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地理類
政書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傳記類
目錄類
職官類
紀事本末類
正史類
雜史類
史評類
史鈔類
列傳類
雜家類
類書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詞曲類
詩文評類
禪宗部類
省宗周,甫视事,即引董仲舒言,请正心以正朝。廷会设东厂,给事中袁彭年争之,被谪。宗周复力言其冤,寻争 阮大铖
必不可用。皆不纳。九月,遂抗疏乞休,诏许乘传,给登极恩典。临行,疏陈五事:一曰修圣政,毋以近娱忽远猷 ……不赀,非优之也。竟不许。已而诚意伯刘孔昭、兵部侍郎徐人龙等,白其纵子交贼之诬,而大典亦自结于马士英、 阮大铖,
乃召为兵部左侍郎。踰月,进尚书,总督上江军务。左良玉兴兵,命监黄得功军禦之。福王奔太平,大典与 大铖
入见舟中,誓力战。得功死,王亦被擒,两人遂走杭州。会潞王亦降,大典乃还乡郡,据城固守。唐王闻,就加东
倡义走谒尚书史可法,与谋兴复。闻福王已立,乃还。其年五月擢吏部考功司主事。疏请终制,不赴。及马士英、 阮大铖
乱政,重允彝名,屡为好辞招之,拒不应服,既除犹不起,御史徐复阳者故逆案中人至是复官希要人指,劾允彝及 ……酿成灾祲。乞令内外文武诸臣,洗涤肺肠,尽去刻薄偏私,及恩怨报复故习,一以办贼复仇为事。报闻。马士英荐 阮大铖,
廷臣力争。史可法进调停之,说谓前监国诏,有逆案不许起用。语臣为去之。后来何故复入,此示人以隘。维经驳可法失言,士英、 大铖
深疾之。寻迁大理少卿,左佥都御史。给事中吴适言维经辑宁都城,有成效,宜责成弹压。乃命专督五城御史,察 ……,尽走南京。兆恒虑贼谍阑入,处之城外,为严保伍,察非常,奸宄无所匿。福王立,擢兆恒大理寺丞。马士英荐 阮大铖,
令冠带陛见。兆恒言:先皇手定逆案,芟刈群凶,乃第一美政。然十七年间,此辈日夕聚,谋欲翻者数矣。赖先皇神明独断,坚持不移。今大仇未报,忽召见 大铖,
还之冠带,岂不上伤先皇之灵,下短忠臣义士之气哉。疏奏,命取逆案进览,兆恒即上进。而士英亦以是日进《三朝要典》, 大铖
竟起用。其秋,奉命祭告,寻进本寺少卿。使事竣,即旋里。请告唐王立,于福州兆恒表贺拜兵部左侍郎,佐黄道
石磐 酆都司 王湛〈兄淳〉鲁之玙

按《明外史本传》:应箕,字次尾,贵池人。善今古文,意气横厉一世。 阮大铖
以附珰削籍,侨居南京,联络南北附珰失职诸人,劫持当道。崇祯九年京师有警应箕与无锡顾杲、桐城左国材、芜 ……十馀人,皆复社诸生也。十五年,以乡试副榜贡入京,公卿咸加礼异。后人铖得志,谋杀周镳,应箕独入狱护视。 大铖
闻,急遣骑捕之,应箕夜亡去。南都不守,起兵应金声,败走山中,被获,慷慨就死。杲,字子方,光禄卿宪成从子也。为人豪迈,好倚酒骂座。居恒与应箕张髯抵掌,言天下可悲愤事,辄痛哭。哭罢,辄狂歌。既共讨 大铖。
大铖
得志,捕杲及国材诸人,将兴大狱,会国亡,乃止。南都既覆,散家财,募士千人,取道江阴。江阴人以为贼,集
大理丞,复霍维华、郭兴治为给事中,徐景濂、贾继春、杨维垣为御史,而起徐兆魁、王绍徽、乔应甲、徐绍吉、 阮大铖
、陈尔翌、张养素、李应荐、李嵩、杨春懋等,为之爪牙。未几,复用拟戍崔呈秀为御史。呈秀乃造《天鉴》、《 ……贤党,东林诸人复进用。其后温体仁、薛国观辈相继柄政,潜倾正人,为翻逆案地。讫北京覆没忠贤馀党渐尽。而 阮大铖
杨维垣虞廷陛虞大复郭如闇陈以瑞徐复阳等卒肆毒江左,至于灭亡。
李永贞
按《明外史·宦官传》:永贞,通
、庐为四镇,以总兵官黄得功、刘良佐、刘泽清、高杰领之。

