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易類
小學類
春秋類
五經總義類
詩類
四書類
書類
樂類
經解類
孟子類
論語類
孝經類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政書類
紀事本末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別集類
職官類
正史類
史鈔類
傳記類
載記類
雜史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儒家類
農家類
雜家類
術數類
兵家類
天文算法類
道家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詔令奏議類
淨土宗部類
禪宗部類
中觀部類
史傳部類
密教部類
事彙部類
法華部類
經集部類
洞真部
洞神部
正一部
太玄部
清代道教文獻
續道藏
 (于牡丘所以盟者为救徐设也晋景之救郑后盟于/马陵非特为救郑也有宋莒在焉宋以五年辞会鲁)
 (卫受晋命侵之莒自 晋文
之卒至是始与盟约故知/其因马陵之会以固结之耳 高氏闶曰去冬栾书)
 (救郑而楚师还未得志于郑故复伐 (第 12b 页)
 (伐秦起文耳今年会于琐泽明年春使郤锜来乞师/而后五月暨诸侯伐秦比事而观之可见矣 家氏)
 (铉翁曰晋楚为成关系不细春秋略而不书岂无意/乎齐桓之于楚讨而服之 晋文
之于楚败而却之而)
 (霸者之职举矣晋自灵成君昏闇而臣惰偷以避楚/为得计至是因俘累以通意遂交聘而为成 …… (第 6b 页)
 (是率天下而入于乱耳也赵氏鹏飞曰曹成杀世子/而自立是天下之大恶 晋侯执之不自正其罪以)
 (归京师尊王室也简王不能正王法以令天下复归/之曹王室不纲失政刑矣春秋书执诸侯归京师者)
 (二 晋文
执卫侯归于京师既而晋自释之书曰卫侯/郑归于卫不云归自京师者非王命也今曹伯归自)
 (京师王命释之也京 (第 40a 页)
李氏廉曰 晋文
执卫侯归京师/与晋厉执曹伯归 师一也然 (第 40a 页)
晋文
书人而晋厉得)
 (书侯者文公以私怨讨卫厉公以公罪讨曹也卫侯/之归与曹伯之归一也然卫不书自京师而曹伯 …… (第 40a 页)
 (大也见程氏端学曰九月用郊刘氏以用为用人以/祭彼 邾人执鄫子用之故以凡称用者皆用人也)
 (殊不知邾用鄫 子上
言执又言鄫子故知其用为用/人今但言用郊则与用致夫人大夫宗妇觌用币用)
 (牲用田赋用币/于社何以异哉 …… (第 48a 页)
 (疆自宋始矣晋侯师于台谷以救/宋遇楚师于靡角之谷楚师还)
  (靡角杜/注宋地)
 集说(李氏廉曰齐桓霸业始于平宋乱 晋文
霸业始/于释宋围悼公霸业又始于彭城之救宋故曰)
 (成伯安疆自宋始矣前则楚郑皆称爵而书伐今则/楚郑皆 (第 60b 页)
 (名恤灾救患而实自封殖者也及高氏闶曰偪阳楚/与国也 汪氏克宽曰偪阳国 柤地皆在沛县乃)
 (吴入北方之要冲则悼公之会吴于柤盖谋灭偪阳/而通吴也齐桓之霸灭谭灭遂降鄣迁阳 晋文
之霸)
 (执曹伯逐卫侯悼公之霸灭偪阳皆功不掩/过此孟子所以谓五霸者三王之罪人也) …… (第 4a 页)
 (之盛入国之明日逐不臣者七人即位之一月取六/官于民誉盖晋贤侯也李氏曰晋悼公其犹有君子)

 (之资乎不独伯功之美也齐桓历变履险以数十年/之经营而行事未免过举 晋文
老于奔走晚而复国)
 (然血气之骄悍未除悼公之齿浅矣乃能忠厚而不/迫坚忍而持重有回顾却虑之谋无轻逞辄 (第 40a 页)
 (来高氏闶曰公踰年在楚楚郏敖新即位故使薳罢/ 聘以报之自文公九年至此历七十馀年未尝交)
