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春秋類
易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編年類
紀事本末類
別集類
詔令奏議類
政書類
正史類
類書類
儒家類
雜家類
釋家類
別集類
總集類
禪宗部類
太玄部
洞神部
 (矣乎盟会之书至始于桓公之盟唐朝大国而屡书/至始于宣公之如齐春秋盖危桓宣之不得返而又)
 (叹其不/见讨也)
 附录左传(初楚 司马子良
生子越椒子文曰必杀之/是子也熊虎之状而豺狼之声弗杀必灭) (第 35b 页)
 (若敖氏矣谚曰狼子野心是乃狼也其可畜乎 子良/
不可子文以为大戚及将死聚其族曰椒也知政乃)
 (速行矣无及于难且泣曰鬼犹求食若敖氏之鬼不/其馁而及令 (第 36a 页)
(下/)对曰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详见/周)
经四年冬楚子伐郑
传四年初楚 司马子良
生子越椒子文 (第 21b 页)
(子良/
之兄)曰必杀之
是子也熊虎之状而豺狼之声弗杀必灭若敖氏矣谚
曰狼子野心是乃狼也其可畜乎 (第 21b 页)
子良
不可子文以为
大戚及将死聚其族曰椒也知政乃速行矣无及于难
且泣曰鬼犹求食若敖氏之鬼不其馁而及令尹子文 …… (第 21b 页)
复围之三月克之郑伯肉袒
牵羊以逆左右曰得国无赦王曰其君能下人必能信
用其民矣退三十里而许之平潘尪入盟 子良
出质(潘/尪)
(楚大 (第 24b 页)
子/良
郑伯弟)夏六月晋师救郑桓子欲还(林/父)曰楚归而动 …… (第 24b 页)
数及日中左则受之以至于昏内官序当其夜以待不
虞不可谓无备 子良
郑之良也师叔楚之崇也师叔入
(第 27a 页)
子良
在楚楚郑亲矣来劝我战我克则来不克遂往
以我卜也郑不可从赵括赵同曰必从彘子楚少宰如
晋师曰寡君少遭闵凶 (第 27a 页)
  焉会盟书至始于桓公之盟唐朝大国而书至始
  于宣公之如齐盖由二公身为大恶有自危之心
  以得返为幸故特行饮至之礼耳
 (附录/左传)初楚 司马子良
生子越椒子文曰(子文 (第 27b 页)
子/良
兄)必杀
 之是子也熊虎之状而豺狼之声弗杀必灭若敖氏
 矣谚曰狼子野心是乃狼也其可畜 (第 27b 页)
子良
不可子 (第 27b 页)
 (命安危荣辱系于齐君大夫嚬笑之顷明年高固使/齐侯止公宣公得不甚惧矣乎盟会之书至始于桓)
 (公之盟唐朝大国而屡书至始于宣公之于齐/春秋盖危桓宣之不得反而又叹其不见讨也)
 附录(左传初楚 司马子良
生子越椒子文曰必杀之/是子也熊虎之状而豺狼之声弗杀必灭若敖)
 (氏矣谚曰狼子野心是乃狼也其可畜乎 (第 39b 页)
子良
不可/子文以为大戚及将死聚其族曰椒也知政乃速行)
 (矣无及于难且泣曰鬼犹求食若敖氏之鬼不其馁/而及 (第 39b 页)
音赦下同)子良不可曰穆氏宜存则固愿也
若将亡之则亦皆亡去疾何为(杜何为/独留)乃舍之皆为大
夫○初楚 司马子良
生子越椒子文曰必杀之(子文子/良之兄)
是子也熊虎之状而豺狼之声弗杀必灭若敖氏矣(林/子)
(文子良 …… (第 16a 页)
(之子心在山野不可驯服此越/椒乃豺狼也其可畜而养之乎) 子良
不可子文以为大
戚及将死聚其族曰椒也知政乃速行矣无及于难(林/言)
(知政无待其执政之/时也○难乃旦 (第 16b 页)
而善恶遂分则此善也不以恶为对也其本则实无)
(二也此段疑有误字荅何镐乐记言易直子谅之心昔/人改子谅作 子良
看来良字却是人之初心子爱良善)
(便是元者善之长徐寓问仁天之尊爵先生解曰仁者/天地生物之心得之最先而 (第 38a 页)
 此类启之也
赤狄侵齐
秋公如齐公至自齐
