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類
政書類
地理類
目錄類
職官類
正史類
紀事本末類
傳記類
史鈔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儒家類
譜錄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心斋张潮。
中山传信录 徐葆光
从前册封,以造舟为重事。历考前册,采木各路骚动夫役,开厂监造縻费官帑,奸吏假手,为弊无穷;经时累 …… (第 21 页)
三十日(丁卯),东北风;乘潮,三船雁次进五虎门。日中,至怡山院,谕祭于海
神。行海中,凡十四昼夜云。
(臣 葆光 按:册封之役有纪录者,自前明嘉靖中陈侃始、至康熙二十一年汪楫等,凡七次;封舟回闽,析桅漂木宅,危险 …… (第 45 页)
康熙二十二年(癸亥)汪楫「使录」:三日至琉球(六月二十三日出海、二十六日到那霸),十一日回福州(十一月二十四日出海、十二月初四至定海所)。
(臣 葆光 按:封舟以夏至后乘西南风往琉球,以冬至后乘东北风回福州;此言其概也。南风和暖,北风凛冽;故归程尤难, (第 46 页)
非但内外水势有顺逆也。嘉、万封舟回闽,率先冬至在九、十月中,朔风犹未劲,归帆最宜。十一月、十二月冬至前后,则风势日劲,浪必从头上过矣。若正月,则风飓最多,且应期不爽,万无行舟之理。二月中,则多雾,龙出海矣。然春风和暖,兹役亲验之,浪无从船上过者,殆远胜于冬至前后也。海船老夥长言:十月二十日后,东风送顺为吉。 葆光 在琉球,无日不占风所向。历考数月内,风自东南来不间断者,惟十月二十日后、十一月初五日前半月中为然。因 …… (第 46 页)
琉球潮候,与福建不同,率后三辰。东西地势往复,自然之理也。
琉球分野,与扬州吴、越同属女牛,星纪之次;俱在丑宫。臣海宝、臣 徐葆光 奉册 …… (第 46 页)
国头(在首里东北三百十里。尚元王病,国头按司马顺德祈代死,果死;王疾有瘳。至今其子孙世荫为国头领主),属村县四(以上山北省间切九)。
琉球旧无地图,前「使录」云:『周围可五、六千里,东西长、南北狭』;皆意揣也。 葆光 咨访五、六月,又与大夫蔡温遍游中山、山南诸胜,登高四眺,东西皆见海。本国里数,皆以中国十里为一里。今 …… (第 51 页)
东苑,在崎山。王宫以南一带石山,皆名崎山;石状甚奇。苑门西向,入门茵草遍地。板亭南面,二间。更进有屋三间,面南。屋上有「潮音应世」匾额,为天启五年诏使指挥同知萧崇基所书。亭东土阜一邱,形如覆盂,颇高竦;「汪录」云是「雩坛」。更进少屈,南下西转,山岩下有石狮、石虎尚存。激溜养鱼处,皆已废撤。南面,皆山
南平田。东行,登小板阁--即望仙阁也;匾已失去, 葆光 为重书之。阁中有小龛,以香木为柱,气如桂;皮作薄板,刻空作字,大小参差。阁后有小佛堂,匾名「能仁堂」 (第 60 页)
中山传信录 徐葆光
从前册封,以造舟为重事。历考前册,采木各路骚动夫役,开厂监造縻费官帑,奸吏假手,为弊无穷;经时累 …… (第 21 页)
三十日(丁卯),东北风;乘潮,三船雁次进五虎门。日中,至怡山院,谕祭于海
神。行海中,凡十四昼夜云。
(臣 葆光 按:册封之役有纪录者,自前明嘉靖中陈侃始、至康熙二十一年汪楫等,凡七次;封舟回闽,析桅漂木宅,危险 …… (第 45 页)
康熙二十二年(癸亥)汪楫「使录」:三日至琉球(六月二十三日出海、二十六日到那霸),十一日回福州(十一月二十四日出海、十二月初四至定海所)。
(臣 葆光 按:封舟以夏至后乘西南风往琉球,以冬至后乘东北风回福州;此言其概也。南风和暖,北风凛冽;故归程尤难, (第 46 页)
非但内外水势有顺逆也。嘉、万封舟回闽,率先冬至在九、十月中,朔风犹未劲,归帆最宜。十一月、十二月冬至前后,则风势日劲,浪必从头上过矣。若正月,则风飓最多,且应期不爽,万无行舟之理。二月中,则多雾,龙出海矣。然春风和暖,兹役亲验之,浪无从船上过者,殆远胜于冬至前后也。海船老夥长言:十月二十日后,东风送顺为吉。 葆光 在琉球,无日不占风所向。历考数月内,风自东南来不间断者,惟十月二十日后、十一月初五日前半月中为然。因 …… (第 46 页)
