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類
目錄類
正史類
別史類
類書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四板桥 嘉靖仁和县志去城东北一里今改石桥
(吴农祥 四板桥记杭城清泰门郭外不一二里有/四板关江水入城河大道也关有桥近圯僧圣基)
(慨然思修复已叠石成 (第 26a 页)
(吴农祥 四板桥记杭城清泰门郭外不一二里有/四板关江水入城河大道也关有桥近圯僧圣基)
(慨然思修复已叠石成 (第 26a 页)
(适狱卒窃其二误于十三夕先发囚皆利斧斩门/大噪时漏下二鼓学龙立召巡兵持挺格之悉伏)
(辜升福州知府移守漳郡/多惠政去后民立祠祀之)
方尚恂 (吴农祥 方尚恂传字威侯淳安人万历癸丑/进士授刑部主事历员外郎中出知建宁府)
(郡当潘枢吴建之乱馀党未靖抚 (第 32a 页)
(辜升福州知府移守漳郡/多惠政去后民立祠祀之)
方尚恂 (吴农祥 方尚恂传字威侯淳安人万历癸丑/进士授刑部主事历员外郎中出知建宁府)
(郡当潘枢吴建之乱馀党未靖抚 (第 32a 页)
朱里(杭州府志字商角号青莱钱塘人邃于史学自/西汉太初元年迄南宋祥兴二年计一千三百)
(八十三年凡一千五百九十九人各为论断名青/莱续史一十八卷书成而盲人以为符左氏云)
丁澎 (吴农祥 丁飞涛传字飞涛号药园仁和人顺治/乙未进士累官礼部祠祭司郎中典河南乡试)
(罢归不问户外事而自娱 …… (第 27a 页)
(其诗容与閒易以陶徵士为宗然未尝以摹仿伤/格也康熙己未成进士改庶常会有以博学宏词)
(荐者试入高等授翰林院编修/未久卒所著有斗虹集八卷)
吴农祥(钱塘县志字庆伯宫允太冲长子少异敏一/览成诵家有赐书键户伏读茹经涵史驰骋)
(百家康熙戊午以博学宏词荐归而著书自娱诗/不下万馀首为文条贯五经尤精于易与萧山毛)
(奇龄友善然质疑送难不肯苟同所著有萧台集/二百四十卷梧园杂志二十卷流铅集四十卷诗)
(馀二十/四卷) 许汝霖(公举事实号时庵海宁人天性孝友中康熙/壬戍进士选庶常历赞善督江南学政釐正)
(文体整饬 (第 29a 页)
(八十三年凡一千五百九十九人各为论断名青/莱续史一十八卷书成而盲人以为符左氏云)
丁澎 (吴农祥 丁飞涛传字飞涛号药园仁和人顺治/乙未进士累官礼部祠祭司郎中典河南乡试)
(罢归不问户外事而自娱 …… (第 27a 页)
(其诗容与閒易以陶徵士为宗然未尝以摹仿伤/格也康熙己未成进士改庶常会有以博学宏词)
(荐者试入高等授翰林院编修/未久卒所著有斗虹集八卷)
吴农祥(钱塘县志字庆伯宫允太冲长子少异敏一/览成诵家有赐书键户伏读茹经涵史驰骋)
(百家康熙戊午以博学宏词荐归而著书自娱诗/不下万馀首为文条贯五经尤精于易与萧山毛)
(奇龄友善然质疑送难不肯苟同所著有萧台集/二百四十卷梧园杂志二十卷流铅集四十卷诗)
(馀二十/四卷) 许汝霖(公举事实号时庵海宁人天性孝友中康熙/壬戍进士选庶常历赞善督江南学政釐正)
(文体整饬 (第 29a 页)
(刻自成一子古诗出入陶韦律得杜法晚乃汎滥/唐宋诸家著有秋閒诗三仕二西诸草四川名宦)
(册庭由广西副使提学四川/公明造士有文翁化蜀之风)
彭孙遹 (吴农祥 彭孙遹传字骏孙号羡门海盐人顺/治甲午举于乡己亥成进士官内阁中书舍)
(人康熙戊午开博学宏词科大学 (第 19a 页)
(册庭由广西副使提学四川/公明造士有文翁化蜀之风)
彭孙遹 (吴农祥 彭孙遹传字骏孙号羡门海盐人顺/治甲午举于乡己亥成进士官内阁中书舍)
(人康熙戊午开博学宏词科大学 (第 19a 页)
约莫斋文集又问山集(会稽傅揆/重叙之著)
宜斋诗四十卷文集八十卷南归集十卷雪鸿集八卷
