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易類
書類
地理類
政書類
職官類
正史類
史鈔類
列傳類
金石類
雜家類
類書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跋太上感应篇
右太上感应篇不知起自何时而唐宋经籍艺文志俱
不载惟宋理宗命郑清之作序自是始大行于世前代

儒者如高忠宪亦两序其书抑闻之为恶或免于祸然
理无可为之恶为善或未蒙福然理无不可为之善此
主理言也天下孰有尊于理者哉窃以理即感得祸蒙
福斯应之矣盖未有感而无应者朴园先生外现儒风
内修道行宜乎于此篇晨夕诵持不少懈独叹余少曾
有志中遂蹉跎对此不觉汗流竟趾
  跋贺黄公载酒园诗话
老友 吴乔先生
尝言贺黄公载酒园诗话冯定远钝吟 (第 36b 页)
兴来俊臣之流文致士大夫锻鍊周内无所不至不谓
风雅中乃有此罗织经也昔胡元瑞作正杨识者非之
吴殳修龄
作正钱余在京师亦尝面规之若冯君雌
黄之口又甚于胡吴辈矣此等谬论为害于诗教非小
明眼人自当辨之至敢詈沧 (第 10b 页)
陀罗尼泰西蜡顶话小西天梵书暨天方蒙古女直等
音又證之以辽人林益长之说而益自信同时 吴修龄
自谓苍颉以后第一人继庄则曰是其于天竺以下书
皆未得通而但略见华严之旨者也继庄之法先立鼻
音二以鼻音为 …… (第 11b 页)
无从踪迹而逢人问其生平颠末
杳无知者因思当是时安溪李阁学最留心音韵之学
自谓穷幽探微而绝口不道继庄与 修龄
咄咄怪事绝
不可晓何况今日去之六七十年以后ᗍ◍ᗍ并其出
处本末而莫之详益可伤矣近者吴江徵士沈彤独为 (第 14a 页)
是非定德怨平不惟可以弭伏小人更可
以变化小人其何党之有吾故曰党非君子之福而善
胜小人者必非以党也
  (吴修龄
曰永叔论朋党为人主辨君子小人言也子/瞻续论朋党为君子去小人言也此作言君子不可)
 (有党乃为道学诸公 (第 16b 页)
  汪钝翁问余王孟齐名何以孟不及王答曰孟诗味之

未能免俗耳汪深叹其言谓从无人道及此今日善学
西昆者无如常熟 吴殳
脩龄学才调集无如江都宗元
鼎定九建昌杨思本因之太原赵瑾懿侯赵下桥绝句
云东阳回首又天涯天步艰难国步赊 (第 16a 页)
  其二
细读贤兄传临风百感萦艰难扶弟妷琐屑料瓶罂只觉
青袍误偏悭白发生鸰原遗恨极羁绊为浮荣
  屡过东海先生家不得见 吴丈修龄
诗以柬之
最爱玉峰禅老子力追艳体斗西昆 (第 16b 页)
(修龄
精禅学又/善拟无题诗)朱门
纵视如蓬户入幕长愁似隔村索饭叫号孙太横钞书历 (第 16b 页)
    在其谓士祯祭告南海都门留别诗卢沟河
    上望落日风尘昏万里自兹始孤怀谁与论
    四句为类羁臣迁客之词又述 吴修龄
语谓
    士祯为清秀李于鳞虽忿悁著书持论不无
    过激然神韵之说不善学者往往易流于浮
    (第 1b 页)
昌撰。学射录二卷。李恭撰。贯虱心传一卷。纪鉴撰。征南射法一卷,内家拳法一卷。黄百家撰。手臂录四卷。 吴殳
撰。历代车战叙略一卷。张泰交撰。练阅火器阵纪一卷。薛熙撰。火器真诀解證一卷。沈善蒸撰。火器略说一卷。
一卷。管世铭讠巽。李杜诗话三卷。潘德舆撰。五代诗话十二卷。王士禛撰。五代诗话十卷。郑方坤撰。西昆发微 三卷。
吴乔撰。江西诗社宗派图录一卷。张泰来撰。辽诗话二卷。周春撰。明人诗品二卷。杜荫棠撰。历代诗话八十卷。 ……顾嗣立撰。谈诗录一卷,诗学纂闻一卷。汪师韩撰。野鸿诗的一卷。黄子云撰。诗义固说二卷。庞垲撰。围炉诗话 八卷。
吴乔撰。原诗一卷。叶燮撰。说诗晬语四卷。沈德潜撰。莲坡诗话三卷。查为仁撰。随园诗话十六卷,补遗十卷。
上召廷珍为左都御史,命未下,苞移居城外。或以讦苞,谓苞漏奏对语,以是示意。庶吉士散馆,已奏闻定试期, 吴乔
龄后至,复补请与试。或又以讦苞,谓苞移居乔龄宅,受请托。上乃降旨诘责,削侍郎衔,仍命修三礼义疏。苞年
王苹 张笃庆 徐夜) 陈恭尹(屈大均 梁佩兰 程可则 方殿元 吴文炜 王隼) 冯班(宗元鼎 刘体仁 吴殳)
胡承诺(贺贻孙 唐甄) 阿什垣(刘淇 金德纯 傅泽洪) 汪琬 计东(吴兆骞 顾我锜) 彭孙遹 朱彝 ……琴。与汪琬、王士祯友善,著七颂堂集。士祯称其诗似孟东野;又言今日善学才调集者无如元鼎,学西昆体者无如 吴殳。
吴殳

殳,字修龄,原名乔,亦常熟人也。著围炉诗话,云:「意喻则米,炊而为饭者文,酿而为酒者诗乎?」又曰:「 ……,得音五:共三十二音,为韵父,而韵历二十二位,为韵母。横转各有五子,而万有不齐之声摄于此矣。

