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易類
詩類
四書類
書類
孝經類
政書類
地理類
編年類
目錄類
詔令奏議類
傳記類
紀事本末類
正史類
別史類
史鈔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儒家類
雜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淨土宗部類
禪宗部類
瑜伽部類
律部類
密教部類
史傳部類
事彙部類
法華部類
經集部類
般若部類
清代道教文獻
   刘旷
刘旷不知何许人性谨厚每以诚恕应物开皇初为平
乡令单骑之官有诤讼者辄丁宁晓以义理不加绳劾
各引咎去所得禄用赈穷乏百姓感其德更相劝曰有
君如此何得为非在职七年风教大洽诤讼衰息狱无
系囚囹圄皆生草庭可张罗及去官吏人无少长号泣
送之数百里不绝迁为临颍令 清明善
政为天下第一
高颍言状上召见劳之曰天下县令多矣卿独能异于 (第 17a 页)
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陛下正志学之年何可
辍耶且经筵之听讲颇不谓劳文华之清燕亦不谓热
而平旦未与物接其气 清明善
念易开正言易入又为
进学之会夫天下之治不治在人君之圣不圣人君之
圣不圣在人君之学不学太祖尝言人君一心 (第 6b 页)
其且心摄之也报之言
吾何敢言知乎哉至神者天也至明者人也至微者心
也吾皆未得而知之吾何敢言知乎哉天之道 明善

下而无视聪善天下而无听是故天之道微显而阐幽
非微显而阐幽也天于天下无显无幽也有声天闻之
矣无声天 (第 66b 页)
   王 蘋   周元孝

  鱼嘉鹏   刘 苞   陈天祐

  周正选   周 正(子成儒) 明善

  陈怀西   马孙鸾   贾钟斗

  刘士恺   陈应新   左 灼 (第 12b 页)
  拔贡周正选犍为人崇祯十七年献贼据蜀为贼将
张可望所执胁降不屈死之(见四川通志)

  周正犍为人崇祯十七年献贼据蜀被执不屈死子
成儒与弟亦遇害(见四川通志)

  生员樊 明善
南充人崇祯十七年破家募士与献贼 (第 44b 页)
  (臣/)原预备兵五百名一切军装器械早已收拾齐

  全即派委(臣/)标中军参将孙受带领起程其所调
  西安满汉兵三千名亦经西安将军傅玉副都统
   明善
预为挑备停妥即日起程(臣/)并飞饬西路
  各州县多备车辆马骡俟各兵到境应付接济务
  期迅速行走前 …… (第 18b 页)
 降旨李侍尧令其明切晓谕慰安旧教严办新教毕
 沅亦应照此办理况贼人既已西去自无复东回之
 理尤宜不动声色妥为抚辑
  同日西安将军傅玉副都统 明善
奏言(臣/)等接准
  抚(臣/)毕沅来咨即简派满洲兵二千绿旗兵一千
  预备檄调四月二十五日据督( …… (第 20b 页)
  为六起(臣/)傅玉于二十六日携带将军印信率领
  头起官兵迅速兼程前往其馀各起官兵俱令陆
  续起程末起令副都统 明善
督催迅速前往酌留
  晓事之协领达春常山率领官兵防守省城仍面
  嘱抚(臣/)毕沅所有满汉官兵暂行总 (第 21a 页)
统约束奏入
上命军机大臣传谕傅玉曰傅玉奏接到李侍尧调取

 西安兵咨文即将预派兵三千与副都统 明善
分队
 带领前往等语此事甚属错误 (第 21b 页)
明善
曾经身历戎行
 所有前起甘省兵丁自应著 (第 21b 页)
明善
带往傅玉若自揣
 亲身带兵于事有益即当令 (第 21b 页)
明善
存留防守今西安
 城中惟有巡抚一人而将军副都统俱前往甘省并
 不通盘筹画以期有济徒为自占地步傅玉于此 …… (第 21b 页)
 中闻逆回滋事之信以陛见非甚𦂳要即奏明前往

 固原能知事体轻重傅玉何反不如永安乎著传旨
 严行申饬并谕 明善
永安知之
 
 
 
 
 
  (第 22a 页)
  阿吉兰泰苏灵等会同打仗(臣/)傅玉暂留会宁俟
  后队兵陆续到齐即星赴永安军所奏入
上命军机大臣传谕傅玉旺沁班巴尔永安莽古赉敷
 伦泰 明善
曰傅玉行至会宁地方闻贼在马营即将 (第 14a 页)
 所领西安兵交永安带领前往歼贼所有前队西安
 兵一千名著即交永安调用其 明善
所带后队之兵
 著交调任西安副都统敷伦泰即速带领驰赴永安
 驻劄之处与五岱等并力𠞰贼傅玉年老于用兵 (第 14b 页)

