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小學類
書類
春秋類
易類
詔令奏議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政書類
故事類
編年類
史評類
別集類
紀事本末類
史鈔類
傳記類
職官類
載記類
目錄類
正史類
雜史類
類書類
醫家類
藝術類
儒家類
農家類
術數類
雜家類
小說家類
譜錄類
兵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洞真部
太清部
太玄部
清代道教文獻
  蚕丛绝险隐妖氛百战功成古未闻鼜鼓冬冬声凯献
羌儿稽首送将军

  坚碉林立万重山破险冲锋历尽艰奏绩都资将军力
红旗一道入桃关

   姜维
征处号维州艳羡戎人谣语留(维州唐所置以地 (第 5b 页)
姜维
屯垒而名 (第 5b 页)
  深恩仍夜郎之自大爪牙暂戢密蓄机心羽翼未成转
修旧好吐蕃嫁女羁勃律之归唐幵罕释雠结先

零而窥汉阴谋未遂十稔先盈遗孽犹存九婴弥
乱凶残有种索诺木虺复为蛇贪冒无知僧格桑
狐因假虎莎车搆怨称戈善鄯之城般嘱兴戎喋
血罗支之帐四邻俶扰月明而军柝宵惊二竖披
猖风吼而战云昼起衅生同室虽为蜗角之争境
接中原渐虑犬牙之错屡吹毒焰似闻旺烈遗风
敢播谣词拟逼 姜维
故垒盖两阶干羽终莫格其
顽心八阵风云自宜申其显讨乃以边臣计左未 (第 207a 页)
于其间哉因命笔缀次其事使归琢诸岩石遂以为
记云熙宁二年十月十五日
   威州
汉徼外冉駹之地蜀刘禅时 姜维
马中等讨汶川叛羌
其屯兵之处号为姜维城唐武德七年白狗羌首领邓
贤佐内附于 (第 18b 页)
姜维
故城置维州以统之至上元之后河 …… (第 18b 页)
上居人曰此雪山佛居也
有狮子人常见之非西域雪山是蜀所记无忧城东北
望陇山积雪如玉耳
   保县
志云 姜维
筑维州城遂筑下邑其旧址在南沟之西李 (第 20a 页)
   简州
华阳国志犍为郡牛鞞县受新都江去郡三百里汉元
鼎置相阳明盐井即牛鞞井也南齐牛鞞戍设在州城
西岸即古简县址 三国志 姜维
闻钟会入犯表守阳
安关关在西南三里上流井依山为之旧阳安县及今阳
安驿本此名水经注云晋罗尚乘牛鞞水东征 (第 6b 页)
老相传其体大率如尊健阁云
   芦山县
寰宇记云卢山县亦严道县地晋书地理志 姜维
于此
置城隋仁寿元年重开此地遂于 (第 10b 页)
姜维
古城置卢山县
以界内卢奴山为名按绍兴二十三年徐闳中记土人
(第 10b 页)
姜伯约
有庙额曰平襄 志云治有开明王城故址
华阳国志蜀王开明以灵关为前门寰宇记灵关山在
县北二十里峰岭嵯峨傍 (第 10b 页)
何义魏鹤山集有僰道诸葛武侯碑又有答冯叙州邦
佐谢武侯庙碑启本志云府城南 姜维
屯一峰突起高
千仞其顶平相传 (第 7b 页)
姜伯约
于此驻军 胜览云叙州有
东州道院在州治内碑目云治东墨妙亭贮黄庭坚笔
迹 杜甫宴戎州杨使君东楼诗胜绝惊 (第 7b 页)
里又云溱
州堡吹角坝上有古磨厓风雨朘剥苔藓侵蚀惟识其
一二曰建安其他不可辨汉献帝时刻也又云吹角坝
姜维
碑始土人开山得一穴穴内有碑 (第 20a 页)
姜维
字犹可
辨又云南川镇下三里厓上有石佛像近有碑出于其
下司法参军员外郎置司正靳豫撰序云南州城门前
右岸 (第 20a 页)
六年敇改龙祠山山上曾置九龙祠也 州北为故垒
山益州记云山有 姜维
拒钟会故垒其山峭壁俯临绝
涧 又二十里即剑门关栈阁相望颜师古曰栈即阁
也按史记蔡泽谓范雎曰今君相秦计 (第 3b 页)
   茂州
华阳国志冉駹国汉时笮以东北君长十数冉駹最大
武帝元封四年所开以为汶山郡至宣帝地节三年夷
人以立郡赋重帝乃省并蜀郡为北部都尉其山有六
夷七羌九氐各有部落其王侯颇知文书后汉灵帝时
复分蜀郡北部为汶山郡蜀建兴十年汶山平康夷反 姜维
讨之始服寰宇记云石室冉駹夷人所造者十馀
丈山岩之间往往有之 宋史茂州羌蛮地方数十里
旧领羁九州皆蛮族 (第 21b 页)
州后刺史宋乾微奏废入雅州开元三年又置黎州
以县来属按此即旧黎州也 方舆胜览云黎城中有
汉越巂太守任贵 蜀汉姜维
赵云马忠诸祠又有玉渊
书院宋开禧初知县薛绂建志云废汉源县东有唐三
王墓唐史邛黎间有三蛮王使伺南诏卒葬 …… (第 5b 页)
石龙口喷出谓之龙泉其源发大悲
寺内寺在司东四十里又十里则多功山也昔大禹疏
凿以通峡水故名志又有镇西山 姜维伯约
驻师其下
在司东二百十里又二十里有女城山相传杨招讨家
女将守此垒石为城尚存又有玄□白厓皆出圣灯芝
(第 32a 页)
幽闭二年终无异词事遂解县长得释
王嗣字承宗资中人举孝廉为汶山太守加安远将军
绥集羌胡虽素桀恶者皆来降 大将军姜维
每出北征
辄出马牛羊及军粮乃迁嗣镇军仍领郡后从维北征
为流矢所伤卒戎狄皆会葬号呼涕泣随之凡见嗣子
孙 …… (第 52a 页)
   晋
任熙字伯远成都人治毛诗京易博通五经事亲至孝

