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朴英” 相关资源

政書類
地理類
正史類
載記類
類書類
別集類
衣。之死靡他者。已无愧于柏舟截发之誓。而其所以感猛兽而豁废眸者。岂非天意之欲彰其孝者乎。吁亦异哉。 朴英
岳。本府山谷民也。居府西屹里洞。事母至诚。 (第 533L 页)
    游竹岛之日。岛民得一本苇以献。大如椽。余甚异之。售之以价。问其所从。云于海水中得来。意其为郁陵之产。而风拔而水漂。而民得以货于余也。断取三节。为盛诗筒。为簪笔函。无待于巧斲而各适其用。然后余疑夫有数存于其间也。郁陵。海岛也。虽有嘉筠美箭。可充珍用。而顾安所易致耶。于是飓风拔之。海水漂之。能不破折不腐。而又不为斧斤者之所得。而与余遇于丹邱之日。而为文房之器。物之幸也。诗亦不为无助。余有所感焉。
岛竹千年尽意长。为谁款款渡重洋。虚能受物藏诗句。瑶草琪花满肚香。
丹邱客邸。送朴德仲(英灿)
    入此境。问境内之有可游处与可与游者。曰。大津也竹岛也。有 朴英
灿德仲甫。海上豪杰士也。凡有东溟之观者。未尝以德仲为后。于是。为大津之游。为竹岛之观。以未 (第 123H 页)
     考讳应福。司宪府大司宪 赠领议政潘川府院君。妣林氏。
呜呼。小子瀰。既失我叔父之三期。乃圹无志。而墓无表也。惧无以表见于后世。则抑哀抆涕。而序次其世

系官行以为状。将以求立言君子之笔。纳幽堂而铭牲系。其状曰。公讳东望。字子真。朴为东方大族。代有簪组。八世祖高丽右文馆直提学讳尚衷。师道直节。具载丽史本传。七世祖我 朝议政府左议政。锦川府院君讳訔。际遇我 恭定大王。勋德俱隆。谥为平度公。六代祖司直讳秉文。高祖佥知中枢府事讳林宗。而正郎公。正大直方。负公辅望。而不幸早卒。司谏公。早从松堂先生 朴英
学。践履砥砺。造道最深。位论思则启沃人主以性理之学。任言责则抗言孽臣金安老憸壬不可起废状。用是被挤。 (第 125L 页)
 四十七年己未(先生五十三岁)正月。与李石潭访崔讱斋。○二月入金乌书院议定院规。(时一乡诸公先到院。而以先生及崔讱斋未及会。留宿一夜。翌日先生与崔讱斋追会。诸会员已退去。先生与崔讱斋,卢敬庵议定院规。因书院录。)三月与主倅金云川(涌)旅轩先生会乌院。奉

安四贤。(四贤即冶隐吉先生再,佔毕斋金先生宗直,新堂郑先生鹏,松堂 朴先生英
也。因次即事二首。见文集)李石潭来访于遁峰斋。讲论经义。○旅轩先生定乌院庙堂斋门之号。又揭白鹿洞规。 (第 160L 页)
然。而国家所以崇贤奖士之举。亦必于此而加意焉。臣等伏见故处士臣申季诚。操履端方。学问醇正。初见先正臣 朴英。
启发其志业。继从先儒臣曹植。磨砻乎道义。盖曹植侨居金海。名亭山海。闭门端居。肥遁自守。季诚之居。实与 (第 431L 页)
计也。乃分隶右道兵兵使。公自领左道兵至稷山。兵使后期。公勒左右二营兵九千人。堤川县监洪处厚。永春县监 朴英
哲。保宁县监崔文活。黄涧县监崔琢等。皆以后至棍打。前进向水原之秃城。军中忽夜惊。右营尽散。公据绳床不 (第 342L 页)
。请无留难。时众议纷纭。竟未举行。十一月。为都承旨兼艺文直提学。都承旨例为内医院提调。公 启曰。承旨 朴英
通医药。请以医提授英。因固辞不居。己卯二月。升嘉善大夫礼曹参判。四月。同知中枢府事。六月。出为三陟府 (第 569L 页)
,文宗,元宗。以春秋二中朔。传香祝致祭。 文宗求高丽后王循礼。俾主其祀。仍名其庙。以循礼为副使。) 朴英(即松堂。)
世宗皇帝宫婢之变((皇明纪)嘉靖二十一年。上幸曹妃宫。妃寐。宫婢杨金英等。俟上寝熟。以组缢之。监宫 (第 423L 页)
 具氏之先。系出绫城。鼻祖讳存裕。起县吏登魁科。官至三重大匡,检校,上将军。公上将军之子也。讳民瞻。丽初筮仕。始补全州牧司录参军兼掌书记。积秩位同平章事。既卒。乃卜连珠山。向午之原。窆焉。金鳌层翠。蔚然相对。配夫人卜氏。沔川大家。考允亮。奉正。祖冒龙。曾祖智谦。官终太师。谥武功。与申崇谦,庾黔弼诸公。翼显庙。开创丽业。宏勋伟绩。辉映简策。夫人之殁。与公同麓。间四五步上。即公之墓也。庇兆之木。郁葱成林。虽世代绵邈。子姓稀罕。奠荐之礼废绝。而行路之人。咸指谓政丞墓山者古也。不幸中世。恶少构孽。和顺人 朴英
金淑坤等。敢肆凌侮。污蔑茔域。或葬其曾先。或葬其母。惟意所至。横逆是加。孱孙之居县地者。靡不痛切于骨 (第 155H 页)
之此行。非但求疗身疾。实欲授除心疾之方也。俄至其居。公出迎门外。引入少选。以遇仙无比丸命之。公乃松堂 朴先生英
之高弟也。传其医学与心学。而累屈科业。则亦将以济民夭札。少施一分之惠者也。又问为学之方。所言皆以做功 (第 41L 页)
忸怩含愧。聊用薄具。敢陈鄙情。不亡者存。鉴此诚意。呜呼哀哉。尚飨。
 
