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類
書類
詩類
孝經類
地理類
政書類
編年類
職官類
別史類
詔令類
法制類
正史類
史鈔類
類書類
藝術類
農家類
雜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事彙部類
正一部
洞神部
太平部
清代道教文獻
山在华山中汉末王莽秉政南阳公主避乱奔入
此峰学道后得升仙至今岭上有一双朱履传云公主
既于山中得道驸马 王咸 追之不及故留二履以示之
潘安仁有公主峰记(述异/记)
张衡同声歌鞮芬以狄香鞮履也狄香外国之香也谓
之 (第 34b 页)
此峰学道后得升仙至今岭上有一双朱履传云公主
既于山中得道驸马 王咸 追之不及故留二履以示之
潘安仁有公主峰记(述异/记)
张衡同声歌鞮芬以狄香鞮履也狄香外国之香也谓
之 (第 34b 页)
湘烟录温庭筠锦鞋赋阑里花春云边月新耀粲织女
之东足嬿婉嫦娥之结璘碧繶缃絇鸾尾凤头鞻称雅
舞履号远游若乃金莲东昏之潘妃宝屧临川之江姬
匍匐非寿陵之步妖蛊实苧萝之施罗袜红蕖之艳丰
趺□锦之奇淩波微步瞥陈王既蹀躞而容与花尘香
迹逢石氏倏窈窕而呈姿擎箱回津惊萧郎之始见李
文明练恨汉后之未持董斯张曰结璘嫦娥别名絇履
头饰也周礼黄繶青絇鞮鞻之舞以革为履取舞蹈之
便也繁钦定情诗何以消滞忧足下双远游洛神赋践
远游之文履妖蛊之蛊古冶字梁武东飞伯劳歌平头
奴子擎履箱仙鉴云汉南阳公主慕道入华山驸马 王
咸 追至岭上见朱履一双所谓萧郎始见也李文当作
杯文古有杯文绮汉后云者冯无方于太液池持飞燕
履也○闵子京曰 (第 7a 页)
之东足嬿婉嫦娥之结璘碧繶缃絇鸾尾凤头鞻称雅
舞履号远游若乃金莲东昏之潘妃宝屧临川之江姬
匍匐非寿陵之步妖蛊实苧萝之施罗袜红蕖之艳丰
趺□锦之奇淩波微步瞥陈王既蹀躞而容与花尘香
迹逢石氏倏窈窕而呈姿擎箱回津惊萧郎之始见李
文明练恨汉后之未持董斯张曰结璘嫦娥别名絇履
头饰也周礼黄繶青絇鞮鞻之舞以革为履取舞蹈之
便也繁钦定情诗何以消滞忧足下双远游洛神赋践
远游之文履妖蛊之蛊古冶字梁武东飞伯劳歌平头
奴子擎履箱仙鉴云汉南阳公主慕道入华山驸马 王
咸 追至岭上见朱履一双所谓萧郎始见也李文当作
杯文古有杯文绮汉后云者冯无方于太液池持飞燕
履也○闵子京曰 (第 7a 页)
谏饵丹药疏(裴潾/)
臣闻除天下之害者受天下之利共天下之乐者飨天
下之福故上自黄帝颛顼尧舜禹汤下及周文王武 王
咸 以功济生灵德配天地故天皆报之以上寿垂祚于
无疆伏见陛下以大孝安宗庙以至仁牧黎元自践祚
已来刬积代之妖 (第 8b 页)
臣闻除天下之害者受天下之利共天下之乐者飨天
下之福故上自黄帝颛顼尧舜禹汤下及周文王武 王
咸 以功济生灵德配天地故天皆报之以上寿垂祚于
无疆伏见陛下以大孝安宗庙以至仁牧黎元自践祚
已来刬积代之妖 (第 8b 页)
谢灵运
民禀天地之灵含五常之德刚柔迭用喜愠分情夫志
动于中则歌咏外发六义所因四始攸系升降讴谣纷
披风什虽虞夏以遗文不睹禀气怀灵理无或异然则
歌咏所兴宜自生民始也周室既衰风流弥著屈平宋
玉道清源于前贾谊相如振芳尘于后英辞润金石高
义薄云天自兹以降情志愈广王褒刘向扬班崔蔡之
徒异轨同奔递相师祖虽清辞丽曲时发乎篇而芜音
累气固亦多矣若夫平子艳发文以情变绝唱高踪久
无嗣响至于建安曹氏基命二祖陈 王咸 蓄盛藻尔乃
以情纬文以文被质自汉至魏四百馀年辞人才子文 (第 2a 页)
民禀天地之灵含五常之德刚柔迭用喜愠分情夫志
动于中则歌咏外发六义所因四始攸系升降讴谣纷
披风什虽虞夏以遗文不睹禀气怀灵理无或异然则
歌咏所兴宜自生民始也周室既衰风流弥著屈平宋