察孝廉除南郑令复授梓潼令辞疾告归劝农力穑居
室致给循训阖门内则可法开门待宾倾怀下士客无
长幼必有供赡太康中除越巂护军不往徵给事中终
以疾辞而蜀守令每至官为之修谒岁致羊酒即家拜
朱提太守固让不之官熙好述作诗诔论难文皆灿艳
年六十九卒子蕃涪陵太守蕃子迪字叔孤少与巴西
龚壮齐名而学业过之
寿良字文淑成都人少与犍为张徵费缉齐名良治春

秋三传贯通五经澡身贞素历官始平太守治政著称
从扶风转秦国内史温令李宓表荐武帝以良为公朝
英特二州之望云
柳隐字休然成都人少与同郡杜禛柳伸齐名隐直诚
笃亮交友居厚达于从政数从 大将军姜维
征伐为牙
门将巴郡太守骑都尉迁汉中黄金围督及钟会伐蜀
入汉川围伐多下惟隐坚壁不动后主既降以手令敕
(第 53a 页)
元年入为尚书稍迁督建威假节进封都亭侯征西大
将军十八年与卫将军 姜维
俱还成都维议复出军唯
翼庭争以为国小民劳不宜黩武维不听将翼等行进
翼位镇南大将军维至狄道大破魏雍州刺 …… (第 15b 页)
梓潼太守入为射声校尉所在清约不烦延熙二十年
大将军姜维
出军汉中戏素心不服维酒后言笑每
有傲弄之辞维外宽内忌竟不能堪军还有司承旨奏
戏免为庶人后景耀四年卒戏 (第 16b 页)
负来迎及追寻至蜀郡界耆帅督率随嶷朝贡者百馀
人嶷至拜荡寇将军延熙十七年魏狄道长李简密书
请降卫将军 姜维
率嶷等因简之资以出陇西既到狄
道简悉率城中吏民出迎军前与魏将徐质交锋嶷临
阵陨身然其所杀伤亦过倍既亡 (第 22b 页)
   温江县

