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唐执玉” 相关资源

政書類
地理類
詔令奏議類
詔令類
職官類
紀事本末類
正史類
傳記類
別集類
卷二百九十二
列传七十九

高其倬金鉷杨宗仁子文乾孔毓珣裴幰度子宗锡 唐执玉
杨永斌

高其倬
高其倬,字章之,汉军镶黄旗人。父荫爵,官口北道。其倬,康熙三十三年进士,改庶吉士, ……入箐设卡驻守。」时上已命宗锡还云南,命交后政图思德如所议行。四十四年,以病乞解任。旋卒,赐祭葬。 唐执玉
唐执玉,
字益功,江南武进人。康熙四十二年进士,授浙江德清知县。德清盛科第,多钜室, 执玉
执法无所挠。将编审,吏以例馈金, 执玉
却之,而罪其吏。召县民亲勘,有田无粮者令自首,有粮无田者除之,富无隐粮,贫无赔累。行取工部主事,考选 ……寺卿。历奉天府府丞、大理寺少卿。雍正二年,岁三迁礼部侍郎。五年,擢左都御史。

七年,命署直隶总督。 执玉
治事勤,州县稍歉收,必筹画赈恤。隆平报产瑞禾三十三本, 执玉
于报秋成摺附奏,上嘉之。适贡荔支至,命以赐 执玉,
方有疾,治事如常。时宗人府府丞冀栋以医进,上命视 执玉
疾,赐人蔘,谕令:「爱养精神,量力治事。若欲栋料量方药,保定咫尺,可再命之来也。」热河徵落地税,司其事者议增岁额,并于榜什营等地设口徵税。下 执玉
议, 执玉
言:「商税多寡,视岁收丰歉,故止能折中定额。榜什营距一百八十馀里,已收落地税,又抽进路钞银,恐商贾不前,正税反缺,请如旧便。」议乃寝。长芦巡盐御史郑禅宝以商人亏帑,请增盐价,上以询 执玉。
执玉
言:「上于商民无歧视。诸商不谨身节用,先公后私,乃至亏帑。欲增盐价厉民,臣以为非宜。」亦罢不行。八年春,入觐。滦、卢龙、迁安、抚宁、昌黎、乐亭诸州县米贮喜峰口仓,亏二千五百馀石, 执玉
请视通州中、西二仓例免追偿。部议不许,上特允之。密云城临白河,旧筑土木堤坝尽圮,仅存石堤。上游有积土斜出,激水使怒,俗谓之「土嘴」。 执玉
疏请疏治,使水得畅流;仍筑土堤,务坚厚,用榆囤载石为基,使辅石堤护县城。上褒其妥协,命于夏月水涨前竟工。迁兵部尚书,仍署总督。是岁秋,积雨,永定、滹沱诸水皆盛涨。 执玉
疏报灾,上命侍郎牧可登、副都统阿鲁等分往治赈。 执玉
奏言:「诸州县被水,消长不一。有上谕所及,而水消未成灾者;有上谕所未及,而水大成灾,田庐被淹,急须拯 ……地既圈,以邻近州县地拨补,粮额从旧贯,于是有寄粮;佃租户移新地,于是有寄庄。历年既久,百弊丛起。上令 执玉
勘察,更除改正,并举怀安、宣化、万全、宝坻、丰润、三河诸县为例。 执玉
奏言:「此外所在皆有,如晋州武丘村、孔目庄,赵州马圈村粮有在赞皇者;蔚县夹道沟、细贤庄粮有在宣化者; ……,此收彼除,不使有交错之病,亦无庸存代徵之名,经界各正,田赋悉清。」直隶驿马一,每岁杂支大率至十两。 执玉
奏定马一每岁杂支三两六钱。昌平、延庆、宣化诸驿事烦​​,拨僻地马协济,而牧养仍责原驿。 执玉
奏请改隶受协州县牧养。皆下部议行。