琉球潮候,与福建不同,率后三辰。东西地势往复,自然之理也。
琉球分野,与扬州吴、越同属女牛,星纪之次;俱在丑宫。臣海宝、臣 徐葆光 奉册 …… (第 46 页)
国头(在首里东北三百十里。尚元王病,国头按司马顺德祈代死,果死;王疾有瘳。至今其子孙世荫为国头领主),属村县四(以上山北省间切九)。
琉球旧无地图,前「使录」云:『周围可五、六千里,东西长、南北狭』;皆意揣也。 葆光 咨访五、六月,又与大夫蔡温遍游中山、山南诸胜,登高四眺,东西皆见海。本国里数,皆以中国十里为一里。今 …… (第 51 页)
东苑,在崎山。王宫以南一带石山,皆名崎山;石状甚奇。苑门西向,入门茵草遍地。板亭南面,二间。更进有屋三间,面南。屋上有「潮音应世」匾额,为天启五年诏使指挥同知萧崇基所书。亭东土阜一邱,形如覆盂,颇高竦;「汪录」云是「雩坛」。更进少屈,南下西转,山岩下有石狮、石虎尚存。激溜养鱼处,皆已废撤。南面,皆山
南平田。东行,登小板阁--即望仙阁也;匾已失去, 葆光 为重书之。阁中有小龛,以香木为柱,气如桂;皮作薄板,刻空作字,大小参差。阁后有小佛堂,匾名「能仁堂」 (第 60 页)
大门署曰「天使馆」,门内廊房各四楹,以居吏役。仪门署曰「天泽门」,万历中使臣夏子阳题;年久失去,前使 徐葆光
补书。门内廊房左右各十一间,以居从人。中有甬道,道西有榕树一株,大可十围,徐公手植;本四株,今存其一 (第 161 页)
。最西者为厨房。大堂五楹,署曰「敷命堂」,前使汪楫题。稍北, 葆光 署曰「皇纶三锡」。堂后有穿堂,直达二堂。堂五楹,中为正、副使会食之地,前使周公署曰「声教东渐」;左右 …… (第 161 页)
十七日(戊戌),晴。阅案头食单,有所谓「龙头虾」者。盖水族虽多,隔日轮供;取视之,长尺馀,绛甲朱髯、血睛火鬣,类世所画龙头,见之悚然! 徐葆光 「传信录」云:『一名鰝』。按「尔雅」注:『鰝,大虾也』;无龙头之说。取其壳以为灯,可供两日玩;三日而 …… (第 163 页)
二十七日(戊寅),晴,无风。是日,为地神龙王朝玉皇暴,不应。偕介山由渡里
村泛舟,越中岛、渡饶波,至丰见城山麓;策骑而登顶,有山南王弟故城-- 徐葆光 诗所谓「颓垣宫阙无全瓦,荒草牛羊似破村」者是也。稍东为高岭村,故垒围里许;长史曰:『此山南王故城-- …… (第 180 页)
二十三日(壬寅),晴。往别王叔、法司诸人。尚容有鸟癖,笼养数种,有麻石、有恨煞、有容蕊。别有古哈鲁,长觜短尾,毛色全黄;乌凤,如秦吉了;石求读,似雀而黄;莫读史,似雀而绿。有树曰吃力,高数丈;叶如枇杷,子丛生,如火齐。花有杜鹃、天竺、夹竹桃。屋宇极净,其性殆好洁者;因为额之曰「石瘦松清之室」。
二十四日(癸卯),雨。闻程顺则曾于津门购得宋朱文公墨迹十四字, 徐葆光 为之跋;今其后裔犹宝之。借观不得,因与介山至其家开卷,见笔势森严,如奇峰怪石,有岩岩不可犯之色;想见 …… (第 218 页)
二十八日(丁未),晴。连日以纸索书者甚夥,有棉纸、清纸,皆以谷木皮为之,恶不中书。有护书纸,大者佳,高可三尺许,阔二尺,白如玉版;小者减其半。亦有印花诗笺,可作札。别有围屏纸,则糊壁用矣。积既多,因与寄尘分写之;仍标以原名,恶其混也。 徐葆光 「球纸」诗云:『冷金入手白于练,侧理海涛凝一片;昆刀裁截径尺方,叠雪千层无羃面』:形容殆尽。笔则鹿毛 …… (第 219 页)
仪徵汪楫、内阁中书舍人福建莆田林麟;五十八年封尚敬,使翰林院检讨满洲镶白旗海宝、翰林院编修江南吴江 徐葆光; 乾隆二十一年封尚穆,使翰林院侍讲满洲镶白旗全魁、翰林院编修四川涪州周煌。凡四次、共八人;因与介山题名 …… (第 224 页)
国都中辖三十九间切(首里、那霸、久米为三省,皆在外。首里,为王城。泊附首里,与那霸皆名府,不名间切。久米名村,又与间切所属曰村之村异。「志」载首里、泊、久米、都霸为四府,非),外环三十六岛寨(外岛也,属琉球统辖。治之之法,择本岛能中山语者,给黄帽为酋长。遣亲云上监抚之,名奉行官;主其谳讼,赋其土宜于王)。其星野,与扬州吴越同属女牛之次,俱在丑宫(康熙五十八年,遣员丰盛额偕册使海宝、 徐葆光 同往测量)。地形,南北长、东西狭。册使汪楫「录」:『幅员可五、六千里,东西长、南北狭』;「志略」非之 (第 238 页)
