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春秋類
小學類
書類
易類
詩類
樂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編年類
政書類
史評類
別集類
職官類
目錄類
正史類
史鈔類
雜史類
傳記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儒家類
雜家類
天文算法類
譜錄類
別集類
總集類
詩文評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華嚴部類
洞真部
正一部
 鹤渚 至元嘉禾志在县南二里陆宣公旧宅放鹤

  之所
  (谨按槜李诗系云鹤洲在嘉兴南三里唐裴休放/鹤处考休本传未尝至禾中至 元志
作陆宣公为)
  (确今/从之)
 凤凰洲 槜李诗系在郡东七里宋隆兴元年有五
  色鸟饮啄其上故名 (第 5b 页)
  (在县东/五里) 学秀堰(在县西/南九里)
  (谨按秀水水利大略舆嘉兴相似故境内亦少堰/坝以上诸堰俱至 元志
所载今皆不存而土人犹) (第 5b 页)
  门(即和尚浦在西乡成化二/十年里人李日荣修筑) 塘湾陡门 江西
  陡门 楼浦陡门 下涝陡门 萧家渡陡门(俱/在)
  (西乡以上六陡门 元志
云嘉定五年郡守杨简奏/筑黄婆埭相视官临海主簿吴宝卿申令先筑六)
  (陡门以泄上流仍开庄严院前一带旧 (第 21a 页)
  赵崇涤(奉化人淮/安签判)
  应文炳(奉化人/上元尉)    舒滋(奉化人大/理寺卿)
  韩 元志(定海/人)
     刘炤(象山/人) (第 2b 页)
  林彬祖(丽水人/青阳尹)    练鲁(松阳/人)
  周梓(松阳/人)
 至正八年戊子王宗哲榜
  张 元志(临海人浙/江道佥事)
   梁天宝(临海人松/溪知县)
  昂吉(太平人翰/林院编修)    张琮(金华人永/新教谕)
  (第 47a 页)
 倪朴(浦阳人物记字文卿浦江人豪隽不羁喜舞剑/谈兵耻为无用之学绍兴间草书数千言历陈)
  (征讨大计且以山川险阻户口多寡用兵者所当/知乃遍考群书成舆地会 元志
四十卷晚知不用)
  (复著监辙录五卷惓惓犹前志也好使气与人多/不合独永康陈亮敬之淳熙中以豪侠徙家筠 (第 19a 页)
  农商有淳厚之风礼让之俗(中都/志)书轨新邦英雄

  旧里(宋苏轼淮/阴庙碑)渐渍圣化绰有馀风(图/册)喜学问从
  教化虽兵革之馀犹有是心 (元/志)
淮安之俗淳实尚
  义勇悍习战(旧/志)地大物众细民弃本务末豪右亦
  颇崇华黜素(南畿/志)土沃生 …… (第 5b 页)
  江其俗佻而侈其人劲而悍有裴公耀卿者为刺

  史端本重学宣人始服化矣(陈简甫开/元良吏记)地广而僻
  人质而文 (元/志)
所产多材故秀民悦诗书好礼义闾
  巷田塘之氓悉有以自资而无慕于外(旧/志)
  池州府
  民淳气和 (第 10a 页)
 (臣/)等谨按元之𥱧制似即正考所载唐之轧筝也
  明乐志会典及王圻续通考乃俱不言搊弹之法
  又 元志
𥱧与筝并列筝古而𥱧晚出明革元制宜 …… (第 28b 页)
  辍耕录曰达达乐器有浑不似
  俞琰席上腐谈曰王昭君琵琶坏使人重造而其
  形小昭君笑曰浑不似今讹为和必斯
  通雅曰 元志
和必斯云云即今之琥珀词也山陜 …… (第 29b 页)
  其音为众器之首至今鼓吹教坊用之以为头管

  是头管即觱篥故马氏以头管之名系之觱篥之
  下也或谓乐书言觱篥九窍 元志
谓头管七窍二
  器似有不同然乐书固云大者九窍以觱篥名之
  小者六窍以风管名之注又云今教坊所用上七 (第 71b 页)
  空后七空是更有十窍者盖其制虽有不一而其
  器未尝不同辽金但称觱篥而不称头管 元志