直隶耗羡归公,自雍正三年始。部议元、二年耗羡在三年补纳者,州县充公用,仍当追偿。霸、文安等七州县民借仓谷,逋米二万一千石、谷一万六千石各有奇,部议责州县追偿。 执玉
言:「元、二年耗羡在未著令归公以前,前督臣许州县充公用。今欲追偿,是为小费而失大言。」又言:「仓谷民欠历年已久,人产胥绝。今欲追偿,此数十年官州县者无虑百数,悉逮其子孙而加以追比,于情可悯。」上并如 执玉
议,宽之。

九年,以病甚乞解任,许之。十年,病少瘳,命领刑部尚书。十一年春,复命署直隶总督,力辞,上勉之行。三月,卒于官,赐祭葬。 执玉
重民事,每请从宽大,疏入辄报可。 执玉
尝曰:「吾才拙,政事不如人,可自力者勤耳。勤必自俭始。」养廉岁用十三四,馀归之司库。

杨永斌
杨永 ……倬、宗仁、毓珣,皆圣祖所擢用,丕著勋勚;世宗畀以兼圻,忠诚靡懈,恩礼​​始终,宜矣!幰度居官不扰民, 执玉
、永斌尤勤勤施惠,文乾、宗锡能济其美。世宗治尚明肃,诸臣皆以开敏精勤称上指,为政持大体,与夫急功近名
    (案祖念字修父,后为诸生,励学行;力田,以资父游,第称其孝。著有「易用」六卷──(参「福建通志」总卷三八)。)
  是年,俞大猷以讨平河源、翁源贼李亚元等,总两广兵,与总督谭纶同镇梧州,寻纶为 蓟门总督,
乃疏论召募南兵以济时急(采「全边」)
  是年,戚继光以闽帅应召入京,副神机营事,总理蓟、昌辽、保 …… (第 17 页)
  秋七月,从大猷至京师(旧谱:『七月,俞公以都督入掌后军府事,公从至京;因得纵观各边,察其形势』)。先生于途间作「北征道中」四篇。
    翩翩五两,载发载远;沙滩累累,溪流反反。临此剑津,伊思塞苑;我有所据,遥展嬿婉(原注:欲往 蓟门
访戚总理)
    秋风拂拂,杨柳凄凄;商羊为虐,树杪栖泥。四野萧飒,几乏遗黎;羁人夜泊,蟋蟀宵 …… (第 21 页)
  曹能始(学佺)生。
万历三年乙亥(一五七五),先生三十五岁。
  先生在京师得俞公之推荐,得谒戚总理于 蓟门(时戚继光总理蓟镇事)
;并上书于谭大司马纶公,论独轮车制。司马叹服,即补授教军官以董其事。
  是年三月,戚公重建三屯营城 …… (第 22 页)
    顺天巡抚王公一鹗荐语:『练部曲之心以仁,酬国士之知以义,恤贫苦若家人妇子,谈韬略本礼乐诗书』。
    先生过蓟州诗:『燕京八千里,复作 蓟门
行;剩有溪山兴,能忘沙塞情。朔风摧短草,寒月近长城;流涕二三策,何人似贾生』! …… (第 24 页)
    上大司马谭公书:『比从俞将军游,□□□□□□兵略,五年于斯矣。凡奇正变化,……已得其精,故用之小,则其效亦小,用之大,则其效亦大。此第之所自期,亦俞将军之所深信者也。昔人谓其妻不识,其友识之。若第者其友不识,其师识之者也。且第亦非徒求进也,盘根错节,利器之所必试,投大遗艰,志士之所乐为,诚于九边之中,而择其地之最重,于重地之中,而择其事之最难者,使第居之,假以便宜,宽之文法,有不能斩将搴旗,奠固疆土,垂功名于竹帛者,非夫也。即斧钺之诛,有所不辞矣。第闻之骐骥之足,必骋于康庄,而后捷可见也;鹏鸟之翼,必翔于廖廓,而后大可知也;使徒置第于閒散无事之地,坐消其奋进有为之心,非所望于恩台者矣。……今当出塞,感激自鸣,皆肝膈肾肠之要也,惟恩台垂察焉』 (「蓟门
兵事」)
    (按此书无年月,但先生于次年春受谭公荐为潮河提调,则上此书当在此年冬间也,姑系于 …… (第 25 页)