玉道清源于前贾谊相如振芳尘于后英辞润金石高
义薄云天自兹以降情志愈广王褒刘向扬班崔蔡之
徒异轨同奔递相师祖虽清辞丽曲时发乎篇而芜音
累气固亦多矣若夫平子艳发文以情变绝唱高踪久
无嗣响至于建安曹氏基命二祖陈 王咸 蓄盛藻尔乃
以情纬文以文被质自汉至魏四百馀年辞人才子文 (第 2a 页)
贼兵吏诛灭其国齐王用后胜
计绝秦使欲为乱兵吏诛虏其王平齐地寡人以𦕈𦕈
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 王咸 伏其辜天下大
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丞相绾
御史大夫劫廷尉斯等皆曰昔者五帝地方千里其外 (第 8a 页)
计绝秦使欲为乱兵吏诛虏其王平齐地寡人以𦕈𦕈
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 王咸 伏其辜天下大
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丞相绾
御史大夫劫廷尉斯等皆曰昔者五帝地方千里其外 (第 8a 页)
摸鱼子(题李武曾灌园图)又(题徐电发枫江渔父图)
又(寄龚蘅圃)又(赠吴天章)
又(题 王咸 中石坞山房图)又(同青士重访晋贤时书楼落成订)
(词综付雕刻有怀周士季青在吴兴)
兰陵王(送 (第 53b 页)
又(寄龚蘅圃)又(赠吴天章)
又(题 王咸 中石坞山房图)又(同青士重访晋贤时书楼落成订)
(词综付雕刻有怀周士季青在吴兴)
兰陵王(送 (第 53b 页)
范文正公祠 西沚光禄挽诗四首
用东坡涵星砚诗韵题潘榕皋易砚图
题吴兰雪新田十忆图十首
题熊谦山臬使江春晓镜图
王拙庵 太守大字千字文真迹其家人珍秘之后
忽失去元孙柏厓县尉百方购得之属赋诗纪 (第 16a 页)
用东坡涵星砚诗韵题潘榕皋易砚图
题吴兰雪新田十忆图十首
题熊谦山臬使江春晓镜图
王拙庵 太守大字千字文真迹其家人珍秘之后
忽失去元孙柏厓县尉百方购得之属赋诗纪 (第 16a 页)
跋剑阁图
此图虽不免院家气而用笔最为苍润及观图中人皆
按骑徐行指顾间颇有閒雅态若不知阁道之险者真
能品也予因思士大夫处崎岖崄巇之场率当安门如
此然后可济于难若轻薄躁妄未有不失身坠者夫岂
徒度阁道然哉同年子吴天章出此图示予因附识此
语于后
跋 王咸 中手简
咸中自京师简予言诸公追溯当年媢嫉之人甚且吐
而诟之云云嗟乎君子小人初非难辨方小人之媢嫉
君子 (第 16b 页)
此图虽不免院家气而用笔最为苍润及观图中人皆
按骑徐行指顾间颇有閒雅态若不知阁道之险者真
能品也予因思士大夫处崎岖崄巇之场率当安门如
此然后可济于难若轻薄躁妄未有不失身坠者夫岂
徒度阁道然哉同年子吴天章出此图示予因附识此
语于后
跋 王咸 中手简
咸中自京师简予言诸公追溯当年媢嫉之人甚且吐
而诟之云云嗟乎君子小人初非难辨方小人之媢嫉
君子 (第 16b 页)
荅友人书
令弟临苕伏承远讯美人采葛益廑遐思见仲智而念
伯仁风期如觌因惠连而询康乐云谊时殷但境犹共
于三吴情已睽于两地江横衣带茫茫未足言愁山拟
剑铓历历何堪割恨忆昔南冠受谤北寺忧谗先生既
无损于激昂弟子亦共殷于匍匐 王咸 慕义因救鲍以
举幡伟节持危为抒陈而命驾然而剑能吐气时用作
歌酒可消冤频为就饮幸风雷之见异致天日以为昭 (第 48a 页)
令弟临苕伏承远讯美人采葛益廑遐思见仲智而念
伯仁风期如觌因惠连而询康乐云谊时殷但境犹共
于三吴情已睽于两地江横衣带茫茫未足言愁山拟
剑铓历历何堪割恨忆昔南冠受谤北寺忧谗先生既
无损于激昂弟子亦共殷于匍匐 王咸 慕义因救鲍以
举幡伟节持危为抒陈而命驾然而剑能吐气时用作