。询之官生云:『国中以中国十里为一里』;与册使 徐葆光 「录」相符。又云:『大不踰中国千里之数』;与「志略」东西可数十里、南北四百四十里之说亦合。「汪录」失 …… (第 238 页)
琉球名胜之区,为东禅寺、善兴寺。东禅寺,在那霸东南极幽僻处;曲径盘旋,苍松翠柏相夹道。寺距山凹,门临海湾。入见空庭,怪石层叠;多花草,清芬扑鼻:疑非尘境。据寺僧云:『此间花草,种系朝鲜、日本人所赠』。中有雅室数椽,额曰「绿天深处」;盖四围皆蕉叶庇荫也。室悬我国 徐葆光 八分书,以其康熙时为使臣临此,制古风以赠主持僧者。旁联系我国殿撰林鸿年所书,尚有前明名宿笔墨。寺中尤 (第 258 页)
。最西者为厨房。大堂五楹,署曰「敷命堂」,前使汪楫题。稍北, 葆光 署曰「皇纶三锡」。堂后有穿堂,直达二堂。堂五楹,中为正、副使会食之地,前使周公署曰「声教东渐」;左右 …… (第 161 页)
十七日(戊戌),晴。阅案头食单,有所谓「龙头虾」者。盖水族虽多,隔日轮供;取视之,长尺馀,绛甲朱髯、血睛火鬣,类世所画龙头,见之悚然! 徐葆光 「传信录」云:『一名鰝』。按「尔雅」注:『鰝,大虾也』;无龙头之说。取其壳以为灯,可供两日玩;三日而 …… (第 163 页)
二十七日(戊寅),晴,无风。是日,为地神龙王朝玉皇暴,不应。偕介山由渡里
村泛舟,越中岛、渡饶波,至丰见城山麓;策骑而登顶,有山南王弟故城-- 徐葆光 诗所谓「颓垣宫阙无全瓦,荒草牛羊似破村」者是也。稍东为高岭村,故垒围里许;长史曰:『此山南王故城-- …… (第 180 页)
二十三日(壬寅),晴。往别王叔、法司诸人。尚容有鸟癖,笼养数种,有麻石、有恨煞、有容蕊。别有古哈鲁,长觜短尾,毛色全黄;乌凤,如秦吉了;石求读,似雀而黄;莫读史,似雀而绿。有树曰吃力,高数丈;叶如枇杷,子丛生,如火齐。花有杜鹃、天竺、夹竹桃。屋宇极净,其性殆好洁者;因为额之曰「石瘦松清之室」。
二十四日(癸卯),雨。闻程顺则曾于津门购得宋朱文公墨迹十四字, 徐葆光 为之跋;今其后裔犹宝之。借观不得,因与介山至其家开卷,见笔势森严,如奇峰怪石,有岩岩不可犯之色;想见 …… (第 218 页)
二十八日(丁未),晴。连日以纸索书者甚夥,有棉纸、清纸,皆以谷木皮为之,恶不中书。有护书纸,大者佳,高可三尺许,阔二尺,白如玉版;小者减其半。亦有印花诗笺,可作札。别有围屏纸,则糊壁用矣。积既多,因与寄尘分写之;仍标以原名,恶其混也。 徐葆光 「球纸」诗云:『冷金入手白于练,侧理海涛凝一片;昆刀裁截径尺方,叠雪千层无羃面』:形容殆尽。笔则鹿毛 …… (第 219 页)
仪徵汪楫、内阁中书舍人福建莆田林麟;五十八年封尚敬,使翰林院检讨满洲镶白旗海宝、翰林院编修江南吴江 徐葆光; 乾隆二十一年封尚穆,使翰林院侍讲满洲镶白旗全魁、翰林院编修四川涪州周煌。凡四次、共八人;因与介山题名 …… (第 224 页)
国都中辖三十九间切(首里、那霸、久米为三省,皆在外。首里,为王城。泊附首里,与那霸皆名府,不名间切。久米名村,又与间切所属曰村之村异。「志」载首里、泊、久米、都霸为四府,非),外环三十六岛寨(外岛也,属琉球统辖。治之之法,择本岛能中山语者,给黄帽为酋长。遣亲云上监抚之,名奉行官;主其谳讼,赋其土宜于王)。其星野,与扬州吴越同属女牛之次,俱在丑宫(康熙五十八年,遣员丰盛额偕册使海宝、 徐葆光 同往测量)。地形,南北长、东西狭。册使汪楫「录」:『幅员可五、六千里,东西长、南北狭』;「志略」非之 (第 238 页)
。询之官生云:『国中以中国十里为一里』;与册使 徐葆光 「录」相符。又云:『大不踰中国千里之数』;与「志略」东西可数十里、南北四百四十里之说亦合。「汪录」失 …… (第 238 页)
琉球名胜之区,为东禅寺、善兴寺。东禅寺,在那霸东南极幽僻处;曲径盘旋,苍松翠柏相夹道。寺距山凹,门临海湾。入见空庭,怪石层叠;多花草,清芬扑鼻:疑非尘境。据寺僧云:『此间花草,种系朝鲜、日本人所赠』。中有雅室数椽,额曰「绿天深处」;盖四围皆蕉叶庇荫也。室悬我国 徐葆光 八分书,以其康熙时为使臣临此,制古风以赠主持僧者。旁联系我国殿撰林鸿年所书,尚有前明名宿笔墨。寺中尤 (第 258 页)
中山传信录卷第一
