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小學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史評類
史鈔類
載記類
目錄類
詔令奏議類
正史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雜家類
釋家類
總集類
詩文評類
別集類
宗教類
淨土宗部類
禪宗部類
中觀部類
論集部類
史傳部類
經集部類
律部類
密教部類
新編部類
事彙部類
華嚴部類
寶積部類
法華部類
般若部類
本緣部類
阿含部類
洞神部
清代道教文獻
观习其指要。为两卷。京师传写。纸为增价。终于石涧。
寿七十七。为人眼青。时号青眼律师。 晋僧睿

魏郡长乐人。史失其氏。年十八为沙门。师事
僧贤法师。博通经论。听僧朗讲放光般若。每致难词。
朗谓贤曰 …… (第 0163b 页)
于是携以归
关中。居逍遥园。详定经论。四方学者辐辏。设难交攻。
而肇迎刃而解。众皆厌服。时有道生道融 僧睿。
皆师
罗什。号童寿之门四圣。肇初著般若无知论。什见之
曰。吾解不谢子。文当相挹。刘遗民得之。以呈远公 …… (第 0163c 页)
然。愿随归山中为
弟子。年十五。便能讲授。一时名流。莫敢犯其词锋。于
是名震法苑。居庐山七年。与慧严 慧睿
入长安。从罗
什受业。什门英豪数百。无有出其右者。还都馆于青
园寺。宋太祖文皇帝特加礼敬。方设大会。 …… (第 0166a 页)
。听者悦悟。俄麈尾堕地。隐几而化。有释慧生者。
继止龙光。有高行。时号大小生以别之。

**** 宋 慧睿

冀州人。史失其氏。少出家。以精苦称。游方至
蜀。为盗所略。使牧羊野。中有商客。见而异焉。问三藏
义。 …… (第 0166b 页)
。经言尔时无尽
意。则知前更有。师大惊异之。授以法华经。于是悟解
通达。老师夙学。多敬畏之。年十八。 僧睿
见而叹曰。君
当作万僧法主。厚自爱。姚兴闻其名。诣之与语。载同
辇而还。学者荣之。罗什所译。多与参校 (第 0167c 页)
疏全别。何推安公为首耶。答注是
解经。与别行疏义殊号而同实。矧分其科节
不长途散释。自安之意乎。次则 僧睿
造维摩
疏。直生著维摩法华泥洹小品疏。世皆宝之。

* 解律

元魏世。法聪律师者原是昙无德羯磨得戒 …… (第 0239b 页)
环不尽。是知都讲实难其人。又僧伽跋
陀罗就讲。弟子法勇传译僧念为都讲。又僧
导者京兆人也。为沙弥时。 僧睿
见而异之曰。 …… (第 0239c 页)
之世已有都讲也。今之都讲不闻击问。举
唱经文。盖似像古之都讲耳。

* 传禅观法

禅法滥觞自此秦世 僧睿
法师序关中出禅
经。其文则明心达理之趣也。然譬若始有其
方。未能修合。弗闻疗疾。徒曰医书。矧以大教 (第 0240a 页)
巳来传译。得法
王之遗寄也。俗以陷戒为言。此不须议。什位三贤。非
悠悠者也。

** 长安睿法师 释慧睿。
冀州人。执节清峻。参学游方。至南天竺国界。
殊方异典。无不洞晓。秦主姚兴召见。睹其风韵含吐。
即大激 (第 0026a 页)
览旧经
义多纰僻。皆由先度失旨不与梵本相
应。于是兴使沙门增[(丰*力)/石]僧迁法钦道流道恒
道标 僧睿
僧肇等八百馀人咨受什旨。更令
出大品。什持梵本兴执旧经以相雠校。
其新文异旧者义皆圆通。众心悏伏莫不 …… (第 0332b 页)
每恐言
舛入关请决。庐山释慧远学贯群经栋梁
遗化。而时去圣久远疑义莫决。乃封以咨
什语见远传。初沙门 僧睿
才识高明。常随
什传写。什每为睿论西方辞体商略同异
云。天竺国俗甚重文制。其宫商体韵以入弦
为善。凡 (第 0332b 页)
释道祖七
* 释僧[(丰*力)/石]八
* 释道融九
* 释昙影十
* 释 僧睿
十一
* 释道恒十二
* 释僧肇十三

