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政書類
地理類
編年類
詔令類
時令類
紀事本末類
職官類
傳記類
正史類
別史類
雜史類
史鈔類
列傳類
詔令奏議類
藝術類
譜錄類
雜家類
類書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詞曲類
詔令奏議類
詩文評類
加详酌定议。务期不误漕运,不病官民,宽严适中,永可遵守,以副朕轸恤至意。特谕。
七月二十八日

上谕 户部尚书梁清标
、侍郎李天馥:运丁输挽粮储,
备极艰苦。朕时在念,浙省运丁钱粮,有未经全复者。今应否全复,著议奏。
:湖广马快船,康熙二十五年,裁船一十三
只。
康熙二十七年
三月十五日,

上谕大学士伊桑阿、王熙、 梁清标
、学士凯音布、赵山、
拜里阿喇密、朱都纳、萨穆哈、石文桂、王封溁:盛京、宁古塔沿途驿站,往来官员,多
纪、孙襄十九人也。

其另存再议者:给事中翁元益、郭充、庶吉士鲁、吴尔埙、史可程、王自超、白胤谦、 梁清标
、杨栖鹗、张元琳、吕崇烈、李化麟、朱积、赵颎、刘廷琮,吏部郎中侯佐,员外郎左懋泰,礼部郎中吴之琦,兵
  十年夏,耿继茂子和硕额驸耿精忠袭爵为靖南王。
  十二年春,平南王尚可喜疏请归老辽东。秋七月,平西王吴三桂、靖南王耿精忠并疏请撤藩。八月, 尚书梁清标
等分往云南、广东、福建经理撤藩事宜。十一月丙戌(二十一日),三桂拘经理侍郎折尔肯等,杀云南巡抚朱国治 (第 61 页)
,自称「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以明年甲寅为周王元年。总督甘文焜自杀,贵州巡抚曹申吉、提督李本深以下皆应。乃停撤平南、靖南二藩; 梁清标
、陈一炳召还。削三桂爵。十二月甲子(二十九日),偏沅巡抚卢震弃长沙逃,沅州总兵崔世录被执。
  十三 (第 61 页)
  闽既平,君移江南,暇日追录其在军中奏疏咨启檄示之类为十三卷,目曰「平闽纪」。盖其揣情事、识机宜,有大过人者矣。今天子聪明神武,诸将戮力用命,自君至江南二、三年,台湾、澎湖尽入版图,数十年逋寇一旦破灭。其批吭捣虚,用奇设伏,一秉君镇闽时成算,故其奏功,遂不旋踵。予知君之必闻而喜,而且据鞍顾盼,自惜其不得与于兹役也。会君问序于予,因弁数语于简首。君之勋垂竹帛,勒鼎钟,予窃附

姓名于其间,抑亦幸矣!
  康熙甲子夏日,经筵讲官、户部尚书、前礼兵刑三部尚书、河北 梁清标
撰。 (第 12 页)
  二十年,大学士李光地奏言:『经死,克塽幼,诸部争权,攻之必克』。因言琅习海,可专任。闽浙总督姚启圣亦荐之。再授福建水师提督,加太子太保。琅至军,简练

