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小學類
春秋類
詩類
四書類
書類
易類
孟子類
五經總義類
孝經類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政書類
紀事本末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別集類
正史類
職官類
史鈔類
傳記類
詔令類
載記類
時令類
雜史類
類書類
醫家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儒家類
農家類
術數類
雜家類
譜錄類
天文算法類
道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密教部類
法華部類
經集部類
正一部
太玄部
清代道教文獻
續道藏
歌韵增入)(牵车也曳也相如赋拖蜺旌又歌哿二韵增入)○惰(徒卧切怠也不恭也亦作)
(媠惰墯又哿韵) (谷永
传车马媠游之具又果韵重增)(韦元成诗戒供事靡惰又果韵增入)(同上)
(又坠也落也亦作堕又果韵今圈 (第 97b 页)
韵今圈)○躠(桑葛切蹩躠行不正亦作躠杀又屑韵)(又屑韵增入)(庄子弊杀为仁)
(弊音别本亦作蹩又 谷永
传末杀灾异注扫灭也又志怪黠屑四韵增入)𥻦(流放罪人亦作蔡)(左传) (第 32b 页)
 (暗者也虞毛奇龄曰京/缪 案 翻作不明)
(离下/巽上)
家人利女贞
初九闲有家悔亡
六二无攸遂在中馈贞吉
 馈汉书律历志及 谷永
傅引作馈(黄炎宗馈/与馈通) (第 12b 页)
 与中国争伯非偶然也君子以是知齐桓之持之重

 施之恕而成功之难也许男卒不言于师者观上下
 之文则从可知也
齐人执陈辕(亦作袁公 谷并
作袁)涛涂
 诸侯俱盟召陵而退而陈之大夫何以独见执也七
 国之中陈郑许于楚为近而国又弱于宋卫伐楚之 …… (第 15a 页)
 聘于牟也兹叔牙之子叔孙氏再见而仲孙氏后出
 者盖庆父罪重未即任之
公及齐侯宋公陈侯卫侯郑伯许男曹伯会王世子于
首止(公 谷并/
作戴)
 王世子者惠王之世子郑后立为襄王者也世子出
 会诸侯未有不得王命而自行者盖齐桓伯功既盛
 召 (第 19a 页)
 大著乃同诸中国之伯矣辰陵之盟是也
十有一年春楚子伐麇(公作/圈)
 伐麇非为一麇也书楚子见楚子之争伯也此春秋
 比事属词之意
夏叔仲彭生会晋郤缺于承匡(公 谷并
无仲字匡一/作筐陆氏云仲衍字)
 次厥貉伐麇以威诸侯诸侯皆将去晋而从之弗可 (第 35a 页)
  市治

先王授民以井田足食也制商以市廛通货也太宰阜
财之职而与农 谷并
任司徒通财之事而与稼穑同颁
诚以食足货通而后教化可成也是以匠人营国则前
朝而后市内宰建国则佐后而立市 (第 22a 页)
夫向日虽有所比今能根
心决去则自不失为光大矣特以其平素相入之深今
虽能决去之而行由乎中顾其心犹未释然 谷永
所谓
公志未专私好颇存者也故谓其有未光当五阳之盛
犹有不胜之忧初之不胜戒躁也二之惕号戒孤也三
之遇雨 (第 40b 页)

用易要之乾坤即天地易简即大德之生作易圣人之
情见乎辞用易圣人以仁守其位无非所以为斯人而
已耳汉书 谷永
传引屯其膏小贞吉大贞凶又非贞胜 (第 3a 页)
 其大柄不能尊贤任能奋然兴起而所尚者区区之
 节俭耳王凤秉政为国大蠹则九四以阳居阴之不
 正者也王章以刚直而死狱中九三过刚不中者似
 之 谷永
贡禹之徒知有权臣而不知有天子皆琐尾
 之匹夫而为初与二之类也引君当道使志于仁而 (第 5a 页)
 弟襄公死则桓公当立此以春秋知之春秋书桓公
 则曰齐小白言当有齐国也于子纠则止曰紏不言
 齐以不当有齐也不言子非嗣君也公 谷并
注四家
 皆书纳纠左氏独言子纠误也然书齐人取子纠杀
 之者齐大夫尝为鲁盟于蔇既纳纠以为君又杀之
 故 (第 14b 页)
  祀不贵淫神不享谄周官太宰八则祭祀以驭其神
太祝命官则淫祀之禁尚矣世衰法弛淫祀滋盛其
大至于五畤其小及于爰居以至正祀废则天昏伤
命者不为不多凡此皆谓之罪也 汉谷永
讥无福之
祀魏文帝禁非礼之祭可谓知礼矣 (第 25a 页)
  易曰匪其彭无咎则不媚奥而媚灶者非孔子之与
为也其见所不见敬所不敬姑以远害而已在昔汉
冯野王之于石显萧望之之于霍光汲黯之于田鼢
犹且不媚而况不为三子者乎彼商鞅附景监朱博
附丁傅 谷永
附王凤其趋炎附势凡若是者不可胜
数则其所存者可知矣春秋传获器用曰得得人曰
获则得者获之易获者得之难 (第 7b 页)
 难