  并称之其实一物而已王圻续考分觱篥头管为
  二盖但知其异名而不知其同实耳且于觱篥祇 (第 71b 页)
 兴和路(金抚州中统三年/改升路又名隆兴)领县四州一 高原 怀
  安 天成 咸宁
  (臣/)等谨按 元志
本路属县但云初𨽻宣德府中统
  三年来属查金志惟大同府有怀安天成二县不
  知何时改属宣德而高原咸 …… (第 4a 页)
 砂井总管府领县一 砂井

  (臣/)等谨按 元志
云以上七路一府八县皆缺谓不
  详其沿革也查净州及天山本仍金之旧集宁则
  金抚州属县元于何时升置改 …… (第 5b 页)
 沈阳路(金沈州元贞二年改升路五金旧有/乐郊章义辽滨□楼双城 县并废)
 开元路(金会宁府至元二十三年改置废/金旧有会宁曲江宜春三县并)
  (臣/)等谨按 元志
开元路即金会宁府又云开元万 …… (第 15a 页)
  户治黄龙府考辽黄龙府金改为隆州非会宁也
  开元西北曰会宁府西曰黄龙府是会宁黄龙与
  开元相近而非即开元地也今姑从 元志
 咸平府(仍金旧归金旧有平郭铜山庆云新/兴清安 仁荣安玉山八县并废)
  (臣/)等谨按金咸平路有 …… (第 15b 页)
 东宁路(本高丽地至元六年置/东宁府八年升为路)领县二镇一 土山
   中和 铁化镇
  (臣/)等谨按 元志
东宁路本高句丽平壤城汉乐浪
  郡地也唐征高丽拔平壤其国东徙千馀里至元
  六年高丽李延龄等以其地六 …… (第 16a 页)
 泰州(辽𨽻上京道金/移治长春州)
 成州(辽头/下城)
 宣州(辽𨽻/保州)
  (臣/)等谨按 元志
本路提纲无领府州之文但云馀
  城湮废不设司存则自二府以下二十一州皆祇
  存空名而无其官也都护府昉 …… (第 18a 页)
  (臣/)等谨按此以高丽国都置行省即以高丽王为
  之号左丞相虽分设官司亦即用其国人与各路
  郡县之置吏入版者有异故 元志
附录于各道行 (第 19a 页)
  滕州(仍金/旧)领县二 滕 邹(皆仍金旧𨽻金旧/有沛县改 济州)
  峄州(金邳州兰陵县后置峄/州至元二年省县入州)
  (臣/)等谨按 元志
金改宋承县为兰陵县于县置峄
  州考金志但有邳州无置峄州之事当是元初改
  置
河南江北行中书省府一 (第 32b 页)
  (府/)上海(至元二十七年/析华亭地置)
 江阴州(宋江阴军至元十四年升为路后降为州直/𨽻行省 宋旧有江阴县 元志
无之当是省)
  (县入/州)
 浙东道宣慰司
 庆元路(宋庆元府至元/十四年改为路)领县四州二 鄞 (第 22b 页)
 常宁州(宋常宁县𨽻衡州以上/皆至元十九年升为州)

 八番顺元蛮夷官
  (臣/)等谨按王圻续考有八番顺元等处宣慰司节
  制诸安抚官而 元志
无之考 (第 24a 页)
元志
至元二十八年
  播州酋长杨汉英请直𨽻行省遂以汉英为绍庆
  珍州南平等处沿边宣慰使则是二十八年以 …… (第 24a 页)
  犹是据顺元安抚条下史注至元二十年之文信