 胡传君行告至常事不书宣公比年如齐而皆致危
 之也
 附左传初楚 司马子良
生子越 (第 26a 页)
(子良
子/文弟)子文曰必
 杀之是子也熊虎之状而豺狼之声弗杀必灭若敖 (第 26a 页)
 氏矣谚曰狼子野心是乃狼也其可畜乎 子良
不可
 子文以为大戚及将死聚其族曰椒也知政乃速行
 矣无及于难且泣曰鬼犹求食若敖氏之鬼不其馁
 而( (第 26b 页)
  子燮子仪子越之乱
文公九年冬楚子越椒来聘执币傲叔仲惠伯曰是必
灭若敖氏之宗傲其先君神弗福也(越椒子文从子凡/聘必告庙又其圭)
(璋皆传之先世/故言傲其先君)
十四年秋楚庄王立子孔潘崇将袭群舒使公子燮与

子仪守而伐舒蓼二子作乱城郢而使贼杀子孔不克
而还八月二子以楚子出将如商密庐戢梨及叔麇诱
之遂杀斗克及公子燮初斗克囚于秦秦有殽之败而
使归求成成而不得志公子燮求令尹而不得故二子
作乱(时庄王幼弱子仪为师子燮为傅作乱不克而劫/王以出商密汉为丹水县后废庐楚邑在今湖广)
(襄阳府城南有中庐城戢梨邑大夫叔/麇其佐斗克子仪名不得志无赏报也)
宣公四年 初楚 司马子良
生子越椒子文曰必杀之
是子也熊虎之状而豺狼之声弗杀必灭若敖氏矣谚 …… (第 13b 页)
曰狼子野心是乃狼也其可畜乎 子良
不可子文以为
大戚及将死聚其族曰椒也知政乃速行矣无及于难
且泣曰鬼犹求食若敖氏之鬼不其馁而及令尹子文 …… (第 14a 页)
归复命而自拘于司败王思子文之治楚国也曰子文
无后何以劝善使复其所改命曰生 (子良
子文弟若敖/子文之先因以为)
(氏馁不祀也而语助般子文之子字子扬子越椒字别/字伯棼蔿贾字伯嬴为椒谮子 (第 15a 页)
  楚越椒之乱
(文九/年)冬楚子越椒来聘执币傲叔仲惠伯曰是必灭若

敖氏之宗傲其先君神弗福也 (宣四/年)初楚 司马子良
生子越椒子文曰必杀之是子也熊虎之状而豺狼之
声弗杀必灭若敖氏矣谚曰狼子野心是乃狼也其可
畜乎 (第 9b 页)
子良
不可子文以为大戚及将死聚其族曰椒也
知政乃速行矣无及于难且泣曰鬼犹求食若敖氏之
鬼不其馁而及令尹子文 (第 9b 页)
初,
司马子良
生子越椒。
子文曰:
「必杀之!
是子也,
熊虎之状而豺狼之声;
弗杀,
必灭若敖氏矣。 …… (第 81a 页)
晋郤缺救郑。
郑伯败楚师于柳棼。
国人皆喜,
子良
忧曰:
「是国之灾也,
吾死无日矣。」 …… (第 166a 页)
十一年春,
楚子伐郑,及栎。 子良
曰:
「晋、楚不务德
而兵争,
与其来者可也。
晋、楚无信,
我焉得有信?」 …… (第 212a 页)
退三十里
而许之平。
潘尪入盟, 子良
出质。 …… (第 229a 页)
不可谓无备。 子良

郑之良也,
师叔 (第 233a 页)
子良
在楚,
楚、郑亲矣。

(597 B.C.) …… (第 233a 页)
郑人惧,
使子张代 子良
于楚。
郑伯如楚,
谋晋故也。
郑以 (第 274a 页)
子良
为有礼,
故召之。 (第 274a 页)
舍/音赦下同)子良不可曰穆氏宜存则固愿也若
将亡之则亦皆亡去疾何为(何为/独留)乃舍之皆为大夫〇初楚
马子良
生子越椒子文曰必杀之(子文子/良之兄)是子也熊虎之状而
豺狼之声弗杀必灭若敖氏矣谚曰狼子野心是乃狼也 (第 6b 页)
其可
畜乎 子良
不可子文以为大戚及将死聚其族曰椒也知政乃 …… (第 6b 页)
一年/为于伪切见贤遍切)〇晋郤缺救郑郑伯败楚师干柳棼(柳棼/郑地)
(柳力手切/棼扶云切)国人皆喜唯 子良
忧曰是国之灾也吾死无日矣(自/是)
(晋楚交共伐郑十二年/卒有楚子入郑之祸)
经十年春公如齐〇公至自 …… (第 10b 页)
晋)
(定亡君之嗣灵公成丧贼讨国复功足以/补过故君子善楚复之播补贺切荡如字)
传十一年春楚子伐郑及栎 子良