由崧性闇弱,湛于酒色声伎,委任士英及士英党 阮大铖,
擢至兵部尚书,巡阅江防。二人日以鬻官爵、报私憾为事。事详诸臣传中。未几,有王之明者,诈称庄烈帝太子, ……氏,自称由崧妃,亦下狱。于是中外哗然。明年三月,宁南侯左良玉举兵武昌,以救太子诛士英为名,顺流东下。 阮大铖
、黄得功等帅师御之。而我大清兵以是年五月己丑渡江。辛卯夜,由崧走太平,盖趋得功军也。壬辰,士英挟由崧
臣年幼,庶兄盖臣借袭。盖臣卒,莱臣当袭,盖臣子孔昭复据之。崇祯时,出督南京操江,福王之立,与马士英、 阮大铖
比,后航海不知所终。

子 璟

  璟,字仲璟,基次子,弱冠通诸经。太祖念基,每岁召璟同章溢子允载
督京营。温体仁柄国,国弼抗疏劾之。诏捕其门客及缮疏者下狱,停禄如初。及至南京,进保国公。乃与马士英、 阮大铖
相结,以讫明亡。

孙镗,字振远,东胜州人。袭济阳卫指挥同知。用朱勇荐,进署指挥使。正统末,擢指挥佥
。」后道周及何楷等相继抗疏,要自寿民发之。寿民名动天下。未几移疾去,讲学姑山,从游者数百人。福王时, 阮大铖
用事,衔寿民劾嗣昌疏有 「大铖
妄陈条画,鼓煽丰芑」语,必欲杀之。寿民乃变姓名避之金华山。国变乃归,不复出。

黄凤翔,字鸣周,晋江
、李邦华、魏大中诸人咸居要地,光斗与相得,务为危言核论,甄别流品,正人咸赖之,而忌者浸不能容。光斗与 给事中阮大铖
同里,招之入京,会吏科都给事中缺,当迁者,首周士朴,次 大铖,
次大中。 大铖
邀中旨,勒士朴不迁,以为己地。赵南星恶之,欲例转 大铖,
大铖
疑光斗发其谋,恨甚。熊明遇、徐良彦皆欲得佥都御史,而南星引光斗为之,两人亦恨光斗。江西人又以他故衔大 …… 弟光先,由乡举官御史,巡按浙江。任满,既出境,许都反东阳。光先闻变疾返,讨平之。福王既立,马士英荐 阮大铖,
光先争不可。后 大铖
得志,逮光先。乱亟道阻,光先间行走徽岭。缇骑索不得,乃止。

  魏大中,字孔时,嘉善人。自为诸生, ……舆马尝填溢户外。大学士叶向高用为内阁中书,大中及韩爌、赵南星、杨涟、左光斗与往来,颇有迹。

  会 给事中阮大铖
与光斗、大中有隙,遂与允儒定计,嘱櫆劾文言,并劾大中貌陋心险,色取行违,与光斗等交通文言,肆为奸利。
巡抚史可法上其功,用为广西参议。寻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广西。京师陷,福王立南京,即日拜疏勤王。马士英、 阮大铖
惮之,敕还镇。震孺竟郁郁忧愤而卒。

徐从治
徐从治,字仲华,海盐人。母梦神人舞戈于庭,寤而生。从治
击之。诸执政尝与忠贤共事,不敢显为别白。鸿训至,毅然主持,斥杨维垣、李恒茂、杨所修、田景新、孙之獬、 阮大铖
、徐绍吉、张讷、李蕃、贾继春、霍维华等,人情大快。而御史袁弘勋、史缡、高捷本由维垣辈进,思合谋攻去鸿 ……勋赃私,且言弘勋以千金贽维垣得御史。帝怒,落弘勋职候勘。已而高捷上疏言鸿训斥击奸之维垣、所修、继春、 大铖,
而不纳孙之獬流涕忠言;谬主焚毁《要典》,以便私党孙慎行进用。帝责以妄言,停其俸。史褷复佐捷攻之。言路
不奏。可法不平,遣使遍诘诸镇,咸云不知,遂据以入告,泽清辈由是气沮。

士英既嫉宗周,益欲去之,而荐 阮大铖
知兵。有诏冠带陛见。未几,中旨特授兵部添注右侍郎。宗周曰: 「大铖
进退,系江左兴亡,老臣不敢不一争之。不听,则亦将归尔。」疏入,不听,宗周遂告归,诏许乘传。将行,疏陈
毛羽健