  到任后,禀大司马谭公揭,报告一切设施。
    卑职一介书生,妄意投笔,谬蒙恩台简拔,待罪潮河,知遇之恩,即杀身不足为报矣。然 蓟门
天下重镇,而潮河 (第 26 页)
蓟门
要冲,况当变故之新,特号艰危之所,故命下之日,此中将吏,无不惊疑,谓卑职以南人而当边事,以书生而抚剧 …… (第 26 页)
旌旗千百往来,而驻于墩台,或以骑□□□循环而饮于河侧,夜不收官出力任事,略无退缩,此强酋所畏怀也…… (「蓟门
兵事」)
  四月,兵部尚书谭纶公卒,年五十八,谥襄敏。公始终兵事随三十年,与戚公齐名,世称谭、 …… (第 26 页)
虚语乎?承惠纸甲,感激难言;女子既嫁,犹累父母,若是奈何奈何!无可图报,惟务建明,盖报国所以报老师也 (「蓟门
兵事上」)。 …… (第 27 页)
疗疾也」!昔仲尼不语怪,非无怪也,语之而莫可穷诘,故存之,而使人自悟……』。
  时巡抚陈公道基新来 蓟门,
先生作禀贴请其巡边,以收四益。
    禀巡抚陈公论巡边四益:『恭惟恩台,下车以来,捐不急之费,罢无 (第 29 页)
益之征,凡百猷为,与民休息,譬如大旱之后,润以甘雨, 蓟门
二十里间,儿童走卒,靡不歌诵恩泽,朝廷自此无北顾忧矣。然卑职愚昧,犹有请焉,边人愿见恩台如见父母,诚 …… (第 29 页)
    八月望日,塞下读兄书,惠教四言,字字药石,非骨肉相知不能及此,且其词文旨远,令人三复不忍释手。从前极深研几之说,殊不若是之切近精实也。兄之学问长益,其在斯乎?第自待罪古北,日夜劻勷,外抚强夷,内训疲卒,身劳虑竭,发白无数,老母见之,深以为忧,曰儿奈何若是?对曰:业已委质为封疆之臣,谊当如是,不敢辞也。
  又答郭道见书其略云:
     蓟门
为古北地,去忧炒蛮入寇,乃雅鹘,又古北东界,所失虽少,然东牟大将军坐是削俸,协守而下论罪有差,内外缙 (第 34 页)
绅士大夫言国大计者,皆汹汹然为 蓟门
深虑,是以谭襄敏公特置弟于此,兄谓虎穴,亶其然乎。待罪以来,奔走靡息,夷情边境,偶皆即安,可幸无罪。 …… (第 34 页)
    (案万历八年「祭郭道见文」有『余生世四十,不识哭泣,去秋哭吾父,今春哭吾师俞虚江公』一语,可知木山公系卒于本年秋间,至八年春始闻俞公讣也。又「答林日正书」有云:『先人木山公资品极高,时以已意论断经书,迄今思之,皆有至理,尝至 蓟门,
弟奉侍一年,绝口不问禄人多寡,每御酒肉,则思宗族之贫,……故生则乡闾爱之,殁则邑里思之』。按祭外母亦 …… (第 35 页)
    江县相逢意已投,归来为吏古擅州;六韬口授青枫晚,万里心丧白昼秋。共说中原须老将,谁知永别在孤舟!感恩莫遂衔环报,泪洒西风哭未休。
  二月,闻友郭道见卒于闽,为文哭之。
    「祭郭道见」:『维万历八年春二月,陈第居 蓟门,
有人来自闽,称吾友郭道见亡者,余哭之哀,然犹狐疑未定;越夏五月余家兄至塞下始信,余哭甚哀。又越六月十 …… (第 36 页)
  三月,戚公继光同监兵翟大夫游潮河,又广徵战守之策,集全镇将领以及士伍之众,虚心询访,凡有见合机宜,足裨时用者,均博采用长「戚谱」。先生作边防五事答戚总理,其大要为:(一)遗尖哨远探夷情,以明情报。(二)重暗哨以密查各拨所之勤惰及不法情事。(三)联楼台以严瞭望。(四)派路将提调巡查各烽墩守军。(五)受提调以权衡,庶可核客兵,以收互助之效。