牧誓乃惟四方之多罪逋逃是崇是长是信是使 谷永
 引书云四方之逋逃多罪是崇是长是信是使小颜
 以为今文泰誓之辞非也宗尊也故传训为尊春秋
 传云师叔楚 (第 2a 页)
 如以民毋论斯时之民已非直道即夏殷迄周兴废
 不常一治一乱不必皆直道之世也直则无毁誉不
 直则毁誉将毋桀纣之民当毁誉耶
  后汉谷永
荐薛宣疏以宣为御史中丞举错皆当如
 有所誉其有所试亦皆引此作用人解
(子问公叔文子)集注公叔文子卫大 (第 18b 页)
 (任吏多至九卿如第五伦者所谓不轻绝贫贱不重/绝富贵者也凡古今朋党之说皆生于荐举荐举分)

 (曹各以其数未有君子而重富贵小人而不轻贫贱/者故曰达观其所举而其趣操可见也汉成帝时 谷)
 (永
举薛宣疏曰帝王之德莫大于知人知人则百僚/任职天工不旷故皋陶曰知人则哲能官人御史大)
 (夫内承本朝之 …… (第 4a 页)
 (固任以时政伊尹传说不足为比则可垂景光致休愿/祥矣臣顗明不知人伏听众言百姓所归臧否共钦)
 (汎问百僚覈其名行有一不合则臣为欺国惟愿圣/神不以人废言 谷永
郎顗皆精阴阳通道术而所举)
 (士尚行谊敦笃如此/虽曰尚利吾不信也)
 (汉明帝时东平王苍荐吴良疏曰 (第 5a 页)
  王之诗甚明
彼月而食则维其常此日而食于何不臧
 鲁训厉王无道内嬖炽盛政化失理故致灾异日为
 之食为不善也 (谷永
传颜师/古𫐠鲁训)
 韩诗内传月食非常也比之日犹常也日食则不臧 …… (第 4b 页)
 鲁诗阎妻骄煽日以不臧(颜师古注阎妻嬖宠之族/也皇父卿士番维司徒皆)
 (以刺厉王淫于色故皇/父之属因嬖宠而为官)
  按 谷永
疏又有抑褒阎之乱语或鲁诗别有可证
  欤艳纬书又作剡 (第 5a 页)
 而以日新断句始知汉后师儒皆如此读王弼误也

家人在中馈 汉谷永
传作中馈陆氏释文失引据者其
 疏曰言妇人不得与事也此与杨震传引疏正同
鼎卦覆公餗说文以餗为鼎实而诗维 (第 8b 页)
大暑盛夏霜雪二分纵横不应漏刻水旱相伐风雨不
节蝗虫涌沸群异旁出此言卦气不效则分至寒温皆
失其度也汉书 谷永
对策曰王者躬行道德则卦气理
效五徵特序(兼洪范/五行言)失道妄行则卦气悖乱咎徵著邮
后汉张衡上疏亦言 (第 2a 页)
 事应不欲其以人之意妄有所推测于天惟欲其修
 人之事而默挽回夫天意也其旨深矣汉儒董仲舒
 刘向歆眭孟京房 谷永
李寻辈各据春秋推言灾变
 或一灾而三四其说班固集之为五行志事烦而无
 绪言杂而不经不足裨国体而赞善政 (第 11a 页)
矣亦作殚)(汉书伍被传纱縠襌衣师古音单)
(汉书贾谊传何足控揣音团与抟同)(汉书翼奉传般庚迁殷 谷永
传般乐游田皆读曰盘孟子般乐怠敖)
(史记孝文纪相约而后相谩韦昭曰谩相枑谰说文云欺也汉文帝纪莫连反又 (第 14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