 (聘今薳罢之来盖为恭也自是吴楚皆不复来聘矣/ 张氏洽曰鲁以君行而楚以大夫聘此齐桓 晋文)
 (
所以行乎列国者故自宋之盟楚人行/霸主之礼非晋平赵武之责而何哉)
 附录左传(子产相郑伯以如晋叔向问郑 …… (第 29a 页)
 (子驷氏欲攻子产子皮怒之曰礼国之干也杀有礼/祸莫大焉乃止于是游吉如晋还闻难不入复命于)
 (介八月甲子奔晋驷带追之及酸枣与 子上
盟用两/圭质于河使公孙肸入盟大夫己巳复归书曰郑人)
 (杀良霄不称大夫言自外入也于子蟜之卒也将葬/公 …… (第 35a 页)
 (足与也鲁其惧哉孝伯曰人生几何谁能无偷朝不/及夕将安用树穆叔出而告人曰孟孙将死矣吾语)
 (诸赵孟之偷也而又甚焉又与季孙语晋故季孙不/从及赵文子卒 晋公
室卑政在侈家韩宣子为政不)
 (能图诸侯鲁不堪晋求谗慝弘多是以有平丘之会/ 齐子尾害闾丘婴欲杀之使 (第 39b 页)
 (会也夏启有钧台之享商汤有景亳之命周武有孟/津之誓成有岐阳之蒐康有酆宫之朝穆有涂山之)
 (会齐桓有召陵之师 晋文
有践土之盟君其何用宋/向戌郑公孙侨在诸侯之良也君其选焉王曰吾用)
 (齐桓王使问礼于左师与子产左师曰 …… (第 28a 页)
 集说(高氏闶曰谢前年取莒牟夷叛邑盖莒既伐鲁/则鲁有辞是以晋受季孙之聘而不见讨也)
 (卓氏尔康曰鲁受莒牟夷之奔时公在晋宿实主之/及莒愬 晋公
几为晋所止以范献子之言得归故武) (第 45a 页)
 (害之子干之官则右尹也数其贵宠则庶子也以神/所命则又远之其贵亡矣其宠弃矣民无怀焉国无)
 (与焉将何以立宣子曰齐桓 晋文
不亦是乎对曰齐/桓卫姬之子也有宠于僖有鲍叔牙宾须无隰朋以)
 (为辅佐有莒卫以为外主有国高以为内主从 (第 45b 页)
 (势复炽若因郊溃遂取子朝不至如后日之难也春/李氏廉曰公羊注以郊为天子间田有大夫主之)
 (秋不与伐天子故不系于周此不知事实者也陈氏/曰向者子带之乱 晋文
尝围温矣不书以其讨乱也)
 (今敬王即位逾年而后围郊则讨乱非晋志也是故/贬人之此说极是 汪氏克宽曰 …… (第 13a 页)
 (公失国愤意如之见欺皆爱君忧国之至因祷以自/裁也 家氏铉翁曰叔孙氏之司马鬷戾助季氏昭)
 (子必不与闻所以内慊祈死即死继公孙而书言婼/之为公死也 李氏廉曰昭公之祸原于叔孙氏之)
  (司马昭
子既归倘正鬷戾之罪而诛之亦庶足以剪/季氏之羽翼而徐为之图今乃付之无可奈何之命)
 (不及宁俞远矣此意 (第 35a 页)
 (侯既归请师于晋晋人请命于周大合诸侯天子之/元老在焉若能暴明其罪恭行天讨庶几哉王者之)
 (师齐桓 晋文
之功褊矣有荀寅者求货于蔡侯弗得/遂辞蔡人晋由是失诸侯无功而还书曰侵楚陋之)
 (也/)
 集说(杜氏 …… (第 16a 页)
 (如晋请师以伐楚晋为之请命于天子天子为之特/使其老以临之大合十有八国之君蔡陈郑许顿胡)
 (素属于楚齐桓 晋文
之所不能一时悉致而今皆在/于会可谓盛矣若能奉辞伐罪仗义必往于以服楚)
 (而诸侯之散者复合岂不多于齐 (第 17b 页)
 春秋分记卷一     宋 程公说 撰
  年表一
   周天王内鲁外诸侯年表第一
呜呼春秋之作圣人岂无旨哉且其言曰其事则齐桓 晋文
其文则史其义则丘窃取之矣岂以书会盟侵伐
齐晋为多欤列国不一而夫子约以鲁史鲁史纪年而
夫子本以周正此以 (第 1a 页)
   晋卿年表
春秋诸侯鲁晋齐皆侯伯之旧宋则王者之后也鲁以
周公宋以先王典章在焉若曰诸侯宋鲁于是观礼而
齐晋代兴务以伯功相尚齐桓 晋文
之事可覆视也然
宋之文献或不足徵齐之内政务从简易君子谓其非 (第 1a 页)
  事为诹咨难为谋臣获五善敢不重拜