  五月,先生兄又山(字季实) 蓟门;
六月,运木山公柩归葬,并奉母及林孺人及先生子等归连江。
    (按「祭外母文」有云:『己卯秋,第不 …… (第 38 页)
  十二月,兵部尚书方公逢时题补先生为蓟镇三屯车兵前营游击将军,以署参将驻汉儿庄,用副总兵体统行事(旧谱)
    (按其告先生文有云:『庚辰腊月,谬有汉庄游击之转』 (「蓟门
兵事」)。按汉庄在喜峰口,为蓟镇要塞之一;盖方兵部得戚公之题请也。) …… (第 39 页)
信,则兵民一体,而政教相通,益鼓本营将士有勇知方,实圣明盛美事也。恐事属旷举,溪谷山泽不遍闻,故谕』 (「蓟门
兵事」下)
  于是,化顽俗为礼让,边民乐业,行旅妇孺拾遗物者,咸诣府自陈。
    「再谕父老檄 …… (第 40 页)
    「禀军门」:『卑职闻之军志曰:不和于国,不可以出军;不和于阵,不可以进战。故疆埸之间,以和为大。迩来主兵者病民,惟归咎于有司;主民者病兵,惟归咎于将领:皆非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如风俗何?卑职受任以来,凡事关于郡邑者,必以礼处之;惟知反己,不敢尤人;梁小儿之事是也。至于近营居民,卑职皆抚之如子,故往日兵民相戕,今则兵民相亲;争斗之风顿绝,和好之气渐臻;务使边境还淳,风俗返正,此卑职日夜惓惓之心也。……』 (「蓟门
兵事」下)
  时军营陋习,常有娼女滥冒军妻,窃容于行伍之中,既不能立其身家,又因而诱惑士卒,兵气 (第 41 页)
不扬,皆由于是。先生乃导之礼义,所部化之,咸知自爱。于是耻旧习娼家

窜名军籍者,皆陈牒自首,以求善退矣。先生亦给照善遣之,戚总理批语有:「此一举而正风俗,清营伍,绝盗贼,数善备矣。敬载本官善政也」(据 「蓟门
兵事」下「权宜执照呈」)
  先生承本营破敝之馀,行伍空虚,乃极力召募,应募者甚多,有不远数百里携 …… (第 42 页)
    潮河之役,父杖策而来曰:「人言关塞为魑魅罔两之乡,况古北又重地,故吾来视尔,尔其勉之;世称俞、戚,其尔典型乎」!第服斯言,今犹在耳;而父耳提不可复得矣。……庚辰腊月,谬有汉庄游击之转,兵本召募,纪律未彰,民苦荼毒,咨嗟罔诉。第奉家庭教诲,竭力从事,两月之间,兵民安堵,是以溪山父老二百馀人,俨然造之,第视其中有七八十馀,有九十者,不见吾父而见老人之长于父者,呜呼痛哉!……兹肃仆人,迎母就养,兄当将母而来,孙当依妇而至,故山荒落,吾父亦来格来游乎!…… (「蓟门
兵事」下)
  先生以关外虏夷索赏无厌,若不增赏,即多作歹窃犯关塞,实因将领调度失宜,战守无策,损 …… (第 43 页)
    本营幼兵,操演行伍,蒙本院重赏,人心益有鼓舞,皆相率而修武事矣。十年之后,当为精兵,执役以捍疆圉,戮力以报朝庭,实本院之赐。……且北人性质至愚,而体貌木强,教之武艺,则筋骨难调,教之阵法,则聪明不逮;故官旗费于讲解,士卒苦于捍格。兹童而习之,少而诲人,耳目手足与阵法武艺相忘,用之以战,或可冀挞伐之效也。…… (「蓟门
兵事」下)
  六月二十日,张公居正卒,享年五十八岁。公秉政十六年,鞠躬尽瘁,综覈名实,故南北守御 …… (第 47 页)
    鄙人志在青山,今得遂矣,喜甚快甚!不宁鄙人,妻儿尤踊跃自喜,何者?皆无所利于官故也。明春南归,与二三子者修春风沂水之乐,明不加不损之旨,于此生足矣,更何外慕?近与郭伯子书云:所谓当世伟男子者,非谓有顺无逆,有利无害,谓顺逆利害不动于中耳。若以倘来之去留为悲喜,非孔子所谓鄙夫欤!足下青年壮志,尚须透此一关 (「蓟门
兵事」下)
  是年冬,先生仍留蓟镇。朝廷有调戚公移镇南粤之旨,先生作「烧荒行」以寄慨,并序云:『 …… (第 50 页)
    请源回首十馀秋,最爱当年气食牛,霄汉勋名衣远,风尘交谊缔袍留;此来已识千金剑,南去徒悬一钓舟,鳞角凤毛真有种,相看能慰别离愁。
  七月十六日,舟次潞河,将历年在蓟所作之诗,整理成帙,名曰 「蓟门
塞曲」,并为之序。
     (第 53 页)
蓟门
塞曲自序:『……余居蓟久,短什长篇,近百馀首,远避唐人,不啻百舍,况风乎雅乎?徒以其身在塞也,亦名之 …… (第 53 页)
    别时,慨然曰:『自古隐士多,游人少,五岳之游,吾自其泰山始乎?然有母在,勿忍游也。读书未富,亦未可以游(旧谱)



