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地理類
政書類
紀事本末類
詔令類
時令類
職官類
傳記類
正史類
別史類
編年類
史鈔類
雜史類
類書類
藝術類
雜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詞曲類
詩文評類
集凡百卷上自序之权奉安于天章阁今序文无岁月
岂即当时所上耶后有龙舒故吏胡珵跋亦无岁月第
云书于袁桷 清容斋
盖元袁文清公伯长所藏伯长自 (第 6b 页)
东西分班鸿胪引赞行二跪六叩头礼毕仍
分东西班趋入讲官大学士兼掌翰林院事徐元文礼
部尚书张玉书兵部尚书 李天馥
刑部尚书杜臻工部
尚书兼詹事张英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彭孙遹立班
前行东向大学士伊桑阿阿兰泰王熙梁清标吏 (第 4a 页)
甲辰迁礼部与翰林 李检讨(天/馥)
湘北(兵部/尚书)陈检讨(廷/敬)
(左都/御史)台中董御史(文/骥)玉虬洎梁刘汪程辈切劘为诗 (第 6a 页)
甲辰迁礼部与翰林李检讨 (天/馥)
湘北(兵部/尚书)陈检讨(廷/敬)
(左都/御史)台中董御史(文/骥)玉虬洎梁刘汪程辈切劘为诗 (第 6a 页)
甲辰迁礼部与翰林李检讨(天/馥) 湘北(兵部/尚书)
陈检讨(廷/敬)
(左都/御史)台中董御史(文/骥)玉虬洎梁刘汪程辈切劘为诗
歌古文而合肥龚端毅 (第 6a 页)
豸西方羌
从羊则闽又南方之通称如羌蛮之类耳
戊午
上幸内阁偶问三老五更之义仓卒奏对皆未详晰今
大司马 李公容斋
时为学士以老人更知三德五事为
对本郑康成说也按小学绀珠引月令章句云三老国 (第 5a 页)
经筵届期特有是
命士祯以菲才与焉既感
圣恩高厚益自愧报称之难也
二月初二日同兵书 李公天馥
刑书杜公臻工书陈公
廷敬吏侍李公振裕赴
起居注馆会看
经筵讲章先是翰林院进拟题目
钦点孟子后稷教民稼 (第 15b 页)
禄寺卿金鼐罢
兵部尚书 李天馥
迁吏部尚书原任侍郎石文桂为总
督仓场户部右侍郎左通政刘楷迁光禄寺卿
国初创设兵部督捕衙门满汉左右侍郎 …… (第 12a 页)
太师保和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
致仕杜立德卒公宝坻人崇祯癸未进士卒年八十一
赐谥文端(内阁以文端文毅文肃 文/定
等上 钦定今谥云) (第 15b 页)
洲户部尚书库勒纳礼部尚书
顾八代工部尚书石柱户部左侍郎阿山礼部左右侍
郎席尔达多奇刑部左侍郎傅腊塔汉 吏部尚书李天
礼部尚书熊赐履兵部尚书杜臻刑部尚书陈廷敬
吏部左侍郎李振裕兵部督捕右侍郎王士祯翰林院
掌院学士兼礼部 (第 23a 页)

在鄱阳士大夫家以二公风节行义殊不类何耶(秦朗/宜禄)
(之子与何晏并养/宫中视如公子)
初十日同 李容斋
太宰斋宿
天坛十一日陪祀毕仍赴午门坐班
十一日祭祈谷坛 …… (第 5b 页)
祖久而勿怠如此(凡祭祀则太常寺预进铜人置/乾清门铜牌南向铜人西向)
十五日常朝朝罢九卿仍追班与 李容斋
太宰杜肇余
大司马李厚庵少司马憩于朝房予谈及吏礼二部翰
林院国子监土地皆祀韩文公或诘其故予谓韩尝再 …… (第 6b 页)
知代制
诗数百篇伪撰名公卿序数篇又代刻之装潢百本卷
轴灿然是日赴宾筵为献马大喜赠之千金吴人传为
笑柄 李太宰容斋