流铅集四十卷(钱塘 吴农/祥 庆伯著)银台存稿四卷(钱塘胡亶/保林著)
爱日堂文集(钱塘沈兰/先甸华著) 胥山集八卷(钱塘陆敏 (第 43a 页)
宜斋诗四十卷文集八十卷南归集十卷雪鸿集八卷
流铅集四十卷(钱塘 吴农/祥 庆伯著)银台存稿四卷(钱塘胡亶/保林著)
爱日堂文集(钱塘沈兰/先甸华著) 胥山集八卷(钱塘陆敏 (第 43a 页)
(压胜其说近是惟云此塔与大佛寺前之塔皆/壶瓶式为元时西僧攃攃所造今湖中三塔与)
(此式同则宋以前巳有之考吴越钱王俶造宝/塔四面各有宝字此塔亦有之郡人 吴农祥 断)
(为吴越时建/非臆说也) (第 8b 页)
(此式同则宋以前巳有之考吴越钱王俶造宝/塔四面各有宝字此塔亦有之郡人 吴农祥 断)
(为吴越时建/非臆说也) (第 8b 页)
暨布政使李公凡十
一郡所荐合得数百人仅遴取六人入告谬及予(六人/顾侍)
(御已辞免惟魏副使徐林/鸿咸 清吴农祥 五人赴试)予三辞不获(有三辞揭/子见本集)是年
戊午举乡试抚军将监临回避而虑予不行乃以覆部
咨文当驿 (第 12b 页)
一郡所荐合得数百人仅遴取六人入告谬及予(六人/顾侍)
(御已辞免惟魏副使徐林/鸿咸 清吴农祥 五人赴试)予三辞不获(有三辞揭/子见本集)是年
戊午举乡试抚军将监临回避而虑予不行乃以覆部
咨文当驿 (第 12b 页)
徵士徐君墓志铭
唐制博学宏词有科废不行久矣康熙十七年
天子法古爰
命内外大小臣工各举所知徵入都于是浙江巡抚以
海宁徐君林鸿应
诏明年春
召试太和殿庭布席
体仁阁下中使传
旨向来殿试进士定例立而对策今以尔等积学博闻
特赐坐赐食佥谢
恩毕既纳卷次日天子行大蒐礼次郊圻束卷
授三大学士暨掌院学士定其高下君时名籍甚又与
同里 吴君农祥 王君嗣槐吴君任臣萧山毛君奇龄宜
兴陈君维崧咸为大学士冯公延致邸第都人所称皆 (第 11a 页)
唐制博学宏词有科废不行久矣康熙十七年
天子法古爰
命内外大小臣工各举所知徵入都于是浙江巡抚以
海宁徐君林鸿应
诏明年春
召试太和殿庭布席
体仁阁下中使传
旨向来殿试进士定例立而对策今以尔等积学博闻
特赐坐赐食佥谢
恩毕既纳卷次日
授三大学士暨掌院学士定其高下君时名籍甚又与
同里 吴君农祥 王君嗣槐吴君任臣萧山毛君奇龄宜
兴陈君维崧咸为大学士冯公延致邸第都人所称皆 (第 11a 页)
曰此刘原父之俦也
六十年辛丑先生十七岁
六十一年壬寅先生十八岁
先生有族母为冰槎尚书女居黄岩是年返宁年八
十馀矣先生从之问遗事取姚江黄先生之志杨徵
士遴之纪 吴农祥 之传参互质證多有补订后卒成 (第 2b 页)
六十年辛丑先生十七岁
六十一年壬寅先生十八岁
先生有族母为冰槎尚书女居黄岩是年返宁年八
十馀矣先生从之问遗事取姚江黄先生之志杨徵
士遴之纪 吴农祥 之传参互质證多有补订后卒成 (第 2b 页)
于已丑已官尚书亦不合若杭人 吴农祥
所作公传尤
诞妄不足取信予乃考公集中诸事迹合之野史所纪
并得之先族母之所传者别为碑铭一篇或曰公子万 …… (第 15a 页)
督田雄亦服公义弗究也其后归钟祥公之死也得年
四十有一予读杭人 吴农祥 所作公传谓公与刘公以
治兵故有旷林之争互杀其中军将以相攻刘公夫人
劝之而止此妄言也刘公于公始终无閒 (第 11a 页)
农祥 所记明
末事半出无稽不特公传也
翁洲之难死者甚多而左班则以阁部张公尚书吴
公朱公李公吾乡兵科董公 …… (第 11a 页)
前则有阿附武陵之嫌后则
有由贵阳进用之诮及其孤城抗命阖门自尽天下疑
者始大白
野史流传所记公事多谬 吴农祥 为公传亦然如云
公以四万金与贵阳及专奉闽是也 (第 16b 页)
农祥 于公有戚
属尚不可据予故作事状以正之
前侍郎达州李公研斋行状
研斋李公天问阁集四卷皆丙戌以后之 (第 16b 页)