释慧远。本姓贾氏。雁门娄烦人也。弱而好
书圭璋秀发。 …… (第 0357c 页)
著法华义疏四卷。并注中论。
后山栖隐处守节尘外。修功立善愈老愈
笃。以晋义熙中卒。春秋七十矣。

僧睿。
魏郡长乐人也。少乐出家。至年十
八始获从志。依投僧贤法师为弟子。谦虚
内敏学与时竞。至年二十二博通经 …… (第 0364a 页)
。莫不挹
其锋辩负气摧䘐。后罗什至姑臧。肇自远
从之。什嗟赏无极。及什适长安。肇亦随
返。姚兴命肇与 僧睿
等入逍遥园助详
定经论。肇以去圣久远文义多杂。先旧所解
时有乖谬。及见什咨禀所悟更多。因出大
品之后 (第 0365a 页)
高僧传卷第七(义解四)

梁会稽嘉祥寺沙门释慧皎撰


* 竺道生一 释慧睿

* 释慧严三
* 释慧观四
* 释慧义五
* 释道渊六
* 释僧弼七 …… (第 0366b 页)
穆。初入庐山幽栖七年。以求其志。常以入
道之要慧解为本。故钻仰群经斟酌杂论。
万里随法不惮疲苦。后与 慧睿
慧严同游
长安。从什公受业。关中僧众咸谓神悟。后
还都止青园寺。寺是晋恭思皇后褚氏所立
本种青处因以 …… (第 0366c 页)
祖述生义焉。近代又有释慧
生者。亦止龙光寺。蔬食善众经兼工草
隶。时人以同寺相继。号曰大小二生。 释慧睿。
冀州人。少出家执节精峻。常游方 …… (第 0367a 页)
义。昔承厥父之险。说求园地。
追以为憾。遂夺而不与。义秉泰遗疏。纷糺
纭纭彰于视听。义乃移止乌衣。与 慧睿
同 …… (第 0368c 页)
二十一年终于乌衣寺。春秋七十
三矣。晏后少时而卒。晏弟晔。后染孔熙先
谋逆。厥宗同溃。后祇洹寺又有释 僧睿。

三论。为宋文所重。

释道渊。姓寇。不知何许人。出家止京师东
安寺。少持律捡长习义宗。众经数论靡 (第 0369a 页)
恒 道授)

晋长安大寺释僧[(丰*力)/石](弘觉)

晋彭城郡释道融

晋长安释昙影

晋长安释 僧睿(僧揩)
晋长安释道恒(道标)

晋长安释僧肇

高僧传第七卷(义解四三十二人)

宋京师龙光寺竺道生(宝 (第 0420a 页)
林 法宝 慧生)

宋京师乌衣寺 释慧睿

宋京师东安寺释慧严(法智)

宋京师道场寺释慧观(僧馥 法业) …… (第 0420a 页)
宋京师祇洹寺释慧义 (僧睿)
宋京师彭城寺释道渊(慧琳)

宋京师彭城寺释僧弼

宋东阿释慧静

宋京师祇洹寺释僧苞(法和) (第 0420b 页)
释鸠摩罗什
* 晋比丘摩诃罗
* 晋释跋澄
* 晋释慧远
* 晋释慧持
* 晋释 僧睿
晋释法崇
* 晋释道融
* 晋释昙翼
* 晋释法旷
* 晋释法绪
* 晋 …… (第 0063b 页)
绘像颁行。仍制赞云。七百年前老古锥。定中
消息许谁知。争如只履西归去。生死徒劳木作皮。