舟,筹出师。二十一年秋七月,彗星见,给事中孙蕙疏请缓伐台湾, 尚书梁清标
亦以为言。诏且止军。琅意锐,复奏曰:『我皇上御极以来,宇内廓清,无思不服。唯郑氏抗逆颜行,深费南顾之 (第 768 页)
  初四日(壬戌),吏部奏言:『枢臣职司戎务,凡封疆安危、战守机宜,自当筹画周备。乃海贼突犯江南,虽地方官失于防御,枢臣亦难免失筹画机宜之咎, 尚书梁清标
应降三级,罚银一百两;侍郎额黑里、刘达、李棠馥应各降二级,罚银七十两:俱仍著留任』。从之。
  川陕 (第 166 页)
、黄纪、孙襄;其另存再议者二十八人:给事中翁元益、郭充、庶吉士鲁、吴尔埙、史可程、王自超、白引谦、 梁清标
、杨栖鹗、张元琳、吕崇烈、李化麟、朱积、赵颖、刘廷琮、部郎侯佐、左懋泰、吴之琦、邹明魁、行人诸伟梅、 (第 141 页)
  瞿式耜使其孙文昌告急行在,莫或为计。集诸镇议搜劫以悬赏,亦莫应;惟以忠义激将士。马进忠战于西延,败绩,走贵州。诸将相顾不一救,于元煜亦不问。焦琏将以兵守桂林,赵印选恶之;乃以总统令止琏曰:『平乐失,谁执其咎』?琏不得出。
  十一月,尚可喜、耿仲明围广州久不去。其城虽坚,水师总兵 梁清标
叛,出降;降将吴六奇更为可喜招徐安,降之。可喜因大治水师;永和惧,阴乞师于苏利,不应。张月等犹击败可 (第 260 页)
者,周钟而外,华亭朱积,亦名士也;授原官者,祥符史可程,阁部史可法弟也。以长班报名被执授原官者,真定 梁清标
、夷陵黄灿、山阴鲁、韩城李化麟、怀宁刘馀谟、沾化李呈祥、丰城史垂誉、安邑吕崇烈、保山龚鼎也(考曰: …… (第 151 页)
自仇口,无足信也)。年老贼弃不用者,晋江何九云也(考曰:「忠佞纪事」纪诸书伪职小异,如刘世芳改府尹, 梁清标
、李化麟、赵频俱外任,王自超原官。魏学濂虽改外,仍留京用)(第 154 页)
俨、卫周祚、黄纪、张襄等十九人也。其另存再议者:翁元益、郭允、鲁、吴尔埙、史可程、王自超、白允谦、 梁清标
、杨栖鹗、张元琳、吕崇烈、李化麟、朱积、赵颖(考曰:亦作赵频,又作赵颎)、刘廷琮、侯佐、左懋泰、吴之 (第 286 页)
谦、 梁清标
、杨栖鹗、张元琳、吕崇烈、李化麟、朱积、赵颖、刘廷琮(俱庶吉士)、侯佐、左懋泰、吴之琦、邹明魁(俱部 (第 81 页)
所见山口负薪者即是也。吏追之不及。明日再往,则室已虚矣。巡按御史陈某疏荐于朝,有司物色之,不知所在。 翰林学
士梁清标以事至蓟门,入盘山求一见,孔昭先期遁去;留数 (第 339 页)
日不
出,清标寄诗于山寺而去。久之,北海富人某,贤而好士,愿以重礼迎致家塾;辞不可。富人曰:某非敢以课子溷 (第 339 页)
  十五日(壬子),差礼部左侍郎管右侍郎事折尔肯、翰林院学士兼礼部侍郎傅达礼往云南, 户部尚书梁清标
往广东,吏部右侍郎陈一炳往福建,经理各藩撤兵起行事宜。
  十八日(乙卯),命侍卫传谕福建总督范承谟 …… (第 40 页)
  二十二日(丁巳),四川湖广总督蔡毓荣疏报:『吴三桂反,伪称「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以明年甲寅为周王元年。贵州提督李本深叛应之;前同党务礼于差往贵州兵部主事辛珠与笔帖式萨尔徒不及行,俱不屈死。云南贵州总督甘文焜闻变,仓卒出贵阳府,将十馀骑自随,日夕行数驿;十二月初八日至镇远府,镇远桥守将已应贼,率兵围之。甘文焜度不免,手刃其子,遂自刎。笔帖式亚图、华珊亦自杀,贵州巡抚曹申吉降贼。贼兵遂逼镇远,渐入楚境』。疏入,报闻。
  停撤平南、靖南二藩,召 梁清标
、陈一炳还。
                 (--以上见「大清圣祖仁皇帝实录」卷四十四。) (第 41 页)
  秋七月二十八日(癸酉),上谕大学士等曰:『天道关于人事;彗星上见,政事必有阙失。其应行应革者,令九卿、詹事、科道会议以闻』。于是尚书介山、侍郎沙赖、

