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易類
地理類
政書類
詔令奏議類
傳記類
職官類
詔令類
法制類
正史類
紀事本末類
史鈔類
列傳類
金石類
雜家類
儒家類
類書類
總集類
別集類
清代道教文獻
  干用船若干并如何制造船只如何演习兵丁之处著

  怡亲王会同 朱轼
张廷玉蒋廷锡拉锡详议具奏
   十二日诸王大臣等奏请服制期满举行吉礼奉
 上谕三年之内叠遭
皇考
皇 …… (第 5b 页)
 又蔡珽奏称目下省城米价腾贵今令臬司浦文焯携

带脚价亲至天津将截留漕米星速运三万石以二万
石直至省城平粜以一万石量留沿途被水之处以救
眉急等语畿辅之地百姓艰食朕心深为轸念著托时
到天津将漕米拨三万石交与浦文焯作速运去今岁
近京一带雨水较多恐此米尚不敷用再令陈守创将
通仓变色米六成以上者拨十万石交与余甸蔡起俊
动用脚价运至天津或平粜或赈济应运何处听蔡珽
调度余甸蔡起俊悉听蔡珽指挥协助赈恤朕念直隶

地方低洼之处众水积而不泄以致但有水之害而无
水之利疏浚之道不可不讲已谕 朱轼
张灿经理此事
闻陜西潼商道王全臣在陜挑浚秦渠熟习水利其在
军前历年亦著劳绩而年羹尧绰奇屡次参奏若非朕 (第 12b 页)
   二十三日奉
 上谕直𨽻地方向来旱涝无备皆因水患未除水利未兴
  所致朕宵旰轸念莫释于怀特命怡亲王及 大学士朱
  轼
前往查勘今据查明绘图陈奏所议甚为明晰且于 …… (第 17a 页)
  未有之工程照此措置似乎可收实效具见为国计民
  生尽心经画甚属可嘉著九卿速议具奏至于工程应
  用人员若交与九卿拣选恐有掣肘即令怡亲王及
  轼
拣选请旨其从前差往修城修堤之员俱著于水利
  工程处一同办理
   二十四日奉
 上谕今岁直𨽻地方 (第 17b 页)
 开水利正需人力以兴土功伊等回籍就近佣工度日
 不致离弃乡井转徙外方实为谋生善策可严切谕令
 伊等知之并将此行文直隶总督
  又奉
上谕 大学士朱轼
之母冷氏壸仪淑慎训子成名今闻在
 籍病故深可轸恻朕优礼大臣推恩贤母用颁异数以
 示眷怀著江西巡抚裴□ …… (第 7a 页)
 伊家读文致祭一次祭文由翰林院撰拟其差往致祭
 之员若总兵官驻劄相近则遣总兵官若相隔路远则
 于两司内派出一员俟 朱轼
抵家之时举行 (第 7b 页)
朱轼
查勘
 水利事竣到京后著驰驿回籍
  十三日奉
上谕据直隶总督蔡珽奏称从前将通仓之米运至保定
 粜卖 …… (第 7b 页)
 塌渗漏亏折米谷此愈当加惩者今若宽其处分则有
 司于仓廒平日必不加意修理以便借词此处著九卿
 再议具奏
  十九日
谕大学士等 大学士朱轼
事亲最孝朕所素知今伊母在
 籍病故伊闻之自必哀痛切至但伊母年已八旬有馀
 伊禄养显扬俱无馀憾此时正当 (第 9a 页)
节抑哀痛护惜此身

 为国家出力尽忠正所以尽孝朕前已降谕旨赐银二
 千两为伊母丧事之费就近遣地方大员前往致祭一
 次今 朱轼
奔丧回籍著驰驿前去朕深知其家贫著再
 赐银二千两为伊盘费一切之用其子亦令随归伊到
 家守孝百日将伊母 (第 9b 页)
之事料理完毕即来京办事尔等
 可详悉传谕 朱轼
知之
  又
谕大学士 (第 9b 页)
朱轼
奏请解任开缺以终服制情词迫切此 …… (第 9b 页)
 亦未必自安况目前现有畿辅水利之事正资料理可
 于八月起身前来居住京师以备委任顾问不居现任
 之职则与家居无异于礼既尽于心亦可安矣 朱轼

