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易類
小學類
樂類
書類
春秋類
詔令奏議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編年類
政書類
史評類
別集類
紀事本末類
史鈔類
傳記類
載記類
正史類
雜史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儒家類
農家類
雜家類
術數類
兵家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詞曲類
曲類
詩文評類
禪宗部類
密教部類
太清部
太玄部
清代道教文獻
續道藏
 赤壁江汉间言赤壁者五汉阳汉川黄州嘉鱼江夏
 胡三省云水经注江水自沙羡而东径赤壁北唐元
 和志赤壁山蒲圻西百二十里北岸乌林与赤壁相
 对即 周瑜
用黄盖策焚曹操船处杜佑曰赤壁在鄂
 州蒲圻县武昌志曹操自江陵追刘备至巴丘遂至 (第 8b 页)
 赤壁遇 周瑜
兵大败取华容道归赤壁山在今嘉鱼
 县对江北之乌林巴丘即今巴陵华容今石首也按
 赤壁在初蒲圻地今属嘉鱼 (第 9a 页)
大故兵
无南北顾所以用之者如何耳自春秋时申公巫臣通
吴于上国遂霸诸侯项羽以江东子弟八千横行天下
以至 周瑜
之败曹操谢元之破苻坚皆南兵也 壬子
统制呼延通王权等袭击金人于淮阳军败之 闰月
左正言辛次膺论士大夫 (第 22a 页)
时共事往往多南阳故人又二百馀年遂
为三国交据之地诸葛亮由此起辅先主荆楚之士从
之如云而汉氏赖以复存于 蜀周瑜
鲁肃吕蒙陆逊陆
抗邓艾羊祜皆以其地显名又百馀年而晋氏南渡往
往倚荆雍以为强梁竟以此代齐及其气发泄无馀 (第 28a 页)
至论功行赏赐常遇春廖
永忠田馀将士金帛有差因与诸将论鄱阳之战诸将
请曰自古水战必得天时地利乃为可胜若 周瑜
之破
曹操因风水之便乃能胜之陈友谅兵据鄱阳先处上 (第 19b 页)
  三国

  程 普(字德谋右北平土垠人有计略从孙坚出征坚卒复随孙策拔庐江为吴郡都尉后与张
昭等共辅孙权代
周瑜
领南郡太守迁荡寇将军封高密侯)

  韩 当(字义公辽西令支人从孙坚为别部司马及孙策东渡从讨三郡征刘 (第 39b 页)
勋破黄祖领乐安
长后以中郎将与 周瑜
拒曹操又与吕蒙袭南郡封石城侯迁昭武将军)

  晋 (第 39b 页)
  高镇山在县西南二里古名大象峰一名大藏宋
宝祐间胡颖更名高镇元至正间大藏山崩复名
其崖为赤壁岩下有潭横浸山腹名象潭其形三

折又名之潭山巅有诸葛祠水滨有 周瑜
庙今俱


  狮子山县东南四里昂立如狮古志云黄冈狮拱
即此

  千佛楼山在县西三十里山内有庵庵 (第 25b 页)
而势力众寡愚谓大计不如迎之权将 周瑜
曰操虽名
汉相其实汉贼将军神武雄材兼仗父兄遗烈据有江
东地方数千里兵精足用英豪乐业尚当横行天下为
(第 9a 页)

意少懈乃潜夜勒兵鸡鸣驰赴其阵至晡时大破之○
后汉末刘表死曹公尅荆州得刘琮水军沿流东下吴
主孙权遣 周瑜
领兵逆曹公遇于赤壁初一交战曹公
军披退引兵次江北瑜等在南岸瑜部将黄盖曰今寇
众我寡难与持久然观曹军方 (第 14b 页)
曰今天寒可起沙为城以水灌之须臾成冰
坚如铁石功不达曙百堵斯立虽金汤之固未能过也
公从之比明而就○吴将 周瑜
使甘宁据夷陵魏将曹
仁围宁吕蒙往救之仍分遣三百人柴断崄道贼走可 (第 4a 页)
备与数十骑走斜趋汉津济沔到夏口曹公进军江陵)
(得刘琮水军船步数十万自江陵征备至巴丘遂至赤/壁孙权遣 周瑜
水军数万与备并力逆之曹公泊江北)
(岸瑜部将黄盖诈降战舰数千艘因风放火曹公大败/从华容道步归退保南郡 …… (第 16b 页)
十里跨汊南北此)
(大误也曹公既从江陵水军沿流已至巴丘则今巴陵/郡赤壁只在巴陵郡之下军败方还南郡刘备 周瑜
水)
(军追蹑并是大江之中与汊川西殊为乖角今据检地/志为是当在巴陵江夏二郡界其汉阳郡图经及流俗)
( (第 17a 页)
 一名沙屯即麻屯口也本名蔑默口江浦矣(郦注/)
东右得聂口(水经/)