 宜未经历练著与 明善
并回西安同哈青阿守城至
 莽古赉亦已年力就衰著回宁夏驻守所派宁夏满
 兵著即交旺沁班巴尔一并带往马营 (第 14b 页)
  带随同查办(臣/)于五月十二日自盐茶起程十三
  日戍刻行抵隆德县城接据平凉府知府王立柱
  署静宁州知州涂跃龙报称西安副都统 明善

  领满汉兵一千二百名于十一日由静宁州前往
  石峰堡进𠞰又据马夫探称十二日官兵抵高庙
  山 …… (第 9a 页)
  兵乘势追赶夺得头卡抚标兵续至正在劄营贼
  人又从山上下扑官兵抵敌不住即时冲散嗣据
  行营官兵陆续回营俱称副都统 明善
已中矛伤
  阵亡等情臣听闻之下不胜骇异贼回草窃小丑
  胆敢抗拒官兵并将领兵大臣杀害逞凶犯顺不
  …… (第 9b 页)
  驰至督(臣/)行营随同料理外所有现在贼匪情形
  及调兵防守缘由理合具奏奏入
上命军机大臣传谕阿桂福康安五岱陈步瀛曰据陈
 步瀛奏称西安副都统 明善
带兵由静宁前往石峰
 堡进𠞰十二日抵高庙山击贼中矛伤阵亡前因五
 岱等奏称傅玉拿获贼匪讯据供称贼人 (第 10b 页)
想将官兵

 诱至石峰堡内里外夹攻朕即有旨传谕五岱等务
 宜小心防范今 明善
竟于石峰堡被害自系该副都
 统未悉彼处地势以致误中贼人之计殊堪悯恻其
 所带官兵内恐亦有受伤阵亡者著 …… (第 11a 页)
 不等该州县兵力无多恐贼人乘虚东犯已飞札固
 原副将张拱酌调兵五百名分拨隆德等处防护并
 星赴静宁州收集 明善
所带馀兵严防要隘以遏贼
 锋等语所办甚好该处兵力既单贼人乘势抢夺断
 不可不防该臬司所办尚属能事自当 …… (第 11b 页)
  之兵甫经到彼而通渭县城先为贼所攻破虽经

  都司福德保岱什衣击退贼匪而贼众旋散旋聚
  仍复近城扎营与石峰堡之贼互相联络副都统
   明善
带兵往𠞰又因中伤阵亡现在军营满汉官
  兵合计虽有数千而贼人散窜滋扰势难分路𠞰
  捕兵力仍单( …… (第 14b 页)
 二十二日丙子傅玉五岱永安刚塔俞金鳌图桑
  阿奏言臣等于五月十四日据西安协领禅达理
  禀报副都统 明善
带兵于十二日巳时往石峰堡
  进𠞰行至迤东五里有四五百逆回前来攻扑官
  兵奋勇𠞰杀贼匪败窜我兵 (第 20b 页)
乘胜夺取贼匪头二

  卡正在安营掘濠之间忽护墙内有贼匪数十从
  高阜处扑下我兵鏖战良久抵敌不住副都统
  善
受伤阵亡等因(臣/)等闻信之下实深愤懑即欲
  带兵往𠞰而贼回等在鹿鹿山深岩藏匿恃险撄
  守意欲 …… (第 21a 页)
 之人即行查拿严办此旨自亦已接奉该将军等若
 果能严密防范使贼人无从潜出劫掠并新教党类
 不敢暗为赍送粮食则贼人又安能久延残喘再
 善
在石峰堡被害其所带弁兵作何收集现交何员
 带领其石峰堡之贼又作何𠞰捕李侍尧竟似置之
 不问而傅玉等 …… (第 23b 页)
 属傅玉系隔省将军且年老不甚晓事五岱虽素娴
 军旅又系经过留办客官呼应不灵以致互相推诿
 群怀观望又见 明善
打仗被害益形气馁若李侍尧
 早能到彼督办一切则领兵各员内即提镇以下有
 怯懦不前坐失机会者该督自可据 …… (第 24a 页)
 否相符著询查该处情形另行绘图呈览并谕阿桂
 福康安知之
上又命军机大臣传谕傅玉五岱曰前据陈步瀛奏星
 赴静宁州收集 明善
所带馀兵严防要隘以遏贼锋 …… (第 24b 页)
 带领穆塔尔等星即起程赴甘其续调之一千名著
 酌派干练副将统领前往
上命军机大臣传谕阿桂福康安曰副都统 明善
在高
 庙山阵亡伊所带之满汉官兵有一千二百名亦不
 为少仅遇贼匪四五百人何至一经接战即行失利
 其故 (第 25b 页)
  器械不过刀矛急则窜走乘势劫掠前此各路徵