周官大司乐王师大献则令奏恺乐乐师凡军大献教
恺歌司马法曰得意则恺乐所以示喜也盖师出以律
则示其忧师还以恺则示其喜 晋文
败楚于城濮振旅
恺入于晋尚此意欤
 齐 (第 4a 页)
管仲相桓公也王使宰孔赐齐侯胙仲则教桓公以天
威不违颜咫尺敢不下拜王以上卿之礼享管仲则辞
以有天子之二守国高在其视舅犯相 晋文
请隧召王
盖异矣然桓公内嬖如夫人者六人管仲三归反坫具
官君臣昧于正身以启五公子之祸至灵公僣王者为
(第 4b 页)
路)阙巩之甲武所以
克商也唐叔受之以处参虚匡有戎狄(参虚实沈之/次晋之分野)
后襄之二路(周襄王赐 晋/文
大路戎路)戚钺秬鬯(戚斧钺金钺秬/黑黍鬯香酒)
弓虎贲文公受之以有南阳之田(僖二十/八年)抚征东夏 …… (第 5a 页)
能用力于王室也至于惠王天不靖周生颓祸心施于
叔带惠襄辟难越去王都则有晋郑咸黜不端 (晋文
杀/叔带郑)
(厉杀子颓为王/室去不端直人)以绥定王家则是兄弟之能率先王之
命也在定王六年秦人降妖曰 (第 13b 页)
冀赵衰为原大夫狐溱为温大夫晋
侯问原守于寺人勃鞮对曰昔赵衰以壶飧从径馁而
弗食故使处原
  刘器之曰 晋文
之请隧非欲真请之也示欲逼周
  取天下若楚庄王之问鼎也故周人窥见其意而
  与之田名曰与之其实逼天子 …… (第 5b 页)

卒原轸将中军胥臣佐下军上德也晋侯齐侯盟于敛
盂卫侯请盟晋人弗许卫侯欲与楚国人不欲故出其
君以说于 晋公
子买戌卫楚人救卫不克公惧于晋杀 …… (第 7b 页)
服王命以绥四国纠逖王慝晋侯三辞从命曰
重耳敢再拜稽首奉扬天子之丕显休命受策以出出
入三觐
  孙复曰 晋文
奋起绍桓尊周首帅四国之众以破
  得臣于城濮功信美矣惜其不能遂帅诸侯朝于
  京师反以乘胜之师致襄王 (第 12a 页)
  子所以全存二国之名至今语曰屈寸而伸尺君
  子为之小枉而大直圣人行之也
传三十一年春取济西田分曹地也(二十八年 晋文/
讨曹分其地)
洮以南东傅于济尽曹地也 (第 4b 页)
纳王(襄/王)狐偃言于晋侯
曰求诸侯莫如勤王诸侯信之且大义也晋侯辞秦师
而下(新注此见秦穆公好处与 晋文
自专之意甚不同)秋秦晋伐鄀鄀降秦师 (第 5a 页)
之誓成有歧阳之蒐康有酆宫之朝穆有涂山之会齐
桓有召陵之师(僖四/年) 晋文
有践土之盟(僖二十/八年)君其何
用宋向戍郑公孙侨在诸侯之良也君其选焉王曰吾
用齐桓(用会召/陵之礼 …… (第 4a 页)
敢谢后见徐
子吴出也以为贰焉故执诸申楚子示诸侯侈椒举曰
夫六王二公之事(六王启汤武成康/穆二公齐桓 晋文)
皆所以示诸侯礼
也诸侯所由用命也夏桀为仍之会有缗叛之商纣为
黎之蒐东夷叛之周幽为大室之盟戎狄叛之皆所 …… (第 4b 页)
干之官则右尹也数其贵宠则
庶子也以神所命则又远之其贵亡矣其宠弃矣民无
怀焉国无与焉将何以立宣子曰齐桓 晋文
不亦是乎
对曰齐桓卫姬之子也有宠于僖有鲍叔牙宾须无隰
朋以为辅佐有莒卫以为外主有国高以为内主从善
(第 21a 页)
  公也孔颖达难郑云案虞是克殷始封非为殷之
  馀国郑言不可通于此矣服虔云春秋前以黜陟
  之法进爵为公刘炫难服云虽复周公大公之勋
  齐桓 晋文
之霸位止通侯未升上等州有何功得
  迁公爵若爵称公土亦应广安得爵为上公地仍
  小国若地被黜爵亦宜减 (第 2a 页)
  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
  惧
 又曰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晋之乘楚
  之梼杌鲁之春秋一也其事则齐桓 晋文
其文则史 (第 20a 页)
