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類
目錄類
正史類
別史類
類書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姚君广之家传(戊申)
君讳家勤字广之姓姚氏国学生先世由休宁荪溪迁
杭州著籍钱塘本生曾祖首源公讳际恒邃经学富著
述所交游皆一时贤达与同里 吴徵士庆百 萧山毛检
讨大可尤相契弟公射公无子公笃于友爱命次子房
仲公后焉君之祖也生二子仲为邑文学王言公君之
考 (第 10b 页)
君讳家勤字广之姓姚氏国学生先世由休宁荪溪迁
杭州著籍钱塘本生曾祖首源公讳际恒邃经学富著
述所交游皆一时贤达与同里 吴徵士庆百 萧山毛检
讨大可尤相契弟公射公无子公笃于友爱命次子房
仲公后焉君之祖也生二子仲为邑文学王言公君之
考 (第 10b 页)
。陶澍撰。江苏水利全案正编四十卷,附编十二卷。李庆云撰。浙西水利备考八卷。王凤生撰。西湖水利考一卷。 吴农祥
撰。萧山水利书七卷。来鸿雯、张文瑞、张学懋同撰。湘湖水利志三卷。毛奇龄撰。海塘新志六卷,两浙海塘通志
《浙江通志》杭州府
葛洪井 《怀古录》曰:此葛公名元,以吴赤乌年上升。洪字稚川,元从孙也。皆憩龙井葛坞,今并名葛洪,掩其祖矣。 吴农祥 曰:按孝先居杭,事无可考。此井安知非稚川炼药之所耶。或曰:龙井,李德淘井得铁牌,上有赤乌年祷雨字。或
葛洪井 《怀古录》曰:此葛公名元,以吴赤乌年上升。洪字稚川,元从孙也。皆憩龙井葛坞,今并名葛洪,掩其祖矣。 吴农祥 曰:按孝先居杭,事无可考。此井安知非稚川炼药之所耶。或曰:龙井,李德淘井得铁牌,上有赤乌年祷雨字。或
作闽加文渊阁,非。谢山全氏言:『野史流传多失』。昔 吴农祥
于公为戚属,而为之传曰:『以四万金与贵阳及专奉闽中事,其不可据如此;因为之别作事状』云。「勘本」「书 …… (第 276 页)
「勘本」曰:司马公为令时,左光先以巡按至,凡属吏之馈遗少后者多中劾;公独以巨瓮二,盛泉水上之。光先闻其廉,辄不敢议。就戮时,公长子善毓从死。行刑者,为其旧部,乃投公于海以副其志。太夫人傅氏、夫人蒋氏及次子善,有义士匿之;或以之告提督田雄,雄亦服其义,置弗究,遂得归钟祥。全氏曰:『杭人 吴农祥 作公传,谓公与刘公中藻以治兵故,有旷林之争,互杀其中军将以相攻;刘公夫人劝之而止。此妄言也,刘公于公 (第 306 页)
始终无间。 农祥 所记明末事 (第 306 页)
「勘本」曰:司马公为令时,左光先以巡按至,凡属吏之馈遗少后者多中劾;公独以巨瓮二,盛泉水上之。光先闻其廉,辄不敢议。就戮时,公长子善毓从死。行刑者,为其旧部,乃投公于海以副其志。太夫人傅氏、夫人蒋氏及次子善,有义士匿之;或以之告提督田雄,雄亦服其义,置弗究,遂得归钟祥。全氏曰:『杭人 吴农祥 作公传,谓公与刘公中藻以治兵故,有旷林之争,互杀其中军将以相攻;刘公夫人劝之而止。此妄言也,刘公于公 (第 306 页)
始终无间。 农祥 所记明末事 (第 306 页)
左良玉内犯而南都亡、郑芝龙通款而福京亡、孙可望迎降而滇中亡;此三人,实为三朝之叛臣、三朝之大关楗也。温氏有云:『以芝龙冠郑成功传首、以可望附李定国传中』,而独不为良玉立传。今「摭遗」于成功、定国两传俱承其意,乃别列良玉传于「逆臣」以补之。夫良玉之叛,自非郑与孙之比也。矧当南渡之初,犹肯心于国是;即如伪太子、童妃两案为之翻覆申辩。无
如马士英激之挺险耳。凡论南都事者,若 吴农祥 辈皆以王之明为真。夫乙酉以后,东宫、二王之车从迹杂出,南伪太子则似乎东宫、北为伪太子则似乎永王;又 (第 702 页)