  如所书诸安抚皆其所属不应平列矣今从 元志
  
祗以蛮夷官提纲
 罗番遏蛮军安抚司
 程番武胜军安抚司
 石番太平军安抚司(亦作金/石番)
 卧龙番 …… (第 24b 页)
 卢番静海军安抚司
 韦番蛮夷长官
 卢番蛮夷长官
 木瓜犵狫蛮夷军民长官
  (臣/)等谨按此所谓八番蛮夷官也据 元志
云至元
  十六年潭州行省招降西南诸番以龙氏程氏洪 …… (第 25a 页)
  省故列入荆州不更分析入梁亦以溪洞丛杂散

  落不可确指为某处从其所𨽻可也
 定远府
  (臣/)等谨按定远府下有州五县十有一 元志
不云
  府领而书法用属州县例盖官失其版史氏特以
  意拟又阙其疑而不书领也州曰桑州章龙州必
  化 …… (第 26a 页)
  别立定远府及管番民总管以统其馀八番最大
  因以八番为名耳桑州以下大抵皆蛮夷官与下
  小程番等同而 元志
但于小程番注云以下各设
  蛮夷军民长官盖举其一而馀可类推也
 管番民总管 …… (第 26b 页)
  竹曰陈蒙曰李稍李殿曰阳安曰八千蛮曰恭焦
  溪曰都镇曰平溪曰平月曰李崖曰阳并曰卢山
  曰乖西军民府以上各溪洞 元志
自中嶆百纳以
  下皆系以等处二字盖即各长官所领之衔而衔
  不能尽地前所谓洞寨数千是也则其所挂漏不 …… (第 27b 页)
  少矣就中有以州府名者亦即蛮夷长官所治与

  经制州府不同故提纲不入正数今亦俱从附录
 顺元等路安抚司
  (臣/)等谨按此所谓顺元蛮夷官也 元志
至元二十
  年四川行省讨平九溪十八洞以其酋长赴阙定
  其地之可以设官与其人之可官者大为州小为
  …… (第 28a 页)
  北外凡地名下史皆以等处为文说见管番民总

  管条下
 新添葛蛮安抚司 (元志
大德元年授/葛蛮安抚驿券一)
  (臣/)等谨按顺元安抚所属有葛蛮等处后又别于
  葛蛮增设安抚故曰 …… (第 29a 页)
  拱帮曰西罗剖盆曰杉木筲曰各郎西曰孤把曰
  上桑直曰下桑直曰米坪
 思州军民安抚司(宋旧州元初改设安抚司至/元末改安为宣今从 元志)

  (
臣/)等谨按思州安抚所领曰婺川县(仍宋旧婺/宋作务)
  镇远府曰楠木洞曰古州八万洞曰偏桥中寨曰 …… (第 31a 页)
  曰客团(自德胜寨以下史/皆以等处系衔)以上凡不称等处者所
  领者狭故得专举其名其各设长官则一也
 沿边溪洞军民宣慰司
  (臣/)等谨按 元志
至元二十八年播州杨汉英即寨
  因不化言洞民近因籍户怀疑窜匿乞降诏招集
  诏曰爰自前宋归附五十馀年 …… (第 32b 页)
  南平夷人杨文贵等献其地建播州后废属南平
  军嘉熙三年复置设安抚使是杨氏之归附不止
  五十馀年 元志
特据嘉熙以后言之耳而宋播州
  条下略不及诸溪洞名者宋盖不设长官故史氏
  无从稽考抑其时酋长虽来而 …… (第 33a 页)
 左江(说见宋邕/州按语)
 思明路(宋羁縻思明州𨽻邕州/至元二十四年升为路)
  (臣/)等谨按 元志
不领州县王圻续考有上思州思
  明州上石西州下西石州(宋只一石西/州不分上下)思陵州迁
  隆州(宋 …… (第 36a 页)
  蒙并见前管番民总管条下此似复出说见下镇
  安路
 太平路(宋太平寨𨽻邕州至/元二十九年升为路)
  (臣/)等谨按 元志
不领州县王圻续考有左州镇远
  州龙州养利州龙英州(宋时/为洞)结伦州万承州(宋志/承作)
  (丞 …… (第 36b 页)
  州左江羁縻之地今从附录
 右江(说见宋邕/州按语)
 田州路(宋羁縻田州𨽻/邕州元升为路)
  (臣/)等谨按 元志
不领州县王圻续考有思恩府(宋/时)
  (为/州)及果化向武奉议上隆归德都康等州富劳上 …… (第 37a 页)
  内思恩功饶婪凤兼武龙五州见宋邕州右江羁
  縻之地馀皆无之今亦从王圻附录
 来安路(说见镇/安路)
  (臣/)等谨按 元志
不领州县王圻续考有利州泗城
  州程县上林长官司安隆长官司思城州并𨽻来 …… (第 37b 页)
  改置而一统志谓乖西军民府至元改为开州此