诞妄不足取信予乃考公集中诸事迹合之野史所纪
并得之先族母之所传者别为碑铭一篇或曰公子万 …… (第 15a 页)
督田雄亦服公义弗究也其后归钟祥公之死也得年
四十有一予读杭人 吴农祥 所作公传谓公与刘公以
治兵故有旷林之争互杀其中军将以相攻刘公夫人
劝之而止此妄言也刘公于公始终无閒 (第 11a 页)
农祥 所记明
末事半出无稽不特公传也
翁洲之难死者甚多而左班则以阁部张公尚书吴
公朱公李公吾乡兵科董公 …… (第 11a 页)
前则有阿附武陵之嫌后则
有由贵阳进用之诮及其孤城抗命阖门自尽天下疑
者始大白
野史流传所记公事多谬 吴农祥 为公传亦然如云
公以四万金与贵阳及专奉闽是也 (第 16b 页)
农祥 于公有戚
属尚不可据予故作事状以正之
前侍郎达州李公研斋行状
研斋李公天问阁集四卷皆丙戌以后之 (第 16b 页)
张督师画像记
吾乡传张督师画像者颇多其遗集卷首亦有之而神
气骨相各不同先伯母自黄岩归予以叩之则曰无一
肖者尝闻先公于甲辰钱唐狱中曾写一像当有存者
汝曷访之予乃贻书访之万九沙先辈而九沙曰有之
因摹寄焉先伯母曰是巳予遂取姚江黄先生之志杨
徵士遴之记及 吴农祥 传读于旁先伯母曰惟吴传舛
戾无可信者然吾所记轶事虽耄忘十九尚有足以补
黄杨之阙汝其识之先公生平不执宿 (第 13b 页)
吾乡传张督师画像者颇多其遗集卷首亦有之而神
气骨相各不同先伯母自黄岩归予以叩之则曰无一
肖者尝闻先公于甲辰钱唐狱中曾写一像当有存者
汝曷访之予乃贻书访之万九沙先辈而九沙曰有之
因摹寄焉先伯母曰是巳予遂取姚江黄先生之志杨
徵士遴之记及 吴农祥 传读于旁先伯母曰惟吴传舛
戾无可信者然吾所记轶事虽耄忘十九尚有足以补
黄杨之阙汝其识之先公生平不执宿 (第 13b 页)
拾之者因阅彭氏
之志不禁为之慨然乃述其绪言为跋尾
题戾园疑迹一
凡论南都事而以王之明为真者如杭人 吴农祥 辈皆
然甲乙纪略尤甚其实王之明之伪无疑即据纪略所
言其出狱入宫之后遣人持敕封南都狱神为王则居
然自以 (第 11a 页)
之志不禁为之慨然乃述其绪言为跋尾
题戾园疑迹一
凡论南都事而以王之明为真者如杭人 吴农祥 辈皆
然甲乙纪略尤甚其实王之明之伪无疑即据纪略所
言其出狱入宫之后遣人持敕封南都狱神为王则居
然自以 (第 11a 页)
题田閒先生墓表后
望溪作田閒先生墓表未尝从其家访遗事但以所闻
先生为诸生时辱巡按御史之附奄者著之谓即此一
节可以想见其生平也先生从亡之详具载所知录望
溪似亦未见此书 吴农祥 谓先生曾以山阴严相国之
荐拜副都御史兼学士持节受高一功李锦等降时高
李合军擐甲传呼使者入见踞坐不起先 (第 10b 页)
生前叱之曰
汝辈昔失身为贼其罪滔天今既洗心革面愿为王臣
而作此偃蹇状是何礼也吾当一死报国宁有惧耶二
贼㗳然气丧急起跪而受诏且谢过先生留其营者久
之后所谓郧阳军者也 农祥 言此事亲得之杭人朱东
观当时实以副使同先生往当不谬且其文甚壮但高 …… (第 10b 页)
先生由推官迁膳部改庶常终于编修
非副都先生自序立朝惟救金道隐戍滇事不言其他
岂有所知录不载而尚可信者 农祥 所作残明诸公传
多矣信口无稽以欺罔天下不知其何所见而考据又
疏未尝核其岁月时地之确可为绝倒乃钞所知录 (第 11a 页)
望溪作田閒先生墓表未尝从其家访遗事但以所闻
先生为诸生时辱巡按御史之附奄者著之谓即此一
节可以想见其生平也先生从亡之详具载所知录望
溪似亦未见此书 吴农祥 谓先生曾以山阴严相国之
荐拜副都御史兼学士持节受高一功李锦等降时高
李合军擐甲传呼使者入见踞坐不起先 (第 10b 页)
生前叱之曰
汝辈昔失身为贼其罪滔天今既洗心革面愿为王臣
而作此偃蹇状是何礼也吾当一死报国宁有惧耶二
贼㗳然气丧急起跪而受诏且谢过先生留其营者久