册封琉球国王副使赐正一品麟蟒服翰林院编修加二级臣 徐葆光 纂
封 舟
从前册封,以造舟为重事。历考前册,采木各路骚动夫役,开厂监造縻费官帑,奸吏假 …… (第 1 页)
二十九日(辛丑),日出,见东北小山六点。陪臣云:『此非姑米,乃叶壁山也;在国西北』。始悟用卯针太多,船东北下;若非西北风,不能提舟上行至那霸收港也。日中,祷于神,忽转坤申庚风;一时,又转子癸。陪臣大喜,乃回针东南行;指一小山云:『此名读谷山。由此迤转,即入港』。日入,转丑艮风,大炽;用丙巳针,又用丙午、单卯针。先是,四、五日前未见山,舟浮不动;水舱将竭,众颇惑。祷于神, 示曰:『二十八日见山,初一日到港』。至是六月朔(壬寅),日未出,遂入港;行海中凡七昼、八夜云(二号船先到海口,候一号船至,相次入港。「针簿」别录,亦落北见叶壁山始回也)。
臣 葆光 按:琉球针路,其大夫所主者,皆本于「指南广义」;其失在用卯针太多,每 落北之患。前使汪楫记云:『封舟 …… (第 14 页)
三十日(丁卯),东北风;乘潮,三船雁次进五虎门。日中,至怡山院,谕祭于海神。行海中,凡十四昼夜云。
(臣 葆光 按:册封之役有记录者,自前明嘉靖中陈侃始、至康熙二十一年汪楫等,凡七次;封舟回闽,折桅漂柁,危险备至 …… (第 18 页)
康熙二十二年(癸亥)汪楫「使录」:三日至琉球(六月二十三日出海、二十六日到那霸),十一日回福州(十一月二十四日出海、十二月初四日至定海所)。
臣 葆光 按:封舟以夏至后乘西南风往琉球,以冬至后乘东北风回福州;此言其概也。南风和缓,北风凛冽;故归程尤难, (第 19 页)
非但内外水势有顺逆也。嘉、万封舟回闽,率先冬至在九、十月中,朔风犹未劲,归帆最宜。十一月、十二月冬至前后,则风势日劲,浪必从船上过矣。若正月,则风飓最多,且应期不爽,万无行舟之理。二月中,则多雾,龙出海矣。然春风和缓,兹役亲验
之,浪无从船上过者,殆远胜于冬至前后也。海船老夥长言:十月二十日后,东风送顺为吉。 葆光 在琉球,无日不占风所向。历考数月内,风自东来不间断者,惟十月二十日后、十一月初五日前半月中为然。因考 …… (第 20 页)
谕祭海神文(祈、报二道)
维康熙五十八年(岁次己亥)五月,癸酉朔;越祭日癸巳,皇帝遣册封琉球国正使翰林院检讨海宝、副使 翰林院编修徐葆光 致祭于神曰:惟神显异风涛,效灵瀛海。扶危脱险,每著神功;捍恶御灾,允符祀典。兹因册封殊域,取道重溟。 (第 29 页)
爰命使臣洁将禋祀,尚其默佑津途,安流利涉;克将成命,惟神之休。谨告。
维康熙五十九年(岁次庚子)二月,戊戌朔;越祭日丁卯,皇帝遣册封琉球国正使翰林院检讨海宝、副使 翰林院编修徐葆光 致祭于海神曰:惟神诞昭灵贶,阴翊昌图;引使节以遄征,越洪波而利济。殊邦往复,成事无愆;克畅国威,实惟 (第 29 页)
神佑。聿申昭报,重荐苾芬;神其鉴歆,永有光烈。谨告。
春秋祀典疏
差回琉球国翰林院检讨臣海宝、编修臣 徐葆光 等谨奏:为奏闻事。
臣等于康熙五十七年六月初一日奉旨册封琉球国王,十四日于热河面请圣训,出都 …… (第 29 页)
庥。伏候圣裁。谨奏闻。
礼部谨题:为奏闻事。
该臣等议得:差回琉球国翰林院检讨臣海宝、编修臣 徐葆光 等奏称:『臣等奉旨册封琉球国王,往返海道,阖船官兵以及从役数百人无一亏损,皆得安归。其中往返之时,风 …… (第 30 页)
臣等未敢擅便,谨题请旨等因。
康熙五十九年八月初三日题,本月初六日奉旨:『依议』。
(臣 葆光 按:「元史」「志」云:『至元中,以护海运有奇应,加封天妃神号,积至十字;庙曰「灵慈」,直、沽、平江、 (第 31 页)
册封琉球国王副使赐正一品麟蟒服翰林院编修加二级臣 徐葆光 纂
封 舟
从前册封,以造舟为重事。历考前册,采木各路骚动夫役,开厂监造縻费官帑,奸吏假 …… (第 1 页)
二十九日(辛丑),日出,见东北小山六点。陪臣云:『此非姑米,乃叶壁山也;在国西北』。始悟用卯针太多,船东北下;若非西北风,不能提舟上行至那霸收港也。日中,祷于神,忽转坤申庚风;一时,又转子癸。陪臣大喜,乃回针东南行;指一小山云:『此名读谷山。由此迤转,即入港』。日入,转丑艮风,大炽;用丙巳针,又用丙午、单卯针。先是,四、五日前未见山,舟浮不动;水舱将竭,众颇惑。祷于神, 示曰:『二十八日见山,初一日到港』。至是六月朔(壬寅),日未出,遂入港;行海中凡七昼、八夜云(二号船先到海口,候一号船至,相次入港。「针簿」别录,亦落北见叶壁山始回也)。