如马士英激之挺险耳。凡论南都事者,若 吴农祥 辈皆以王之明为真。夫乙酉以后,东宫、二王之车从迹杂出,南伪太子则似乎东宫、北为伪太子则似乎永王;又 (第 702 页)
呜呼!吾乡死事诸公,公为最后,而所成亦最伟。然世人但知誇公之忠诚,而予更
服公之经略。故涉历山海之间,且耕且屯,而民乐输赋;招抚江北三十馀城,而市不易肆;小住缑城,而陂塘之利传之无穷。惟其深仁以成遗爱,斯在古人中,诸葛孔明渭南之师不过尔尔。诸葛有荆、益之凭藉,所以得成三分之业;而公无所资,终于赍志以死,则天也!尝有盗公之衣者,部下擒而献之公;曰:『衣在我为我煖,在尔为尔煖;其煖一也』。即以其衣赐之。其大度如此。姚江黄公之志,其叙公北征稍详;而前后多所挂漏。至于公之官阶,终尚书;浙督赵公曾以其印上之。而高氏「雪交亭集」以为阁学、黄氏「墓志」以为侍郎,皆不合;「翁洲新志」则谓公于己丑已官尚书,亦不合。若杭人 吴农祥 所作公传,尤诞妄不足取信。予乃考公集中诸事迹,合之野史所纪,并得之先族母之所传者,别为碑铭一篇。或曰 …… (第 229 页)
吾乡传张督师画像者颇多,其遗集卷首亦有之;而神气骨相各不同。先伯母自黄岩
归,予以叩之;则曰:『无一肖者。尝闻先公于甲辰钱塘狱中,曾写一像,当有存者;汝盍访之』!予乃贻书访之万九沙先辈,而九沙曰:『有之』;因摹寄焉。先伯母曰:『是已』。予遂取姚江黄先生之志、杨徵士遴之记及 吴农祥 传读于旁,先伯母曰:『惟「吴传」舛戾无可信者。然吾所记轶事,虽耄忘十九,尚有足以补黄、杨之阙;汝其识 …… (第 230 页)
「鄞张忠烈公年谱」,题全先生祖望辑。其书出自郑氏,郑氏言得之姚江黄氏。董君孟如修「鄞志」时,尝据以校正;之谦乞孟如假写以归。今反覆读之,有大疑焉。全先生所著书,其弟子董秉纯称三十馀种;「年谱」有作,则见于张尚书集序。然『鲒埼亭集』与「外编」所存文字,于忠烈毕生志节、行谊,求之惟恐不尽。忠烈之女,为全先生诸母行;先生年十八时,已从之问遗事。补黄、杨二徵士「志记」阙失,纠 吴星叟 「啸台集」谬误,一见之「神道碑铭」、再见之「与万九沙、赵谷林书」:盖至审且慎矣。「年谱」晚出,一人之 (第 256 页)
服公之经略。故涉历山海之间,且耕且屯,而民乐输赋;招抚江北三十馀城,而市不易肆;小住缑城,而陂塘之利传之无穷。惟其深仁以成遗爱,斯在古人中,诸葛孔明渭南之师不过尔尔。诸葛有荆、益之凭藉,所以得成三分之业;而公无所资,终于赍志以死,则天也!尝有盗公之衣者,部下擒而献之公;曰:『衣在我为我煖,在尔为尔煖;其煖一也』。即以其衣赐之。其大度如此。姚江黄公之志,其叙公北征稍详;而前后多所挂漏。至于公之官阶,终尚书;浙督赵公曾以其印上之。而高氏「雪交亭集」以为阁学、黄氏「墓志」以为侍郎,皆不合;「翁洲新志」则谓公于己丑已官尚书,亦不合。若杭人 吴农祥 所作公传,尤诞妄不足取信。予乃考公集中诸事迹,合之野史所纪,并得之先族母之所传者,别为碑铭一篇。或曰 …… (第 229 页)
吾乡传张督师画像者颇多,其遗集卷首亦有之;而神气骨相各不同。先伯母自黄岩
归,予以叩之;则曰:『无一肖者。尝闻先公于甲辰钱塘狱中,曾写一像,当有存者;汝盍访之』!予乃贻书访之万九沙先辈,而九沙曰:『有之』;因摹寄焉。先伯母曰:『是已』。予遂取姚江黄先生之志、杨徵士遴之记及 吴农祥 传读于旁,先伯母曰:『惟「吴传」舛戾无可信者。然吾所记轶事,虽耄忘十九,尚有足以补黄、杨之阙;汝其识 …… (第 230 页)
「鄞张忠烈公年谱」,题全先生祖望辑。其书出自郑氏,郑氏言得之姚江黄氏。董君孟如修「鄞志」时,尝据以校正;之谦乞孟如假写以归。今反覆读之,有大疑焉。全先生所著书,其弟子董秉纯称三十馀种;「年谱」有作,则见于张尚书集序。然『鲒埼亭集』与「外编」所存文字,于忠烈毕生志节、行谊,求之惟恐不尽。忠烈之女,为全先生诸母行;先生年十八时,已从之问遗事。补黄、杨二徵士「志记」阙失,纠 吴星叟 「啸台集」谬误,一见之「神道碑铭」、再见之「与万九沙、赵谷林书」:盖至审且慎矣。「年谱」晚出,一人之 (第 256 页)
