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春秋類
四書類
小學類
書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儒家類
雜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禪宗部類
径襄邑县故城南,故宋之承匡,襄牛之地。宋襄公之所葬,故号襄陵矣。《竹书纪年》:梁惠成王十七年,宋景公 卫公孙
仓会齐师,围我襄陵。十八年,惠成王以韩师,诸侯师于襄陵县,齐侯使楚景舍来求成公,会齐宋之围,即于此也
者,未有若子猷者欤。清虚子曰:子猷可谓爱竹矣,知竹则未也。古之知竹者,其惟吾夫子乎,盖尝闻之夫子,适 卫公孙
青仆子在淇园,有风动竹,闻箫瑟檀栾之声,欣然忘味三月不肉。顾谓青曰:人不肉则瘠,不竹则俗。汝知之乎,
 众恶所归。非特恶名而已。蜚廉恶来同恶之类皆归之。渠辈所为。未必纣皆知之。如郭解之客杀人。解不知者也。恶名则皆归于纣。子贡之言。最切于戒人。而人未之念听也。其亦无如之何矣。 卫公孙
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 (第 178L 页)
   子贡曰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卫公孙
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
 朱子曰授命。言不爱其生。持以与人也。〇荻曰临死之危。能致其君命。〇纯曰见危授命者。如解扬是已。宣十五年。左传曰宋人使乐婴齐告急于晋。晋侯使解扬如宋。使无降楚曰晋师悉起将至矣。郑人囚以献诸楚。楚子厚赂之。使反其言。不许。三而许之。登诸楼车。使呼宋人而告之。遂致其君命。楚子将杀之。对曰君能制命。臣能承命。死而成命。臣之禄也。楚子舍之以归。〇驳曰非也。见危授命。见危致命。(子张篇)必言见危者。示不轻死也。若以致其君命。谓之授命。则何待见危而后授之。易曰致命遂志。将亦曰致君命乎。朱子之义不可易。
子问公叔文子于公明贾曰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公明贾对曰以告者过也。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子曰其然。岂其然乎。
 
孔曰公叔文子。 卫大夫公孙
拔。(皇氏本)文谥。(邢云谥法慈惠爱民曰文。)〇朱子曰公明姓。贾名。亦卫人。(补云贾当是文子家臣。或 (第 298H 页)
是弟子。)〇邢曰夫子。指文子。〇邢曰孔子旧闻文子有此三行。疑而未信。故问于贾。〇邢曰贾言文子亦有言笑及取。但无游言。不苟笑。不贪取。〇补曰其然者。闻贾之言而欣得其实也。(合于理)岂其然者。觉前所闻者非理也。(释前疑)人岂有全不言笑全不取物者乎。
 孔曰公叔文子。 卫大夫公孙
枝。(邢氏本)〇邢曰案世本云献公生成子当。当生文子枝。枝生朱。为公叔氏。〇毛曰卫大夫并无此名。惟左传 (第 298H 页)
文三年。秦伯伐晋。有秦大夫公孙枝。曾荐孟明。左氏称其为子桑之忠。子桑即枝字也。若公叔文子则传称公叔发。并不名枝。后见礼注。引世本有曰卫献公生成子当。当生文子拔。拔一名发。始知枝即拔之误。枝与拔字。形相近。〇纯曰孔安国曰 公孙
(释文云拔皮八反。)注疏朱注诸本拔误作枝叶之枝。〇案皇氏本及陆德明释文。并作 (第 298H 页)
公孙
拔。惟邢氏本首误也。 …… (第 298H 页)
 
尹任卿云管鲍原系知心之友。当两公子亡时。二人必有密约。但有成事者。必相与从之。鲍从小白。管知其必荐己以有为也。无鲍在桓处。岂遂不知死难之义哉。夫子嘿揣得此义。故不责其不死。〇驳曰非也。审如是也。鲍与管。皆不忠矣。只到齐人欲生得时。管仲知鲍叔必荐己。所以请囚。
公叔文子之臣大夫僎。与文子同升诸公。子闻之曰可以为文矣。
 补曰文子。 卫大夫公孙
拔。(已见前)〇孔曰大夫僎。本文子家臣。荐之使与己并为大夫。同升在公朝。〇孔曰言行如是。可谥为文。〇 (第 302H 页)
 邢曰君子苟有过也。则为众所知。如日月正当食时。则万物皆观也。及其改过之时。则人皆复仰其德。如日月明生之后。则万物亦仰其明。
 〔引證〕孟子曰古之君子。其过也。如日月之食。民皆见之。及其更也。民皆仰之。(公孙丑) 卫公孙
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 (第 369H 页)
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识音志)
 马曰 公孙
朝。卫大夫。〇补曰未坠于地。谓人宝惜之。争承受焉。〇补曰大者性命德教。小者礼乐文章。〇补曰识记也。〇 …… (第 369H 页)
 〔事实〕冬。臧孙纥出奔邾。左氏傅(一作传)已见宪问篇。
仲尼曰志有之。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谁知其志。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晋为伯。郑入陈。非文辞。不为功。慎辞哉。(襄二十五年)
 杜曰志。古书。〇杜曰足。犹成也。(将住反)〇杜曰枢机之发。荣辱之主。
 