彭少宰羡门说明末时家有小仆倪素者颇騃一日从
灶前过忽见一妇人红衣高髻插花满头面施粉黛向
灶而坐见 …… (第 19a 页)
光如炬身长丈馀素惊呼仆地同辈趋至扶掖始苏数
日竟死不数月浙西乱彭氏罹兵难者数人 李太宰容斋
又说合肥王通参纲(思/龄)殁于京师其家已
闻讣矣有仆某暑月卧堂上中夜忽闻传呼自外入须
臾驺从杂沓于庭 (第 19b 页)
未刻
文华殿经筵讲官满洲礼部尚书顾八代工部尚书索诺
和礼部左侍郎席尔达右侍郎多奇刑部左侍郎傅腊
塔汉 吏部尚书李天馥
刑部尚书陈廷敬工部尚书李
振裕吏部右侍郎兼翰林学士彭孙遹兵部督捕右侍
郎王士祯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礼部侍 (第 17b 页)
上遂
俱议降一级留任仍罚俸一年蒙
圣恩予与汉理事官劳公之辨照部院议而席珠公等
三人皆降三级随旗上
吏部尚书李公天馥
亦语侍郎彭公孙遹曰王公不失厚道
然未免过于忠厚吾所不能掌院学士张公英云公此一事
起居注诸公皆传道之 …… (第 8b 页)
吏部尚书李容斋天馥
礼部尚书前大学士熊青岳
赐履兵部尚书杜肇余臻刑部尚书前吏部尚书陈说
岩廷敬皆顺治戊戌进士同时领六卿前 (第 19a 页)
九月二十一日未时
经筵经筵讲官满礼部尚书顾八代兵部尚书索诺和
礼部左侍郎兼太常寺卿席尔达右侍郎多奇汉 吏部
尚书李天馥
礼部尚书熊赐履兵部尚书杜臻工部尚
书李振裕吏部右侍郎兼翰林学士彭孙遹户部右侍
郎王士祯翰林院掌院学士 …… (第 19a 页)
驾谒
孝陵内阁九卿跪送于东华门是日以 吏部尚书李天
为武英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
十五日
驾入内阁九卿跪迎于东华门
以礼部尚书熊赐履为吏部尚书以翰林院掌院学 (第 20b 页)
挥以下得专生杀权重
如此在兄处之必其有道公答书曰事繁当以无事处
之权重当以无权处之如是而已
大学士兼 吏部尚书李天馥
赴 …… (第 21b 页)
畅春园谢
恩回籍守制
温旨慰劳 天馥
因为母
诰封一品太夫人瞿恭请
御笔亦蒙
俞旨颁赐 (第 22a 页)
天馥
因奏前恭遇
万寿节所进书画等未蒙俯纳不敢带回仍祈
俞旨收入内府有 …… (第 22a 页)
诗文最忌裨贩所谓汝口不用反记吾语者也
上命内阁学士戴通赍
御书赐 大学士李天馥
母瞿曰贞松堂上方有玺曰康熙
御笔之宝又
(第 23b 页)
天馥
御书一卷曰儒者当学探本原行迪醇茂循序进德守
已冲虚一言一动罔有不谨嘉谟嘉猷必以入告斯广
誉翕闻而为周 (第 23b 页)
恩礼终始不衰云
起丁忧服阕在籍文华殿大学士兼 吏部尚书李天馥
赴京入阁办事
朝房偶徵驼事予因言驼以柳为酒食柳条则醉太宰
熊公青岳(赐/履)云醉驼当作何对予曰狂象诸 (第 7a 页)
 居易录卷三十一   刑部尚书王士祯撰
金陵李氏有酒楼临市一日有道士十八人来楼上食
毕覆其碗而去碗下各遗一方治诸疾病主人秘之扄
置箱箧数日启箧则不存矣方懊恨明年盆中牡丹花
开十八枝每枝花上各有一方如前似金书者惊喜而
录藏之制丸散活人多奇效金陵人传牡丹十八方是


江宁有萧生者食香蕈则死又有王生者饮茶则死必
二三日始苏医无能识其故者志于此俟明医或能知

五月十七日
圣驾还京内阁九卿诸臣迎于通州
以前左都御史王鸿绪为工部尚书
赐致仕工部尚书熊一潇
御书曰怡情泉石致仕内阁学士徐嘉炎

御书曰直西清又一联云树影不随明月去溪声长送
落花来又
御书唐人张旭隐隐飞桥隔野烟绝句诗一首 李容斋(天/馥)
相国壬戌典会试得士最盛子孚青先以己
未进士入翰林一日宴集诸门生史讲学夔献诗有云
郎君馆阁称前辈弟子门 (第 2a 页)
 居易录卷三十一   刑部尚书王士祯撰
金陵李氏有酒楼临市一日有道士十八人来楼上食
毕覆其碗而去碗下各遗一方治诸疾病主人秘之扄
置箱箧数日启箧则不存矣方懊恨明年盆中牡丹花
开十八枝每枝花上各有一方如前似金书者惊喜而
录藏之制丸散活人多奇效金陵人传牡丹十八方是


