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地理類
政書類
詔令奏議類
詔令類
傳記類
法制類
正史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史鈔類
雜史類
列傳類
史評類
金石類
雜家類
類書類
別集類
禪宗部類
  子际盛,袭职;入籍四川.



   陈世凯

  陈世凯,子赞伯;湖广恩施人.初附明桂王,为忠州副总兵.顺治十六年,川陕总督 李国英
驻师重庆,世凯来降;授副将衔.
  康熙十年,李自成馀党刘一虎等以数万人犯巫山,世凯击却之.寻从 (第 485 页)
国英
进剿,以功加总兵衔.
  十一年,授杭州副将.十三年,耿精忠反,浙江总督李之芳驻师衢州,令世凯援金华 (第 485 页)
  进靖南侯黄得功左柱国,荫一子世锦衣卫指挥佥事,赏银、币。

    得功奏:大破左兵于铜陵,解其围故也。时左梦庚部将 李国英
纵兵打粮,与官兵格斗,梦庚兵多伤;遂以大捷闻。诸将愦愦,将合力趋芜、采;袁继咸曰:『如此是终欲为乱也 (第 267 页)
  建阳知县崔攀龙,临颍人;福建破,殉节(见福建通志)
  游击张兆凤,长汀人;福建破,投井死(见福建通志)
  永定守备 李国英,
汀州卫人;有剿寇功。城破,殉难死(见福建通志)
  处州府知府汪宗明(初名景宋),泉州人;初官户部 (第 132 页)
  本朝顺治二年闰六月,英亲王阿济格追剿流贼李自成至九江,梦庚率众迎降。及班师,梦庚入京陛见,赐宴午门内,隶汉军正黄旗。十月,疏言:『臣进京,祇带总兵卢光祖、 李国英
二员。其馀如总兵张应祥、徐恩盛、郝效忠、金声桓、常登、徐勇、吴学礼、张应元、徐育贤,俱奉英亲王调发江 …… (第 32 页)
                        (--见原书卷八十「逆臣传」。)



   陈世凯

  陈世凯,湖北恩施人。初,附明桂王为忠州副总兵;本朝顺治十六年,川陕总督 李国英
率兵驻重庆,世凯来降,授副将衔。
  康熙十年,流贼李自成遗党刘二虎、郝摇旗、袁宗第等据楚、蜀间山寨 (第 152 页)
,合贼数万犯巫山县;世凯城守,却之。寻随 国英
同西安将军富喀禅进剿;贼平叙功,加总兵衔。
  十一年,实授杭州副将。十三年三月,逆藩耿精忠叛,浙江 (第 152 页)
  先是,崇祯中,川贼有姚天动、黄龙,聚党劫掠,巡抚陈士奇及道臣陈其赤、葛徵奇、郡守王行俭、巴令王锡、营将赵荣贵等,设奇夹击,斩贼一千七百有奇,生擒渠魁马超、一斗麻、代天王等二十馀人,贼奔脱他徙,而沔县人袁韬,因奸婶事发,逃投响马贼马潮、胡九思等,继踵姚、黄,日事掠杀,及献入,遂乘势据蓬州、仪陇、南部各地方,杀老幼,掳精壮,掘墓开坟,生死无得免者。数年间,乌合愈众,分为十二大队。时,岁饥,贼以人为食。顺治二年,我巡抚 李国英
大破诸贼于遂宁之旷虚坝,九思、潮等走死,韬以残卒数百奔川东,归樊一蘅。
  诸贼或称四家,或称十三家 …… (第 59 页)
  初,闯贼馀孽李赤心,窜死广西南宁间,其子来亨代领其众,走川东,分据川湖间,耕田自给,而先溃出关之郝摇旗(名永忠)、袁宗第及刘二虎等,共依结之。时,献党虽尽,永忠等尚据巴东。康熙元年壬寅冬十二月,我总督 李国英
奉旨,统秦、豫、广三省兵将会四川进剿,师驻万县,贼弃夔州。 (第 67 页)
国英
兵至夔,道路榛莽,伐山开径以入。二年癸卯元日,进夺羊耳山,宗第遁入深箐,我师屯七里坝,宗第屯茶园坪, (第 67 页)
少卿李犹龙、总督应皖军前监纪推官佘有灏、湖广武昌府知府杨起凤、总兵官金声桓、胡以宁、左梦庚、张应元、 李国英
、吴学孔、惠登相、徐国栋、徐勇、卢鼎、卢光祖、马进忠、王允成、刘洪起、毛显文、董英、董原、邓林奇、陈 (第 535 页)
  贵州之征 方可望之未降也,朝廷令经略洪承畴移镇长沙,守湖南;川督 李国英
驻保宁,守川北;尚可喜等分驻肇广,守两粤;而姑以川东南及云、贵诸省为桂藩君臣苟安之地,不复穷追。及承 (第 38 页)
备』!乃声言纵马择水草休息,密下令军中候进止;日暮,置兵伏溪谷间,侦贼至。夜半,来亨果率众万馀袭总督 李国英
营;伏发,大败之。越数日,筑营上望坪以断贼路;登茅麓山绝顶,夺贼垒以驻我师。贼兵数千列火器,礌石拒战 …… (第 171 页)
           (--见「碑传集」卷一百十四「武臣」(上)。)




    李国英
    总督川陕军务 (第 172 页)
勤襄
(第 172 页)
李公国英
(「四川通志」)

