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小學類
別史類
編年類
地理類
史評類
正史類
政書類
史鈔類
傳記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儒家類
農家類
雜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禪宗部類
  西汉节义传题词
往者吾乡宋大儒深宁王公尝以班史不叙杀身成仁
之美欲补撰西汉节义传而不果但发其略于困学纪
闻近世长洲何氏义门颇为班史佞臣反言史臣表节
义亦不在立传与否果尔则史臣所当立传者是何等
人也吾乡杲堂李丈取其中四十二人为一十五传又
附以二十二人为五传每传为一论淋漓悲恸足令百
世而下张目赤符残燄不觉为之生色其论龚胜传末
载父老语是不知志士天年自足千古非木石辈之寿
翟义传末载黄鹄词以昭天道是岂史笔所忍书今易

之以黄犊之谣于孔子建传大书先圣累世子孙高节
不使见辱于褒成于郭钦 蒋诩
传必以其伦不使见辱
于纪唐一辈此等正议即令班史复生无所申其三尺
之喙若其于东郡同义诸公幸其潜窜不尽遭 …… (第 16b 页)
莽诏书中应
与徐乡侯快合为一传然后次之以讨莽之张充而尚
有刘都马适求应为一传然后次之以不仕莽之郭钦 蒋诩
薛方逢萌附之以向平禽庆栗融苏章曹竟周党
而尚有王君公李子云徐房谭贤殷谟应为一传然后
次之以孔子建为一 (第 17b 页)
   空翠阁雅集序
宿耀丹鹑风清黄雀披襟可赋楚宋玉以之登高载酒
为欢欧阳詹因而玩月维此时也信可乐乎而余友江

子秋水以终贾之英年具曹刘之逸韵觞飞北海四筵
鹦鹉之杯榻据南楼百尺芙蕖之席火珠不热反号招
凉玉镜恒圆自能忘暑而盖倾千里琴响四山邀作赋
之兴公遇吟诗之秘监桃花潭上踏歌惟许汪伦修竹
径中策杖还来 蒋诩
况吕安命驾远拿苕水之舟邓郁
怀经来泛吴陵之楫咸气临于函谷共星聚乎颍川而
且赵家合德自具奇香张氏丽英长 …… (第 7b 页)
小年有焉又云贻厥孙谋子晋得之矣
   江秋水园居倡和诗序
江子秋水性耽林溆癖染烟霞有谢幼舆之一丘开
元卿
之三径亭中花发不见俗人池上诗成每同词客 (第 36a 页)
啸舒怀恍若朝霞独举开 蒋元卿
之三径竹里挥毫得
谢幼舆之一丘花间染翰笔底尽烟云之致篇中悉川
岳之奇莫不格压曹刘体高屈宋歌因慷慨题成 (第 49b 页)
 (星移沧海桑田无恙所以他人入室每兴慨于唐风/若夫一枝可栖更寓言于庄叟尊水园者门临眢井)
 (圃接荒城径则有三应同 蒋诩
之筑柳何妨五真似/陶潜之栽竹屋纸窗酒痕历历青鞋布袜诗思泠泠)
 (取杜名亭祀五郎于窔奥命胥钞句见子美 (第 9b 页)
   寄姚牧庵参政二首
黄鹤山头楚观钟唤醒陈梦欠从容归来坐听春林雨
还忆帘前翠万重
牛斗之间气更明三台星里见文星滕王阁上新碑刻
处处人家有素屏

   陈氏山居书院前创桥名道山
共说山居好烟霞几许深架中书有种桥下水无心酒
聚陈遵客花留 蒋诩
吟宿舂应可到吾亦惯登临
   补之画梅
开卷见横枝逃禅不可期忽思霜月夜独坐小匆时
   陈小庭求诗戏 (第 11a 页)
微度戛然有声如云韶之迭奏若鸾凤
之和鸣可以涤尘氛而清俗虑可以悦心耳而怡性情
此王猷所谓一日之不可无而 蒋诩
三径之所由成也
然论其为德则亭亭翼翼中虚外直独凌厉于岁寒并
后凋于松柏论其为质则郁郁青青凝烟遏云苞锦 (第 15a 页)
   答沈麟士书(麟士/见齐)
独往之业虽闻前载高尘逸轨罕或共时未尝不拊帙
兴怀望古遐瞩尊贤拔俗遥然沈冥自远幽贞之操义
高篆策虽 蒋诩
不窥城市郑真名动京师何远之有名
山既乡内所丰清川又坐卧可对不出户庭而与禽尚
齐美哉约少不自涯早爱虫鸟 (第 37b 页)
  次韵笠泽渔隐二首
隐君于此揽清华小筑茅堂傍水涯蒲柳高低迷晓岸

