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小學類
別史類
故事類
編年類
地理類
史評類
別集類
職官類
詔令奏議類
傳記類
正史類
雜史類
史鈔類
類書類
藝術類
農家類
雜家類
譜錄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告天下,使咸闻知。《孙皓传》:元兴元年,立皇后滕氏。封后父滕牧为高密侯,按注《吴历》曰:牧本名密,避 丁密,
改名牧, 丁密
避牧,改名为固。
凤凰元年,何定奸秽发闻,伏诛。皓以其恶似张布,追改定名为布。
《韦曜传》:孙皓每飨
公,见《陈忠传注》;施延字君子,见《后汉书注》;田生字子春,见《楚汉春秋》;侯芭字铺子,见《论衡》; 丁公名固,
见《楚汉春秋》;卫夫人名铄字茂漪,见《翰墨志》;绿珠姓梁,白州人,见《小传》;吕安字仲悌,居苗姓应,
  丁忠       丁满
  后汉
  丁恭       丁綝
  丁鸿       丁邯
   丁密       
丁兰
  丁令威
  魏
  丁斐       丁仪
  丁廙       丁谧
  吴
  丁览       丁奉
  丁封       丁孚
   丁固       
丁谞
  晋
  丁弥       丁绍
  丁潭       丁穆
  丁琪       丁信言 ……,鸿薨。子湛嗣。湛卒,子浮嗣。浮卒,子夏嗣。
丁邯
按《东观汉记》:丁邯,高节正直不挠,举为孝廉。 丁密
按《尚友录》:密,字靖公,苍梧人,性清介,非家织布不衣,非己耕种菜不食,毫发之馈不受于人,遭父丧,庐 ……封,官至后将军,先奉死。
丁孚
按《吴志·薛莹传》:大皇帝末年,命太史令丁孚、郎中项峻撰《吴书》。 丁固
按《会稽典录》:览子固,字子贱,本名密。避滕密,改作固。孙休时为左御史大夫,孙皓即位,迁司徒,卒。
顿琦
按《尚友录》:琦字孝异,苍梧人。居母丧,独力立坟,历年乃成,手种松柏,哀毁踰制,感物通灵,有飞凫白鸠栖窗庐侧,见人辄去,见琦而留。南齐永明中,范云为州刺史,使祭琦及 丁密
墓。
顿子献
按《万姓统谱》:子献为邵阳长。
顿肃
按《万姓统谱》:肃,督邮,为邵阳长。
北魏
顿全
部名臣列传十
  魏
  孙资       陈群
  陈矫
  吴
  顾雍       步骘
   丁固
官常典第一百九十卷
公辅部名臣列传十

孙资
按《三国魏志·刘放传》:魏国既建,放与太原孙资俱为秘 ……为过人。至其纯粹履道,求不苟得,升降当世,保全名行,邈然绝俗,实有所师。故粗论其事,以示后之君子。 丁固
按《三国吴志·虞翻传注·会稽典录》:丁览字孝连,八岁而孤,家又单微,清身立行,用意不苟,推财从弟,以 ……之,曰:此儿后必致公辅。固少丧父,独与母居,家贫守约,色养致敬,族弟孤弱,与同寒温。翻与固同僚书曰: 丁子贱
塞渊好德,堂构克举,野无遗薪,斯之为懿,其美优矣。令德之后,惟此君嘉耳。历显位,孙休时固为左御史大夫
可其奏。博罗欢辞曰:臣不敢爱死,第年少不知书,恐误事耳。帝乃以吏部尚书别帖木儿辅其行。未至云南,宝合 丁密
以金六籯迎馈,祈勿究其事。博罗欢虑其握兵徼外,拒之恐致变,阳诺曰:吾橐不能容,可且持归,待我取之。博
以法,又陆抗时为大将在疆场,故以计容忍。抗卒后,竟徙凯家于建安。或曰宝鼎元年十二月,凯与大司马丁奉、 御史大夫丁固
谋,因皓谒庙,欲废皓立孙休子。时左将军留平领兵先驱,故密语平,平拒而不许,誓以不泄,是以所图不果。太
,朱异至自夏口,綝使异为前部督,与丁奉等将介士五万解围。八月,会稽南部反,杀都尉。鄱阳、新都民为乱, 廷尉丁密
、部兵校尉郑曹、将军钟离牧率军讨之。朱异以军士乏食引还,綝大怒,九月朔己巳,杀异于镬里。辛未,綝自镬 ……午,大雨震电,水泉涌溢。乙酉,立皇后朱氏。戊子,立子𩅦为太子,大赦。冬十月,以卫将军濮阳兴为丞相, 廷尉丁密