江宁有萧生者食香蕈则死又有王生者饮茶则死必
二三日始苏医无能识其故者志于此俟明医或能知

五月十七日
圣驾还京内阁九卿诸臣迎于通州
以前左都御史王鸿绪为工部尚书
赐致仕工部尚书熊一潇
御书曰怡情泉石致仕内阁学士徐嘉炎

御书曰直西清又一联云树影不随明月去溪声长送
落花来又
御书唐人张旭隐隐飞桥隔野烟绝句诗一首
李容斋 (天/馥)
相国壬戌典会试得士最盛子孚青先以己
未进士入翰林一日宴集诸门生史讲学夔献诗有云
郎君馆阁称前辈弟子门 …… (第 2a 页)
御史
太常寺卿高裔为大理寺卿少詹事李铠为太常寺卿
十月初一日
上躬祀
太庙
十月十六日武英殿大学士兼 吏部尚书李天馥

赐谥文定 (第 15b 页)
人)陈廷敬(戊戌进士/山西泽州)
(人/)王飏昌(戊戌进士山/东高密人)谭篆(戊戌进士湖/广景陵人) 李天馥(戊戌/进士)
(江南合肥/人拜相)
吴本植(补/任)王封溁(戊戌进士湖/广黄冈人)苏宣化(己亥/进士) (第 14b 页)
  五学士
国朝官制设内三院曰国史曰秘书曰弘文院各有学
士一员既设翰林院以内三院为内阁则止设阁学二
员而别以一人掌翰林院事俱兼礼侍康熙十九年庚
申乃有学士五人内阁徐立斋(元/文) 李容斋(天/馥)
掌院叶讱
(方/蔼)而张敦复(英/)以讲学内直特升翰林院学士李厚
(光/地)以军功超擢学士至是入 (第 1b 页)
  五学士
国朝官制设内三院曰国史曰秘书曰弘文院各有学
士一员既设翰林院以内三院为内阁则止设阁学二
员而别以一人掌翰林院事俱兼礼侍康熙十九年庚
申乃有学士五人内阁徐立斋(元/文)李容斋 (天/馥)
掌院叶讱
(方/蔼)而张敦复(英/)以讲学内直特升翰林院学士李厚
(光/地)以军功超擢学士至是入 (第 1b 页)
  兼衔
翰林官迁吏部侍郎例兼翰林院学士至尚书则否其
特用为他部侍郎者亦不兼学士近如 李容斋(天/馥)
迁户
侍项眉山(景/襄)迁兵侍皆不兼衔惟叶文敏讱庵(方/蔼)以翰
林院掌院学士兼礼部侍郎加礼部尚书管 (第 22b 页)
  兼衔
翰林官迁吏部侍郎例兼翰林院学士至尚书则否其
特用为他部侍郎者亦不兼学士近如李容斋 (天/馥)
迁户
侍项眉山(景/襄)迁兵侍皆不兼衔惟叶文敏讱庵(方/蔼)以翰
林院掌院学士兼礼部侍郎加礼部尚书管 (第 22b 页)
  薛佩玉
予年来访求殉节者谨书之近又得贵州都匀知县薛
君殉节状于同年子吴雯天章薛君讳佩玉山西芮城
人辛丑进士出予友 李宫詹容斋
之门为人孤介质直
临事不苟康熙十三年正月十一日滇逆至都匀戍将
及兵士数千人内叛胁受伪印薛君不可登楼自 (第 29a 页)
亦工画尝写杭州宋宫
古梅予题绝句云风雨厓山事渺然故宫疏影自年年
何人寄恨丹青里留伴冬青哭杜鹃故友合肥 李文定

容斋(天/馥)
极爱此诗常讽咏之昔人谓沈石田相城乔木
代禅吟写此后惟金陵胡氏足以继之
张遗瑶星题程青溪侍郎(正/揆) (第 20b 页)
容斋 (天/馥)
极爱此诗常讽咏之昔人谓沈石田相城乔木
代禅吟写此后惟金陵胡氏足以继之
张遗瑶星题程青溪侍郎(正/揆) (第 21a 页)
           刑部尚书王士祯撰
石林言在建康见唐汾州刺史李暹告开元二十年七
月六日下列银青光禄大夫守兵部尚书兼中书令集
贤殿学士萧嵩侍中兼吏部尚书宏文馆学士光庭(裴/不)
(书/姓)学士结衔皆在官下据此则集贤翰林诸学士结衔
在官上始于五代可信不疑

宋宰执享有高寿者五人张邓公八十六陈文惠八十
二富郑公八十一杜祁公八十文潞公九十二此叶少
蕴所记尚有 李文定
庞颍公二人皆未及八十
泊宅编欧阳子守滁作醉翁亭记后四十五年东坡为
大书重刻改泉冽而酒甘为泉甘而酒冽今 (第 1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