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春秋類
易類
詩類
小學類
五經總義類
樂類
四書類
書類
孝經類
政書類
地理類
目錄類
別史類
編年類
職官類
正史類
紀事本末類
雜史類
列傳類
史鈔類
類書類
農家類
雜家類
儒家類
藝術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詞曲類
楚辭類
禪宗部類
密教部類
史傳部類
清代道教文獻
昉以冒险多物故即时停
绝 又曰傅昭为临海太守郡有蜜岩前后太守皆自
封固专收其利昭以文王之囿与百姓共之 大可
喻小
乃教勿封 梁四公记曰高昌国遣使贡刺蜜帝命杰
公迓之谓其使曰刺蜜是盐城所生非南平城者使者
曰其年 (第 29b 页)
     (丨四足一尾/鸣则俱鸣)      (贞观时并遣使者再/入朝又献丨丨丨白)
  明霞锦(杜阳杂编宣宗大/中初女蛮国贡丨)    (鹦鹉首有十/红 毛齐于
翅) …… (第 38a 页)
  (宋史神宗纪熙宁八年诏西/南蕃丨丨蛮五年一丨丨) 铜鼓花蛤(玉海景德元年/象州贡丨丨镂)
  (人骑丨丨/推之有声)
  平球琳琅玕(书禹贡雍州厥贡惟丨丨丨丨浮于积石至/于龙门 西河
会于渭汭传丨丨皆玉名丨丨)
  (石而/似珠) 古贝螺杯(见青/虫注) 赤舞龙驹(见金/钟注) 辟支 …… (第 46b 页)
  (县疑其故也躬曰周道如砥其直如矢君子不/逆诈君王法天刑不可以委曲生意帝曰善) 刺谳(柳/宗)

  (元复雠议圣人之制穷理以定赏罚本情以正褒贬统 于/一
而已向使丨丨其诚伪考正其曲直原始而求其端则)
  (刑礼之用/判然离矣) 急按(宋史刑法志凡上具狱大 (第 97a 页)
崔硕云汝西有练溪多异
柏及暮秋叶上敛俗呼合掌柏 ─海录碎事─负霜柏一
作宜霜柏 ─寰宇记─巴郡有柏柱 大可
十围高二十馀
丈乃公孙述时楼柱所斫之处忽生枝而不朽 真源
县老子堂前有双柏树左阶之柏久枯大业十三年忽 (第 6b 页)
 之故称侯则又承文王之讹而愈悖矣 毛西河
论春王正月曰惟帝喾与周皆以木王则皆以
春王夏殷之春不得称王以夏殷非木德也
 按薛尚功彝器款式所载商钟 (第 7a 页)
 义可以复见不然则终于晦蚀而不明矣可胜叹哉
大行人掌大宾之礼及大客之仪以亲诸侯春朝秋觐
夏宗冬遇时会殷同郑氏曰六服以其朝岁四时分来
更迭如此而遍时会即时见也无常期殷同即殷见也
王十二岁一巡狩若不巡狩则殷同四方四时分来岁

终则遍矣
 按 毛西河
曰前儒误解秋官大行人职以侯服岁一
 见为每岁一朝甸服二岁一见为每二岁一朝男服
 三岁一见为每三岁一朝 (第 15b 页)
 曰有西岑冢越王孙开所立以备春申君使其子守

 之子死遂葬城中然则琴乃岑之讹瑟又琴之讹也
 近见 毛西河
集亦用楚王琴皆误
通雅曰怪䲭鸺鹠䲹一物王元美集有鈘䲹行䲹在支
韵䲭也鈘当即擒字颜鲁公书颜君庙碑禄山反 (第 13a 页)
得觏此本留旬日而归之集首有肃政廉访司牒赵郡
苏天爵太原王守诚闽陈旅三序李东阳熊翀二序
萧山 毛检讨(奇/龄)
大可生平不喜东坡诗在京师日汪(懋/麟)
季角举坡绝句云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 (第 6a 页)
得觏此本留旬日而归之集首有肃政廉访司牒赵郡
苏天爵太原王守诚闽陈旅三序李东阳熊翀二序
萧山毛检讨 (奇/龄)
(第 6a 页)
大可
生平不喜东坡诗在京师日汪(懋/麟)
季角举坡绝句云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 (第 6a 页)
本于
庐山僧今帾因合吴棫韵补详考音义博徵载籍为古
今诗韵注凡二百六十一卷赴通政司疏上之奉
旨付内阁与 毛简讨奇龄
所进古今通韵订其同异毛
浙江萧山人今帾字记汝天然禅师弟子也 (第 14a 页)
 段意思