之后所谓郧阳军者也 农祥 言此事亲得之杭人朱东
观当时实以副使同先生往当不谬且其文甚壮但高 …… (第 10b 页)
先生由推官迁膳部改庶常终于编修
非副都先生自序立朝惟救金道隐戍滇事不言其他
岂有所知录不载而尚可信者 农祥 所作残明诸公传
多矣信口无稽以欺罔天下不知其何所见而考据又
疏未尝核其岁月时地之确可为绝倒乃钞所知录 (第 11a 页)
郢书所以害旧史者其冤不少故
别具颠末以告之执事其馀大略见册中矣
与赵谷林辨啸台集中纪苍水事迹书 吴农祥 啸台集其文散漫冘长固不足言而所纪明季
事尤失实如谓刘阁部中藻与李尚书向中挥戈海上
瞿临桂死黔中陈大樽 (第 22b 页)
之殉节隆武赠官(大樽死于丁/亥隆武亡于)
(丙/戌)章格庵为阁部(章官/少宰)信口妄言欺世人之不知愚不
能屈指数也请但以张侍郎一传言之其曰监国赐公
进士出身授兵曹按公释褐官检讨掌制诰事兼行人
使闽非部郎也其曰改兵科监张名振军出松江飓风
覆舟六日钱唐失守扈监国出舟山依名振名振死公
领其众舟山破扈监国至厦门按公由检讨擢佥都非
兵科钱唐破监国至舟山黄斌卿拒不纳监国入闽至
长垣而公始监名振军出松江斌卿败监国始入舟山
舟山破名振尚未死 农祥 所言无一不错其曰是时隆
武亡郑成功闻监国至而喜来受约束迎公厦门按监
国再由舟山入闽成功起兵已六年谓隆 …… (第 23a 页)
以取楚声息何能达
近辅袭曹魏畏关公之语不知
本朝威德之盛也其曰公之散军脱归九死一生惜无
记录之者然则 农祥 并公北征录亦未见而妄为公传
无惑乎其妄言也至谓公屯田林门岛中被执则不知
公被执时已散兵谓公子死白下则 …… (第 23b 页)
也 农祥 自负博物近则方文辀杭大宗皆力推之不知
其言无足采也
与绍守杜君札
执事 念明故殉难诸家后人每岁予 (第 24a 页)
别具颠末以告之执事其馀大略见册中矣
与赵谷林辨啸台集中纪苍水事迹书 吴农祥 啸台集其文散漫冘长固不足言而所纪明季
事尤失实如谓刘阁部中藻与李尚书向中挥戈海上
瞿临桂死黔中陈大樽 (第 22b 页)
之殉节隆武赠官(大樽死于丁/亥隆武亡于)
(丙/戌)章格庵为阁部(章官/少宰)信口妄言欺世人之不知愚不
能屈指数也请但以张侍郎一传言之其曰监国赐公
进士出身授兵曹按公释褐官检讨掌制诰事兼行人
使闽非部郎也其曰改兵科监张名振军出松江飓风
覆舟六日钱唐失守扈监国出舟山依名振名振死公
领其众舟山破扈监国至厦门按公由检讨擢佥都非
兵科钱唐破监国至舟山黄斌卿拒不纳监国入闽至
长垣而公始监名振军出松江斌卿败监国始入舟山
舟山破名振尚未死 农祥 所言无一不错其曰是时隆
武亡郑成功闻监国至而喜来受约束迎公厦门按监
国再由舟山入闽成功起兵已六年谓隆 …… (第 23a 页)
以取楚声息何能达
近辅袭曹魏畏关公之语不知
本朝威德之盛也其曰公之散军脱归九死一生惜无
记录之者然则 农祥 并公北征录亦未见而妄为公传
无惑乎其妄言也至谓公屯田林门岛中被执则不知
公被执时已散兵谓公子死白下则 …… (第 23b 页)
也 农祥 自负博物近则方文辀杭大宗皆力推之不知
其言无足采也
与绍守杜君札
执事 念明故殉难诸家后人每岁予 (第 24a 页)
答诸生问思复堂集帖
近来文士大半是不知而作如邵念鲁为是集其意甚
欲表章儒先发扬忠孝其意最美然而读书甚少以学
究固陋之胸率尔下笔一往谬误后生或见其集而依
据之贻误不少当时如 吴农祥 之诞妄直是欺人念鲁 (第 15a 页)
近来文士大半是不知而作如邵念鲁为是集其意甚
欲表章儒先发扬忠孝其意最美然而读书甚少以学
究固陋之胸率尔下笔一往谬误后生或见其集而依
据之贻误不少当时如 吴农祥 之诞妄直是欺人念鲁 (第 15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