〔事实〕冬。郑 公孙
夏帅师伐陈。(左氏曰郑子产献捷于晋。戎服将事。晋人问陈之罪。对曰今陈忘周之大德。蔑我大惠。弃我姻亲。 …… (第 376L 页)
 杜曰壬。简公也。
齐陈瓘如楚过卫。仲由见之曰天或者以陈氏为斧斤。既断(一作斲)丧公室。而他人有之。不可知也。其使终飨之。亦不可知也。若善鲁以待时。不亦可乎。何必恶焉。子玉曰然。吾受命矣。子使告我弟。(哀十五年)
 杜曰仲由事孔子故为鲁言。〇杜曰弟成子。
冬。及齐平。子服景伯如齐。子贡为介。见 公孙
成曰人皆臣人。而有背人之心。况齐人虽为子役。其有不贰乎。子周公之孙也。多飨大利。犹思不义。利不可得。 (第 379L 页)
而丧宗国。将焉用之。成曰善哉。吾不早闻命。(哀十五年)
 杜曰 公孙
成。 (第 379L 页)
公孙
宿也。〇杜曰言子叛鲁。齐人亦将叛子。
 〔事实〕(左氏曰陈成子馆客曰寡君使恒告曰寡人愿事君如事卫君。 …… (第 379L 页)
 〔事实〕 左氏曰卫太子蒯聩迫孔悝于厕。强盟之。遂劫以登台。栾宁使告季子。季子将入。遇子羔将出曰门已闭矣。季子曰吾姑至焉。子羔曰弗及。不践其难。季子曰食焉。不辟其难。子羔遂出。子路入及门。 公孙
敢门焉曰无入为也。季子주-D001是 (第 380L 页)
公孙
也。求利焉而逃其难。由不然。利其禄。必救其患。有使者出。乃入曰大子焉用孔悝。虽杀之。必或继之。且曰大 …… (第 380L 页)
 杜曰景曹。宋元公夫人。(小邾女)季桓子外祖母。〇杜曰肥。康子名。〇杜曰竞遽也。弥远也。
卫出公自城锄。使以弓问子贡。且曰吾其入乎。子贡稽首受弓。对曰臣不识也。私于使者曰昔成 公孙
于陈。宁武子、孙庄子为宛濮之盟而君入。献 (第 380L 页)
公孙
于卫齐。子鲜、子展为夷仪之盟而君入。今君再在孙矣。内不闻献之亲。外不闻成之卿。则赐不识所由入也。诗曰 (第 380L 页)
 注曰刺其欲害人良田。未知何见而为此说耶。公叔文子。时人以为不言不笑不取。孔子虽不许其然。第其为人必廉介则有馀也。必不为此等事矣。请前之义。礼记类编曰。文子卫之贤大夫。于伯玉为先辈长者。故云夫子欲葬于此。则我愿葬于其前。以为依归之地。类下从龙逄,比干之语也良是矣。礼记补注曰。按朱子次傅丈

诗曰曾向瑕丘独请前。类编说。能与之暗合云。○文子名拔。按论语子问公叔文子于公明贾章注曰。公叔文子。 卫大夫公孙
枝也。未知何者为是乎。按左传季札适卫。说蘧瑗,公叔发。林氏曰。公叔文子拔。与发音同。拔字恐是。
举者 (第 544L 页)
 按以一乎字。而谓圣人于犹未能自致者。欲其感动之。寓微意而发此言也。其言虽似巧矣。而亦可玩味而深绎矣。古人之读书究索如此。岂非学者之所当法乎。
   卫公孙
朝问于子贡章。 (第 213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