** 晋释 僧睿

冀州人。游学诸方。遍历天竺国界。还关中。
从罗什咨禀经义。什翻法华经。以竺法护本云。天见
人。人见天 (第 0066a 页)
。十二月。什至长安。秦主命什。
于西内逍遥园译经。什寻览旧经。多所纰缪。不与梵
本相应。乃集沙门僧肇 僧睿
等重译○僧肇。自为沙
门。名震三辅。什在姑臧。肇往依之。什与语惊曰。法中
龙象也。及归关中。助什详定 (第 0589c 页)
经论。因出大品之后。著
般若无知论。什览奇之。传其论。至庐山。慧远深相赞
叹○ 僧睿。
冀州人。初游学诸方。后入关从罗什。讲成 (第 0589c 页)
合。念
佛三昧。究心无间。宋元嘉十二年。集众念佛。就座而
化。异香满室。寿七十一。

** (已卯) 僧睿
法师往生净土 (第 0593c 页)
僧睿。
初从鸠摩罗什受经义。后预庐山莲社。一心念
佛。元嘉已卯。忽集众告别曰。吾将行矣。遂命具浴。烧
香礼拜 (第 0593c 页)
庐山释僧济
* 东晋庐山释慧恭(僧光 慧堪 慧兰附)
* 东晋庐山刘程之
* 姚秦东安释 僧睿
刘宋江陵释昙鉴(道海 昙泓 道广 道光附)
* 刘宋交阯释昙弘
* 刘宋金陵尼法盛 …… (第 0109a 页)
。愿令一切有情
俱生净土。愿毕乃三叩齿长跪而卒。卒之十
一日。远公以程之社中人。也为之发传云。

僧睿。
魏之馆陶人也。年十八。始事僧贤为 (第 0111b 页)
时宁蛮
校尉刘遵孝。创寺江陵。延顺经始。盛弘念佛
三昧。宋元嘉二年。别众坐逝。异香满室焉。 僧睿

(第 0127c 页)
晋僧睿。
冀州人。游学诸方。远历天竺。还关
中。从罗什法师。禀受经义。后预庐山莲社。宋
元嘉十六年。忽告众曰。 (第 0127c 页)
慧远法师
* 慧永法师
* 慧持法师
* 道生法师
* 昙顺法师 僧睿
法师
* 昙恒法师
* 道炳法师
* 昙诜法师
* 道敬法师
* 佛驮耶舍尊者 …… (第 0113a 页)
绝尘清信之宾。不期
而至者。慧永(同师安公先居西林)。慧持(远师同母弟)。道生昙顺(并罗什门
弟)
僧睿
昙恒道炳昙诜道敬(并远师门人)。佛驮邪舍(此云觉明
罽宾国人)
。佛驮跋陀罗(此六觉贤迦维卫国人)。名 …… (第 0114a 页)
律寻文。卷未半而终。所著
经论诸序铭赞诗记凡十卷。号庐山集(刻梓在越府)。自佛
图澄道安师远法师昙顺 僧睿
五世为国师云。唐宣
宗大中二年。追谥辩觉大师。升元三年。追谥正觉(南唐
李先主年号即晋高祖皇帝天福四 ……
(第 0115b 页)
遵孝于江陵立寺。要师经始。盛弘
念佛三昧之道。宋元嘉二年。别众坐逝。异香满室。春
秋七十九。 僧睿
法师

法师 (第 0116b 页)
僧睿。
冀州人。游学诸方尝行经蜀西界为人所
掠使牧羊。有商客异之。疑是沙门。及问以经义。无不
综达。即出金赎 (第 0116b 页)

* 八 东晋阙公则
* 九 刘宋江陵释昙鉴(道海昙源逍广道元附)
* 十 姚秦长安释 僧睿
十一 刘宋交阯释昙弘
* 十二 乌长国王 …… (第 0147c 页)
。光(〔考〕光恐先)甘法味。知我者希。其道乃贵。金光夜朗。花颜朝睟。不舍有缘。言告其类。
** 九释 僧睿

