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春秋類
地理類
時令類
詔令奏議類
目錄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雜家類
道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史傳部類
洞真部
洞神部
洞玄部
太玄部
續道藏
 楚灭陈蔡公弃疾主兵而曰楚师之类是也(汪氏/曰昭)
 (八年楚公子弃疾帅师奉孙吴围陈十月壬午灭陈/十一年楚公子弃疾帅师围蔡十一月楚子灭 蔡经)
 (
皆书楚师所以著荆楚擅兴大众以灭/中夏诸侯之国诛其暴横凭陵之甚也)有恶其无名
 不义而称师者次于郎以俟 (第 41a 页)
 称师者楚灭陈蔡公子弃疾主兵而曰楚师之类是
 也(昭八年楚公子弃疾帅师奉孙吴围陈冬十月壬/午灭陈十一年楚公子弃疾帅师围蔡十一月楚)
 (子灭 蔡经
皆书楚师所以著荆楚擅兴大众/以灭中夏诸侯之国诛其暴横冯陵之甚也)有恶其
 无名不义而称师者次于郎以俟 (第 20a 页)
  异于商人而不得以踰年例言也公羊失其事实
  聊为设罪端耳愚案陈佗果非弑君又以为陈君
  以淫而见杀于 蔡经
犹当书曰蔡人杀陈侯佗今
  以讨贼之辞书则公羊所以淫者见前无事始造
  事以实之耳非有所据也
 榖梁 (第 34a 页)
  其文曰归而为楚隐恶乎
 榖梁曰善其成之会而归之故谨而日之此未尝有
 国也使如失国辞然者不与楚灭也
  楚灭陈 蔡经
既实书之今其归国经又实书之其
  灭其归义皆可见何谓未尝有国而使如失国辞
  然以见不与楚灭之义乎 (第 54b 页)
 仅此侵伐而止不足移二国内向之志也阳处父侵
 蔡楚子上救之晋先仆伐楚救江皆不书者蔡近楚
 襄公力尽于敌秦既不足以服楚又安能得 蔡经

 其合五国之师以伐沈而沈溃以大夫专将救江而
 江灭则其伯略可知况以微者伐楚救江岂足议也
文九年春 (第 34b 页)
   哀公(名蒋定公之子定姒所/生谥法恭仁短折曰哀)
元年(丁/未)春王正月公即位
楚子陈侯随侯许侯围蔡(左氏传楚子围蔡报柏举也/定四年蔡人男女以辨男女)
(各别系累而出降使疆于江汝之閒而还楚使徙国江/之北汝之南蔡于是请迁于吴楚既还蔡更叛楚就吴)
(馀随汉东之国自楚武见伐之后不复见者一百四十/ 年未尝列诸侯之会盖世服于楚也吴师入郢楚子)
(奔随而随独免之卒复楚国故德之而使列于诸侯今/得见于经定六年许为郑所灭未久复见楚封之也经)

(不书不与中国制在强楚也国楚师迁 蔡经
止书围蔡/盖蔡尝以吴师入楚几亡其 楚复雠之事可恕也故)
(书楚子围蔡而称/爵恕楚之辞也)
鼷鼠食郊 (第 1b 页)
  (僖二十六年公以楚师伐齐取榖及定四年蔡侯/以吴子及楚人战于柏举三处而已柏举之战左)
  (氏所叙事迹并吴楚自战都不言 蔡经
下文又云左/庚辰吴入楚亦不言蔡师明吴楚自战蔡不交锋)
  (氏云凡师能左右之曰以且齐桓晋文用诸侯师 (第 7b 页)
 冬京师来告饥公为之请籴于宋卫齐郑礼也

为京师请籴诸侯之盛节也谓之礼宜矣然此鲁


事不应不书于策归粟于 蔡经
犹书此安得不书 (第 18b 页)
  姚希孟宅在长洲县中街路

  蔡经宅在吴县朱明寺西神仙传云后汉王方平
  得道过吴住 蔡经
宅今蔡仙乡是其隐处明一统
  志云在胥门
  葛洪宅在吴县东洞庭绿石山下洪于此立坛炼
  丹
  朱 (第 24b 页)
 (能照岩扉月斜人籁寂鹤自辽/东归为歌华表吟但伤知音希)
梅福隐居相传在吴门西市坊(黄庭坚诗吴门不作南/昌尉上疏归来朝市空)
 (笑拂岩花问尘世/故人子是国师公) 蔡经
宅吴地记言在朱明寺西王方平与麻姑尝过其 (第 2b 页)
 茶毗之亦得数舍利(已上释氏/)
赤须子秦穆公主鱼吏也齿落更生发白复黑服霞绝

 粒后往吴中十馀年莫知所之 蔡经
后汉人居胥门中散大夫王远方平既得道东欲
 入括为山过吴住经家以其骨相当仙语以要言经
 遂尸解去十馀年 (第 17a 页)
 盖邑郭沦移川渠状改故名旧传遗称在今也
又东至新野县南(案近刻讹/作县西)东入于淯
比水出比阳东北太胡山(案比原本及近刻并讹作泚/注内同卷之三十二沘水亦)
(讹作此考汉书地理志南阳郡比阳应劭曰比水所出/东入蔡又庐江郡灊县沘山沘水所出北至寿春入芍)
(陂师古曰音比又布几反/今据以订正二水之名)东南流过其县南(案过近刻/讹作径)