歌酒可消冤频为就饮幸风雷之见异致天日以为昭 (第 48a 页)
湖广道监察御史蒋公墓表(戊申)
公名和宁字用安系出周文公之后以国为氏氏曰蒋
有居河南开封者复徙居江南之常州今为阳湖人世
有达者考讳汾功雍正首科进士官松江府儒学教授
通经术工古文辞学者宗之称为济航先生公禀承家
学未弱冠所作诗若长短句巳流传人口且兼工徐庾
近体教授公既壹意古学有来求应用之文者率命代
之及去任无以治生趣公往 京师时族人有以文艺
见知宁邸者正思得普人乃以公名荐一见契合唱詶
无虚日声誉大起诸老先生多款门纳交以诸生就顺
天试久不遇思归省宗衮虞山文恪公与贤 王咸 惜其
去相劝为迎养计教授公亦止其归谓新妇汝当携汝
子往公不得巳复留以乾隆十七年
皇太后万寿恩科联捷乡 (第 4a 页)
公名和宁字用安系出周文公之后以国为氏氏曰蒋
有居河南开封者复徙居江南之常州今为阳湖人世
有达者考讳汾功雍正首科进士官松江府儒学教授
通经术工古文辞学者宗之称为济航先生公禀承家
学未弱冠所作诗若长短句巳流传人口且兼工徐庾
近体教授公既壹意古学有来求应用之文者率命代
之及去任无以治生趣公往 京师时族人有以文艺
见知宁邸者正思得普人乃以公名荐一见契合唱詶
无虚日声誉大起诸老先生多款门纳交以诸生就顺
天试久不遇思归省宗衮虞山文恪公与贤 王咸 惜其
去相劝为迎养计教授公亦止其归谓新妇汝当携汝
子往公不得巳复留以乾隆十七年
皇太后万寿恩科联捷乡 (第 4a 页)
南牖日笺序
暇日过能仁寺百货骈阗书贾摊书石砌上中一卷尘
蒙尤甚发而视之武水王佐之先生南牖日笺也购置
案头每公退抽绎数条如入群玉之府如跻仙掌之峰
濂洛关闽洞见原委西竺东 王咸 指偏弊嗟乎隆万以
来学者悠谬离岐也甚矣而此笺独得其正博而约收
之深而显出之不拾人牙后唾曹峨雪所谓不以 (第 18b 页)
暇日过能仁寺百货骈阗书贾摊书石砌上中一卷尘
蒙尤甚发而视之武水王佐之先生南牖日笺也购置
案头每公退抽绎数条如入群玉之府如跻仙掌之峰
濂洛关闽洞见原委西竺东 王咸 指偏弊嗟乎隆万以
来学者悠谬离岐也甚矣而此笺独得其正博而约收
之深而显出之不拾人牙后唾曹峨雪所谓不以 (第 18b 页)
续补高士传序
余既删补高士传复续补之者何皇甫先生撰辑高士
至汉末魏初焦先而止晋以后未之有也后人岂无有
续之者顾多缺略弗传陈眉公逸民史所收广矣择焉
不精识者议其滥余考历代之史自晋迄明得四十五
人其崇蹈遐轨深心远致足以激厉末流抑止贪竞若
夫假名山皋撄情好爵如种放屡至阙下卢藏用捷径
终南之类槩弗录焉嗟乎世之艳心名利久矣抗尘容
走俗状拜谒于七贵五侯之门求望其颜色不可得而
肥遁之彦独弃之如遗虽樗木瓠落未必有济于用然
托志松石忘机麋鹿其澹泊无求有足多者裨益于世
顾可少哉历代帝 王咸 重山林隐逸之选良有以也由
是观之士之未得志于时者夫亦可以乐道忘势自爱
其鼎而不必人莫己知之为患矣 (第 23b 页)
余既删补高士传复续补之者何皇甫先生撰辑高士
至汉末魏初焦先而止晋以后未之有也后人岂无有
续之者顾多缺略弗传陈眉公逸民史所收广矣择焉
不精识者议其滥余考历代之史自晋迄明得四十五
人其崇蹈遐轨深心远致足以激厉末流抑止贪竞若
夫假名山皋撄情好爵如种放屡至阙下卢藏用捷径
终南之类槩弗录焉嗟乎世之艳心名利久矣抗尘容
走俗状拜谒于七贵五侯之门求望其颜色不可得而
肥遁之彦独弃之如遗虽樗木瓠落未必有济于用然
托志松石忘机麋鹿其澹泊无求有足多者裨益于世
顾可少哉历代帝 王咸 重山林隐逸之选良有以也由
是观之士之未得志于时者夫亦可以乐道忘势自爱
其鼎而不必人莫己知之为患矣 (第 23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