 性诚笃今遭母丧深恐其哀毁过节尔等可将朕意谆
 切谕之伊年高体弱不宜过于悲戚况六十不毁载在
 礼 (第 10a 页)
 奏不必急遽于两三月内俱可现在文武大臣既各将

 所记之旨意具奏其轮班条奏著暂行停止如有欲行
 条奏者仍著条奏
  十七日奉
上谕 大学士朱轼
将至京师大学士等 (第 14a 页)
朱轼
之子朱必
 阶询问明白预行奏闻遣学士何国宗副都统永福出
 迎赐膳示朕眷念之意
  又
谕吏部州县为亲 …… (第 14a 页)
 牌赌博著该管上司及该督抚指名题参至禁止赌博

  宜如何定例之处该部议奏
   二十四日奉
 上谕 大学士朱轼
丁忧回籍朕本欲成全其志准其在籍
  守制三年但朕左右匡弼需人而营田水利工程亦系
  伊协同办理之事故 …… (第 19a 页)
  丧

圣祖仁皇帝恩准素服三年今日 朱轼
即可比照此例著仍
  在内阁兼理吏部都察院行走
   又奉
 上谕今日徐元梦等奏称交与阿其那生息协助 …… (第 19b 页)
  诸臣闻见更切乃伊亲见朕励精图治求言纳谏如此
  之诚而从未进一谠言奏一要务曾经条奏海塘之事
  乃伊本地事宜理宜明确及问 朱轼
则所奏皆不可行 (第 25a 页)
 其效力使不得拥厚赀而长贪墨之风又姑且保全其
  身命此乃法外之仁也至于声名好者如李光地张鹏
  翮 朱轼
陈世倌等则不但不曾令其效力且重加擢用
  而嘉奖之其馀不曾令其效力者不可胜数此天下所
  共知者乃奸 (第 16a 页)
  愿效力经朕引见命往者自当仰体朕心朝夕黾勉方
  为称职将来朕自加恩今闻在工人员多有因循怠忽
  不肯实心出力者揣尔等之意以为朕信任怡亲王

  学士朱轼
而尔等在怡亲王 (第 30a 页)
朱轼
荫庇之下可以免于
  过愆遂耽逸偷安苟且塞责或有见从前议叙人员效
  力未久俱得邀恩遂各存侥倖之念而 (第 30b 页)
无诚实办事之
  心此等意见愚昧已极朕只信任怡亲王 朱轼
而怡亲
  王 (第 30b 页)
朱轼
所用之人朕岂皆深信而宥其过愆乎况怡亲
  王 (第 30b 页)
朱轼公
忠体国若尔等不肯尽力工程怡亲王 (第 30b 页)
朱轼
  
亦岂肯徇情而稍为容隐乎为此特行晓谕嗣后尔等
  可痛加悛改勉力急公倘仍前怠玩迟误公事必从重 (第 30b 页)
 治罪若系已经议叙之员先勤而后怠其罪更不可逭
 再怡亲王 朱轼
不能亲身到工凡督率在工人员稽察
 勤惰分别优劣实系段如蕙张灿之专责段如蕙为人
 柔善张灿涉于浮誇不能 (第 31a 页)
 在封疆大臣等祗遵朕训随事察理因时制宜遇属员
 中之小过当加训戒容其改悔自新方能事事合乎公
 平至当也
  初八日奉
上谕前据怡亲王 大学士朱轼
奏称直𨽻水田稻谷丰收 (第 5b 页)
 倖不但越分言事且欺诳无理之甚深负朕恩甚属可
 恶著革职拿问以为狂纵负恩者戒其任内一切钱粮
 工程著怡亲王 朱轼
严察定议具奏分司员缺著石柱
 补授
  又吏部议准宁古塔笔帖式白额色保举卓异奉
上谕此本内奏称将该员 (第 1b 页)
  护知府事兰州知州张引年失察降一级调用奉