毛羽健,字芝田,公安人。天启二年进士。崇祯元年,由知县征授御史。好言事,首劾杨维垣八大罪及 阮大铖
反覆变幻状,二人遂被斥。

王师讨安邦彦久无功。羽健言:「贼巢在大方,黔其前门,蜀遵、永其后户。由黔 ……矣,渠无人应运而出哉?」魏国公徐弘基荐逆案张捷,部议并起用邹之麟、张孙振、刘光斗,安远侯柳祚昌等荐起 阮大铖,
正宸并疏谏,不纳。改大理丞,正宸请假归。鲁王监国,署旧官。事败,弃家为僧。

黄绍杰

黄绍杰,万安 ……二十余人。垓请代兄系狱,释埰归葬,不许。即日奔丧,奉母南走苏州。初,垓为行人,见署中题名碑,崔呈秀、 阮大铖
与魏大中并列,立拜疏请去二人名。 大铖
得志,滋欲杀垓甚。垓乃变姓名,逃之宁波。国亡乃解。

熊开元

熊开元,字鱼山,嘉鱼人。天启五年进士
体,为下所服多此类。而是时,良玉已老且病,无中原意矣。

  良玉之起由侯恂。恂,故东林也。马士英、 阮大铖
用事,虑东林倚良玉为难,谩语修好,而阴忌之,筑板矶城为西防。良玉叹曰:「今西何所防,殆防我耳。」会朝
下、不读书、干预有司也。潞王常讠芳,神宗侄也,贤明当立。」移牒可法,可法亦以为然。凤阳总督马士英潜与 阮大铖
计议,主立福王,咨可法,可法以七不可告之。而士英已与黄得功、刘良佐、刘泽清、高杰发兵送福王至仪真,于 ……遏之。孔昭勃然曰:「即我不可,马士英何不可?」乃并推士英。又议起废,推郑三俊、刘宗周、徐石麒。孔昭举 大铖,
可法曰:「先帝钦定逆案,毋复言。」越二日,拜可法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与士英、弘图并命。可法仍掌兵部 ……口。一,择诏使。请遣官招谕朝鲜,示牵制之势。并褒纳焉。

  当是时,朝廷大议多出弘图手。马士英疏荐 阮大铖,
弘图不可。士英曰:「我自任之。」乃命 大铖
假冠带陛见。 大铖
入见,历陈冤状,以弘图不附东林引为證。弘图则力言逆案不可翻, 大铖
、士英并怒。一日,阁中语及故庶起士张溥,士英曰:「我故人也,死,酹而哭之。」姜曰广笑曰:「公哭东林者,亦东林耶?」士英曰:「我非畔东林者,东林拒我耳。」弘图因纵臾之,士英意解。而刘宗周劾疏自外至, 大铖
宣言曰广实使之,于是士英怒不可止。而荐张捷、谢升之疏出,朝端益水火矣。内劄用户部侍郎张有誉为尚书,弘 ……结勋臣朱国弼、刘孔昭、赵之龙,外连诸镇刘泽清、刘良佐等,谋擅朝权,深忌曰广。

  未几,士英特荐起 阮大铖。
曰广力争不得,遂乞休,言:

  前见文武交竞,既惭无术调和;近睹逆案忽翻,又愧不能寝弭。遂弃先帝十 ……臣待罪纶扉,苟好尽言,终蹈不测之祸。聊取充位,又来鲜耻之讥。愿乞骸骨还乡里。

  得旨慰留,士英、 大铖
等滋不悦。国弼、孔昭遂以诽谤先帝,诬蔑忠臣李国祯为言,交章攻之。

  刘泽清故附东林,拥立议起,亦 ……钅类劾曰广,因言镳、演祚等皆曰广私党,请悉置于理,遂令逮治。而士英劾镳从弟钟从逆,并及镳。钟亦逮治。 阮大铖
居金陵时,诸生顾杲等出《留都防乱公揭》讨之,主之者镳也, 大铖
以故恨镳。镳狱急,属御史陈丹衷求解于士英,为缉事者所获,丹衷出为长沙知州。于是察处御史罗万爵希 大铖
指,上疏痛诋镳。而光禄卿祁逢吉,镳同邑人,见人辄詈镳,遂得为户部侍郎。亡何,左良玉称兵檄讨士英罪,言引用 大铖,
构陷镳、演祚,锻炼周内。士英、 大铖
益怒。 大铖
谓镳实召良玉兵,王乃赐镳、演祚自尽,钟弃市。