  调之兵尚未齐集是以领兵将弁仅能在后尾追
  不能绕道截杀围堵未得迅就擒灭至石峰堡进
  𠞰时 明善
追击阵亡在已将贼击败之后因未悉
  该处地形急于逐利而失利其攻破通渭县城之
  贼经该都司等带兵前进 …… (第 1b 页)
 行赴甘将此并谕毕沅知之
上又命军机大臣传谕陈步瀛曰陈步瀛前奏收集明
 善馀兵严防要隘以遏贼锋自陈奏后迄今已有十
 日静宁州一带地方是否宁谧 明善
所带之兵收集
 后共有若干是否尚足资防堵未据该臬司续有奏
 到深为廑念著传谕陈步瀛即将该处地方及现在 (第 10b 页)
  兵守备赵承谟详加询问据称俱系西安绿营兵

  原随副都统 明善
前往因 (第 22b 页)
明善
阵亡尽皆撤回静
  宁州五月十五日按察使陈步瀛曾至静宁派
  守备赵承谟带领此项兵丁五百名往隆德静宁 (第 22b 页)
 发落其馀二犯竟思倖逃法网不行投到殊属可恶
 应严饬地方官上紧查拿务获并当从重入情实治
 罪
  同日五岱刚塔俞金鳌图桑阿奏言伏查副都统
   明善
带领西安官兵自静宁之高庙一路进攻石 …… (第 23a 页)
  峰堡系在石峰堡东北(臣/)等带兵追贼在鹿鹿山
  拿营系在石峰堡西南相距石峰堡三十馀里再
  查 明善
自静宁前往石峰堡进剿若与鹿鹿山相
  通信息须仍由静宁绕道方抵(臣/)等军营其静宁
  相距鹿鹿山一 (第 23b 页)
百二十里当 明善
进攻石峰堡时
  并未知会(臣/)等在鹿鹿山与贼相持实不知 (第 23b 页)
明善
  
由静宁进剿信息即副都统永安亦不 (第 23b 页)
明善

  兵情节至五月十三日西安将军傅玉自会宁到 (第 23b 页)
  (臣/)等军营始知 明善
由静宁进剿又十四日据平
  凉府知府王立柱禀报明善于十二日在石峰堡
  与贼打仗中矛阵亡等情兹蒙
(第 24a 页)
 势误中贼人之计且贼众自上下扑官兵抵敌不住
 犹复力战是以阵亡甚多尚非见敌怯懦自行溃散
 等语已有旨将明善交部议恤矣至 明善
所带官兵 (第 3a 页)
 其阵亡者固应照例予恤其退回者岂可滥邀赏叙
 著传谕阿桂福康安此次军务告竣时所有 明善

 领之各将弁退回者著概行扣除不得列入议叙兵
 丁亦不得加以赏赉以示惩儆
  二十九日壬午福康安奏 (第 3b 页)
  十六名小口三百三十三名现已给予抚恤银两
  至官兵节次与贼打仗阵亡者自六月十一日起
  至七月初五日止阵伤官兵六十四名其从前跟
  随刚塔 明善
等莭次与贼打仗阵亡官兵六百八 …… (第 8b 页)
  三名现在并案发遣奏入