  盖元雍真乖西葛蛮等处所改未详孰是至上马
  桥长官司则并谓本上马县改置考 元志
定远府
  有上桥县无上马县大抵本一地而随呼互异也
 都匀 (第 49a 页)
(元志
匀/作云)(元都云军民府𨽻管番民总管洪武/十九年置安抚司二十三年改为卫)
  (弘治七年置都/匀 …… (第 49a 页)
  (臣/)等谨按把平寨王圻续考及明统志并云元置

  𨽻顺元路考 元志
顺元路有龙平寨无把平寨龙
  把偏傍相近或传写之讹也
 安南卫(元普安路地洪武十五年置卫二/十三年定 …… (第 53b 页)
   (司洪武三年𨽻府/正德元年来属)荔波(洪武十七年析思恩地/置𨽻府正德元年来属)
  (臣/)等谨按王圻续考宋置荔波州元仍之明析置
  县考宋 元志
俱无荔波之名应从明志自洪武始
  南丹州(元并入庆远置安抚/司洪武七年复为州)
  东兰州(宋𨽻縻 …… (第 58b 页)
  那地州(元地州𨽻思州安抚司洪/武元年并那州改置来属)
  (臣/)等谨按王圻续考元有那地二州至明合为一
  州考元志有地州无那州当是 元志
失载
 南宁府(即宋邕州元为南宁/路洪武元年改为府)领县二州七州领一县
   宣化(仍元/旧)隆安( …… (第 59a 页)
  (臣/)等谨按明志奉议州元直𨽻广西两江道王圻
  续考以为𨽻田州路考田州路所属尚有果化向
  武归德都康等州皆 元志
所不载以类相推应从
  王圻
  上映州
  (臣/)等谨按土夷考宋皇祐后废上映州为峒 (第 60a 页)


  志
及王圻续考俱不载然明志称为元𨽻镇安路
  万历三十二年来属则元时既已复矣而 (第 60a 页)
元志

  安路下并无属州可知为史氏之失也
 太平府(元太平路洪武/二年改为府)领县三州十七 崇善 陀 …… (第 60b 页)
  下石西州(仍元/旧)

  西平州(仍元旧宋羁縻州/宣德元年与安南)
  (臣/)等谨按西平州本宋邕州羁縻州 元志
及王圻
  续考俱不载今从明志增
  禄州(仍元旧宣德/元年与安南)
 镇安府(元镇安路洪武/二年改 …… (第 62a 页)
 田州(元田州路洪武二年改为府后以来安府及上司/隆恩城二州省入嘉靖七年降为州直𨽻布政)
  (臣/)等谨按明志弘治五年废恩城州而 元志
祗有
  思城无恩城岂后人讹思为恩实一地耶然王圻 (第 62a 页)
  (宋/旧)顺阳镇 新野镇 穰东镇 板桥镇(穰/城)张村
  镇(南/阳)峡口镇(内/乡)
  (臣/)等谨按邓州尚有淅水顺阳二县 元志
谓元初
  省入内乡考金志并无其名而穰城县有顺阳镇
  当是金省淅水入内乡省顺阳入穰城也
 唐州(仍 …… (第 9b 页)
   南阳 镇平

