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地理類
政書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傳記類
詔令奏議類
正史類
藝術類
類書類
雜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诛,为无将之戒。御史沈正隆、给事中杨应文、白瑜亦疏谏。帝俱不纳。俄用中官陈永寿奏,乃召朝还。辽东税监 高淮
拥精骑数百擅至都城。大益言:祖制,人臣不得弄兵。淮本扫除之役,敢盗兵权,包祸心,罪当诛。帝亦不问。明
金士衡
按《明外史本传》:士衡,字秉中,长洲人。父应徵,云南参政,以廉能称。士衡举万历二十年进士,授永丰知县,擢南京工科给事中。疏陈矿税之害,言:曩者采于山,榷于市,今则不山而采,不市而榷矣。刑馀小丑,市井无籍,安知远谋,假以利柄,贪饕无厌。杨荣启衅于丽江, 高淮
肆毒于辽左,孙朝造患于石岭,其尤著者也。今天下水旱盗贼,所在而有。萧、砀、丰、沛间河流决堤,居人为鱼
不久自引去。屡迁刑科都给事中。知县满朝荐、诸生王大义等皆忤中使,系狱三年。近高请释之,不报。辽东税使 高淮
激民变,近高劾其罪,请撤还,帝不纳。反以淮诬奏逮同知王邦才、参将李获阳,近高复论救。会廷臣多劾淮者,
次,进右副都御史。二十八年春,疏陈时政缺失,言:行取诸臣,几经论荐,陛下犹不轻予一官。彼鲁坤、马堂、 高淮
、孙朝辈,试之何事,举之何人,乃令其衔命横行,生杀予夺,恣出其口。廷臣所陈率国家大计,一皆寝阁,甚者 ……凿必损灵气。又言:畿辅地荒瘠岁又凶灾,而敕使诛求,不遗纤屑,恐临清激变之惨,复见辇毂下。已,辽东税使 高淮
诬劾山海同知罗大器,颐复言:内监外僚,初无统摄,且辽阳矿税,何预蓟门。若皆效淮所为,有司将无遗类。陛
民逃入都门者亦数万,九门昼闭。辅臣言兵部尚书惟一人,何以应猝变,帝亦不报。辽战士二万馀皆老弱,而税监 高淮
肆虐,辽人切齿。化龙请停税课,且增兵万人,又条上兵食款战之策,帝皆不报。一品秩满,加柱国、少傅兼太子 ……推其法九边。以倭寇退,请因师旋,选主、客锐卒,驱除宿寇,恢复旧辽阳。诏下总督诸臣详议,不果行。奏税监 高淮
贪暴,请召还,不报。后淮激变,委阻挠罪于植。植疏辨乞休,帝慰留之。明年,锦、义失事,巡按御史王业弘劾
高邦佐〈仆高永〉 顾颐
按《明外史·忠义传》:邦佐,字以道,襄陵人。万历二十三年进士。授寿光知县,教民垦荒,招集流亡三千家。历户部主事、员外郎。稍迁永平知府,浚滦河,筑长堤。裁抑税使 高淮,
不敢大横。迁天津兵备副使,平巨盗董时耀。转神木参政,屡破套寇沙计。以嫡母忧归,补蓟州道,坐调兵忤主者
马监右少监高寀升左少监,云南开矿兼抽税尚膳监太监杨荣赏斗牛,辽东等处开矿征收税课马市方物尚膳监右少监 高淮
升左少监,管理通湾广和店租带管芦沟桥抽税名马御马监太监张煜赏斗牛,江西湖口征收船税御马监左监丞李道升
山,浙江则曹金,后代以刘忠,陕西则赵钦,山西则张忠,河南则鲁坤,广东则李凤、李敬,云南则杨荣,辽东则 高淮,
江西则潘相,福建则高寀,湖广则陈奉,而增奉敕开采山东。他若通湾天津临清湖口仪真苏杭皆有税监,两淮则有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宫闱典
 第一百三十四卷目录
 宦寺部列传九
  明三
   高淮       
梁永
  杨荣       陈矩
  王安       魏忠贤
  李永贞      刘若愚
  涂 ……    张彝宪
  高起潜      王承恩
  方正化
宫闱典第一百三十四卷
宦寺部列传九
明三 高淮
按《明外史·宦官传》:淮,尚膳监监丞也。神宗宠爱诸税监,自大学士赵志皋、沈一贯尚书李戴赵世卿杨俊民都
掉合离风。伧楚方言杂,徐扬地利通。何殊入乔口,怀古思无穷。
送钱成大赴淮东       倪瓒
桐柏山 高淮
水阔,道途悠悠心忽忽。大藩作镇据两淮,公侯干城孰予越。带雨春潮送雨声,淮山千里青相迎。隐居行义今寥落
王惟俭〈李日华〉
按《明外史本传》:惟俭,字损仲,祥符人。万历二十三年进士。授潍县知县,迁兵部职方主事。三十年春,辽东总兵官马林以忤税使 高淮
被逮,兵部尚书田乐等救之。帝怒,责职方不推代者,空司而逐,惟俭亦削籍归。家居二十年,光宗立,起光禄丞
鲁坤管徵不妨矿务,督率原奏官民前去彼处,会同抚按等官照例徵税,及马匹解进,不许扰害地方辽东徵税。太监 高淮
奏,奸商结党阻挠奉旨,这所奏开原广宁山海关罗城地方,客商聚众鼓噪。千总陈事忠及指挥齐汝功等不行救护, ……右监丞沈永受督,率原奏官民前去彼处,会同抚按官,照例徵收开采银两解进,不许扰害地方。蓟辽总督邢玠奏, 内官高淮
奏讨原称空閒衙门,准改为福德店,今查系蓟辽两镇总督,军民驻扎适中调度处,关系边防,岂有改移之理。奉旨既有空閒,察院公署一座准奏,即便查与 高淮
著为前店。应天卫百户范苍奏,贵州税课并土产名马,有裨国用,上命内官监左监丞张庆督率原奏官民,照例徵收
敢按剑要挟副使李思诚,佥事吕纯,如捋虎须以解厄,寀复留而要盟。皇上试思从来税监,最贪、最狠、最毒,如 高淮
梁永陈奉、孙朝、杨荣辈曾有杀人放火,刃劫节钺,要留方面,如寀之大逆不道者乎。皇上利根未肯全撤,酿成时
奉,浙江之杭、严、金、衢、孝丰、诸暨则曹金,后代以刘忠,陕西之西安则赵鉴、赵钦,四川则丘乘云,辽东则 高淮,
广东则李敬,广西则沈永寿,江西则潘相,福建则高寀,云南则杨荣。皆给以关防,并偕原奏官往。矿脉微细无所
使河水无南向。部议下河漕诸臣会勘。直隶巡按牛应元因谒祖陵,目击河患,绘图以进,因上疏言:

  「黄 高淮
壅,起于嘉靖末年河臣凿徐、吕二洪巨石,而沙日停,河身日高,溃决由此起。当事者计无复之,两岸筑长堤以束
官。林雅好文学,能诗,工书,交游多名士,时誉籍甚,自许亦甚高。尝陈边务十策,语多触文吏,寝不行。税使 高淮
横恣,林力与抗。淮劾奏之,坐夺职。给事中侯先春论救,改林戍烟瘴,先春亦左迁二官。久之,遇赦免。

悔之。琦与同列合疏争,且请躬郊庙祭享,御殿受朝,不纳。湖广税监陈奉以虐民撤还,会陜西黄河竭,琦言辽东 高淮
、山东陈增、广东李凤、陜西梁永、云南杨荣,肆虐不减于奉,并乞征还,皆不报。南京守备中官邢隆请别给关防
逮治。鲤具陈荣罪状,请诛为首杀荣者,而贷其馀,乃不果逮。陜西税使梁永求领镇守事,亦以鲤言罢。辽东税使 高淮
假进贡名,率所统练甲至国门。鲤中夜密奏其不可,诏责淮而止。时一贯虽称疾杜门,而章奏多即家拟旨,鲤力言
是大臣言官疏请者日相继,皆不复听。矿税之害,遂终神宗世。

帝自疾瘳以后,政益废弛。税监王朝、梁永、 高淮
等所至横暴,奸人乘机虐民者愈众。一贯与鲤、赓共著论以风,又尝因事屡争,且揭陈用人行政诸事。帝不省。顾
忠奏调夏县知县韩薰简僻。戴以内官不当擅举刺,疏争之。湖广陈奉屡奏逮有司,戴等又极论,且言:「奉及辽东 高淮
擅募劲卒横民间,尤不可不问。」帝亦弗听。已,复偕同列言:「自去夏六月不雨至今,路堇相望,巡抚汪应蛟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