上谕曰马见几之妻子亦当发伊犁给兵丁为奴
  福康安又奏言查 明善
所带退回之各将弁兵丁
  虽续经派入将军提镇带领亦有打仗出力者其
  功仅足以抵罪诚如
圣谕岂可滥邀 …… (第 13a 页)
  六月十一日起至七月初五日止底店石峰堡打
  仗并各处搜山遇贼打仗共阵亡官弁四员兵四
  十一名伤亡官一员兵十八名其四五六三月跟
  随刚塔 明善
等在打喇赤冯家园狼山马营监伏
  羌云雾山石峰堡邹家河等处打仗阵亡官十八
  员兵六百四十四名伤亡兵 (第 14a 页)
  李氏(陶色正黄旗人世居沈阳地方天/聪时来归其孙额锡图任佐领)
  秋氏(秋乾正白旗人世居辽阳地方其元孙绰/欣任护军参领四世孙 明善
任员外郎)
  宋氏(宋成义镶白旗人世居牛庄地方其孙倭赫/任主事曾孙苏相龄任太仆寺少卿圣保镶)
  (第 16b 页)
  录存目分列为二焉
  读易蒐十二卷(郑赓/唐撰)周易感义无卷数(岳虞/峦撰)易学
  筮贞四卷(赵世/对撰)周易 明善
录二卷(徐继/发撰)丽奇轩易
  经讲义无卷数(纪克/扬撰)羲画愤参二十五卷(陆位/时撰)
  易 (第 4b 页)
  年五月定窃盗再犯虽遇赦得免并计仍应刺臂

  六月奉
谕据 明善
奏正月间由科布多派在屯之宣化中营马
 兵何泽洪随同笔帖式三阳泰进京公干该员行至
 宣化地方何泽洪即托 (第 22b 页)
  砳聘妻金氏(丰润人年十五许字未嫁闻夫殁哭/誓往吊遂留守丧旋自缢柩前同县)
(节妇董升妻佟氏韩刘妻孙氏曹广妻谈氏王治/泰妻谷氏董沆妻张氏张毓文妻梁氏王家瑄妻)
(赵氏梁树妻窦氏梁统妻王氏吴继贤妻魏氏谢/昆妻蒋氏董岱妻冯氏赵廷灿妻李氏董蕙妻张)
(氏王振纲妻石氏林继祖妻郑氏郑锜妻谷氏周/德昌妻郝氏俞大智妻张氏韩苏妻谷氏张汝璠)
(妻岳氏曹镇继妻谈氏陈时继妻杨氏曹锽继妻/谷氏曹志彬妻陈氏唐寿恺妻李氏陈王廷妻边)
(氏谷彭春妻刘氏陈宝妻谷氏周郁文妻王氏李/注妻冯氏郑之相妻何氏鲁诘生妻顾氏鲁克顺)
(妻罗氏董辂妻王氏钱遇祥妻何氏谷均妻钱氏/郑保安妻李氏卞汉源妻李氏阮士秀妻吴氏谷)
(碏妻陈氏李葳妻朱氏吴启蒙妾时氏吴克昭妻/王氏常大勋妻韩氏曹矿妾薛氏萧鹏妻孙氏邵) (明善
妻张氏董尚宾妻孙氏王养基妻高氏孙贤/鋐妻钱氏王朝佑妻汪氏郑鹤年妻董氏于自发) (第 22b 页)
  王信真女五姐(南宫人字杨贞先未婚贞先欲犯/之女守礼不从遇害康熙年间)
(旌)宋进城妻张氏(枣强人与同县冯之秋女根姐/皆拒暴不辱死均康熙年间)
(旌)滕国风女(武邑人与同县王五妻杨氏皆为强/暴所逼不从死均康熙年间/旌)

  李旺山妻屈氏(衡水人守正捐躯/康熙年间/旌)邢端立妻刘氏
(冀州人遇暴不屈/死乾隆年间/旌) 明善
妻刘氏(冀州人家贫夫/故翁老且病氏)
(拮据以供药饵翁殁鬻钗钿营丧葬苦节六十年/同州节妇陈以常妻韩氏 (第 22a 页)
(镶黄旗后改正黄旗天聪初屡从征皆有功三年/从征 明善
陷阵以功授骑都尉世职四年从守永)
(平败明兵五年从围大淩河降沙河堡九年略锦/州多俘获崇德三年征明克十 (第 49a 页)
  陈元烈妻孙氏(五河人夫亡守节同县烈妇白三/妻谢氏夫亡殉节俱雍正年间)
(旌)朱志琚妻宋氏(泗人夫亡守节同州欧时圣妻/苏氏程俊升妻汪氏向连芳妻)
(潘氏曹守縠妻徐氏黄致润妻吴氏刘宏泰妻李/氏张孚哲妻刘氏林三矢妻王氏林四知妻张氏)
(朱成周妻刘氏王召瓒妻尹氏李德尊妻韩氏邓/献怀妻魏氏杨国佐妻皮氏韩振芬妻曹氏陶元)
(成妻乔氏邓 明善
妻张氏乔可栋妻何氏乔士良/妻郭氏欧某妻黎氏刘之翰妻邹氏纪之学妻徐)
(氏徐世勷妻许氏曾子林妻周氏惠时 (第 57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