  (臣/)等谨按 元志
南阳县金升为申州又镇平县王
  氏续考以为金置属申州考金志无之当是元初
  始置
 邓州(仍金/旧) …… (第 15b 页)
 唐州(仍金/旧)领县一 泌阳(仍金旧三金旧有比阳湖/阳桐柏 县至元三年并)
  (废/)
  (臣/)等谨按 元志
唐州金改裕州元初复为唐州考 (第 15b 页)
 黎州(仍宋/旧)领县一 汉源(仍宋/旧)
 茂州(仍宋/旧)领县二 汶山 汶川(皆仍/宋旧)
  (臣/)等谨按 元志
汶山作文山疑误
 碉门鱼通雅黎长河西宁等处宣抚司(𨽻脱思/麻路)
  (臣/)等谨按元有长河西鱼通 (第 16a 页)
宁远三安抚司与此
  名目稍异考 元志
无之又有松潘二州属土蕃宣 …… (第 16a 页)
  类尚多今皆不得而详矣
 礼店文州军民元帅府(𨽻图沙/玛路)
  (臣/)等谨按宋有文州曲水县考 元志
无之惟有礼
  店文州军民府意即文州改置而以曲水县省入
  然考明志礼文二县注云礼县本元礼店文州军 …… (第 16b 页)
  其馀除石耶洞九姓罗氏可考外馀皆省废不详

  大都在荆梁二州之界今从 元志
类登于此
 阿永蛮部
  (臣/)等谨按至元二十一年酋长阿泥入觐自言阿
  永邻境乌蒙等蛮悉𨽻皇太 …… (第 25a 页)
  (地宪宗六年立太池千户至元十三年改为县于/县置宜良州二十一年降州为县以太池县省入)

  (臣/)等谨按 元志
中庆路本唐姚州南诏閤罗凤叛
  取姚州其子凤伽异增筑城曰柘东六世孙劵丰
  裕改曰善阐历五代迄宋羁縻 …… (第 26b 页)
  (臣/)等谨按王圻续考威楚路领崿嘉县元初立千
  户后改县镇南州有石鼓定边二县至元二十四
  年置后省入州 元志
皆不载
 武定路军民府(在滇池北唐𨽻姚州大理国罗婺部/宪宗七年立万户至元八年为北路)
  (十二年 …… (第 29a 页)
 彻里军民总管府(大德/中置)
  (臣/)等谨按王圻续考云元征交趾经蛮地车里部
  降之因置彻里路考 元志
大德中云南行省言大
  彻里地与八百媳妇犬羊相错势均力敌今大彻
  里已降小彻里复控扼地利多相杀掠大 …… (第 30a 页)
  无路字乃专为小彻里而设也又元末更置耿冻
  路及耿当孟弄二州志并失载附录于此
 广南西路宣抚司
  (臣/)等谨按广南西路 元志
阙其沿革王圻续考云
  宋时名特磨道侬智高之裔居之至元中立宣抚
  司领路城等五州后来安路夺其路城上 (第 30b 页)
林罗佐
  三州惟领安宁富二州 元志
俱失载
 丽江路军民宣抚司(以金沙得名汉至隋唐皆为越/巂郡西徼地后为越析诏所有) …… (第 30b 页)
   西(在州西北大理极边地名罗裒间至/元十四年置县以西临吐蕃为名)
 东川路(大理国閟畔部宪宗时立万户至元/十五年改军民府二十八年置路)
  (臣/)等谨按 元志
自此至孟杰路沿革并阙今据王
  圻续考及一统志补之馀未详
 茫部路军民总管府(至元/中置)
  益良 …… (第 31b 页)
  (臣/)等谨按王圻续考云元遣使招附八百媳妇置
  八百等处宣慰司又云八百媳妇请官守置木安
  孟杰二路于其地考 元志
但有孟杰一路而无八
  百宣慰司及木安路又明志云元置孟绢路属八
  百宣慰司志亦不载大抵元史多有漏失 …… (第 32a 页)
  罗雄州(盘瓠之种曰罗雄者居此后为/罗雄部至元十三年置为州)
  (臣/)等谨按王圻续考有亦佐县本蛮夜苴部元并
  入罗雄州后置县 元志
不载
  马龙州(以纳垢部马龙城置宪宗时/立千户至元十三年改为州)领县一 通
   泉(初立易龙百户 (第 33a 页)
至/元十三年改为县)
  (臣/)等谨按明志马龙州注有马龙县属州 元志