科尔坤等奏:『请安插裁汰各省兵丁,令其得所』。尚书魏象枢奏:『请察裁兵中,或有效力行间者,不令裁汰』。 尚书梁清标
奏:『今天下太平,凡事不宜开端;当以安静为主』。左都御史徐元文奏:『请暂停台湾进剿』。侍郎杜臻奏:『 (第 121 页)
请全复浙省运丁裁扣钱粮』。汉给事中御史等奏:『请潼关收税免差』。少詹事及满给事中等奏:『大同、宣府宜设满洲官兵,则无田产满兵,皆有裨益』。上曰:『裁兵务使得所、慎勿汰及效力之人;另降谕旨。 梁清标
所言,凡事不宜开端,当安静;甚得为治之要。近总督姚启圣疏称十月进剿台湾,可暂行停止;俟十月后,再行定 (第 121 页)
、王皋、 梁清标
、杨栖鹗、李化麟、张元琳、吕崇烈、侯埙佐、吴之瑞、邹明奎、姬坤、朱国奇、许作梅、胡显、赵煜、吴嵩元、 (第 76 页)
  从贼者:大学士李建泰,兵部尚书张缙彦,户部侍郎党崇雅、礼部侍郎杨汝成、工部侍郎叶初春,少詹事杨观光、项煜、谕德、何瑞徵、杨士聪,修撰杨廷鉴、陈名夏,编修梁兆阳、高尔俨、李士淳、薛所蕴、赵玉森,庶吉士、吕崇烈、成克巩、张之奇、杨明朗、张端、黄灿、张元琳、刘馀谟、鲁梁、魏天赏、刘廷琮、何九云、刘肇国、张元锡、李化麟、姚文然、高珩、胡统虞、传学禹、罗献文、白允谦、何允光、龚鼎孳、赵频、李呈祥、传鼎铨、刘世芳、周钟、魏学濂、朱积、吴尔埙、杨栖鸮、王自超、史可程、 梁清标,
右通政赵京仕,通政参议宋学显,尚宝卿吴家周,太仆寺丞李元鼎,给事中刘昌、戴明说、孙承、傅振铎、申芝芳 (第 221 页)
后遣发。俟官兵到后,王来亦不至迟误。馀依议』。
  壬子(十五日),差侍郎折尔肯、学士傅达礼往云南, 户部尚书梁清标
往广东,吏部右侍郎陈一炳往福建,经理各藩撤兵起行事宜。
  乙卯(十八日),命侍卫传谕福建总督范承谟 …… (第 173 页)
  丁巳(二十二日),四川湖广总督蔡毓荣奏:『吴三桂反,伪称「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以明年甲寅为周王元年;贵州提督李本深叛应之。……』。

  停撤平南、靖南二藩,召 梁清标
、陈一炳还。
  以广西境邻贵州,授孙延龄为抚蛮将军、以线国安为都统,令统兵固守。
  己未(二十四 …… (第 175 页)
  秋七月癸酉(二十八日),谕大学士等:『天道关于人事,彗星上见,政事必有阙失。其应行、应革者,令九卿、詹事、科道会议以闻』。于是尚书介山、侍郎沙赖、科尔坤等奏:请安插裁汰各省兵丁,令其得所。尚书魏象枢奏:请察裁兵中或有效力行间者,不令裁汰。 尚书梁清标
奏:今天下太平,凡事不宜开端,当以安静为主。左都御史徐元文奏:请暂停台湾进剿。侍郎杜臻奏:请全复浙省 (第 269 页)
运丁裁扣钱粮。汉给事中、御史等奏:请潼关收税免差。少詹事及满给事中等奏:大同、宣府宜设满州官兵,则无田产满兵皆有裨益。上曰:『裁兵务使得所,慎勿汰及效力之人;另降谕旨。 梁清标
所言凡事不宜开端、当安静,甚得为治之要。近总督姚启圣奏称十月进剿台湾,可暂行停止;俟十月后再行定夺。 (第 269 页)
、朱积、萧卓、王自超、刘廷琮、何九□、张九锡、刘肇国、李化□、姚文然、高衍、胡统虞、傅学禹、罗献炆、 梁清标
、白胤谦、何胤光、李呈祥、龚鼒、赵频、杨梅鹗、黄灿、成克巩、张端、吕崇烈、刘廷谏、熊文举、侯佐,俱原 (第 55 页)
降,乘势欲袭广东。之信与父计,杀光以谢郑曰:向之抗衡上国者,皆光之为也。
  十二年癸丑,诏撤三藩, 户部尚书梁清标
、郎中何嘉祐奉使广东撤平南藩兵。至则可喜拜诏如仪,主客无一言。逮夜,环帐房馆垣,皆露刃注矢。鼓三下, (第 2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