(金老。大司成湜。松堂。同知 朴英。
鼎叔。儒生尹鼎。年岁稍长。正源,叔玉,景说及先生。且师且友。正源。参奉罗湜。叔玉。宗室钟城令。景说。 (第 548H 页)
陟,晋州等倅。
申鋿。庚子生。字大用。戊午。进士。癸亥。及第。官至吏曹判书。虽不至罢斥。仅容于朝。 朴英。
戊子生。字子实。中武科。廉退不求宦达。弃官归 (第 86H 页)
诸贤之冤。言极剀切。 上以示大臣。 传于政院曰。金安国叙用。梁彭孙,李若冰,金正国,申光汉,柳仁淑, 朴英,
李清等。还给职牒可也。至是。吏曹以不齿仕版及收职牒罢职人抄录入启。 传曰。前校理梁彭孙还给职牒。于是 (第 195H 页)
 九月戊戌。(朔日)吏曹正郎金絿,李清,户曹正郎申命义,赵寿千,朴稑,礼曹正郎李纯,兵曹正郎南孝义,郑应麟,任权,刑曹正郎崔沆,金世孝,金文星,吏曹佐郎李若冰,梁彭孙,户曹佐郎宋好智,郑琼,闵怀贤,礼曹佐郎宋洗精,金匡复,兵曹佐郎许洽,金铦,刑曹佐郎赵广佐,卢㻶,李英符,吴准,工曹佐郎柳成春,赵佑等上劄论昭格署之当罢。递台谏之不可。 答曰六曹郎官。如此上疏。果是稀事。然予之递台谏。只为国试。不可退。非有他意。
 十四年己卯正月辛酉。(二十六日)以金安国为兼弘文馆提学。申鋿为汉城府判尹。金铛为刑曹参判。 朴英
为兵曹参判。宋钦为同副承旨。梁彭孙为正言。申鋿,金铛, (第 203L 页)
朴英,
梁彭孙。特授。
 二月乙亥。(十一日)有人射建春门。约矢以书。乃匿名书也。政院即令焚之。因启之。 传 …… (第 203L 页)
 