尝问左右曰:『绝粒几日可死』?曰:『七日』。公曰:『何缓也』!然是时风帆浪楫,从亡诸臣多蕉萃无颜色,而公丰采隐然,白晢如故。庚寅冬,父卒,监国令墨衰视事。翁洲破,叹曰:『先帝以治行拔向中,不得死难;华亭之役,不与沈、夏诸死俱死;福宁之役,不与刘公俱死;偷生七载,亦希得一当以报先帝,今已矣。先大父在殡,老母在堂,向中不可死,然不死则辱,不如一决之愈也。我死,幸投我海中以志恨』。大兵召之不至,捕之,衰绖入见。大帅问曰:『召君不来,捕君则来,何也』?公曰:『召则恐谕降也,捕则仅就戮耳』。翔武而出。次日,行刑者乃其旧部,遂投公于海。长子善毓从死。而太夫人傅氏、夫人蒋氏及次子善骘,有义士匿之。或以告之提督田雄,亦服公义,弗究也。其后归钟祥。公之死也,得年四十有一。
予读杭人 吴农祥 所作公传,谓公与刘公以治兵故有旷林之争,互杀其中军将以相攻,刘公夫人劝之而止;此妄言也。刘公于公始终 (第 182 页)
无间, 农祥 所记明末事,半出无稽,不特公传也。 …… (第 182 页)
公麾其爱妾、幼女及万化妻章氏投井死。而急过邦浚,邦浚方与武语,公曰:『二将军何语』?邦浚曰:『下官等皆应从明公死,然城中火药尚多,不可资人,不如焚之,以为吾辈死所』。公出袖中火绳示之曰:『此固吾意』。乃共入库中环坐,宾客、仆从愿从者皆从焉。公子万化尚巷战,力尽见执。有告者曰:『公子死矣』!公即命从者举火。顷刻,药大发,如地震,王师反走辟易,多蹂践死。火止,大索公不得,乃知在灰烬中。而傅岩亦死于义乌。邦浚妻傅氏亦死。公孙都督钰以奉表入闽,亦死浦城。金华城中之民死者亦十九。而国安亦卒为本朝所诛。公开府十馀年,前则有阿附武陵之嫌,后则有由贵阳进用之诮,及其孤城抗命,阖门自尽,天下疑者始大白。
(野史流传所记公事多谬。 吴农祥 为公传亦然。如云公以四万金与贵阳及专奉闽 (第 187 页)
农祥 于公有戚属,尚不可据,予故作事状以正之。) (第 187 页)
予读杭人 吴农祥 所作公传,谓公与刘公以治兵故有旷林之争,互杀其中军将以相攻,刘公夫人劝之而止;此妄言也。刘公于公始终 (第 182 页)
无间, 农祥 所记明末事,半出无稽,不特公传也。 …… (第 182 页)
公麾其爱妾、幼女及万化妻章氏投井死。而急过邦浚,邦浚方与武语,公曰:『二将军何语』?邦浚曰:『下官等皆应从明公死,然城中火药尚多,不可资人,不如焚之,以为吾辈死所』。公出袖中火绳示之曰:『此固吾意』。乃共入库中环坐,宾客、仆从愿从者皆从焉。公子万化尚巷战,力尽见执。有告者曰:『公子死矣』!公即命从者举火。顷刻,药大发,如地震,王师反走辟易,多蹂践死。火止,大索公不得,乃知在灰烬中。而傅岩亦死于义乌。邦浚妻傅氏亦死。公孙都督钰以奉表入闽,亦死浦城。金华城中之民死者亦十九。而国安亦卒为本朝所诛。公开府十馀年,前则有阿附武陵之嫌,后则有由贵阳进用之诮,及其孤城抗命,阖门自尽,天下疑者始大白。
(野史流传所记公事多谬。 吴农祥 为公传亦然。如云公以四万金与贵阳及专奉闽 (第 187 页)
农祥 于公有戚属,尚不可据,予故作事状以正之。) (第 187 页)
与赵谷林辨啸台集中纪苍水事述书
吴农祥 啸台集,其文散漫冗长固不足言,而所纪明季事尤失实。如谓刘阁部中藻与李尚书向中挥戈海上,瞿临桂死黔中, …… (第 276 页)
