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地理類
別史類
職官類
傳記類
詔令奏議類
政書類
史鈔類
金石類
類書類
藝術類
總集類
別集類
朝王以春秋高思归故乡从容乞骸骨群 公次第
以为
言帝喜之赐宝钞五万俾造第宅于凤阳而谓王曰日
本小夷屡扰东海上卿虽老强为朕行视要害地筑城
增戍以 (第 15a 页)
  余始谪全州爱予者辄以得游湘山为贺至则徵徭讼
狱日绊于庭不暇出城郭惟望其苍然者心动而已越
明年正月太守曹君德容期方伯蒋公及公僚饮于光
孝寺之雷音堂既午乃登山观飞来石历磴道至半峰

间奇石错列若虎豹虬螭跃伏左右使人爱之不能去
乃就石布坐盘桓平砥之上举觞而远望焉时雨新霁
诸峰云气映霭出没草木向春濯濯有容一山之胜毕
露于此诸君且饮且咏忽不知其醉而忘返也因名其
亭曰露胜夫山川美恶殊质美者致爱恶者致恶犹人
之贤否然也夫苟至兹山而不知爱之是亦见夷齐之
行屈贾之才而不知改观焉所谓无目者也是日蒋公
赋诗留石余与诸 公次第
赋而列之 (第 30a 页)
  少则闻予乡张襄惠公之倡明学问也盖与文成王公
同时当是时致良知之学满天下学士大夫破旧闻而
骤见本体即以为解缚双脱矣而独襄惠公弗是也始
见文成公辩论往复不肯诎其下阳 明高第
弟子双江
聂公素与公砥砺语公诚豪杰顾无奈旧闻缠扰何也 (第 32a 页)
  重刋王逸注楚词序
楚词十七卷汉中垒校尉刘向编集校书郎王逸章句
其书本吴郡文学黄勉之所蓄长洲尹左绵 高君公次
见而异之相与校正梓刻以传自考亭之注行世不复
知有是书矣余间于文选窥见一二思睹其全未得也 (第 5b 页)
再万历癸酉举于乡又再罢
南宫试然君弗为愠也开小楼集图书其中遐览勤思
修宏博之业以时治肴醴召群从奉宁陵 公次第
起为
寿以顺适其意宁陵公为数举觞宾客望之比于星聚
焉庚辰成进士典在纶綍见推贵近而君不自喜曰陛
下置我 (第 20a 页)
皇帝亲见延问又与论太极皆称
旨时天下贤士至者凡一百馀人上御奉天门试其经
学及时务之要以先公为第一且命 公次第
其馀以进
上益以为可用既而授广东按察司分巡雷州府海康
县试佥事先公慨然思有以报上知遇始至问民疾苦
(第 46a 页)
  瑞莲诗序
予府第子城外旧环以堑引龙首渠水注焉岁久渠防
弗治水来益微堑遂涸矣弘治壬子春监司脩举水利
渠防再饬堑水乃通盖一二十年平陆复为澄波也予
喜甚遂命吏植莲其中复即体仁门外为亭水中以寓

目亭之北则旧有长廊十馀间牗皆南向与亭相对而
连属焉是岁夏季莲乃盛开中忽有一本而双葩者众
咸曰此瑞莲也考诸载籍同颖有禾连理有木其为祥
盖昭昭矣今兹池莲骈蒂同茎而岂徒哉是盖今上恩
覃宗支吾王美济奕叶之所致也不有高赏厥瑞奚章
予笑拒之曰有是哉瑞固不敢当也赏亦不可已也明
日乃开宴亭上召镇巡藩臬诸 公次第
赏之又皆即席
赋诗以侈其事于是酒酣兴逸但觉水风凉坐花香袭 (第 24b 页)
之是诗之传将非其羽翼乎此固集之
者之心也而或谓以其所轻而加乎其所重亦过矣集
凡十有四卷刻于吴县尹西蜀 高君公次
今致政少傅
邃庵杨公既为之序而公之甥今太仓知州黄君廷宣
复属某数言于后某获侍公三十馀年虽未敢谓知公 (第 4a 页)
职为成都右卫指挥同知父坐旧累谪戍辽
阳公伏阙奏请代行特诏父子并免复职卫卒数辈饕
诐狙诈狭制上下为众患 公次第
悉去之善类以安从
征越巂讨建昌酋长伊埒特穆尔踰梁山平天星寨破
宁番诸蛮驻西河口谕降夷人数千从总帅复征 (第 8b 页)
大小坪等生苗及螃蟹米毫湾溪舟溪
万潮等寇皆破之三十一年普定西堡及贵州光金谷
劳龙里金石番羡唐诸夷复叛 公次第
亲行诛其叛首
而抚其馀众既归明年高庙上宾又明年太宗文皇帝
北平之师起藩国公受命往御至真定北平之帅絷公 (第 17b 页)
   中宪大夫肇庆府知府王公墓表
永乐十四年琼州府知府泰和王公丁内艰服阕授肇
庆府知府未行七月九日以疾卒于北京其仲子翰林