 (谷梁/传)再称晋侯忌也(以修曹卫之宿怨故/再称晋侯以刺之)
  齐桓因蔡溃而伐楚故言遂此则侵曹既反而后
  伐卫故再言晋侯皆各据事之实而书之非褒贬
  所系也 晋文
之兴其势与齐桓异齐桓之时楚虽
  閒犯上国犹无远图故合诸侯正问罪之名以求
  其服而已晋文之时则陈蔡 …… (第 2a 页)
  之哉故称国以杀而不去其官也
卫侯出奔楚
  诸侯失地名卫侯之奔不名盖其出也使元咺奉
  叔武以受盟则国犹其国也或曰 晋文
以私怨逐
  卫侯若书名则与郑伯突蔡侯朱自失其国者无
  别矣义亦可通
五月癸丑公会晋侯齐侯宋公蔡侯 …… (第 11a 页)
  虎盟诸侯于王庭而经不书王人虎虽涖盟而不
  与歃也齐非霸主而序宋公之上主盟者以势之
  彊弱相上下也子者君未踰年之称 晋文
怒卫成
  奔楚立叔武以受盟故称子以 (第 13a 页)
晋文
废置诸侯
  之罪而叔武不敢自安之义亦可见矣
陈侯如会
 (公羊/传)其言如会何后会也 …… (第 13a 页)
  伯姬庄公女归宁曰来鲁尝遣师入把数加侵辱
  伯姬来鲁将以谢过而求平然庄公既殁无归宁
  之义非礼也
公子遂如齐
  鲁尝以楚师伐齐取榖及 晋文
主霸齐鲁均往受 …… (第 16a 页)
 君不可以训故书曰天王狩于河阳言非其地也(言/若)
 (天子自行出狩河阳/非王狩地失地故书)且明德也(隐 晋文
召君之阙以/明其功德河阳之狩)
 (赵盾之弑泄冶之罪皆变例以/起义之词故特称仲尼以明之)
 (公羊 …… (第 17b 页)
 何(怪咺诉执其/君晋实主之)为叔武争也(解晋助/咺之故)
 (榖梁/传)自晋晋有奉焉尔复者复中国也归者归其所
 也
  卫侯虽有杀叔武之罪然于元咺为君 晋文
为臣
  执君故卫侯不名而书晋人示不得为霸讨也归
  之于者执之于天子之侧其罪已定矣特归其人 (第 21a 页)
  国盟是谓上替诸侯大夫入天子之境上盟王子
  是谓下陵而无君之心著矣故以为大恶讳公不
  书诸国之卿贬称人而王子亦与焉此正其本之
  义也按 晋文
三大盟会此其一也既非践土王子
  涖盟之比又无于温自嫌之心渎分乱常莫此为
  甚春秋所以恶之
秋大雨 …… (第 2b 页)
 (左/传)三十年春晋人侵郑以观其可攻与否狄閒晋之
 有郑虞也夏狄侵齐
  齐霸国之后与晋同盟狄之侵齐盖料晋方图郑
  而不暇救也齐桓召陵之后狄加兵于 晋晋文
城 …… (第 3b 页)
  也其是非得失则存乎其事矣

三十有一年春取济西田
 (左/传)三十一年春取济西田分曹地也(二十八年 晋文/
讨曹分其地竟)
 (界未定至是/乃以赐诸侯)使臧文仲往宿于重馆(重鲁地杜注高/平方与县西北)
 (有 …… (第 9b 页)
  所围又自迁于帝丘夫立国在于自彊楚人谋徙
  于阪高蔿贾曰我能往寇亦能往春秋书此以见卫
  之不能自彊而 晋文
衰暮无以大庇诸姬亦可见 …… (第 14a 页)
 者(倚轮一/只之轮)晋人者晋子也其曰人何也微之也何为
 微之不正其释殡而主乎战也
  秦自十三年围郑已识地形又见齐晋更霸宋楚
  争衡乘 晋文
新殁逾周而袭郑使其谋得逞将据
  郑以力征东夏蚕食诸姬其无王之心未必不同
  于荆楚晋襄要而击之只轮 …… (第 22a 页)
 (左/传)公伐邾取訾娄以报升陉之役(在二十/二年)邾人不设
 备秋襄仲复伐邾
  僖公怀升陉之忿以晋文始霸不敢兴报怨之师
   晋文
既殁秦狄交讧故乘其閒而再伐邾以取利
  焉齐桓之殁楚宋争霸鲁亦閒之而再伐邾每乘
  霸国多事而陵弱暴 (第 23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