、光禄勋孟宗为左右御史大夫。休以丞相兴及左将军张布有旧恩,委之以事,布典宫省,兴关军国。休锐意于典籍 ……治丧,众知其非疾病,莫不痛切。又送休四子于吴小城,寻复追杀大者二人。九月,从西陵督步阐表,徙都武昌, 御史大夫丁固
、右将军诸葛靓镇建业。陟、璆至洛,遇晋文帝崩,十一月,乃遣还。皓至武昌,又大赦。以零陵南部为始安郡, ……。冬十月,永安山贼施但等聚众数千人,劫皓庶弟永安侯谦出乌程,取孙和陵上鼓吹曲盖。比至建业,众万馀人。 丁固
、诸葛靓逆之于牛屯,大战,但等败走。获谦,谦自杀。分会稽为东阳郡,分吴、丹阳为吴兴郡。以零陵北部为邵 ……。夏六月,起显明宫,冬十二月,皓移居之。是岁,分豫章、庐陵、长沙为安成郡。三年春二月,以左右御史大夫 丁固
、孟仁为司徒、司空。秋九月,皓出东关,丁奉至合肥。是岁,遣交州刺史刘俊、前部督修则等入击交阯,为晋将 ……忧死,徙其子弟于庐陵。何定奸秽发闻,伏诛。皓以其恶似张布,追改定名为布。二年春三月,以陆抗为大司马。 司徒丁固
卒。秋九月,改封淮阳为鲁、东平为齐,又封陈留、章陵等九王,凡十一王,王给三千兵。大赦。皓爱妾或使人至
犹存。大司马陆公以文武熙朝,左丞相陆凯以謇谔尽规,而施绩、范慎以威重显,丁奉、钟离斐以武毅称,孟宗、 丁固
之徒为公卿,楼元、贺邵之属掌机事,元首虽病,股肱犹良。爰逮末叶,群公既丧,然后黔首有瓦解之患,皇家有
胫长三尺,遂收葬之。其夜,复梦长人来,授以广陵散曲。及觉,抚琴而作,其声正妙,都不遗忘。
《吴录》: 丁固
为司徒,初为尚书,梦松树生其腹上。谓人曰:松字,十八公也。后十八年,吾当为公乎。遂如梦焉。《会稽先贤
为忠贞所感。
《广州先贤传》:顿琦至孝,母丧感慕,哀声不绝。有飞凫白鸠栖庐侧,见人即去,见琦而留。又 丁密
遭父艰,致飞凫一双游庐,旁小池,见人则驯附如家所畜。后遭母丧,密归至所,居一宿。故双凫,复游戏池中。
 在府东南五十里。按《戚氏志》:城南大路过郭公桥,长堤一道,凡九里,直达秣陵镇。吴永安时,山贼施但及 丁固
、诸葛靓逆于九里汀,今俗呼九里埂。
落马涧 在府南五里,一名南涧。宋孝武讨元凶劭,劭军败,人马坠涧中
州东南四十里杨家集。
留鹿寺 在州东南四十五里,元至正元年建,有碑记。
竹冢寺 在州东南四十三里。 丁固
寺 在州东南四十五里。
元通寺 在州东南五十里。
百尺河寺 在州东南三十五里。
北李村寺 在州东南五
庙桥 在县东岳庙前。
宝轮桥 在县东南四里舒桥溪一带,来近宝轮寺,故名。
丁桥 在县西十二里,吴司徒 丁固
墓在桥北,山下九世孙遵梁天监中为临安令,后筑室山间,造桥以便行者,因有是名。
遗安桥 在县西北二十五

秦张仪墓 在县北曹桥镇,土僧掘土得碑,上书皇秦丞相张仪墓。
汉河间太守诸葛琮墓 在县南禅山之旁。 司徒丁固
墓 在县西十二里丁桥北山之下。三国吴将军亭侯凌统墓 在县西北六十里浮里界。
步兵校尉诸葛起墓 在县南
嘱其家曰:汉末当乱,必有发掘露骸之祸。宜悬棺下葬府门下。其家从之,故墓独存。
曹娥墓 在曹娥庙东。 丁固
墓 《十道志》在会稽,又名司徒冢,今不知何所。
八仙冢 在白塔山。《旧志》:晋嵇康善琴,过白塔宿传舍
,其山石皆黄色。
丁兰山 在县东三十里。中有屋基,即丁孝子故居。今为孝感祠。按《太平御览》:苍梧孝子 丁密,
俗讹为兰。《汉书》丁兰,河内人也。按《明一统志》:山下有丁兰村。
凤山 在县南一百里,山形肖凤。按《
城隍庙 在城北。
旗纛庙 在教场中。
关帝庙 在旧东门城内,皇清康熙年间重修。
孝感祠 在城东,孝子 丁密
故居。乡人祀之。李卫公庙 在县西,祀唐李靖。靖以平萧铣至此,明天顺年间重修。
韩文公祠 在大洞福隆围
犹存。大司马陆公以文武熙朝,左丞相陆凯以謇谔尽规,而施绩、范慎以威重显,丁奉、钟离斐以武毅称,孟宗、 丁固
之徒为公卿,楼元、贺卲之属掌机事,元首虽病,股肱犹良。爰逮末叶,群公既丧,然后黔首有瓦解之患,皇家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