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小學類
春秋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正史類
政書類
詔令奏議類
傳記類
目錄類
史鈔類
金石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儒家類
雜家類
醫家類
道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洞真部
洞神部
洞玄部
正一部
耆老故吏
亦思公不忘以予与公有一日之雅介吾友赵安之请
予纪公之遗爱予亦乐以循吏为天下劝而又喜邑人
被公
之化而不忘其旧官长之贤故次第其民之所
以谣公者而为之诗庶其传之采官以存一邑之风且
为他日太史氏之传循 (第 11b 页)
位上帝南面太祖自宜西向故事第称配天作主公
不用何也其人谢服从所刋定皇太后命学士拟改隆
福宫名同列拟光 被公
拟光天或曰光天陈后主诗不祥公曰帝光天之下出虞书何 (第 20b 页)
岂餐霞茹芝还丹握
髓以自沦于滉漭俶诡而不近情实者耶噫嘻远哉乃
泚笔而为之铭铭曰戚耶里耶维公需金耶紫耶 被公
躯寄名山兮须臾幻人天兮道腴绳绳振振兰茁云敷
蘧蘧于于乐哉黄垆是为望瀛李先生之郛

  明故茂才心宇许 (第 20b 页)
  祭徐氏姊文
呜呼追诀慈念一十八年罪积行违上下无祷天怒猥
集不诛其身再丁悯凶藐无怙恃(一作峙岵非诗无/父何怙无母何恃)
溃荼裂心摧骨崩(曹植诔号/恸崩摧)获见诸甥来奉迁合旧物
半同于泥滓新阡方列于松楸断手折足厥痛非拟终
天殁地此诚莫伸冤痛苍天孤苦苍天始某兄弟初遭
家难内无强近外乏因依(李密陈情表外无期/功强近之亲详上状)祗奉慈

(潘岳閒居赋寿/觞举慈颜和)被蒙训勉及除常制方志人曹以顽
陋之姿辱师友之义获因文笔(晋封孚传文/笔多传于世)实忝科名
三千(一作/迁)有司两 被公
选再命芸阁叨迹时贤仲季二
人亦志儒墨于显扬而虽未在进修(集作修/进非)而不隳(易/君)
(子进德修业 (第 25b 页)
  制使张公还镇韶州序
岁乙巳春王师戡定南服遐荒郡县相次入贡兵威与
文教胥被罔不震叠先是制使张公以节钺分阃于韶
阳者数年卒伍肃睦边陲乂安通商阜农讲武劝学民
用大和名称达于朝冬十二月有旨入觐遂得朝正于

台城问在边所以抚驭绥宁者对皆称旨赏誉咨嗟解
所御龙服亲 被公
命大官具燕礼特厚时禁酤无敢醴
宾独各府连日宴公皆得旨若赐酺然可谓溢宠矣已
乃亟还公于韶益固疆圉锡官驷 (第 34a 页)
配今曰严父而又宗祀文王以
配上帝又曰则周公其人无乃祭出于周公乎周公不
应自紊其典礼如此刘待制曰某今日 被公
将孝经问
倒且容思之后尝以书来云周公制周礼定用后稷配 (第 12a 页)
浊日多
清日苦无几流清难自全浊者日瀰瀰公来水既清公
去复前似公有一寸胶慎勿宝诸已当往治河源馀波
俾沾 被公
谢父老言吾敢怠以止悟彼沧浪歌仲尼识 (第 7a 页)
   傅岩铭(并序/)
昔殷高宗恭默思道至诚动天天将报之以说为瑞王
在于寝降神梦中审形旁求实得于此曾不待敷奏以
言明试以功脱刑人之衣便 被公
衮授受之际君不疑 (第 1a 页)
  吴楚之交郡曰新安牧伯之长刑政尚宽俗化醇厚民以乂
宁政成考绩治以最称天子曰都赐之以帛帛匪尔私以劝
邦伯公既代矣民怀去思刻诗贞石我无愧辞黄山苍苍黟
水茫茫山增川至福禄无疆公享福禄以祐我民入作夔皋
敷对丹宸天际海壖均 被公
德地瘠赋繁毋忘下邑 (第 8a 页)
多有赏激。苏谓三子曰。晋及员外。俱造
书赋。历旬不成。今此观之。固非思虑所际也。万谓仆曰。文
与书。 被公
与陆机已把断也。世应无敢为赋者。苏曰。此事
必然也。包曰。知音看文章。所贵言得失。其何为竞悦耳而
(第 20b 页)
新发于硎。铓刃韬匣。不折不缺之诫。岂足为执事道耶。予
被公
辟书。辱在下介。顾以多病。不敢远游南方。祈执事
者芳讯见及。则详言美化。伫为中和乐职之颂。以抒下情。 (第 02a 页)
励不戮力之臣。然斯
事也。君臣之殊尤。敢不述之而已焉哉。越春王二月。河澌
未流。东风始凑。优柔委蛇。 被公
军容。公曩奉诏亲率师。备
胡乘虚。君命未复。不自议还。虽阃外得专。亦大有所不专
也。于是军吏之职事者 (第 09b 页)
经心摄。获千古之遗胜者。爱而不书。得无寤寐思之乎。然
歙人 被公
之仁化也深。思异日攀公之辕。不及瞻此亭也。
友正家在此山之下。获游此亭之上。思刊懋绩。辄课庸词。
(第 11b 页)
  送林玘省亲序
世之为妇翁者莫不乐于得佳子婿以增其门阑之喜
其为子婿者亦莫不幸于遭贤妇翁以造其器业之成
苟妇翁贤矣而不得佳子婿则乘龙之望失子婿佳矣
而不得贤妇翁则倚玉之荣莫遂是故冰清而玉润自
古以为难而晏元献所以惬意于富郑公之选王懿恪
欧文忠公不能不增重于薛简肃公之门翁与婿俱美
岂不为人情所快哉武进林玘今礼部尚书胡公婿也