   (第 172 页)
李国英,
汉军正红旗人。顺治三年,随肃亲王取蜀,歼流寇张献忠。大兵凯旋,留 (第 172 页)
国英
以总兵官镇保、顺间,剿平馀贼。寻擢四川巡抚事。六年,剿安、绵流寇馀党,擒 (第 172 页)
斩贼将解应甲等;晋兵部右侍郎,寻加兵部尚书衔。八年,巡抚王遵坦卒,世祖命 国英
以都御史任巡抚,治兵阆中。刘文绣引众来逼,汉、沔震动; (第 173 页)
国英
举兵破之。伪桂王遣伪都督魏勇来犯顺庆, (第 173 页)
国英
偕川北总兵卢光祖击破之。十二年四月,以四川乱后民生凋敝,疏言:『建治平之略,在苏民生之困;苏民生之困 …… (第 173 页)
川军务,兼筹荆、襄。
  康熙元年,奉诏帅湖广、陕西、河南、四川四省兵会剿茅麓山贼李来亨、袁宗第等。 国英
师次夔府,伐榛莽,开道以进;遂夺羊耳山,败宗第于茶园坪,追及巫山,据其城。宗第又合郝永忠、刘体纯引众 (第 173 页)
数万来攻,我兵出战,体纯溃,自杀;乘胜追至黄草

坪,永忠、宗第以次授首。遂进兵围来亨于茅麓山,来亨穷蹙,偕妻子自经死。复剿平谭诣、郝承裔、朱奉鋡各数万众,攻破建昌猓夷十有九寨,恢复内地,酌定营制,增减兵额,保釐全蜀者二十有一年。
  康熙六年,以劳瘁卒于官;士民巷哭,赐谥 「勤襄」
,入祀贤良祀,「一统志」列「名宦」。
          (--见「碑传集」卷六十二「国初督抚」(下 …… (第 174 页)
地方强壮有力之徒不致为贼引诱,募兵即所以弭盗。自是处州、金、严、台、绍各属相继报捷,生擒贼首汪磐、缪 国英
以归,恢复遂安、寿昌、淳安、义乌、东阳、分水等邑城。丙辰,公疏议直捣仙霞关为一劳永逸之计,请调江南松 …… (第 194 页)
待策应;又请急发大兵防剿,请给行粮,议给赏赉,以示鼓励。及贼犯衢州,破贼数万于坑西,生擒贼首汪磐、缪 国英,
败贼首马九玉、朱怀德于大溪滩;分路夹击,伪副将金声虎等乞降。遣副将武荣、蒋懋勋由白沙关抵德兴,捣伪总 …… (第 201 页)
益张矣。不如因而募之』。得敢死士三千人,军声大振。而金、严、台、绍、处亦各相继报捷,生擒贼首汪磐、缪 国英;
而遂安、寿昌、淳安、义乌、东阳,一时恢复。公以贼势少杀,宜直捣仙霞关为一劳永逸计,请调江南之松江、崇 …… (第 204 页)
百;贼遂却。顾贼党羽方炽,温、处、金、严各属所在煽乱;公虽以计招降伪将韩斌、王得功,生擒贼首汪磐、缪 国英,
而兵单势分,难以久持。十五年夏,公遂建议直捣仙霞关,为摧坚制胜之策。部议令公条上进取机宜;公言:『进 …… (第 210 页)
  公生平躁急,性发如震霆;过即忘之,无藏怒宿怨。剧谈大笑,声闻里许。惟好自尊大,不服人。尤善骂,凡权势赫赫位在其上者多倨侮挫之,以示天下莫己若。遇才人杰士,虽寒贱彻骨,亦必折节礼下;以此,人服其藻鉴。教家勤俭,衣食粗粝无所择;家奴悉珍馐自奉,草蔬、败肉皆留以待公,公亦甘之。好书大字,濡毫伸纸,有无不应者。诸弟皆以平台功,加左都督。最著者:次讳瑶公,功烈居多;未仕,卒。四讳瑗公,仕至福建金门总兵官,亦喜书大字;拳能入口,扬盾一跃三、四丈。五讳珠公,累官参将,英勇不让诸兄;而好学聪敏,能背诵朱子「纲目」始终不遗一字,文人畏之。公有子六人:长 国英,
岁贡生;次文魁,太学生,早卒;三国庭,辛卯科副榜贡生,以军功候选郡司马;四国定,岁贡生,五国柱、六国 (第 281 页)
有;卒符其异。文宏,十二补诸生,十三饩于庠;卒以孝死,祀忠义孝弟祠。越十年,有庐江张振祺亦寻亲入蜀, 巡抚李
国英拔署梓潼县。同时盖两孝子,皆与梓潼有关云),里居十馀年。知县 (第 74 页)
法幕府。以才略节义称。而诗笔妍丽。不类其人。
沈巨儒字越溪。夔州万县人。隐居山中。自号西溪野人。总督 李国英
知其夙学。劝之仕不应。辟草堂。以诗文自娱。
赵士哲字伯浚。山东掖县人。副都御史耀之子。崇祯末倡山左大 (第 355H 页)
乱刺。已而得苏。避之邻邑。又三年卒。
沈巨儒
沈巨儒字越溪。夔州万县人。隐居山中。自号西溪野人。总督 李国英。
知其夙学。劝之仕。不应。辟草堂。以诗文自娱。
李光祀
李光祀者。蓟人。中崇祯癸未进士。翌年国变。杜门 (第 341H 页)
公资宪左参赞。女婿许埙进士。梁锡九佥知。正郎公 赠大司宪一男史直。早没。继子史周。佥正。三女。适奉事 李国英。
县监尹夏济。修撰金昌直。侧出男史忠。同知。佥正公男有瀛。史忠男有浩佥使。有隧。观察公 赠左赞成一男史 (第 308L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