泄水从南来注之 太胡山在比阳北如东三十馀里广圆五六十里张
 衡赋南都所谓天封太狐者也应劭曰比水出比阳
 县东入 蔡经
云泄水从南来注之然比阳无泄水盖
 误引寿春之沘泄耳余以延昌四年蒙除东荆州刺
 史州治比阳县故城城南有 (第 19a 页)
王远至 蔡经
(原神仙传王远字方平欲东入括苍山/过吴住胥门 (第 19a 页)
蔡经
家经小民而骨相当)
(仙远于是告以要言乃委经而去经后入室以被自覆/忽然失之去十馀年忽还家语家人曰七月 (第 19a 页)
迹陈朝桧(在广化寺○苏子瞻诗双干一/先神物化九朝三见太平年)仙姥墩
(在府西五里按葛洪神仙传王方平过 蔡经
家以千钱/与馀杭姥求沽酒须臾信还得酒五斗许又东晋初有)
(裴氏姥不知何许人居此墩采众花酝酒沽贫者贳与 (第 18b 页)
碧莲池仙坛记所谓红莲变白今又碧之/处也玳瑁石介其左由池畔坦途一望间有会仙亭入)
(观门涧水冬夏长流乃 蔡经
宅麻姑王方平所会之处/○刘禹锡诗云盖青山龙卧处日临丹洞鹤归时霜凝)
(上界花开晚月冷中天果熟迟○沈彬 …… (第 8a 页)
绶紫云䄡扬袂玉堂上与世作丰歉)
迹麻姑坛(颜真卿记丨丨者葛稚川神仙传云王远字/方平欲东之括苍山过吴 蔡经
家教其尸解)
(如蛇蝉也经去十馀年忽还语家言七月十日王君当/来过到期日方平乘羽车驾五龙各异色旌旗导从 (第 10a 页)
既)
(至见经父兄遣人与麻姑相闻麻姑至 蔡经
亦举家见/之是好女子年十八九许顶中作髻馀发垂之至腰其)
(衣有文章而非锦绣得见方平坐定各进行厨金盘玉 …… (第 10a 页)
华而香气达于内外擗麟晡行之麻姑自言)
(接待以来见东海三为桑田矣方平笑曰海中行复扬/尘也麻姑手似鸟爪 蔡经
心中念言背痒时得此爪爬) …… (第 10a 页)
绵三谷之翠色) (铜陵石磴寻谢屐之风流/金盘玉杯识颜碑之气骨)
(山多隐逸谷通华子之冈/地富仙灵坛近 蔡经
之宅) (第 11a 页)
  (捲银河问师乞取窗前/月一榻清风许我么)

云峰在县西二十五里以云出小洞故名
瑞峰在县北三十里
麻姑岩在县西南二十五里一名仙姑巨石谽谺矫如
  人立昔麻姑访王方平 蔡经
尝隐于此故以名岩
  其上有洞旁两石相峙高深各踰丈俗呼风门有
  麻姑像存焉(叶发诗云怪石倚空碧传有 (第 7b 页)
  夺目故名
赤湖在县西七十里其初烟水极目有赤眼巨鱼长丈
  馀游泳其中今不复存湖亦半为田矣
莼湖在县东二十七里 蔡经
井有九在县东一十七里旧传每汲其一八皆波
  动兵火后存其五尔
瑶崱瀑在县西五十里玉几山北源出项羽山流 (第 6b 页)
  五年又重建

隐真宫在县东南二十里旧名隐玄梁天监五年建本
  吴 蔡经
故宅先是有汉人王远得道飞升三国时
  游括苍山过经家谓曰汝有仙骨而未知道以金
  丹饵之及卒举棺甚轻 (第 12b 页)
    (起后强起终不言但题数百字于宫扇上其/语皆验留太尉陈耽家三十年忽自言当死)

    (死后敛三日失其所在后至括/苍山与 蔡经
会焉详见隐真宫)
  徐公(郡人居山钟御功成以铁锥刺穴有白鹤自/石鼓飞出驾之上升见道史属辞按郡国志) …… (第 9b 页)
  葛元(丹阳人字孝先洪之从祖初在赤城后入括/苍盖竹等处遇三真人授以秘诀符箓戏幻)
    (之术无不通晓吴赤乌七年尸解而去为太/极左仙公政和中封冲应真人见高道传)
   蔡经(括苍山人遇仙人王远/巳而羽化详见隐真宫)

  许迈(一名元字远游隐盖竹山尘外记云盖竹/山有洞仙人许远游居之又见晋书真诰)
  袁根柏硕( (第 10a 页)
无疑予闻仙人左元放许宣平每往来九仙城阳山中
去亦十二年一至其家得道者或未能忘其乡里安
知季真不时来还此间耶绍兴十四年八月日记
公生明在正堂之后宋 (第 35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