万历十二年甲申(一五八四),先生四十四岁。

  先生归连江,筑倦游庐于西郊;杜门读书,以吟咏自乐。
    「归自 蓟门
诗」:『十年走边鄙,仗剑今来归,族姓多不辨,相顾但依依,闾阎日已侈,生计日已非,觅我同袍上,落落晨星 …… (第 55 页)
    闽中当日苦倭夷,郡邑凋残鸟雀悲,陡见风云秋叶扫,青山到处戚侯碑。

    承平日久不知兵,南北徵师浪结营,独有鸳鸯明节制,堂堂中国振先声。
     蓟门
烽火薄潮河,岁岁胡尘塞下过,一自元戎来作镇,秋风清夜沸弦歌。
    辕门遗爱满幽燕,不见风尘十六年 …… (第 56 页)
    按先生有园居三篇云:『郊居近十年,未尝一出户,庆吊都不行,宁免人憎妒,憎妒可奈何,聊得守恬素,种竹忽成林,夹径罗芳树,春至听黄鹂,秋来惊白露,时时酿斗酒,鸡忝款亲故,以兹久逍遥,浮名奚足数』。其三云:『早岁误谈兵,偶为谭(原注讳纶)俞识,祇役在 蓟门,
十载弃厥职,刀剑换犊牛,灌园蔬可食,亲朋时往来,浊酒话耕植,……行年五十馀,知非愧不德』。
     …… (第 61 页)
    「辞许抚台聘命」诗:『卜筑避人喧,入林久灭迹,幕府采虚声,干旄偶相索、尺素已力辞,重来意转迫,亲知胥劝勉,寸衷谁复白,不见 蓟门
时,旦夕修矛戟,掫捍在边陲,当路反乖逆,所以挂冠来,陶情寄蔽泽,运斤固无能,何从得郢质』。
     …… (第 64 页)
    (按「明史」卷二七。载:『有容字士宏,宣城人,幼走马击剑好兵略,举万历七年武乡试,授昌平千总,调蓟东路辖南兵。万历十二年秋,朵颜犯刘家口,有容以二十九骑击退之,由是知名,寻从宋应昌援朝鲜,乞归』。时日本封事坏,倭有进犯势,福建巡抚金学曾起有容,使守浯屿、铜山一带,先生在 蓟门
时,因与有旧,故访之。按有容曾序 (第 70 页)
「蓟门
兵事」云:『季立先生在蓟,余甚习其行事』云云,可知其与先生相交之深。) (第 70 页)
万历二十六年戊戌(一五九八),先生五十八岁。