臣 葆光 按:琉球针路,其大夫所主者,皆本于「指南广义」;其失在用卯针太多,每 落北之患。前使汪楫记云:『封舟 …… (第 14 页)
三十日(丁卯),东北风;乘潮,三船雁次进五虎门。日中,至怡山院,谕祭于海神。行海中,凡十四昼夜云。
(臣 葆光 按:册封之役有记录者,自前明嘉靖中陈侃始、至康熙二十一年汪楫等,凡七次;封舟回闽,折桅漂柁,危险备至 …… (第 18 页)
康熙二十二年(癸亥)汪楫「使录」:三日至琉球(六月二十三日出海、二十六日到那霸),十一日回福州(十一月二十四日出海、十二月初四日至定海所)。
臣 葆光 按:封舟以夏至后乘西南风往琉球,以冬至后乘东北风回福州;此言其概也。南风和缓,北风凛冽;故归程尤难, (第 19 页)
非但内外水势有顺逆也。嘉、万封舟回闽,率先冬至在九、十月中,朔风犹未劲,归帆最宜。十一月、十二月冬至前后,则风势日劲,浪必从船上过矣。若正月,则风飓最多,且应期不爽,万无行舟之理。二月中,则多雾,龙出海矣。然春风和缓,兹役亲验
之,浪无从船上过者,殆远胜于冬至前后也。海船老夥长言:十月二十日后,东风送顺为吉。 葆光 在琉球,无日不占风所向。历考数月内,风自东来不间断者,惟十月二十日后、十一月初五日前半月中为然。因考 …… (第 20 页)
谕祭海神文(祈、报二道)
维康熙五十八年(岁次己亥)五月,癸酉朔;越祭日癸巳,皇帝遣册封琉球国正使翰林院检讨海宝、副使 翰林院编修徐葆光 致祭于神曰:惟神显异风涛,效灵瀛海。扶危脱险,每著神功;捍恶御灾,允符祀典。兹因册封殊域,取道重溟。 (第 29 页)
爰命使臣洁将禋祀,尚其默佑津途,安流利涉;克将成命,惟神之休。谨告。
维康熙五十九年(岁次庚子)二月,戊戌朔;越祭日丁卯,皇帝遣册封琉球国正使翰林院检讨海宝、副使 翰林院编修徐葆光 致祭于海神曰:惟神诞昭灵贶,阴翊昌图;引使节以遄征,越洪波而利济。殊邦往复,成事无愆;克畅国威,实惟 (第 29 页)
神佑。聿申昭报,重荐苾芬;神其鉴歆,永有光烈。谨告。
春秋祀典疏
差回琉球国翰林院检讨臣海宝、编修臣 徐葆光 等谨奏:为奏闻事。
臣等于康熙五十七年六月初一日奉旨册封琉球国王,十四日于热河面请圣训,出都 …… (第 29 页)
庥。伏候圣裁。谨奏闻。
礼部谨题:为奏闻事。
该臣等议得:差回琉球国翰林院检讨臣海宝、编修臣 徐葆光 等奏称:『臣等奉旨册封琉球国王,往返海道,阖船官兵以及从役数百人无一亏损,皆得安归。其中往返之时,风 …… (第 30 页)
臣等未敢擅便,谨题请旨等因。
康熙五十九年八月初三日题,本月初六日奉旨:『依议』。
(臣 葆光 按:「元史」「志」云:『至元中,以护海运有奇应,加封天妃神号,积至十字;庙曰「灵慈」,直、沽、平江、 (第 31 页)
中山传信录卷第二
册封琉球国王副使赐正一品麟蟒服翰林院编修加二级臣 徐葆光 纂
封舟到港
封舟六月朔旦至那霸港,泊海口;迎舟数十,独木船双使一帆者又数百桨。世曾孙尚 …… (第 33 页)
天使馆堂,旧名「洒露」。万历四年,册使萧崇业有「洒露堂说」云:『使馆故有匾,弗称。唐人云:「海东万里洒扶桑」;意在怀远也。余以「洒露」名之』。副使谢杰记云:『洒露堂者,天使馆之堂也;谏议萧使公所以名斯堂也』云云。
(臣 葆光 按:此二条,当在旧使馆中。今匾废亭圮。皆不可考。就郭记云:「自门而入,正堂三间」;今旧院大门内即大堂 …… (第 42 页)
谕祭先王文(二道)
维康熙五十八年(岁次己亥)六月,壬寅朔;越祭日丁卯,皇帝遣册封琉球国正使翰林院检讨海宝、副使 翰林院编修徐葆光 谕祭于故琉球国中山王尚贞之灵曰:朕抚绥万邦,中外一体;越在荒服,咸畀湛恩。矧效忠既笃于生前,斯赐恤弥 (第 50 页)
隆于身后;眷言鸿伐,宜贲龙光。尔琉球国中山王尚贞肃凛朝章,丕扬世绪。秉声灵于天府,水静鲸波;奉正朔于大庭,风清岛服。靖共匪懈,恩早锡于九重;贞顺弥加,时将历乎三纪。方谓期颐未艾,何图徂谢遥闻!深用怆怀,特颁祭恤。呜呼!作屏翰于遐方,始终臣节;被优崇于幽穸,炳焕纶褒。用荐苾芳,尚其歆格!