  载 …… (第 33a 页)
   (永/宁)

  永宁州(说见/上)
  (臣/)等谨按普定路有永宁州 元志
不载或即是此
  路之永宁又明志建昌卫注东有北社县元𨽻永
  宁州洪武中改为碧舍县后废 (第 35a 页)
元志
亦无此县
  泸州(在路之西即诸葛亮擒孟获之地/大理国洟笼城至元十五年置州)
  礼州(在路西北大理 …… (第 35a 页)
  姜州(大理国绛部姜者其祖名/也至元十五年改置姜州)
  (臣/)等谨按一统志建昌路有苏州本礼州地分置
   元志
不载 …… (第 35b 页)
   (僰蛮所有元初归附立千户至元/十三年改为州二十六年降为县)
  (臣/)等谨按王圻续考有阿迷州在元为阿宁万户
  府领纳楼茶甸二千户𨽻临安等处宣慰司 元志
  
不载
 广西路(东爨乌蛮弥勒等部所居唐为羁縻州后所/部寖盛大理国莫能制宪宗七年内附至元)
  (十二 …… (第 37b 页)
  弥勒州(在路南蛮名弥勒部至元十二/年立千户二十七年改为州)
  (臣/)等谨按王圻续考广西路有维縻州本蛮维縻
  部元初立千户后改为州 元志
不载
 元江路(在梁州之南亦阿僰蛮所据地蛮/名威远□至元二十五年改置路)
  步日部(在路西蛮/名步 …… (第 38a 页)
   领县一 浪穹(即浪穹诏所居之地南诏取之/并浪穹施浪邓睒三诏为浪穹)
   (州宪宗七年立千/户十一年改为县)
  (臣/)等谨按一统志有凤羽县 元志
不载 …… (第 39a 页)
  姚州(大理国旧州宪宗七年立/千户至元十二年复为州)领县一 大姚(唐/髣)
   (州青蛉县夷名大姚堡宪宗七/年立千户至元十一年改为县)
  (臣/)等谨按唐姚州州治在弄栋川 元志
于中庆路
  既云唐姚州此复有姚州注云唐弄栋川都督府
  盖元于姚州善阐府改立中庆路而又于旧州治 (第 39b 页)
  别立姚州存其旧名也又王圻续考天历间升姚
  州为姚安路 元志
失注
  云南州(大理国旧州宪宗七年立/千户至元十一年复为州)
  (臣/)等谨按元有十二关防送千户 (第 40a 页)
所至正中本云
  南州楚场地置 元志
不载
 金齿等处宣抚司(本金齿白夷地在大理西南中统/初立安抚司十五年改安抚为宣)
  (抚立六路总管 …… (第 40a 页)
  (臣/)等谨按顺宁在永昌腾冲二府之东王圻续考

  及一统志皆有之 元志
不载今补入
 蒙怜路(至元二十七年从云南行省请以蒙/怜甸为蒙怜路蒙莱甸为蒙莱路)
 蒙莱路(以上二路 …… (第 41a 页)
 乌撒乌蒙宣慰司(乌撒部在中庆路东北七百馀里/十五年立军民府二十一年改宣)
  (抚司二十四年升/乌撒乌蒙宣慰司)
  (臣/)等谨按 元志
乌蒙部有六曰乌撒部阿头部易
  溪部易娘部乌蒙部閟畔部后蛮折怒强大尽得
  其地因取远祖乌撒为部名至 (第 41a 页)
元十年始附十三