 江浦也左对聂洲(郦注/)
左径百人山南(水经/)
 右径赤壁山北昔 周瑜
与黄盖诈魏武大军所起也
 (郦注西百人山在汉/阳县 南八十里)
东径大军山南又东径小军山南(水经西 (第 10a 页)
  同游于地下其心亦尽而不失为汉之纯臣然则

  公之智何其卓乎向使智不及此失身吴魏纵树
  有鸿功伟伐亦与夏侯惇 周瑜
辈伍耳乌能历千
  百世为人敬仰如斯耶呜呼公之智在生前已严正
  伪之辨公之智在后世必明战守之宜我辽 (第 25a 页)
 正统十年乙丑商辂榜

  林 义(海阳人/评事)林廷举(海阳人/御史) 周 瑜(南海人/御史)
 正统十三年戊辰彭时榜
  邢 宥(文昌人/都御史)白 莹(乐昌人/给事中)李 琏(四会人/知府) (第 6b 页)
  陈 政(番禺人士/解元进)梁运规(南海人/教谕)梁 高(南海人/知县)

  黄 谦(番禺人/知县)邓 静(番禺人/) 周 瑜(番禺人/登进士)
  陈 常(番禺人/经历)罗 宽(番禺人/训导)袁 衷(东莞人/知府)
  黄 结(东莞人/长史) (第 37b 页)
 化之尝为猺獞所掠询其姓名皆拜曰吾闻吴秀才
 善人也赠以金帛政辞不受而求归诸被掠者贼从
 之其为人所敬服如此(以上/电白)
  周瑜
信宜人洪武中以贤良荐初任光禄寺监事升
 署正尝语同官曰学莫先于义利之辨而养其心志
 养之既定于事随处 (第 76b 页)
  (靡之馀人皆喜逸而恶劳图安而惧危中兴以来/前有张魏公后有虞雍公为国家任其劳当其危)
  (者也彼不少愧焉而又忍短毁之乎丘文庄公语/先太师曰古今水战采石比赤壁尤奇且难 周瑜)
  (
主将而允文书生也瑜握重兵而允文空拳也瑜/有孔明为掎角而允文只手也以此较之难易见)
  (矣可谓不/易 (第 48b 页)
以抚练士气百倍岂与江浙之俗同日语哉况处
川陇据上流则江左自可保守安危强弱利害不啻万
万也说者又谓吴以 周瑜
水军三万溃曹公数十万中
原之兵谢玄以步卒八千破符坚西来百万之众乌在
其为江南不可守也臣复应之曰彼一时 …… (第 15a 页)
以刘备以诸葛亮合应之谋曹操内有马超韩遂关中
之忧疲于远驰遽舍鞍马以幸其胜此 周瑜
所以能成
伪降之功晋帝任谢安之贤修德备武固非一日苻坚
不用王猛之言不知天时人事竭国而来略无善术前
(第 15b 页)
士马
不过吴玠部曲耳何所恃以图秦乎昔曹操以百万之
众蔽流而下吴之群臣已为迎降之说操于图吴势若可
必矣 周瑜
以谓今使北土已安果无内忧始能旷日持
久来争疆场今北土既未平定加马超韩遂尚在关西
为操后患又今盛寒马无 (第 4a 页)
共之矣而势力众寡又不可论不如迎之独 周瑜
曰不
然操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今北土未平马超韩遂尚
在关西为操后患其舍鞍马仗舟楫与吴越争衡本非
中国所 …… (第 4a 页)
奖率师旅
分布要害临敌益勇仗义直前箕张翼舒风驰电扫遂
使豪渠宵遁同恶自焚观草木以成兵委沟壑而不顾
周瑜
赤壁之举笑谈而成谢安淝水之师指挥而定
得贤之效与古何殊寤寐忠勤不忘嘉叹公军至平江
府随班朝见上曰却贼 (第 7a 页)
之力也未几北朝都管司以牒来云正隆无道兴兵今
已废殒初立新主见议班师而朝廷将复从和议焉自
古江淮用兵称 周瑜
之赤壁谢元之淝水为隽功然瑜
乘曹公士卒疲疫之馀而淝水之胜出于苻坚退师之
无律今亮以滔天之逆阴谋数十年 (第 14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