公以弘厚有容之德慱达无遗之学由名进士历官京
师三十馀年为腹心于朝廷流膏泽于天下天下慕义
之士有不愿赠千金封万户而愿睹公之风采 被公

容接也不啻若旱苗待润于时雨其见重于人如此玘
得为之婿亦何幸哉玘为世族旧家子弟伟容质而和
于声气内 (第 18a 页)
翰林以备上顾问为士大夫典型何故求去之速使人
无从观仪而咨善道耶在江西子弟则曰吾䣊之士
之教服公之令方思勤于进学励于脩业幸其作育
之久薰陶之至则所造就不患不倍于初何不少留以
终所惠使吾侪得 …… (第 2a 页)
能济乎其民不至如他郡之穷且急焉此盖公之惠政
一端然予所耳闻而目睹者因是而知袁人 被公
之惠
必优乎有馀焉盖公由宾贤起而历官中外三十馀年
熟于理而详于事所谓广德意以拯人穷者乃其心所
素存推 (第 29a 页)
政之暇诗歌自适尝赋灯夕短歌
行模写太平风物之盛雍容揄扬郡博士以下皆属和
焉今忽已三年矣考满朝京凡平日 被公
容接者能无
情乎庸即九郡山川古迹形胜拈题为咏窃比古人赠
出处之意云
  送怀远县税课局大使樊先生牧斋 (第 12b 页)
古人未之有也何者古之人虽好士必见其人而后好之而阁下乃施
之于其所不相识之人推是心也天下之士其有一人不 被公
之泽者哉比公
移节河南岁事不登荒政具举饥而不害维古有之若大旱用作霖雨又云百
姓望君如岁于公见之矣昔子 (第 12a 页)
  重修高密郑公祠碑
元尝博综遗经仰述往哲行藏契乎孔颜微言绍乎
游夏则汉大司农高密郑公其人矣公当炎祚陵夷
清流沈锢泊然抱道邃情坟典却谢车服隐德弥修
所学易书诗礼春秋论语孝经笺注百馀万言石渠
会议无以逮其详贯扶风教授不足拟其旨趋又尝
比核算数甄极毖纬两京学术用集大成天下师法
久而弥笃固不以齐鲁域焉今
皇帝惇崇儒术表章经学

纂定三礼义疏多采郑说是以海内学人翕然依向
言性天道无敢骋其虚悟礼度书文靡不通其原本
庶几孔壁简策得以训言儒生耳目未伤瞽瞆 被公
之教斯为至矣公墓祠在高密县西北潍水东岸四
牡结辔于郑公之乡高车并轨于通德之门是北海
太守孔文举所开建 (第 1b 页)
   于内从此而秉钧衡筹密勿则一代伟人之颂
   余又将为公述之矣台中诸君子喜公复来言
   路踊跃合词请文贺公余与公同馆阁久又为
   吴人 被公
之德甚厚乐其道之大行而非一方
   之所私也于是乎言
   大司寇新城王公寿序
   自昔名臣耆硕树 (第 16a 页)
  邠宁庆三州节度飨军记
朔宁郡王张公拥七尺之节临三州之师牧我邠荒藩
我雍疆威迈乎广漠声棱乎四邻戎无南侵国无西忧
师严民整封守晏如圣上闻之何尝不负扆而咨之因乃宠

以彤弓嘉以墨书乃慰乃止曷日而无哉于是杖钺总
戎之臣望公而欢惧无能称于维朔宁之卒也伏诚而
言曰获拜锡之光圣上之宠崇朔宁足以厉不勠力之
臣然斯事也君臣之殊尤敢弗述之而已焉哉越春王
二月河澌未流东风始辏优柔逶迤 被公
军容公曩奉
诏亲帅师备敌乘虚君命未复不自议还虽阃外得专
亦大有所不专也于是军吏之职事者进伏于麾下曰 (第 7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