  年立乌撒路又按王圻续考及一统志并有乌蒙
  路亦至元中置 元志
不载然 (第 41b 页)
元志
亦不于宣慰司
  外别列乌撒路盖举其统辖之官而两路在其中
  也
 木连路(至正二十/六年置)
 蒙 …… (第 41b 页)
 谋粘路(泰定三/年置)
 南甸路军民府(旧名南宋至元二十六年置/路以上六路皆置军民府)
  (臣/)等谨按 元志
无路字今据王圻续考及一统志
  增
 六难路甸军民府(路字/疑衍)
 陋麻和管民官
 云龙甸军民府( …… (第 42a 页)
 木来军民府(至元二十/九年置)

  (臣/)等谨按 元志
木连路以下其有注者仍之无注
  者间参王圻续考及明志补入馀则并仍其阙
  又按梁州南境并属徼外夷地在 …… (第 43a 页)
  (靖四十二年改属夔州卫/天启元年升为宣慰司)
  (臣/)等谨按酉阳宣慰司所属邑梅长官司及石砫
  宣慰司皆本元旧改置考 元志
无佛乡石砫等名
  盖以废置不常故也今仍明志
湖广布政使司府一县七 …… (第 51b 页)
  行省洪武十五年来属宣德元年与安南又于建
  水州注云西有宁远州万历十四年析置四十八
  年废彼此互异今考 元志
无宁远州当是洪武初
  置宣德初废万历中复置后省入建水州也 …… (第 56a 页)
  (臣/)等谨按教化三部王弄山落恐甸三长官司皆

  本元旧改置考 元志
无强现王弄山伴溪落恐等
  名今仍明志
 澄江府(元澄江路洪武/十五年改为府)领县三州二 河阳 江川 …… (第 57a 页)
 景东府(元开南州𨽻威楚/开南路洪武中改)
  (臣/)等谨按王圻续考景东府洪武中本元开南州
  改置一统志亦然惟明志谓元至顺元年置考
  志
无景东府今从续考
 镇沅府(元案扳寨𨽻元江路洪武三十五/年置镇沅州永乐四年升为府)领长官司
  一 …… (第 58b 页)
  三州领长官司四 宁谷寨长官司 西堡长官