曰晋楚不务德而兵争与其
来者可也晋楚无信我焉得有信乃从楚夏楚盟于辰陵陈郑
服也(传言楚与晋狎主盟栎力 (第 12a 页)
在齐分故齐地之君自当其祸此时岁在齐分故外孙当之
齐惠栾高氏 正义曰齐惠公生公子栾公子高高生子尾
尾生 子良
栾生子雅雅生子旗旗是栾孙良是高孙孙以王父字
为氏皆出惠公故曰惠栾高氏也 遂伐虎门 正义曰周
礼师氏掌 (第 12b 页)
   (也见其二子焉叔服曰榖也食子难/也收子榖也礼下必有后于鲁国)越椒生而
   文子知其灭若敖氏(宣四年初楚 司马子良
生/子越椒子文曰必杀之是)
   (子也熊虎之状而豺狼之声弗杀必灭若敖氏/矣谚曰狼子野心是乃狼也其可 (第 9a 页)
畜乎 子良
不)
   (可子文以为大戚及将死聚其族曰椒也知政/乃速行矣无及于难且泣曰鬼犹求食若敖氏)
   ( (第 9a 页)
   (子敬王恬休恬子忠王尚之延尚之/弟恢之 之 允之 韩 之)高阳王睦
    任城景王陵(弟顺/ 斌)
   宣五王
    平原王干 
琅邪武王胄(胄子武陵庄王澹繇/澹弟东安王繇)
   (弟淮陵/王漼)清惠亭侯京 扶风武王骏(子畅野畅 (第 40b 页)
妃张氏为宣穆皇后尊太妃王氏曰皇太后宫曰崇化
封皇叔祖父孚为安平王皇叔父干为 平原王
亮为扶
风王胄为东莞王骏为汝阴王肜为梁王伦为琅邪王
皇弟攸为齐王鉴为乐安王几为燕王皇从伯父望为
义阳 …… (第 41a 页)
梓潼太守谯登遇害湘州流人杜韬据长沙反戊
寅安东将军琅邪王睿使将军甘卓攻镇东将军周馥
于寿春馥众溃庚辰 太保平原王干
薨二月石勒寇汝
南汝南王祜奔建邺三月戊午诏下东海王越罪状告 (第 95a 页)
升以上皆斩籍没其家
己丑诏文武官以四考更代是岁吐谷浑林邑等国并
遣使朝贡
十六年春二月丁亥封皇孙裕为 平原王
筠为安成王
嶷为安平王恪为襄城王该为高阳王韶为建安王煚 (第 28a 页)
宣穆张皇后讳春华河内平皋人也父汪魏粟邑令母
河内山氏司徒涛之从祖姑也后少有德行智识过人
生景帝文 帝平原王干
南阳公主宣帝初辞魏武之命
托以风痹不能动止常暴书遇暴雨不觉自起收之家
惟有一婢见之后恐事泄致祸遂手杀 (第 7a 页)
绶者位在金紫将军下诸卿
上泰始中唯太子詹事杨珧加给事中光禄大夫加兵
之制诸所供给依三品将军(晋宣帝子 平原王干
拜光/禄大夫加侍中以特进假)
(金章紫绶章/服班次三司)其馀皆如旧制终于武惠孝怀三世(秩食/俸日) (第 4b 页)
  (尚之弟恢之延休之/ 允之 韩 之)高阳王睦 任城景王陵(弟/顺)
   (斌/)
  宣五王
   平原王干 
琅邪武王胄(胄子武陵庄王澹弟澹/弟东安王繇 繇 淮)
  (陵王/漼)清惠亭侯京扶 风武王骏(子 …… (第 1b 页)
三年改封西河咸宁四年薨谥曰缪子隐立薨子孴立
  宣五王
宣帝九男穆张皇后生景帝文帝 平原王干
伏夫人生
汝南文成王亮琅邪武王胄清惠亭侯京扶风武王骏
张夫人生梁王肜柏夫人生赵王伦汝南王亮亮及伦
(第 39a 页)
有传 平原王干
(第 39a 页)
子良
少以公子魏时封安阳亭侯稍迁抚
军中郎将进爵平阳乡侯五等建改封定陶伯武帝践 (第 39a 页)
阼封 平原王
邑万一千三百户给鼓吹驸马二匹加侍
中之服咸宁初遣诸王之国干有笃疾性理不恒而颇
清虚静退简于情欲故特诏 (第 39b 页)
也死无日矣我逃死非逃富也 司马子良
子文之弟也
生子越椒子文曰必杀之是子也熊虎之状而豺狼之
声弗杀必灭若敖氏谚曰狼子野心是乃狼也其可畜 (第 36b 页)
子良
不可子文以为大戚及将死聚其族曰椒也知
政乃速行无及于难且泣曰鬼犹求食若敖氏之鬼不
其馁而及子文卒其子 (第 36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