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春秋類
地理類
別史類
編年類
史鈔類
類書類
藝術類
農家類
醫家類
雜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禪宗部類
。谓不为天下惜此费而薄于其亲也。 令曰。似分晓矣。贱臣曰。臣于前日所写进屏书。无逸抑戒二篇。窃有耿耿 馀怀。
请更陈之。以无逸言之。则逸不但声色游衍而已。心下但有一毫求欲自便之心。则即此是逸。此心一萌。其害于政 …… (第 513L 页)
 臣谨按。天下之理。此重则彼轻。其势然也。呜呼。大举而小自随。实茂而文亦传者尚矣。下此则与其不能两尽而俱美。毋宁专力于大且实者。为得其本耳。况在风气既淆。弥文日增之后。其所矫弊而救偏者。尤可知也。以 殿下圣学之高明。其于本末轻重之分。非不讲之详矣。而风气之所渐染。习俗之所惯熟。自不免察小遗大。文过其实之归。进德修业之实。治法政谟之大。未有卓然可述。而所致饰者仪文之末。所曲察者细微之事。则此两句者。真今日之药石也。虽以本阁事言之。振作文风。润色皇猷。岂不诚 昭代一美事。而 殿下之于政治之大且实者。皆能诚心饬励。成立规模如此阁之为。则即此本阁一事。亦可以光 殿下之治矣。苟不能然则即此本阁一事。适足以病 殿下之德矣。不审 殿下将何处焉。臣于本阁 侍讲之日。略贡愚忠而 馀怀
耿耿。又此附陈。乞 留圣念。
奎章阁故事[二]
 臣向就所编次名臣奏议中。拈出格言。附以贱见。庸备阁 (第 530L 页)
答巡相书
顷者上谒。旋即辞退。迨有 馀怀。
即蒙耑书下存。伏庸感荷。仍伏审近日旬宣体候万重。区区伏慰。不任下忱。试役关文。昨已来付。而以疾为辞。 (第 333H 页)
之 教。臣无容更事覼缕。臣既上质于天地神明。下誓以家族百口。疏 启烦渎。 筵席呼吁。前已披沥。而更无 馀怀。
今则只知有死而已。臣今病情越添。气息将尽。若不保朝夕。惟愿此身未殊之前。获蒙 至仁大德。得以解此虚衔 (第 397H 页)
。肇自此岁。天星周复。 圣孝增怆。拜 殿临门。涣发 德音。图所以率励臣工。 继述志事。而爰推 感慕之 馀怀。

(第 332L 页)
此语合。何不可之有哉。
答李复初
叩角沐雨而来。楷三日一之青。亦云多矣。何敢草草之恨。此辱手告。尤豁 馀怀。
况承日间侍业增重。所谕可见警省之深切。夫子止言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而不复言其能改否也者。盖为其既 (第 62H 页)
柩。念罢下山腰。沙堤屯若豆。蹲蹲缘崖谷。往往逢异兽。想彼山下人。以我为鹰鹫。胭峰一回首。银山立在后。 馀怀
殊未巳。恨不仍宿留。言寻定界碑。忆曾讲和媾。堪耻两使臣。出入胡雏袖。茫茫七百里。任彼碧眼狩。犯界氓何 (第 83H 页)
在也。夫以一堂之间。觞豆交错。举酬逸逸。宜其太和洋溢。充然如有所得。而诸臣之与筵者。犹且进前。各陈其 馀怀
之耿耿。盖以进馔未足以当宴饮之盛也。虽然。我 圣上于十府进馔。察人情而勉循之。则其节文之进于此者。又 (第 240L 页)
尔能诗赠我。我惜尔为僧。云水身心迥。笋蔬气味澄。才堪惯经史。业谩诵华楞。茶果 馀怀
耿。前期旅馆灯。
知县沈一之率衙中人。约申元发(光蕴)夜会杞菊亭。翌日临罢。拈韵共赋。(辛丑)
春正 (第 29L 页)
名动九垓。异质皆称圭璧润。弱龄已许栋梁材。聪明虞子兼行秘。词赋长卿耻类俳。岸韵由来压流辈。风尘聊复骋 馀怀。
登云逸步香浮桂。食实休徵荫满槐。万里鹏程瑶海阔。百年骥粟玉山堆。高标倦向要津去。雅志惟从乐地恢。城里 …… (第 136L 页)
封。衰病违执绋。有泪空沾瞳。重念令从季。白首失屏幪。何当更会面。共叙中心恫。早晚知有日。人事恐妨侬。 馀怀
题旧什。并寄商颜东。翁灵若不昧。应识我言公。
挽柳都正(■(氵奎))
自少休名满岭州。绝聪淹识迥无俦 (第 143H 页)
以耐过。今又被老炎逼人。未能强扶衰病。驰往以诀于就木之前。此恨又终古也。玆令儿辈奔问。略付数字。万万 馀怀。
书何能悉。