凫鹥来往弄晴沙辋川别置王维业竹径深通 蒋诩

复恐秋潮没沙渚故安小艇当乘槎
目断江湖欲尽头放船曾作渼陂游接䍦倒著山公帽
紫绮时裁李白裘鲛室杼机 (第 6b 页)
   其三
城中灯火照青春远引吾方避纠纷游衍水边追野马
啸歌林下应山君愁寻径草无求仲喜对檐花有广文
邂逅一樽聊酩酊声名身后岂须闻(贾谊吊屈原赋凤/漂漂其高逝兮固)
(自引而远去○司马迁书宁得自引深藏于岩穴耶○/孔文举论盛孝章向使郭隗倒悬而王不解临溺而王)

(不拯则士亦将高翔远引莫有北首燕路者矣注引去/也孙子解杂乱纷纠者不控捲○刘向传传授增加文)
(书纷纠○杜诗万事纷纠犹绝粒一官羁绊实藏身○/庄子野马尘埃也○退之杂记谈生之为崔山君传称)
(鹤言者岂不怪哉山君疑即鹤也如退之毛颖传之类/但不传耳○韩偓诗窗里日光飞野马案头筠管长蒲)
(卢不如介甫所对精切○崔备诗山君水上印天女月/中书○ 蒋诩
隐于杜陵开三径惟故人求仲羊仲从之)
(游○耿韩诗惭非 (第 14a 页)
蒋生
径不敢望求羊○子美醉时歌/灯前细雨檐花落盖赠广文馆学士郑虔也○张翰使)
(我有身后名不/如生前一杯酒 (第 14a 页)
  又
青野堂已苟完绝无尘埃污贤者巾舄也候益馆养蒙
斋专待吾子作大字庞公鹿门幽寂古野颇不相减世
上事纷拿未暇听也莫相报莫相报 蒋诩
径惟许求羊
走频讶子履声辛巳漫稿失去莫落吾子之手否漫言 (第 21b 页)
 (造诸/恶心)玄言(晋书王衍妙善玄/言惟谈老庄为事)老龙(庄子娿荷甘与神/农同学于老龙吉)
 求羊踪(群辅录求仲羊仲不知何许人皆治车为业/挫廉逃名 蒋元卿
之去兖州还杜陵荆棘塞)
 (门舍中有三径不出惟二人从之游时人谓/之二仲谢灵运诗惟开 (第 17a 页)
蒋生
径永怀求羊踪)
  晚春严少尹与诸公见过
松菊荒三径图书共五车烹葵邀上客看竹到贫家鹊 (第 17a 页)
   临江
汎汎东流水飞飞北上尘归骖将别棹俱是倦游人
   赠李十四
乱竹开三径飞花满四邻从来扬子宅别有尚玄人(三/径) (西汉蒋诩
(第 23b 页)
元卿
为兖州刺史以廉直名王莽摄位以/病免归于舍中竹林下开三径唯故人求仲羊仲从之)
(游扬子杨雄字子云有草玄 (第 23b 页)
   晚春严少尹诸公见过
松菊荒三径图书共五车烹葵邀上客看竹到贫家雀
乳先春草莺啼过落花自怜黄发暮一倍惜年华(三径/三辅)
(决录 蒋诩
于竹下閒三径惟与羊仲求仲游又陶靖莭归/去来辞三径就荒松菊犹存五车庄子云惠施多方其)
(书五车人汉高祖 …… (第 7a 页)
    秦中寄远上人
一丘常欲卧三径苦无资北上非吾愿东林怀我师黄
金然桂尽壮志逐年衰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三径 蒋诩)
(
三径见前注东林寺名晋慧远所造庐山记谢灵运即东/林译涅槃经然桂战国策苏秦曰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
(于桂 (第 19a 页)
者游(其/二)
野兴还来群鹿豕庸才端合老山林(其三/)新辟山门径
躬耕陇上田丈肯驾雪夜之舟不孝弟当开 蒋诩
之径
无言扫周益公雪矣临书引睇
   六科公书 (第 53a 页)
见尺牍/序注)家精协律(见琅/霞序)居斯地也大有人焉
仆也十年作赋愧逊陈琳(见无/忝序)三径论交欣逢 蒋诩(高/士)
(传汉蒋诩字元卿尝于舍前竹下开三径惟故人求仲/羊仲从之游哀帝时为兖州刺史后王莽居摄归卧不)
(出/)
其人也九侯第宅(招魂九侯淑/女多迅众些)四姓衣冠(见璿玑/赋注)
风通显东京萧育之家(后汉书萧育字 (第 4a 页)
(见琅/霞序)居斯地也大有人焉
仆也十年作赋愧逊陈琳(见无/忝序)三径论交欣逢蒋诩(高/士)
(传 汉蒋诩
(第 4a 页)
元卿
尝于舍前竹下开三径惟故人求仲/羊仲从之游哀帝时为兖州刺史后王莽居摄归卧不)
(出/)其人也九侯第宅( (第 4a 页)
  脩竹赋寄胡梅屋
翳绿竹兮修修罗生兮庭之幽体匪草兮匪木质克刚
兮克柔非分干兮淇园之澳必濯根兮渭川之流爰贞
心兮自守故坚节兮独遒凌霜雪兮素操不改假云烟
兮繁阴愈稠岂竞芳兮桃李欲干势兮斗牛清韵兮戛
玉寒光兮翠浮动西风兮三径夜雨淡明月兮空庭暮
秋其清也巢由兮未拟其直也史鱼兮莫俦其虚也颜