古文尚书道理精确处圣人不能易若汉儒能为此即
 谓之经可也黄梨洲 毛大可
辈掎摭一二可疑之端
 辄肆谈议至虞廷十六字亦辟之学者不深惟理义
 徒求之语言文字以定真𧸛所谓信道不 (第 2a 页)
 不独各体俱备即用韵变化法亦俱全如彼谮人者

 谁适与谋取彼谮人投畀豺虎是以者与虎叶而以
 中句作过文离骚中亦有用此法处 毛大可
只见维
 予侯兴等一二处便以为古皆通用尽破从来之藩篱
 杨升庵韵尤舛其实韵部止应分为六昌黎便如此用 (第 29b 页)
  今韵非沈约本
误以今世所傅诗韵为沈约所撰其来已久如元黄公
绍七音考周德清中原音韵宋濂洪武正韵之类无不
极诋约韵为江左偏音不足为据不知约所撰四声一
卷久矣无存近 毛大可
氏谓今世所用乃宋淳祐间江 (第 6a 页)
 简缘云忠惠公书此记每作一字择其不失法度者

 裁截布列连成碑形当时谓之百衲碑 先钝吟书
 钱宗伯 西河毛氏
志铭亦自谓百衲本
   王右军半截碑
 简缘云集右军行书丹铅续录云饶州荐福寺碑为
 雷所击而碎近日好 (第 32a 页)
    颛顼而宗尧不及鲁语郊尧而宗舜亦皆前
    儒之绪论至驳万斯大禘拾一事鲁禘不追所
    自出及东周祖文宗武不祖稷之说又驳
    奇龄
祧主别立庙不藏太祖庙之说议论最 (第 5a 页)
春秋吉禘于庄公(按杜氏预注三年丧毕致新死者之/主于太庙庙之远主当迁入祧因是)
(大祭以审昭穆谓之禘近 毛氏奇龄
谓禘祭有三而无/祫名一曰大禘一曰吉禘一曰时禘吉禘即大祫惟三) …… (第 15a 页)
天子得以兼祫则可谓天子之禘即祫则不可所谓上
得兼下下不得兼上也
 禘祫为一事近代自万先生外如朱长孺 毛大可

 主此论然异同之辞则自汉魏诸经师已纷如聚讼
 惟唐赵伯循之说朱子有取焉故宋儒亦称其言简 …… (第 20a 页)
祗祭祢也
王制似不如祭法之备矣至郑氏康成创为中士下士
祖祢同庙之说则祭法明云王考无庙而祭之显悖经
毛氏奇龄
駮之是也
  鲁庙制考 …… (第 24a 页)
  迁庙藏毁主辨
曾子问天子崩诸侯薨则祝取群庙之主而藏诸祖庙
及卒哭成事而后主各反其庙君去其国则太宰取群
庙之主以从祫祭于祖则祝迎四庙之主西升于太庙 毛氏奇龄
据以駮韦氏毁主藏太祖之说曰群庙者四
庙之外正毁主所藏之庙也其庙曰迁庙又曰祧庙惟 (第 28a 页)
说与曰 毛氏奇龄
有云王制量地以制邑凡乡遂以外
皆有邑里在公家者曰公邑在私家者曰家邑公卿大
夫王子弟所食曰采邑民受田之 …… (第 7b 页)
 原人情察地势又本诸经傅而旁搜 西河毛氏
之说
 言皆不朽(沈冠云/)
  学校考
学记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其入学
也天子太子八岁 …… (第 8b 页)
闾邻
里有塾永嘉戴氏谓州乡里之间通谓之庠序清江刘
氏江陵项氏皆谓周于乡立虞庠于遂立殷序于党立
夏校近 西河毛氏奇龄
谓乡有校州有序党有庠愚按
孔氏既言州党曰序何以州学以下皆为庠且党自有 …… (第 12b 页)
术有序也此乡遂之制也乡遂以上则有国学国学有
二曰小学曰大学小学者文王世子凡语于郊者以其
序谓之郊人 (毛氏奇龄
据此远之于成均并周颂西雍/为天子大学在郊之證愚按诗言西雍未) …… (第 14a 页)
国之西郊则小学也祭义所谓四学者专指国中之大
学而言也保傅所谓五学者疑兼指西郊之小学而言
(毛氏奇龄
据大戴保傅篇帝入东学尚亲而贵仁入/西学上贤而尚德入南学上齿而贵信入北学上贵)
(而尊爵入太学承师而问 …… (第 17b 页)
  孟子游历先后考
孟子者邹人(今邹/县)周显王三十三年乙酉始游梁实梁
惠王之三十五年也(由邹至梁故/曰不远千里)三十六年丙戌惠王
卒子襄王立孟子入见王出有不似人君语(通鉴据纪/年惠王三)
(十六年改元至十六年卒子襄王立当周慎靓王二年/始去梁首尾十八年使孟子在梁如此之久而濡滞不)
(去何以为孟子纪年/似不足信当从史记)遂去梁之齐即齐宣王之八年也