上谕张引年前任广东罗苛司巡检杨文乾以卓异保荐
 引见之时朕因其人明敏历练适有兰州知州要缺需
 人朕欲用之比时 朱轼
在朕前言张引年乃吏员出身
 不宜用此州任朕以古人立贤无方 (第 25a 页)
朱轼
偏向科甲轻
 视别途识见拘泥面加训诫 (第 25a 页)
朱轼
亦深自愧责因将张
 引年用为兰州知州冀其黾勉上进命杨文乾切加劝
 勉而张引年亦自誓为好官以报国恩今以 (第 25a 页)
  朕亲身阅历而知之故于内外大小臣工有不得已令

其在任守制者乃因办理政务从权之道未尝不体其
哀戚之情也如 大学士朱轼
蒋廷锡丁母忧皆给与假
期回籍料理及来京之后仍令素服办事不穿朝服不
与朝会筵宴俾得尽其守礼之心其外任官 (第 3a 页)
  无怪乎徬徨瞻顾心志茫然即采访咨询而告之者未
  必其尽言无隐此古人所以有学制美锦之叹也向以
   大学士朱轼
左都御史沈近思外任多年周知地方利
  弊雍正二年曾令二臣商酌规则以为州县之指南乃 (第 5b 页)
 书未就绪而沈近思物故迩年以来 朱轼
复时多疾病
 此事遂至迟延去年始降旨令总督田文镜李卫纂辑
 成书今二臣各抒所见缮录诸条以进朕亲加披览 …… (第 6a 页)
 官遵其训示罔敢怠玩今王偶抱微恙朕令静养调摄
 不宜复以繁琐之务使之萦怀著将水利衙门一切大
 小事件应启知怡亲王者俱禀知 大学士朱轼
定夺办
 理有应行奏闻 (第 16b 页)
朱轼
即请朕旨俟怡亲王全愈之日
 再行通知其在工官员等勿以怡亲王不事督率稽查 (第 16b 页)
 遂生玩忽之念嗣后工程重大事务有调度失宜者则
  朱轼
之责至于修筑不坚防护不慎管束不严与怠惰
 疏虞推诿迟误等弊朕皆于分理之官员是问用是特
 颁谕旨通行晓 (第 17a 页)
  此王之功德显著于军国而隐被于苍生者也又如栉

风沐雨冒暑冲寒遍历京畿兴修水利俾数千里沮洳
之地变为膏腴数千年创始之规永为乐土此又畿辅
百万耆民所涕泣而道之者也且王谦冲纳善诚信交
孚其在户部也则与大学士张廷玉蒋廷锡筹画清釐
和衷共济其营水田也则与 大学士朱轼
相度指示合
志同心诸臣有为国之悃王则深敬礼之诸臣有治事
之才王则若已有之待之以腹心亲之如骨肉其他保 (第 28a 页)
 加惩治以挽颓风而祛恶习著通行直省共知之

  十九日总理水利营田事务 大学士朱轼
等奏交河
  县所属堤工水势漫溢请将在工人员交部议处奉
上谕今年六月间直隶地方雨泽颇调并非多雨之岁而 …… (第 19b 页)
 切廑念其作何善后之计著询问九卿具奏莽鹄立自
 差委以来因病尚未任事何国宗另有办理工程著免
 其议处 朱轼
不能弹压属员使之殚力尽心著交部察
 议其专管分辖统辖各员著交部严察议奏至漫溢一
 带地方禾稼室庐必遭 (第 20a 页)
 之仙灵必不肯受朕亦不肯令王居此功也若办理不
 妥而以欲行二字归过于王朕忍闻此语乎诸臣之心
 亦忍为之乎当怡贤亲王经理之时 朱轼
多病就衰艰
 于跋涉此众人所共知者至于莽鹄立性情偏僻固执
 不通何国宗器量卑庸兼多私意祗因今岁工程𦂳 (第 15b 页)


 一时无人可委姑且用之非谓此二人可以长膺此任
 也且 朱轼
莽鹄立何国宗等居住京师安能遥办河工
 之事似应特设管理之大臣以专职任将其中事务可
 以分派于地方官者 (第 16a 页)
 其著述非一日矣今罪迹昭彰普天共愤内外臣工咸