维康熙五十八年(岁次己亥)六月,壬寅朔;越祭日丁卯,皇帝遣册封琉球国正使翰林院检讨海宝、副使 翰林院编修徐葆光 谕祭于故琉球国王尚益之灵曰:朕承天庥,抚驭区宇;罔有内外,并予辑绥。凡所宾贡,不忘存恤;有庸必报,虽 …… (第 50 页)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恭膺天眷,统御万邦;声教诞敷,遐迩率俾。粤在荒服,悉溥仁恩;奕叶承祧,并加宠锡。尔琉球国地居炎徼,职列藩封;中山王世子曾孙尚敬屡使来朝,贡献不懈。当闽疆反侧、海寇陆梁之际,笃守臣节,恭顺弥昭;克殚忠诚,深可嘉尚!兹以序当缵服,奏请嗣封。朕惟世继为家国之常经,爵命乃朝廷之钜典;特遣正使翰林院检讨海宝、副使 翰林院编修徐葆光 赍诏往封为琉球国中山王。尔国臣僚以暨士庶,尚其辅乃王慎修德政,益励悃忱;翼戴天家,庆延宗祀:实惟尔海 …… (第 56 页)
皇帝敕谕琉球国中山王世子曾孙尚敬:惟尔远处海隅,虔修职贡;属在家嗣,序应承祧。以朝命未膺,罔敢专擅;恪遵典制,奉表请封。朕念尔世守臣节,忠诚可嘉;特遣正使翰林院检讨海宝、副使 翰林院编修徐葆光 赍敕封尔为琉球国中山王,并赐尔及妃文币等物。尔祇承宠眷,懋绍先猷;辑和臣民,慎固封守:用安宗社于苞桑 …… (第 57 页)
颁赐妃:青䌽缎二疋、蓝䌽缎二疋、妆缎一疋、蓝素缎二疋、闪缎一疋、衣素一疋、锦二疋、纱四疋、罗四疋。
康熙五十七年八月□□日。
臣 葆光 按:前明赐赉币物,随时有异;附志于后,以备参考。「中山世鉴」载:正统十四年,赐国王尚思达锦四(妆花连 …… (第 57 页)
(顺治十年,国王尚质来缴前朝故印,请封重给。康熙元年,册使始至国,赐王此印。印文六字「琉球国王之印」,左满、右篆,不称「中山」。)
(臣 葆光 按:康熙元年,册封诏曰遣官捧诏、印封为琉球国中山王,则印文似当云「琉球国中山王之印」,始与诏文相应。 …… (第 59 页)
臣敬弹丸小国,僻处海隅;深沐皇恩,允臣嗣封。康熙五十八年,蒙钦差正使翰林
院检讨海宝、副使 翰林院编修徐葆光 等赍捧诏敕、币帛,随带员役坐驾海船二只,于本年六月初一日按临敝国。臣依旧例,令通国百官臣庶奉迎诏敕, …… (第 75 页)
琉球国中山王臣尚敬奏:为颁封事竣,恳存旧礼以劳使臣事。
康熙五十八年,蒙钦差正使翰林院检讨海宝、副使 翰林院编修徐葆光 恭奉诏敕、币帛,于本年六月初一按临敝国。二十六日,先蒙谕祭臣曾祖琉球国中山王尚贞,复蒙谕祭臣父琉球国 …… (第 76 页)
礼部谨题:为颁封大典已竣,恳存旧礼以劳使臣事。
该臣等议得琉球国王尚敬奏称:「钦差正使翰林院检讨海宝、副使 翰林院编修徐葆光 等按临敝国,封臣敬为王。宴款之际,代物以金;使臣屡辞,往还再三,坚持大义,固却不受。但微臣酬德取功, (第 77 页)
莫展万一。谨将宴金二封共计一百九十二两,具本附陪臣法司王舅向龙翼等进呈,恳乞敕赐收受」等语。查康熙二十三年使臣翰林院检讨汪楫等册封琉球国王,所与宴金伊等未受,该国王奏请臣部议覆,仍不准其收受具题;奉旨:『这琉球国所与宴金,仍著使臣收受』。钦遵在案。今该国王尚敬虽称谨将宴金具本附陪臣等进呈,恳乞敕赐收受等语;但海宝、 徐葆光 等仰体皇上特简至意,既未经收受,应将该国王所请收受之处毋庸议。
九月初一日,奉旨:『宴金仍著使臣 (第 77 页)
照旧例收受』。
臣 葆光 按:前明使臣却金不受,始于陈侃;世宗仍命侃等收受。嗣后例辞,亦有准辞,令贡使带回者。本朝康熙二年(癸 (第 77 页)
册封琉球国王副使赐正一品麟蟒服翰林院编修加二级臣 徐葆光 纂
封舟到港
封舟六月朔旦至那霸港,泊海口;迎舟数十,独木船双使一帆者又数百桨。世曾孙尚 …… (第 33 页)
天使馆堂,旧名「洒露」。万历四年,册使萧崇业有「洒露堂说」云:『使馆故有匾,弗称。唐人云:「海东万里洒扶桑」;意在怀远也。余以「洒露」名之』。副使谢杰记云:『洒露堂者,天使馆之堂也;谏议萧使公所以名斯堂也』云云。
(臣 葆光 按:此二条,当在旧使馆中。今匾废亭圮。皆不可考。就郭记云:「自门而入,正堂三间」;今旧院大门内即大堂 …… (第 42 页)
谕祭先王文(二道)
维康熙五十八年(岁次己亥)六月,壬寅朔;越祭日丁卯,皇帝遣册封琉球国正使翰林院检讨海宝、副使 翰林院编修徐葆光 谕祭于故琉球国中山王尚贞之灵曰:朕抚绥万邦,中外一体;越在荒服,咸畀湛恩。矧效忠既笃于生前,斯赐恤弥 (第 50 页)
隆于身后;眷言鸿伐,宜贲龙光。尔琉球国中山王尚贞肃凛朝章,丕扬世绪。秉声灵于天府,水静鲸波;奉正朔于大庭,风清岛服。靖共匪懈,恩早锡于九重;贞顺弥加,时将历乎三纪。方谓期颐未艾,何图徂谢遥闻!深用怆怀,特颁祭恤。呜呼!作屏翰于遐方,始终臣节;被优崇于幽穸,炳焕纶褒。用荐苾芳,尚其歆格!