脩撰直之官舍是时冢子信从行三子奉衬居葬其邑
西北新山之原葬已其素所从游杨某作而叹曰呜呼
吾泰和文献数百年来六七故家儒师君子为之纲维
国朝前三十年王竹亭先生与其弟崇庆太守褎然清
德正学为邦之望两先生没诸老钜 公次第
复尽则是
邦之望不在于公乎今又已矣将士之晚出有志乎是
其何所取正乎则表先进以仪来今其可无述乎王氏
(第 17a 页)
驾公夫妇二像张堂中岁时伏腊奉祀不绝又常
以子铨奉别驾嗣铨旋夭折云别驾没而宁州暨宗太宜
人娄岁称六十觞 公次第
贽海内贤公卿能文章者为文 (第 26b 页)
林军扈德宗奉天,以战功官左骁卫大将军、东阳郡王。
刘济
按《唐书·刘怦传》:怦子济,字济。游学京师, 第进士,
历 ……乘舆不及,匿将军张直方家,贼捕急,不肯臣,见杀。
刘瑑
按《唐书·刘瑑传》:瑑,字子全,仁轨五世孙。 第进士。
迁左拾遗,谏罢武宗方士,言多恳愊。大中初,擢翰林学士。宣宗始复关陇,裁处丛繁,书诏夜数十,虽捉笔遽成
二人,六百石。本注曰:掌选明法律者为之。凡天下诸谳疑事,掌以法律当其是非。
〈注〉蔡质《汉仪》曰:选 御史高第
补之。胡广曰:孝宣感路温舒言,秋季后,请谳时。帝幸宣室,斋居而决事,令侍御史二人治书,御史起此。后因
《重建宣府儒学桂林桥坊碑记》连标
宣距天子之都仅十馀舍而近,虽重关限阂列在西陲,然黉序雍容横经讲艺,怀尺牍而应弓旌,与都人士雁行而旅进,斯亦何让于王国克生者哉。往岁余以直指摄学使者事于兹地,所抡俊茂置前矛者类,多脱颖去。而是时荐绅趾错并蒸蒸盛也,嗣是稍不振,二三君子因怂恿形家者言议更创。而在事诸 公次第。
兴举学宫之东,故有奎星楼谓不当胜处,阃司禀成议为稍徙,而前拮据凡十稔矣。逮余奉中丞节至而楼始成,余为
列阴阳医学于左右,今改为总铺。
税课司 在北门内,今废。
布政分司 原系青州卫北兵仗局,万历四十年, 副使高第
、知府王家宾等改建。
按察分司 东门内宣德十年,参政王哲建。中为正堂,东西列廊房,前为露台,为仪门, ……工重修。康熙七年地震,复有损坏,知县杨士雄增修。
书院附
本府
云门书院 原旧布政分司。万历四十年, 副使高第
、知府王嘉宾等改建。
范公书院 在颜神镇秋口,址尚存。宋范文正公微时读书处。
白龙洞书院 在公泉峪。
为惰也,曙检书笥摽之归,忠宣公惭谢过僧,改容复延之,及二公文调僧,设酒祖之,曰:努力富贵幸勿忘,比二 公次第
显属,县令资遣之,且贻以金。僧大怒曰:吾岂望报耶。前言戏耳,终身不出寺门,亦不受二公馈。怀宗崇祯元年
夫苟至兹山而不知爱之,是亦见夷齐之行、屈贾之才而不知改观焉。所谓无目者也。是日,蒋公赋诗留石,余与诸 公次第
赋而列之。
《桂林诸岩洞记》董传策
余阅宋范穆公成大桂海虞衡志,见其评桂山之奇,以为千峰崛然特立,旁
守平原辟从事画策拒安禄山弟太真
刘太真
按《唐书·文艺传》:刘太真,宣州人。善属文,师兰陵萧颖士。举 高第进士。
淮南陈少游表为掌书记,尝以少游拟桓、文,为义士所訾。兴元初,为河东宣慰赈给使,累迁刑部侍郎。德宗以天
节谊岁寒弗渝,故用此为况。建封又赋诗以自警励。
《刘太真传》:太真,宣州人。善属文,师兰陵萧颖士。举 高第进士。
淮南陈少游表为掌书记,尝以少游拟桓、文,为义士所訾。兴元初,为河东宣慰赈给使,累迁刑部侍郎。德宗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