸脱者或入箐峒或被掠
卖或逃入乌蒙镇雄十年以来不见天日今幸事宁稍
稍还集流离琐尾之状有不忍见者夫哀鸣日久谁无
安宅之思黍离可悲宜与生全之计顾此卫为黔蜀合
缝之区若事不两利情不交畅则措处失宜纷搆环起
非大公之道长久之术也总惟照祖制以清界限酌近
势以定规画俾协于情而当于法则彼此自可相安而
地方庶可巩固臣不揣愚闇谬列五款于左统冀圣裁
一黔蜀界址查黔之永宁卫设自洪武四年屯 田五 万
三千二百九十亩其馀皆为四川永宁宣抚司之地旧
制宣抚司城垣衙署原在城外后因宣抚梗法生事议
迁城内以 (第 44b 页)
遗地亩旧以吐鲁番额敏和卓属六十户居辟展
九十三户居连木齐木威鲁堡珈如拉属六十户
居连木齐木二十七户居英格每户给 田五 十请
令额敏和卓属归辟展珈如拉属归连木齐木以
便约束仍有馀田三千亩分给莽噶里克沙呼里 (第 1352b 页)
九十三户居连木齐木威鲁堡珈如拉属六十户
居连木齐木二十七户居英格每户给 田五 十请
令额敏和卓属归辟展珈如拉属归连木齐木以
便约束仍有馀田三千亩分给莽噶里克沙呼里 (第 1352b 页)
宗曰书称平秩东作而青辂黛耜顺春气/也五方位少阳田宜于东郊乃耕于东郊玉海端拱元)
(年正月丙子赋东郊藉 田五 七言诗各一/首赐侍臣群臣献诗赋赞颂者五十三人)
封祀坛(增唐书礼乐志高宗乾封元年封泰山是岁正/月天子 (第 87a 页)
(年正月丙子赋东郊藉 田五 七言诗各一/首赐侍臣群臣献诗赋赞颂者五十三人)
封祀坛(增唐书礼乐志高宗乾封元年封泰山是岁正/月天子 (第 87a 页)
齐人杀国武子
晋厉公侈多外嬖反自鄢陵欲尽去群大夫而立其左
右胥童以胥克之废也怨郤氏而嬖于厉公郤锜夺夷
阳五 田五 亦嬖于厉公郤犨与长鱼矫争田执而梏之
与其父母妻子同一辕既矫亦嬖于厉公栾书怨郤至 (第 36a 页)
晋厉公侈多外嬖反自鄢陵欲尽去群大夫而立其左
右胥童以胥克之废也怨郤氏而嬖于厉公郤锜夺夷
阳五 田五 亦嬖于厉公郤犨与长鱼矫争田执而梏之
与其父母妻子同一辕既矫亦嬖于厉公栾书怨郤至 (第 36a 页)
县东南至灵州十八里黄河自回乐县界流入汉
渠在县南五十里从汉渠北流四十馀里始为千
金大陂其左右又有胡渠御史百家等八渠溉 田
五 百馀顷按五代唐长兴中朔方帅张希崇亦引
河渠兴屯田以省漕运民夷爱之今灵州所境田
多沃饶恒无暵涸 (第 2b 页)
渠在县南五十里从汉渠北流四十馀里始为千
金大陂其左右又有胡渠御史百家等八渠溉 田
五 百馀顷按五代唐长兴中朔方帅张希崇亦引
河渠兴屯田以省漕运民夷爱之今灵州所境田
多沃饶恒无暵涸 (第 2b 页)
年辛酉(按景元是曹魏陈留王奂年号但奂系/庚辰元三年当是壬午今云辛酉误)诏书以
民食转广陆废不赡遣谒者樊晨更制水门限田千顷
刻地四千三百一十六顷出给郡县改定 田五 千九百
三十顷水流乘车箱渠自蓟西北径昌平东尽渔阳潞 (第 10a 页)
民食转广陆废不赡遣谒者樊晨更制水门限田千顷
刻地四千三百一十六顷出给郡县改定 田五 千九百
三十顷水流乘车箱渠自蓟西北径昌平东尽渔阳潞 (第 10a 页)
又东南流径于轮台之东也昔汉武帝初通西域置
校尉屯田于此搜粟都尉桑弘羊奏言故轮台以东
地广饶水草可溉 田五 千顷以上其处温和田美可
益通沟渠种五谷收获与中国同时匈奴弱不敢近
西域于是徙莎车相去千馀里即是台也其 (第 10b 页)
校尉屯田于此搜粟都尉桑弘羊奏言故轮台以东
地广饶水草可溉 田五 千顷以上其处温和田美可
益通沟渠种五谷收获与中国同时匈奴弱不敢近
西域于是徙莎车相去千馀里即是台也其 (第 10b 页)
北为马家堰又北为麻柳堰又北为白马堰一名
白崖堰又北为天生堰又北为金公堰又北为浕水堰
又北为康家堰凡溉 田五 千八百馀亩(己上/沔县)
西汉水在略阳县城西一统志自成县流入又南经宁
羌州西入四川广元县界亦曰嘉陵江 (第 22b 页)
白崖堰又北为天生堰又北为金公堰又北为浕水堰
又北为康家堰凡溉 田五 千八百馀亩(己上/沔县)
西汉水在略阳县城西一统志自成县流入又南经宁
羌州西入四川广元县界亦曰嘉陵江 (第 22b 页)
金彩缯可以易榖食
又搜粟都尉桑宏羊与丞相御史奏言故轮台以
东接枝渠犁皆故国地广饶水草有溉 田五 十顷
以上处温和田美可益通沟渠田一岁有积榖募
人壮健有累重敢徙者诣田所就畜积为本业益
垦 (第 8b 页)
又搜粟都尉桑宏羊与丞相御史奏言故轮台以
东接枝渠犁皆故国地广饶水草有溉 田五 十顷
以上处温和田美可益通沟渠田一岁有积榖募
人壮健有累重敢徙者诣田所就畜积为本业益
垦 (第 8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