回兮屡空于陋巷之下其癯也夷齐兮不食于首阳之
陬亦托迹兮 蒋诩
曾结知兮王猷唐六逸兮是隐晋七
贤兮寔游或述典谟兮传简于翰墨或托宗庙兮列笾
于庶羞或同勋兮桑弧或协律兮 (第 19b 页)
    铣曰卫也植木当墉以为卫也
樵隐俱在山由来事不同不同非一事养痾亦园中中
园屏(上/声)氛杂清旷招远风卜室倚北阜启扉面南江(叶/姑)
(红/反)激涧代汲井插槿当(去/声)列墉群木既罗户众山亦对

(叶音/□)靡迤(移尔/反)趋下田迢递瞰高峰寡欲不期劳即
事罕人功唯开 蒋生
径永怀求羊踪赏心不可忘妙善
冀皆(一作/能)(韵/重)
 赋也屏除也激犹引也靡迤犹逦迤连接也迢递高 (第 24a 页)
 远貌瞰视也 蒋生
径三辅决录云 (第 24a 页)
蒋诩
隐居社陵竹
 下开三径唯故人羊仲求仲二人从之游妙善谓乐
 道自得之趣郭象庄子注有妙善同之语 灵运始 (第 24a 页)
   小筼筜赋
谓木非乔谓草非繇不蔓而夭不葩而条閒庭翳翳密
室翛翛名小筼筜有扁之昭或曰子真以筼筜为小耶
则仙标出尘直干凌嚣声谐鸣凤影挟翔蛟洒清风之
叶叶弄明月之梢梢虽并户而当轩实拂云而腾霄子

以植数少为小耶则两匆三四一径五六缃实标黄锦
苞凝绿或开樽而射金或援琴而击玉虽无千顷之多
聊可数竿而足然则小筼筜果何在乎主人曰肩高于
墙斗大于室门可旋车居仅容膝修及寻丈广贸咫尺
以溉以种充我馀隙匪谷斯盈匪川斯溢减晋林之七
贤少唐溪之六逸异 蒋诩
之三径慕子猷之一日况城
西幽迥堂北愉□平安之报维昕与晚遗形尚存先德
不远则又此心之所以思慕而忧懑也筼 (第 1b 页)
  画竹赠王允刚
子猷借地种脩筠何可一日无此君叶笼书席摇翠雨
阴结香炉屯绿云闻孙住近吴江渚二仲遨游如 蒋诩
置酒邀余写竹枝隔竹庖人夜深语 (第 17b 页)
 曲礼客歠醢主人辞以窭

时邀五柳陶
陶潜有五柳先生传
共过三径诩
汉书鲍宣传后载自成帝至王莽时清名之士十二人 蒋诩元卿
为兖州刺史以廉直为名王莽居摄以病免
官归乡里卧不出户渊明有圣贤集录云求仲羊仲皆
挫廉逃名 (第 22b 页)
蒋元卿
之去兖州还杜陵荆棘塞门舍中有
 三径惟二人从之游时人谓之二仲见嵇康高士传
往在少年场
汉尹赏传赏守长 (第 22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