维康熙五十八年(岁次己亥)六月,壬寅朔;越祭日丁卯,皇帝遣册封琉球国正使翰林院检讨海宝、副使 翰林院编修徐葆光 谕祭于故琉球国王尚益之灵曰:朕承天庥,抚驭区宇;罔有内外,并予辑绥。凡所宾贡,不忘存恤;有庸必报,虽 …… (第 50 页)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恭膺天眷,统御万邦;声教诞敷,遐迩率俾。粤在荒服,悉溥仁恩;奕叶承祧,并加宠锡。尔琉球国地居炎徼,职列藩封;中山王世子曾孙尚敬屡使来朝,贡献不懈。当闽疆反侧、海寇陆梁之际,笃守臣节,恭顺弥昭;克殚忠诚,深可嘉尚!兹以序当缵服,奏请嗣封。朕惟世继为家国之常经,爵命乃朝廷之钜典;特遣正使翰林院检讨海宝、副使 翰林院编修徐葆光 赍诏往封为琉球国中山王。尔国臣僚以暨士庶,尚其辅乃王慎修德政,益励悃忱;翼戴天家,庆延宗祀:实惟尔海 …… (第 56 页)
皇帝敕谕琉球国中山王世子曾孙尚敬:惟尔远处海隅,虔修职贡;属在家嗣,序应承祧。以朝命未膺,罔敢专擅;恪遵典制,奉表请封。朕念尔世守臣节,忠诚可嘉;特遣正使翰林院检讨海宝、副使 翰林院编修徐葆光 赍敕封尔为琉球国中山王,并赐尔及妃文币等物。尔祇承宠眷,懋绍先猷;辑和臣民,慎固封守:用安宗社于苞桑 …… (第 57 页)
颁赐妃:青䌽缎二疋、蓝䌽缎二疋、妆缎一疋、蓝素缎二疋、闪缎一疋、衣素一疋、锦二疋、纱四疋、罗四疋。
康熙五十七年八月□□日。
臣 葆光 按:前明赐赉币物,随时有异;附志于后,以备参考。「中山世鉴」载:正统十四年,赐国王尚思达锦四(妆花连 …… (第 57 页)
(顺治十年,国王尚质来缴前朝故印,请封重给。康熙元年,册使始至国,赐王此印。印文六字「琉球国王之印」,左满、右篆,不称「中山」。)
(臣 葆光 按:康熙元年,册封诏曰遣官捧诏、印封为琉球国中山王,则印文似当云「琉球国中山王之印」,始与诏文相应。 …… (第 59 页)
臣敬弹丸小国,僻处海隅;深沐皇恩,允臣嗣封。康熙五十八年,蒙钦差正使翰林
院检讨海宝、副使 翰林院编修徐葆光 等赍捧诏敕、币帛,随带员役坐驾海船二只,于本年六月初一日按临敝国。臣依旧例,令通国百官臣庶奉迎诏敕, …… (第 75 页)
琉球国中山王臣尚敬奏:为颁封事竣,恳存旧礼以劳使臣事。
康熙五十八年,蒙钦差正使翰林院检讨海宝、副使 翰林院编修徐葆光 恭奉诏敕、币帛,于本年六月初一按临敝国。二十六日,先蒙谕祭臣曾祖琉球国中山王尚贞,复蒙谕祭臣父琉球国 …… (第 76 页)
礼部谨题:为颁封大典已竣,恳存旧礼以劳使臣事。
该臣等议得琉球国王尚敬奏称:「钦差正使翰林院检讨海宝、副使 翰林院编修徐葆光 等按临敝国,封臣敬为王。宴款之际,代物以金;使臣屡辞,往还再三,坚持大义,固却不受。但微臣酬德取功, (第 77 页)
莫展万一。谨将宴金二封共计一百九十二两,具本附陪臣法司王舅向龙翼等进呈,恳乞敕赐收受」等语。查康熙二十三年使臣翰林院检讨汪楫等册封琉球国王,所与宴金伊等未受,该国王奏请臣部议覆,仍不准其收受具题;奉旨:『这琉球国所与宴金,仍著使臣收受』。钦遵在案。今该国王尚敬虽称谨将宴金具本附陪臣等进呈,恳乞敕赐收受等语;但海宝、 徐葆光 等仰体皇上特简至意,既未经收受,应将该国王所请收受之处毋庸议。
九月初一日,奉旨:『宴金仍著使臣 (第 77 页)
照旧例收受』。
臣 葆光 按:前明使臣却金不受,始于陈侃;世宗仍命侃等收受。嗣后例辞,亦有准辞,令贡使带回者。本朝康熙二年(癸 (第 77 页)
中山传信录卷第五
册封琉球国王副使赐正一品麟蟒服翰林院编修加二级臣 徐葆光 纂
官 制
官制,品级略彷中国,分为正、从九等;大僚重职,亦有加官协理。大小官,皆领地方 …… (第 159 页)
给赏云缎、䌷布等物,乘传遣归。
代请官生入学读书疏
差回琉球国翰林院检讨臣海宝、编修臣 徐葆光 等谨奏:为奏请事。
臣等奉旨册封琉球礼毕宴语,王令通事致词云:「本国僻处海外,荒陋成风。于康熙二 (第 216 页)
十五年奉旨,许遣官生阮维新、蔡文溥等三人入学读书。今得略知文教,皆皇上之赐也。自此三十年来,无从上请。今幸天遣使臣至国,求照前使汪楫代请入学读书旧例,陈明远人向化之意;倘蒙谕允,得照前例再遣官生入学读书,则皇上文教益广矣」。