魏之馆陶人也。年十八。始事僧贤。为弟子(〔考〕子下宝集有巾写之外四字)学与(荐)(〔考〕晴宝集作时 (第 0150b 页)
 奉见弥陀佛」
#+END_VERSE


* 人名对照表 | 戒珠净土往生传 |王古宝珠集 |新修往生传 | | 卷上一僧显 |卷第一二僧显 |卷上二僧显 | | 卷上二慧永 |卷第一三慧永 |同 三惠永 | | 卷上三慧远(佛陀耶舍与慧持昙顺附) |卷第一一远法师(慧持等三人附) |同 一惠远 | | 卷上四慧虔 |卷第一四慧虔(尼净严附) |同 四惠虔 | | 卷上五僧济 |卷第一五僧济 |同 六僧济 | | 卷上六慧恭(僧光慧堪慧兰附) |卷第一六慧恭(僧光等三人附) |同 五惠恭 | | 卷上七刘程之 |卷第一七刘程之 |同七刘程之 | | | |同八阙公则 | | 卷上八 僧睿
卷第一八 (第 0165a 页)
僧睿
同 十 (第 0165a 页)
僧睿
卷上九昙鉴(道海昙泓道广道光附) |卷第一九昙鉴(道海等四人附) |同 九昙鉴 | | 卷上 (第 0165a 页)

* 僧睿
昙诜
* 慧崇
* 昙鉴(道海 惠龛 惠恭 昙汊 道广 道光)
* 慧通 (第 0218b 页)


** 僧睿

(第 0230b 页)
僧睿。
魏郡长乐人。少乐出家。年十八。始获从志。投僧
贤法师为弟子。至二十外。博通经论。游历名邦。随处
讲说 (第 0230b 页)
所解不出人意。而致高名
耶。什曰。吾年老故尔。何必能称美谈。什每
有疑义。必共论决。沙门道才.昙畅. 僧睿
.慧
观等。六百人俱禀禅训。其所指授。莫非真要。
自遗法东迁。四百馀年开发之深。无若此也。
其言理辨 (第 0154b 页)
分照四方而去。遂悟此是
流通大疏之兆也(十六)。初为众讲。感景云凝停空中。逾
时不散(十七)。后又为 僧睿
等百馀讲者。造随疏演义钞
四十卷。随文手镜一百卷(十八)。贞元七年。河东节度使
李自良。请师于崇福寺 …… (第 0623b 页)
兼一家诗笺
表章。总八十馀卷(三十五)。弟子为人师者。三十有八。海
岸寂光为首。禀受学徒一千。唯东京 僧睿。
圭山宗密。
独得其奥。馀皆虚心而来。实腹而去(三十六)。开成三年
三月六日。召上足三教首座宝印大师海 (第 0624b 页)
(晋)辩觉慧远
* 觉寂慧永
* 慧特
* 道生
* 昙顺 僧睿
昙恒
* 道炳
* 昙诜
* 道敬
* 佛驮邪舍
* 跋陀罗
* 昙 …… (第 0355b 页)
之士。绝尘清
信之宾。不期而至者。慧永(同师安公先居西林)慧持(远师同母弟)
生昙顺(并罗什门弟) 僧睿
昙恒道炳昙诜道敬(并远师门人)
驮邪舍(此云觉明。罽宾国人)佛驮跋陀罗(此云觉贤。迦维卫国人)。名 …… (第 0357b 页)
。一览
能诵。年在志学。便登讲座。吐纳明辩。虽宿望莫敢酬
抗。初依庐山。常以入道之要。慧解为本。乃与 僧睿
慧 …… (第 0358a 页)
。于江陵立寺。要师经始。盛弘念佛三
昧之道。宋元嘉二年。别众坐逝。异香满室。春秋七十
九。 僧睿

冀州人。游学诸方。尝行经蜀西界。为人所掠。使
牧羊。有商客异之。疑是沙门。及问。以经义无不综达。
(第 0358c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