  雷演祚,太湖人。崇祯三年举于乡。十三年夏,帝思破 …… 福王时,统钅类劾曰广,因及之,遂逮治。明年四月与镳同赐自尽。故事,小臣无赐自尽者。因良玉兵东下,故 大铖
辈急杀之。

  赞曰:史可法悯国步多艰,忠义奋发,提兵江浒,以当南北之冲,四镇棋布,联络声援,力图
治,籍其家充饷,且令督赋给事中韩如愈趣之。

已而京师陷,福王立。有白其诬者,而大典亦自结于马士英、 阮大铖,
乃召为兵部左侍郎。逾月,进尚书,总督上江军务。左良玉兴兵,命监黄得功军御之。福王奔太平,大典与 大铖
入见舟中,誓力战。得功死,王被擒,两人遂走杭州。会潞王亦降,大典乃还乡郡,据城固守。唐王闻,就加东阁 ……前日之所以失,即知今日之所以得。及今不为,将待何时。」疏奏,停俸。寻补吏科右给事中。

初,马士英荐 阮大铖,
汝霖争不可。及 大铖
起佐兵部,汝霖又言: 「大铖
以知兵用,当置有用地,不宜处中朝。」不听。逾月,以奉使陛辞,言:「朝端议论日新,宫府揣摩日熟。自少宰
以城献,璜趋归村舍,刃其妻茅氏及长女,遂自刭死。

吴应箕,字次尾,贵池人。善今古文,意气横厉一世。 阮大铖
以附珰削籍,侨居南京,联络南北附珰失职诸人,劫持当道。应箕与无锡顾杲、桐城左国材、芜湖沈士柱、馀姚黄宗羲、长洲杨廷枢等为《留都防乱公揭》讨之,列名者百四十余人,皆复社诸生也。后 大铖
得志,谋杀周镳,应箕独入狱护视。 大铖
闻,急遣骑捕之,应箕夜亡去。南都不守,起兵应金声,败走山中,被获,慷慨就死。其同时举兵者有尹民兴、吴
走南京。兆恒虑贼谍阑入,处之城外,为严保伍,察非常,奸宄无所匿。

福王立,擢兆恒大理寺丞。马士英荐 阮大铖,
令冠带陛见。兆恒言:「先皇手定逆案,芟刈群凶,第一美政。今者大仇未报,乃忽召 大铖,
还以冠带,岂不上伤先皇灵,下短忠义气哉!」疏奏,命取逆案进览,兆恒即上进。而士英亦以是日进《三朝要典》, 大铖
竟起用。其秋,奉命祭告,寻进本寺少卿。使事竣,即旋里。

唐王立,拜兆恒兵部左侍郎,佐黄道周协守广信 ……怵以极刑,卒不动。自成曰:「当磔汝父母!」乃跪。时其父母在岭南,家玉遽自屈,人咸笑之。

贼败南归。 阮大铖
等攻家玉荐宗周、道周于贼,令收人望,集群党。家玉遂被逮。明年,南都失守,脱归。从唐王入福建,擢翰林侍
王立,迁大器吏部左侍郎。大器以异议绌,自危,乃上疏劾士英。言其拥兵入朝,留政地,翻先皇手定逆案,欲跻 阮大铖
中枢。其子以铜臭为都督,女弟夫未履行阵,授总戎,姻娅越其杰、田仰、杨文骢先朝罪人,尽登膴仕,乱名器。「夫吴甡、郑三俊,臣不谓无一事失,而端方谅直,终为海内正人之归;士英、 大铖,
臣不谓无一技长,而奸回邪慝,终为宗社无穷之祸」。疏入,以和衷体国答之。

未几,泽清入朝,劾大器、演 ……。遂削大器籍,复命法司逮治之。以蜀地尽失,无可踪迹而止。大器既去,沾得超擢左都御史。谦益亦以附士英、 大铖,
得为礼部尚书。独演祚论死。

明年,唐王召为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道梗,久之至。汀州失,奔广东,与丁
严加甄别,内外兼补。」因劾偏沅巡抚陈睿谟、广西巡抚林贽贪黩。帝纳其言。十七年五月,福王立,马士英荐用 阮大铖,
寿图论劾。七月,出按四川。时川地已为张献忠所据,命吏部简堪任监司守令者从寿图西行。至则与督师王应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