礼部谨题:为奏闻事。
礼科抄出差回琉球册封正使翰林院检讨海宝、副使 翰林院编修徐葆光 等奏,于康熙五十九年七月十五日到部。该臣等议得:册封琉球国王使臣翰林院检讨海宝、 (第 216 页)
编修徐葆光 等奏称:「臣等册封琉球国王礼毕宴语,王令通事致词云:本国僻处海外,荒陋成风。于康熙二十五年,奉旨遣官 (第 216 页)
册封琉球国王副使赐正一品麟蟒服翰林院编修加二级臣 徐葆光 纂
官 制
官制,品级略彷中国,分为正、从九等;大僚重职,亦有加官协理。大小官,皆领地方 …… (第 159 页)
给赏云缎、䌷布等物,乘传遣归。
代请官生入学读书疏
差回琉球国翰林院检讨臣海宝、编修臣 徐葆光 等谨奏:为奏请事。
臣等奉旨册封琉球礼毕宴语,王令通事致词云:「本国僻处海外,荒陋成风。于康熙二 (第 216 页)
十五年奉旨,许遣官生阮维新、蔡文溥等三人入学读书。今得略知文教,皆皇上之赐也。自此三十年来,无从上请。今幸天遣使臣至国,求照前使汪楫代请入学读书旧例,陈明远人向化之意;倘蒙谕允,得照前例再遣官生入学读书,则皇上文教益广矣」。
礼部谨题:为奏闻事。
礼科抄出差回琉球册封正使翰林院检讨海宝、副使 翰林院编修徐葆光 等奏,于康熙五十九年七月十五日到部。该臣等议得:册封琉球国王使臣翰林院检讨海宝、 (第 216 页)
编修徐葆光 等奏称:「臣等册封琉球国王礼毕宴语,王令通事致词云:本国僻处海外,荒陋成风。于康熙二十五年,奉旨遣官 (第 216 页)
后 记
前刊「文丛」第二九二种「清代琉球纪录集辑」曾收有徐撰「中山传信录」一种,「弁言」有云: 『徐葆光 撰「中山传信录」,亦为「使录」之一种。所撰条目纷繁,颇为详备;然类多不相统系,稍嫌凌杂。此录据「小方 …… (第 277 页)
卷」的初刊之本。盖原稿本分成上下两册,缥装锦裹,当年已进藏于禁廷中。按清代历遣封使驻琉期间,以海宝、 徐葆光 为最久,去以康熙五十八年六月(以抵那霸登岸为准),回自次年二月(以自那霸开洋为准),计时八阅月。使琉 …… (第 277 页)
再,「文丛」刊出明、清两代有关琉球的纪录(间接与台湾有关)已有第二八七种「使琉球录三种」(明陈侃、萧崇业、夏子阳等三使录)、第二九二种「清代琉球纪录集辑」(包括张学礼、 徐葆光 、李鼎元等三使录)、第二九三种「琉球国志略」(周煌、赵新两使录)及第二九九种「清代琉球纪录续辑」,连 (第 278 页)
前刊「文丛」第二九二种「清代琉球纪录集辑」曾收有徐撰「中山传信录」一种,「弁言」有云: 『徐葆光 撰「中山传信录」,亦为「使录」之一种。所撰条目纷繁,颇为详备;然类多不相统系,稍嫌凌杂。此录据「小方 …… (第 277 页)
卷」的初刊之本。盖原稿本分成上下两册,缥装锦裹,当年已进藏于禁廷中。按清代历遣封使驻琉期间,以海宝、 徐葆光 为最久,去以康熙五十八年六月(以抵那霸登岸为准),回自次年二月(以自那霸开洋为准),计时八阅月。使琉 …… (第 277 页)
再,「文丛」刊出明、清两代有关琉球的纪录(间接与台湾有关)已有第二八七种「使琉球录三种」(明陈侃、萧崇业、夏子阳等三使录)、第二九二种「清代琉球纪录集辑」(包括张学礼、 徐葆光 、李鼎元等三使录)、第二九三种「琉球国志略」(周煌、赵新两使录)及第二九九种「清代琉球纪录续辑」,连 (第 278 页)
”卷中前辈诗之最佳者:郭元钎云:“彩灯十道簇香轮,花满游缨踏路尘。似有路人传盛事,公然许史是天亲。” 徐葆光
云:“华灯夹道拥鸣驺,诏许乘鸾衣锦游。十里珠帘春尽卷,谁家少妇不登楼?”蒋仁锡云:“宴罢红绫乐事赊,
带粉,重来人面竟消红。”亦妙。
六一
沈谦之在蒋树存先生家文宴,坐客王虚舟、杜雪川、沈腧翁、 徐葆光 等共七人。沈有句云:“松老固应三径在,竹深只合七贤来。”中笏山在都中,立春后三日,与胡稚威、周元木、
六一
沈谦之在蒋树存先生家文宴,坐客王虚舟、杜雪川、沈腧翁、 徐葆光 等共七人。沈有句云:“松老固应三径在,竹深只合七贤来。”中笏山在都中,立春后三日,与胡稚威、周元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