乙卯。(二十二日)以梁彭孙为司宪府持平。
 四月庚午。(七日)郑光弼,申用溉,安瑭,李继孟,李长坤,金安国,金克愊,权橃,金珰,崔汉洪, 朴英,
金湜,崔山斗,梁彭孙,李认等。议更奏请之未稳。(大明会典。以我太祖为李仁任之后。弑王氏四王而自立。故 …… (第 206L 页)
 三十二年丁酉十二月丙辰。(十一日)成均进士李冲南,尹希圣等上疏。陈己卯诸贤之冤。言极剀切。 答曰。尔等上疏。予反覆观之。其言朝廷权奸相继之事。非偶然论之。是非切当。予当留省。非但自览。当示大臣。 传于政院曰。己卯人等已惩。今至二十年矣。金安国则叙用。但勿叙显职。梁彭孙,李若冰,金正国,申光汉,柳仁淑, 朴英,
李清。还给职牒。李构,尹衢。皆不可叙也。
 三十三年戊戌二月乙丑。(二十一日)传曰。己卯之人有不被叙 (第 208L 页)
用之命者。或有不齿仕版者。或有罢职者。此外冤枉想多。皆无漏书启。吏曹抄录入启。 传曰。前观察使金正国,前府尹柳仁淑,前府使 朴英,
申光汉,前舍人李清,前都事李若冰,前校理梁彭孙,前佐郎尹衢,前监察李叔干,前县监金弘胤,金 (第 208L 页)
明胤,前正字柳敬仁等叙用。前舍人郑世虎,前县监闵世良,前正字李璋。皆还给职牒。
摭录
中庙朝。亲策贤良。荐科选用。若赵光祖,李彦迪,金湜,金净,柳仁淑,孔瑞麟,李耔,朴薰,金安国,金正国,洪彦弼,沈连源,安瑭,奇遵,郑光弼,李延庆,朴世熹,尹自任,宋好智,俞汝霖,柳庸谨,韩忠,郑应,安珽,安瓒,申光汉梁彭孙,文瑾, 朴英,
蔡世英,崔淑生,梁渊,蔡洛,成世昌,李成童等。褒善纠违。金大有,申遵美,崔山斗,成守环,徐敬德等。谨 (第 209H 页)
权橃(仲虚。号冲斋。进文。以礼参罢。癸巳。叙为密阳府使。乙巳又斥。 赠左议政。谥忠定。安东人。) 朴英(子实。号松堂。武科。以兵参斥为金海府使。又受讯碎骨。削夺后叙。密阳人。)
李允俭(子文。武科。以工参黜。守宁海。以容匿亡人金湜拿来。免放因罢斥。愤懑卒。陜川人。)
柳庸谨( (第 239L 页)
成均日。有流矢中大成殿栋。 上命馆官皆下狱。先生亦在其中。以此辞焉。)○六月。升左副承旨。与同副承旨 朴英
直。不时 召对。讲近思录。○七月。升右承旨。受由下乡省亲。○八月十四日。设寿宴。二十七日。还 朝。○ …… (第 335H 页)
步阔远。他日可大用者。则克选可也。)○升都承旨。兼艺文馆直提学,内医院提调。先生请以医提。授右副承旨 朴英。
固辞不居。(先生启 曰。 (第 335L 页)
朴英
通医药请以医提授英。英辞曰。都承旨例兼。流来已久。不可破例。相让久之。时议两贤之。)○论 启崔淑生夺 (第 335L 页)
曹正郎柳庸谨。文武兼全。有将才。宜升堂上预养。察访金麟孙。亦有武才而文。年过四十。宜为边方府使。府使 朴英。
有识武臣。年将五十。亦宜升堂上云云。○同副 启柳云以大司成为监司。为人宜于师表。乞停监司。为本馆同知 …… (第 430H 页)
二十四日。 圣节望阙礼 亲行。○宪府 启都正李陌压良为贱事进来推考。 依允。
二十五日。是日。同副 朴英
出。○有 经筵政事。○工曹正郎许䃢及权义不合与否。 问于吏曹。 …… (第 436H 页)
后曰。取良女为妾。事觉被罪。论以为妾。特问李氏不可为嫡耳。更遣注书问之。
十五日。阴。月食。同副承旨 朴英。
肃拜入直。○无事。
十六日。阴。 视事。决罪囚三人。○ 御经筵。○清州牧使李元干。谢 恩肃拜。
十七 (第 437L 页)
仁。请无留难。时众议纷纭。竟未举行。十一月。为都承旨兼艺文直提学。都承旨例为内医院提调。公启曰。承旨 朴英
通医药。请以医提授英。因固辞不居。己卯二月。升嘉善大夫礼曹参判。四月。同知中枢府事。六月。出为三陟府 (第 457H 页)
治。固是人君之美事。然或太急则不可。今须广开言路。使人人尽言无隐。毋令奸贼或投其间。可也。顷者臣请递 朴英
水使者。非只为医术也。欲自上知其人也。今授阃外之任。军士岂不蒙其惠哉。鱼得江。人物虽似疏阔。廉退有操 (第 291H 页)
堪重任。成云,李芑才气可用。芑亦合边寄。李荇有可用之才。不宜以一时被论。永废不用。金湜,郑浣,朴薰, 朴英
有才行。
○东阁杂记曰。 中庙朝。尝失 原庙神版一位。人皆疑下辈欲陷殿官而为之。囚参奉及守仆等鞫之。 (第 19L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