由大梁之临淄千有馀里故曰千里而见王(若由邹以/往不过半)
(日/)道经平陆(今汶上县在/大梁东界)故曰由平陆之齐有孟子之
平陆储子币交事(若由邹之任/当在此前)宣王在位十九年孟子
去齐当在宣王之末 (毛氏奇龄
谓在宣湣授受之际愚/谓孟子明言前日愿见而不可得)
(又云千里而见王不遇故去则/去齐之日仍是宣王非湣王 (第 20a 页)
)故曰久于齐中更三年
之丧有葬鲁反齐荅充虞等语 (毛氏奇龄
据列女传孟/子处齐有忧色拥楹而)
(叹孟母见之谓孟子奉母仕齐特以墓在鲁故必合葬/反者反哭之反也与礼葬 …… (第 20a 页)
封婴前一年/不得为威王之世惟前十三年恰当威王时也疑有错)
(误史记湣王三年封田婴于薛与国策异似不足据 毛/氏奇龄
谓孟子再适宋一在齐湣王三年婴未封薛以)
(前一在齐湣王六年宋/君偃称王以后并非)寻复归邹滕世子使然友 (第 21b 页)
    秋西狩获麟解周礼奔者不禁解诗野有死
    麇亦时能发先儒所未发其学问大旨盖出
    入于阎若璩顾炎武朱彝尊 毛奇龄
诸家故 (第 1b 页)
精神是谓圣精神者不以形言其妙用
虽系乎一心而天地不能逃其量鬼神不能测其机水
火不能为之戕贼者也日月之 明大可
以被四海而小
或不能窥覆缶之奥吾用其精神忽焉思至于天思入 (第 18b 页)
   右灵怀
惟郁郁之忧毒兮志坎壈而不违身憔悴而考旦兮日
黄昏而长悲闵空宇之孤子兮哀枯杨之冤雏孤雌吟
于高墉兮鸣鸠栖于桑榆玄猿失于潜林兮独偏弃而
远放征夫劳于周行兮处妇愤而长望申诚信而罔违

兮情素洁于纫帛光 明齐于
日月兮文采耀于玉石伤
压次而不发兮思沈抑而不扬芳懿懿而终败兮名糜
散而不彰背玉门以奔骛兮蹇离尤而干诟 (第 44a 页)
 西河集        别集类六 (国朝/)
  提要
    (臣/)等谨案西河集一百九十卷
   国朝 毛奇龄
(第 1a 页)
奇龄
著述之富甲于近代没后
    其门人子侄编为 (第 1a 页)
西河
合集分经集史集文
    集杂著四部凡四百馀卷其史问以 (第 1a 页)
奇龄

    遗命不付剞劂语见经问第五卷景泰帝条 …… (第 1a 页)
    二卷外附徐都讲诗一卷本各自为书今析
    出别著于录其当编于集部者实文一百三
    十卷词七卷诗五十三卷统计一百九十卷
     奇龄
之文纵横博辨傲睨一世与其经说相
    表里不古不今自成一格不可以绳尺求之 (第 2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西河集卷一
           翰林院检讨毛奇龄

  颂
   平滇颂(有序/)
 自昔建武致治宠午奸兵贞观升平高罗畔命大抵
 殷忧启圣閟毖成功虽 …… (第 1a 页)
 

 
 
 
 
 
 
 
  西河
集卷一 (第 11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