以罪犯私著之书急宜焚燬为请朕以为从来无悖逆
之大儒以吕留良之奸邪即令学问淹贯文词雅驯而
身蹈悖逆之行口谭圣贤之言言行不符之小人其所
著之书尚足令人尊信乎若因其人可诛而谓其书宜
燬无论燬之未必能尽即燬之而绝无留遗天下后世
更何所据以办其道学之真伪乎以故燬书之议概未
允行顷者翰林顾成天奏称吕留良所刋四书讲义语
录等书粗浮浅鄙毫无发明宜敕学臣晓谕多士勿惑

于邪说爰命在廷儒臣详加检阅兹据 大学士朱轼

于其讲义语录逐条摘驳纂辑成帙呈请刋刻遍颁学
宫朕以逆贼所犯者朝廷之大法也诸臣所驳者章句
之末学也 (第 5b 页)
朕惟秉至公以执法而于著书者之为醇为
疵与驳书者之或是或非悉听之天下之公论后世之
公评朕皆置之不问也 大学士朱轼
等既请刋刻颁布
学宫俾远近寡识之士子不至溺于邪说朕思此请亦
属可行姑从之以俟天下后世之读书者 (第 5b 页)
  彼此参差以致乖戾之气上干
天和有今年六月风浪溃堤之事今虽勉力抢修尚不知能
  捍禦秋潮否至于建筑石塘工程浩大若诸臣陋习不
  改仍似从前则大工何所倚赖朕再四思维 大学士朱
  轼
廉慎持躬昔曾巡抚浙江谙练塘工今虽年逾七旬
  精神不逮而董率指示似尚能为朕以此询问之伊自
  称情愿 (第 8b 页)
效力著由水路前往令该部给与水程勘合并
  令沿途拨兵护送伊子朱必阶著随去 朱轼
到浙之日 (第 8b 页)
 稽查指授总理大纲至一切工程事务仍著隆升程元
 章汪湰张坦麟等照前办理俱听 朱轼
节制若大臣中
 有怀私龃龉者著 (第 9a 页)
朱轼
据实参奏朕必严加处分文武
 官员等有营私作弊或怠玩因循者即行纠参从重治
 罪 (第 9a 页)
朱轼
未到之先所有应办工程物料著隆升程元章
 等上𦂳办理无得藉口等候钦差徘徊观望以致稽迟
  二十日奉 (第 9a 页)
   一海塘为浙西巨工卫池湟而厚土榖利至溥也
   列代屡有捍卫之方我
  朝累洽重熙民生庶富
圣祖仁皇帝亲临指示并
命巡抚 朱轼
创建大石塘五百丈
世宗宪皇帝复命改建鱼鳞大石塘
诏谕屡颁至为周备我 (第 12a 页)
  估报到日另将现在做法恭摺奏

闻一面(臣/)即亲督工员遵照办理至前抚(臣/) 朱轼
所修
  之旧大石塘四百六十丈蒙
圣谕亦应增条块石坦水(臣/)于潮水退净之复履行塘
  下逐段查勘缘 (第 15b 页)
   海宁州治滨临大海早潮晚汐横齧斜搜全藉一线
   塘堤以资捍禦从前石工皆外用条石包裹内用
   块石堆填屡有泼卸康熙五十九年巡抚 朱轼

   普儿兜地方创建大石塘五百丈工坚料寔足以
   捍禦顶冲
世宗宪皇帝轸念海疆特令全塘一律改建 …… (第 14b 页)
   一劳永逸之计

皇上御宇复
命阁臣综理经画为滨海生民计安久远遂先筑绕城
  大石塘五百馀丈次建东西两防大石塘五千九
  百三十丈又于缓修工内次第改建连前巡抚
  轼
所筑共七千四百馀丈其建筑之法先测量地
  势高下自十六层至十八层不等高一丈六七八
  尺不等底宽一丈 (第 15a 页)
  汪灏(山东临清州人康熙四十三年任学院/)
  赵晋(福建闽县人康熙四十五年任学院/)
  江鼎金(湖广荆门州人康熙四十六年任学道/)
   朱轼(江西高安人康熙四十八年任学道/)
  潘从律(江南溧阳人康熙五十一年任以后俱学/院) (第 22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