答南子皓别纸(壬申)
书末俯询。高明之所疑。愚亦何足以知之耶。但此第三节云云。是为下文将 (第 281H 页)
尽告哉。近于离索中。较切怀仰之情。试出前后下翰而读之。则其于警勉之语。已不为不至。至其末端常若有无限 馀怀。
欲说不说者。此其接引之意。可谓溢于言表。而不知何故都无一点省悟。藐藐听过至此甚也。自讼之馀。益有以叹 (第 356L 页)
答士受
寒程归旆。政尔奉念。不意遄赐手牍。报以行李备谛。稳返铃阁。视篆佳胜。向来再奉未摅。此足以豁 馀怀。
欣倒可言。第临岁官挠。无减秋务。虽以士受之雅趣。恐无披襟亭上赏雪之暇。是为欠事。三从凋谢无馀。岂复流 …… (第 133L 页)
则将与天地无极。物虽微而所寓者大。愿执事之受而有焉。不备。
与金仲宽
晏起开户。落花满庭。悄然惹日前 馀怀。
忽此赫蹄之枉。带得一函琼琚。依然是北山旧事。非但即景可喜。将使后之人。知吾辈尚留此世。看花赋诗。岂非 (第 136L 页)
士之赍恨抑郁。愈久愈切。乃于今 上己亥。驻跸之日。止庵金公复申前议。多士疏请重建。 批曰祇谒 陵寝。 馀怀
憧憧。尔等之请。亦不可已。特为许施焉。既奉 成命。宜即营建。而事巨力诎。因循经年。庚 (第 150L 页)
闻迎竹马。流润碧湍长。才幸完蒲屋。(此用子路治蒲事)旋惊枉草堂。交情今更见。衰齿旧曾忘。晚计偏桑梓。 馀怀
待知章。
荒居烦促与人疏。独奉琼缄暂意舒。老子曾非知道马。使君频辱入林车。存心已识传治谱。(用傅僧绰 (第 72H 页)
许我刊正。旨意特宣。始惧靳请。忧心悁悁。终获快伸。天理不愆。肃肃两室。申告既虔。今日何日。怆与喜缠。 馀怀
耿耿。眷卿四贤。陟降云乡。应共周旋。爰遣近臣。荐以觞笾。昭哉歆予。以慰九泉。
忠壮公崔孝一赐祭文 (第 213L 页)
。镛还坐驿楼。阒寂犹旧。秋天澄廓。客怀憀慄。落木征鸿。徒增京国之恋。唯当恭俟左巡之还。便可驰谒。以罄 馀怀。
即寒山寺之旧愆可赎。而拱北楼之新愿亦遂。且悚且企。日前报牒。获蒙裁处。当一遵指导。
与柳观察
岁华遒 (第 399L 页)
减得了热闹分数。不知不觉之中。回头省悟。鞭约收敛于本原田地上也。昨于愚之告去也。已说与而匆匆有未究。 馀怀
未已。玆又申之。须体此苦心。相与交勉而勿忘。继此必有无限好消息。他日来见。当验之眉睫也。
与致愚
(第 68L 页)
 先忌异于时祭。葬后则当行。而杖期虽是具三年之体。只在期章。则备三献过行。断无他疑云云。
仪礼丧服序列。以重轻为次。为妻期。虽具三年之体。期则期也。其次于齐衰三年而居不杖期之上。其序然也。而具杖练禫祥。则岂可谓在期章而与他期比并论。且古者祭礼。最重内外之官。官不具礼不备。由此言之。行备礼之祭于主妇丧中。参以神理人情。俱有所未安。无论时忌。三献者礼之备。一献者礼之杀。所谓先忌异于时祭者。以其可以减杀伸情也。若备礼于忌祭。时祭亦何必废耶。杖期丧纪终于十五月。其前时祭废。而忌祭杀而行之。恐不悖于礼矣。
与金而善(可淳)
索居岁晏。恋德益深。曩日宠顾。殆若神会。慰感交至。但恨卒卒。有 馀怀
耳。寒威比甚。伏惟侍履增毖。尊先祖三渊先生年谱。猥荷相示。擎读之馀。益恨我生之晚。不得抠衣于当日也。 (第 187L 页)
以出入降者。除服后以素带终其本服月数。降而无服者。亦准此。从厚之道也。
答李正夏
向来解携遽遽。尚觉 馀怀
满肚。乃者手帖先施。极其缱绻。此意何可忘也。区区自哭闵丈。此生孤矣。忽忽无人世念。惟有一事耿耿于中者 (第 254H 页)
凶迷所祟。觉我形影偶。荒原草几宿。玄扃徒黝黝。脩短非所较。终竟藏山阜。达识捐群妄。彭篯今何有。只惜郁 馀怀。
无以开纷纠。精思应留世。南云注目久。
复寄士希
相望幽居云水深。田间定复较晴阴。嵇生多病仍疏懒。白傅 …… (第 121L 页)
天远鸟音边。美俗随礼乐。端居惜暮年。每当桑柘荫。倚杖一悠然。
儿子小成。即先君子大科回榜之岁。
风树 馀怀
触物新。儿孙又是榜中人。却看闻喜酬前甲。正是扬名感此辰。心在战兢愀旧业。俗趍荣耀动乡邻。要知景贶由来 (第 124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