江水至此始温也濯丝有色后魏时立矣汉曰湔氐道
隋曰万春今县之长春乡是其故址
   新繁县
秦曰繁以界有繁江也谓之繁田 蜀姜维
徙凉州降胡
于繁迁其民于新县故曰新繁
   双流县
李善注文选江水出岷山分为二经成都东南故左思
曰带 …… (第 4a 页)
龙废县即治内导江废县在治东二
十里今为导江铺永康废址今为永康驿
   威州(管保县一县/)
蜀后主时 姜维
马忠等讨汶川叛羌此其地也自晋以
后羌夷叛服不常以其地置薛城戍唐初白狗𦍑首领
邓贤优内附乃于 (第 6b 页)
姜维
故城置维州以统之后改为维 (第 6b 页)
   潼川州(直𨽻管七县/)
左倚梓林右枕潼水隋曰梓州五代蜀重和以后槩曰
潼川 废东广汉郡蜀先主立 废新都郡晋时立

废新州梁萧纪立 废昌城郡西魏时立 废东川节
度使唐肃宗立 废武德军蜀王建立 废静戎军安
静军俱宋立乾道间又升泸南为潼川府路安抚使而
潼川守臣兼果渠怀安广安等郡兵马事 废郪县常
璩云汉高帝六年置旧县在今县南九里临江郪王城
基址见存又谓之郪郎也蜀志 姜维
等闻诸葛瞻破乃
引军由广汉郪道以审虚实即此地今在州治东 废
涪城县本汉县后汉初吴汉入蜀裨将臧宫拔涪城 (第 12a 页)
峡人谓之文无按崔豹古今注云古人相赠以芍药相
招以文无文无当归也芍药一名将离孙盛杂记曰初 姜维
诣诸葛亮与母相失后得母书令求当归维答书
曰良田百顷不在一亩但有远志不在当归神僧传唐
玄宗问一行国祚几 (第 22a 页)
 陆凉州署(在城内原在卫城东北三十里明洪武閒/建 本朝康熙八年裁卫移州治于卫城)
 (以卫署为州署十一/年知州 姜维
祥重修)学正训导署(俱在学/宫旁)吏目署(在/州)
 (署/内)广储仓(在州/署内)
 马龙州署(在 (第 168b 页)
 俞汝谐(楚雄县人廪生天姿隽拔学博词/宏尤长于诗赋为楚郡风雅冠)
 丁希度(定远人生员长诗文屡试冠军讲/学万春山桂香阁著有枕泉诗稿)
  姜维
(字介侯楚雄县人敦厚周慎为儒/林坊表勤学好古所著有浪栖草)
 萨天璟(字又宋楚雄县人廪生素行修饬持 (第 120b 页)
 (舜民收复/熙河颂)据陇首撩西倾襟带关河长城之险雄峙

 一郡抗衡三边古形胜之地
  按府襟带河湟为西陲之保障自秦筑长城起临
  洮而边境大斥无南牧之患 蜀姜维
数出狄道以
  挠关陇魏人建为重镇维不能得志晋之衰也河
  西扰乱大约据狄道则足以侵陇西狄道失而河 (第 3a 页)
 岚关坪 在县南二十七里一名南关关口险隘坪
  上高敞延袤可十馀里
 墓冢坪 在县东北三里中多古墓
 故关原 在县北三十里魏正元中王经与 姜维

  于故关不利即此相近有太平原上有平地百顷
  可以屯军 …… (第 5a 页)
  渭水出南谷唐大中三年吐蕃落门将论孔热遣

  兵界西鄙鄯州将尚婢婢遣拓跋怀光击破之于
  南谷即此
 高城岭 在县西 三国姜维
围狄道魏将陈泰度高
  城岭至狄道东南山维解去水经注南谷山有高
  城岭岭上有城号渭源城渭水出焉明一 …… (第 11b 页)
 柏林山 在县西南六十里内有水泉流通又十里

  有水箕山高二百馀丈皆古避兵之所
 武城山 在县西南三国魏邓艾拒 姜维
于此武城
  古县名山以此名
 九龙山 在县西北二十里为邑名山
 鲁班山 在县北四十里上有洞俗传鲁班 …… (第 48b 页)
  田庄大半在焉路通阶文
 笔架山 在城南二里接悉界
 武都山 在城西二十里山高峻为一方巨瞻
 孔函谷 在城南 姜维
欲断魏军后自沓中从此谷
  入北道 (第 63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