  春二月,至海坛访沈士宏将军;示以所著 「蓟门
塞曲」,将军录存之(见「合刻塞曲粤草」序)。乃同泛海,观石碑洋。
    (「入粤记」:『戊戌春仲, …… (第 71 页)
  冬十月,访沈有容将军于嘉禾(今厦门);先生示以「两粤游草」,将军为之作序,与「塞曲」合刻。
    (「合刻塞曲粤草序」:『往戊戌春,季立先生过余海坛,以 「蓟门
塞曲」示录藏之。余辛丑春,先生自粤归,复过余嘉禾,检其箧中,得「两粤游草」,余又手录,将合而梓之。先 (第 86 页)
生固逊,谓「塞曲」多得自马上,「粤草」多得自舟中,音节弗类,宋人燕石也,安用市张以取笑大方。余曰:不然。夫诗犹画也,山川之形势存焉,余尝至蓟未尝至粤,今读塞曲,戚戚然若陟降于滦河孤竹之墟;读粤草栩栩然神游于五羊八桂之境也。……先生著述颇富,其道真在「谬言」、「意言」,其绪馀在书札与「松轩讲义」,其土苴在 「蓟门
兵事」及兹二编,虽然道器匪离,有味哉庄子履豨之说也,孰谓观二篇者,不足见先生。万历辛丑十月望日,宛陵 …… (第 86 页)
    「题梅岭长春图,为陈尔聘先生称寿」:『温陵西岭梅花开,淩霜破雪环书台,台中真人缘玉杖,被襟著述垂将来,壮岁弓旌走宦海,直道匡时志不改,苍生霖雨系深恩,维持吴楚声先在,拂衣一旦还旧山,杜门却扫花鸟间。……』(「五狱游草」卷二)
  二月,刻 「蓟门
兵事」成,沈有容(士宏)将军为之作序。
     (第 89 页)
「刻 蓟门
兵事序」:『季立先生在蓟,余甚习其行事。今去蓟二十年馀,兵民思之一日也。闻其少时尝设皋比于漳,去漳三 …… (第 89 页)
鄙耶,无用而不废真用者,谁氏之子(原注:音止)耶」。歌竟大笑。余味其意,似自道生平,且憬余也。兹刻其 「蓟门
兵事」,因系之泛海之歌。万历癸卯二月朔日,宛陵沈有容撰』。

  暮春,至嘉禾屿,同沈士 …… (第 90 页)
    「时崇相北上课绩」:『去岁闽来,就君白下;我诲我仪,奕奕大雅。青阳载转,朱明兆夏;匪忍索离,敢云絷马!兹当奏绩,言别江浔;驱车既北,汎舟亦南。世途阻险,至人陆沈;相去日远,跂怀德音。 蓟门
鱼雁,慰我遐心』。
    按「崇相集」「李 …… (第 94 页)
  七月,抵江西德兴,见其兄。盖先生由戊戌别兄游粤,至兹已八载矣(「五岳游草」卷五)
    「初秋访家兄德兴,因忆 蓟门
之晤」:『西兴僻在万山头,来自金陵几易舟,八载分携须尽白,他乡欢会泪还流。论文转忆青灯夜,抚景真同紫 …… (第 95 页)
    按「寄心集」卷一有「四忆」诗,为先生七十一岁(辛亥)冬刻该集时,述其生平经历之作,以之冠于篇首者。诗中第一忆系述其在漳之事,至刻集时约别四十年;第二忆系述其四十岁时在 蓟门
之事,至刻集时适已三十年矣;第三忆系述其游粤六十岁时之事,至辛亥适已别十年矣;第四忆即为游武当事,有 …… (第 100 页)
    (子祖念跋云:『……一出六年,竟毕五岳而反,次年(即本年)检刻游草,命共校雠之夜,家大人颇好吟诗,兴到辄矢口而咏,伸纸而笔,唯以自适其适,不屑人之工掘赞毁也。先是尝刻 「蓟门
寒曲」,「两粤游草」及「寄心集」,金陵焦太史谓有风人之遗,其动物感时,不让杜子美、白乐天,今出是编, …… (第 141 页)
    温陵何乔远亦为立传,论曰:『俞武襄,儒者也;束发从戎,历涉山海,身经百战,为东南抵柱名臣。然其生平所国士待者,汤克宽、欧阳深、邓钟与公四人而已。彼三人者以武功终始,公独以著述名其家,回视立谈抵掌,横槊 蓟门
时事,直作三昧游戏观矣。晚年云水翱游,脱缰于风尘之外,察其意似欲立身于无何有之乡,以第一等人自期,试 (第 14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