同时 吴殳
盛称其书。他所著多佚。殁后,弟子黄宗夏辑录之,为广阳杂记。全祖望称为薛季宣、王道父一流云。

邵远平
妻祝氏      王心德妻吴氏
  张某妻徐氏       周增妻李氏
  陈某妻刘氏        吴乔
妻鞠氏
  朱廷琢媳王氏〈曾氏附〉 李应昌妻朱氏
  查仲儒妻陈氏      周珵妻刘氏
  孙程妻 ……某,事姑至孝。姑遘疾,侍奉汤药,愿以身代。姑夜梦神告曰:尔命将终,因尔媳孝感,增尔寿一纪。疾遂愈。 吴乔
妻鞠氏
按《广昌县志》:鞠氏, 吴乔
妻。有美色。事姑尽孝。姑臂痛,不可愈。氏吁天,愿舍臂代姑。姑臂寻愈。至夜焚香,陈刀祝毕,自断一臂,以
,一在预备仓西。竹马先生庙 在龙头山。
高文忠庙 在辛安社,有元杜秉彝碑记。方公生祠 在城隍庙内,有 吴乔
碑记。
张公生祠 在南关。
谢公生祠 在南关。
磁州城隍庙 在州治北。
先农庙 即八蜡,在南关外。
二撮六圭三粒七粟,寨市乡田九十顷五十三亩四分九釐,每亩科粮五升五合七勺四抄四粒五粟。
新抚州三锹苗民 吴乔
元等丈报田一十九顷四亩九分三釐,每亩科粮三升一合五勺六抄五撮四圭六粒四粟。
原额地六十八顷六十八亩八
  又尝自谓于「华严」字母悟得声音之道,作「新韵谱」,足穷造化之奥;證以辽人林益长之说,益自信.其法先立鼻音二,各转阴、阳、上、去、入之五音,共十声;而不历喉、、舌、齿、唇之七位,故有横转、无直送,则等韵重叠之失去.次定喉音四,为诸韵之宗;从此得半音、转音、伏音、送音、变喉音.又以二鼻音分配之,一为东北韵宗、一为西南韵宗.八韵立,而四海之音可齐.于是以喉音互相合,得音十七;喉音、鼻音互相合,得音十;又以有馀,不尽者三合之,得音五:共三十二音为韵父,而韵历二十二位为韵母.横转各有五子,而万有不齐之声摄于此矣.同时 吴殳,
盛称其书.
  他所著多佚;殁后弟子黄宗夏辑录之,为「广阳杂记」;全祖望称为薛季宣、王道 (第 926 页)
  其生平,自谓『于声音之道别有所窥,足穷造化之奥,百世而不惑』。尝作「新韵谱」,其悟自「华严」字母入,而参之以「天竺陀罗尼」、「泰西腊丁话」、「小西天梵书」暨天方、蒙古、女真等音,又證之以辽人林益长之说而益自信。同时 吴殳
自谓苍颉以后第一人;献廷则曰:『是其于「天竺」以下书皆未得通,而但略见「华严」之旨者也』。献廷之法, (第 531 页)
泰西蜡顶话」、「小西天梵书」暨「天方」、「蒙古」、「女真」等音,又證以辽人林益长之说而益自信。同时, 吴修龄
自谓苍颉以后一人;先生则曰:『是其于天竺以下书皆未得通,而但略见「华严」之旨者也』。先生之法,先立鼻 (第 356 页)
  继庄之学主于经世,自象纬、律历以及边塞关要、财赋军器之属,旁而岐、黄者流以及释、道之言,无不留心;深恶雕虫之技。其生平自谓『于声音之道别有所窥,足穷造化之奥,百世而不惑』。尝作「新韵谱」,其悟自「华严」字母入,而参之以「天竺陀罗尼」、「泰西蜡顶话」、「小西天梵书」暨天方、蒙古、女直等音,又證之以辽人林益长之说而益自信。同时 吴修龄,
自谓苍颉以后第一人;继庄则曰:『是其于「天竺」以下书皆未得通,而但略见「华严」之旨者也』。继庄之法, …… (第 417 页)
  予之知继庄也以先君,先君之知继庄也以万氏。及余出游于世,而继庄同志如梁质人、王昆绳皆前死,不得见;即其高弟黄宗夏,亦不得见。故不特继庄之书无从踪迹,而逢人问其生平颠末,杳无知者。因思当是时安溪李阁学最留心音韵之学,自谓穷幽探

微,而绝口不道继庄与 修龄,
咄咄怪事,绝不可晓!何况今日去之六、七十年以后,□□□并其出处本末而莫之详,益可伤矣!近者,吴江徵士 (第 420 页)
耳溪文集序[纪 匀(一作昀)]
饴山老人谈龙录。引 吴修龄
之言曰。意喻之米。文则炊而为饭。诗则酿而为酒。饭不变米形。酒则变尽。其意谓文易而诗难也。余则谓诗文。 (第 4L 页)
  
其二
我有一径竹。性与草木殊。直乃厉其节。谦则虚其躯。为结三椽屋。竹柏同起居。青青君子交。相励上云衢。所嗟人异物。一出遂泥涂。
茫茫
茫茫劫后劫前身。错莫恓惶到此辰。枣熟比邻从喂宲。稻香下噀又尝新。日之夕矣南枝鸟。我所思兮北渚人。痛哭狂歌俱不可。浇胸杯酒降嶙峋。

论诗。为锦舲,荷裳二子作。
学诗有本领。非可貌袭致。诗中须有人。(昆山 吴修龄乔
修论诗语。)诗外尚有事。(东坡论老杜语。)二言是极则。学者须猛记。诗人贵知学。尤贵知道义。坡公论少陵 (第 464L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