其曰『监国赐公进士出身,授兵曹』:按公释褐官检讨,掌制诰事,兼行人使闽,非部郎也。其曰『改兵科,监张名振军,出松江,飓风覆舟;六日,钱唐失守,扈监国出舟山,依名振;名振死,公领其众;舟山破,扈监国至厦门』:按公由检讨擢佥都,非兵科。钱唐破,监国至舟山,黄斌卿拒不纳,监国入闽,至长垣,而公始监名振军出松江。斌卿败,监国始入舟山。舟山破,名振尚未死。 农祥 所言,无一不错。其曰:『是时隆武亡,郑成功闻监国至而喜,来受约束,迎公厦门』:按监国再由舟山入闽,成 …… (第 276 页)
无记录之者』;然则 农祥 并公之北征录亦未见,而妄为公传,无惑乎其妄言也。至谓公屯田林门岛中被执,则不知公被执时已散兵。谓公子 (第 277 页)
死白下,则不知其在京口。总之,无一语足据者。郢书燕说,混淆信史,吾不知其何意也。
农祥 自负博物,近则方文辀、杭大宗皆力推之,不知其言无足采也。 (第 277 页)
吴农祥 啸台集,其文散漫冗长固不足言,而所纪明季事尤失实。如谓刘阁部中藻与李尚书向中挥戈海上,瞿临桂死黔中, …… (第 276 页)
其曰『监国赐公进士出身,授兵曹』:按公释褐官检讨,掌制诰事,兼行人使闽,非部郎也。其曰『改兵科,监张名振军,出松江,飓风覆舟;六日,钱唐失守,扈监国出舟山,依名振;名振死,公领其众;舟山破,扈监国至厦门』:按公由检讨擢佥都,非兵科。钱唐破,监国至舟山,黄斌卿拒不纳,监国入闽,至长垣,而公始监名振军出松江。斌卿败,监国始入舟山。舟山破,名振尚未死。 农祥 所言,无一不错。其曰:『是时隆武亡,郑成功闻监国至而喜,来受约束,迎公厦门』:按监国再由舟山入闽,成 …… (第 276 页)
无记录之者』;然则 农祥 并公之北征录亦未见,而妄为公传,无惑乎其妄言也。至谓公屯田林门岛中被执,则不知公被执时已散兵。谓公子 (第 277 页)
死白下,则不知其在京口。总之,无一语足据者。郢书燕说,混淆信史,吾不知其何意也。
农祥 自负博物,近则方文辀、杭大宗皆力推之,不知其言无足采也。 (第 277 页)
词。与朱恭人年皆五十始举子,事属仅见。年六十七,朱恭人殁 于京师,乃以少宰乞假归田,踰三年而殁。钱唐 吴星叟农祥
作传。
○彭羡门论沈董词
■彭羡门见沈去矜、董文友词,笑谓邹程村曰:〔泥犁中皆若人,故无俗物。〕斯言
○彭羡门论沈董词
■彭羡门见沈去矜、董文友词,笑谓邹程村曰:〔泥犁中皆若人,故无俗物。〕斯言
名。而太仓吴伟业尤为之冠,其词学屯田、淮海,高者直逼东坡,王士祯以为明黄 门陈子龙之劲敌。自馀若钱塘 吴农祥
、嘉兴王翃、周筼,亦有名于时。其后继起者, 有前七家、后七家,前十家、后十家之目。前七家者,华亭宋徵
。那人别后憔悴,甚尺幅生绡空写。 丁香带结,任帐底烟销兰麝。想多时、抛却檀槽,淡淡眉峰蹙也。
■卷中 吴农祥 题词独多,有风流子,代女郎赠主人。有〈凤凰台上忆吹箫〉,代主人 赠女史。又有〈沁园春〉三阕。末阕云: ……笛,银河隔断,碧海青天。 春色依然。玉人何处,妙手空将好事传。伊相谑,除身为明镜,分得婵娟。 跋云: 〔星叟先生 将戏语谱入,余亦再叠前韵,名曰恼髯,以当懊侬,鸿再记。〕按 星叟, 即 农祥 也。小史盖谓紫云。裘文达日修题五绝句,第四云: 卷中诗伯首渔洋。诸子飞腾各擅场。一事难忘惆怅处,不将
■卷中 吴农祥 题词独多,有风流子,代女郎赠主人。有〈凤凰台上忆吹箫〉,代主人 赠女史。又有〈沁园春〉三阕。末阕云: ……笛,银河隔断,碧海青天。 春色依然。玉人何处,妙手空将好事传。伊相谑,除身为明镜,分得婵娟。 跋云: 〔星叟先生 将戏语谱入,余亦再叠前韵,名曰恼髯,以当懊侬,鸿再记。〕按 星叟, 即 农祥 也。小史盖谓紫云。裘文达日修题五绝句,第四云: 卷中诗伯首渔洋。诸子飞腾各擅场。一事难忘惆怅处,不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