  司(皆洪武十/九年置)
  (臣/)等谨按明志安顺府本元安顺州万历中升为
  府考 元志
无安顺州而王圻续考及明统志并云
  洪武十六年置今从之
  镇宁州(仍元/旧)领长官司二 十二营长官 (第 64b 页)
  安化镇 新兴镇(汧/阳)吴山镇 定戎镇 陇西镇
  (汧/源)
  (臣/)等谨按宋志有吴山县据 元志
至元七年省入
  汧源今考金志先无此县而汧源县有吴山镇则
  是吴山省入汧源当金时已然矣
鄜延路府一 …… (第 14a 页)
  乾州(仍金旧至元中以州治/奉天县及好畤县省入)领县三 醴泉(仍金/旧)
   武功(金改武亭/元复旧名)永寿(金𨽻汾州至元/十五年来属)
  (臣/)等谨按 元志
唐改醴泉为奉天元又改奉天为 …… (第 19b 页)
   (年省入/洛川)
  绥德州(仍金/旧)领县二 青涧(仍金/旧)米脂(升米脂/寨为县)
  (臣/)等谨按 元志
金绥德州领八县元并嗣武克戎
  入米脂绥平怀宁入青涧义合绥德入本州考金
  志但有清涧一县馀俱为城寨 …… (第 20b 页)
  (元初/复县)伏羌(金伏羌寨至元/十三年升为县)通渭(仍金/旧)(金盐州镇/至元十七)
  (年升/为县)
  (臣/)等谨按 元志
金为巩昌府考金志止称巩州则
  巩昌之名当从元始
 平凉府(仍金/旧)领县三 平凉 崇信 华亭(皆仍 …… (第 22a 页)
 西和州(宋岷州后改西和州旧领三县大潭祐/川久废至元七年又以长道县省入)
  (臣/)等谨按宋志西和州开禧二年入于金考金志
  无此州今从 元志
沿革自宋始
 环州(仍金旧至元七年/以通远县省入) …… (第 23a 页)
 贵德州(金积石州西界元初置州/属土番等处宣慰司后废)
 脱思麻路
 岷州(宋故岷州地/元初复置)
 铁州
  (臣/)等谨按 元志
自河州以下不详沿革兹据省志
  补注一二馀仍其阙又有积石一 (第 24a 页)
元志
不载
甘肃行中书省路七州二属州五 …… (第 24a 页)
   清水(皆仍/元旧)(元礼店文州军民府洪武四年置/礼店千户所成化九年即于所城)
   (置县/来属)
  (臣/)等谨按 元志
有礼店文州军民府沿革俱阙据
  明志礼县即礼店文州所改考明统志云元文州
  洪武四年改为文县而 (第 29b 页)
元志
别无所谓文州则是 (第 29b 页)
  礼店文州属两地而 元志
牵连书之致于明志误
  并为一参之统志而后明也
  又按巩昌府领州三其阶徽二州及所属二县详
  前梁 …… (第 30a 页)
 镇番卫(洪武中以小河滩城置/临河卫三十年改名)
 庄浪卫(洪武五年析/永昌地置)
  (臣/)等谨按明统志元置庄浪县属永昌路明改为
  卫考 元志
陜西行省所属有庄浪州金改为县𨽻
  平凉府元永昌路无庄浪县今从明志
 西宁卫(元西宁州洪/武六年改 (第 33a 页)
刺史李彦政刑残虐在下皆怨是月城内薛珍等聚党
突入州门擒彦杀之推其党莫折大提为帅大提自称
秦王魏遣雍州 刺史元志
讨之初南奉州豪右杨松柏
兄弟数为寇盗刺史博陵崔游诱之使降引为主 …… (第 37b 页)
自散魏以苗为统军与别将淳于诞俱出梁益𨽻魏子
建未至莫折念生遣其弟高阳王天生将兵下陇甲午 都督元志
与战于陇口志兵败弃众东保岐州
东西部敕勒皆叛魏附于破六韩拔陵魏主始思李崇
及广阳王深之言丙申下诏诸州 …… (第 40b 页)
莫折天生进攻魏岐州十一月戊申陷之执 都督元志
及刺史裴芬之送莫折念生杀之念生又使卜胡等寇
泾州败光禄大夫薛峦于平凉东峦安都之孙也
高平人攻杀卜胡共 (第 42a 页)
 君以为民也凡在民上岂可不思此乎绍还言之魏
 主不从
三月魏侵梁雍州梁州兵击败之
 魏荆州刺史元志(字 猛略
河间/公齐之孙)将兵七万攻潺沟(在/襄) (第 38b 页)
 杀刺史崔游以城应大提大提遣其党袭高平克之

 杀镇将行台大提寻卒子念生自称天子(改元/天建)魏以
 雍州 刺史元志(字猛略河间/公齐之孙)
为征西都督讨之念生
 遣其弟天生将兵下陇志与战兵败退保岐州已城
 陷志被杀(魏自破六韩拔陵反寇盗蜂起 (第 10a 页)
 杀刺史崔游以城应大提大提遣其党袭高平克之

 杀镇将行台大提寻卒子念生自称天子(改元/天建)魏以
 雍州刺史元志(字 猛略
河间/公齐之孙)为征西都督讨之念生
 遣其弟天生将兵下陇志与战兵败退保岐州已城
 陷志被杀(魏自破六 (第 10a 页)
 书令李崇为大都督率广阳王渊等北讨(魏书孝/明帝纪)
六月南秦州反遣雍州刺史元志讨之
 秦州城人莫折太提反诏雍州 刺史元志
讨之南秦
 州城人孙掩张长命韩祖香据城反杀刺史崔游以
 应太提(魏书孝/明帝纪)
八月元志及贼战于陇 (第 103b 页)
 (阳府唐县南一百里汉高凤尝隐于此棘阳汉之县/名属南阳郡即古谢国地以居棘水之阳得名后周)
 (省入新野县故城在南阳府邓州境内 元志
云棘阳/有镇介于新野湖阳二县之间是也集览以为枣阳)
 (释之可谓误矣邓/晨南阳新野人)
  书法(演 (第 62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