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小學類
樂類
詩類
書類
易類
四書類
禮類
五經總義類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史評類
政書類
史鈔類
時令類
雜史類
正史類
傳記類
載記類
紀事本末類
金石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農家類
雜家類
譜錄類
儒家類
術數類
道家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密教部類
洞神部
清代道教文獻
 十件子贡闻一件知两件畅是明白故世说载广陵
 徐淑以年小举孝廉尚书诘之曰昔颜子闻一知十
 考廉闻一知几以几与十对正见十是多数非终之
 谓 祢衡
作颜子碑文有云知微知彰闻一觉十用舍
 行藏与圣合契以微彰用舍兼言既非一事又何始
 末至若彼此对待借作 (第 19a 页)
 (又武德时乐工安叱奴幸以为散骑常侍李纲曰古/均工乐胥虽妙如师襄才如子野皆继世不易业不)
 (得与士齿故魏武使 祢衡
击鼓衡先改朝衣曰不敢/以先王法服为伶人衣今国家新造功臣之赏未遍)
 (贤才伏草野未用也而先擢舞胡为五 (第 2a 页)
 (孔融昔在北海见王室不静而招合徒众欲规不轨/云我大圣之后见灭于宋有天下者何必卯金刀又)
 (与孙权使语谤讪朝政秃巾微行不避宫掖与白衣 祢衡
跌荡放言大逆不道融亦无繇置辨也卒下狱)
 (弃市君子以为固融必与有过焉君子慎于繇言敬/于繇行盗嫂取金 (第 51a 页)
(以池螭入微齐灰韵思玄赋以离亏八支韵王逸九思以施戏峨为入支脂韵 祢衡
鹦鹉赋以巇离仪奇宜入)
(支韵蔡琰胡笳十八拍以为离亏宜移随垂入支韵古诗行行重行行以离入支韵冉冉孤生竹 (第 18b 页)
(惫发不侍年而宣)(音干诗)(音半汉律)(音粲 祢衡
传)(音彖杂记)(赞同)(音绊)
(补缝也)(音干考工记)(音慢西域传)(石鼓文漫字) (第 9b 页)
 室(式吏切居也左思魏都赋窥玉策于金縢按图录于石室考历数之所在)
(察五德之所莅九)(萧瑟凄凉貌 祢衡
鹦鹉少昊司辰蓐收整辔严霜初降凉风萧瑟)(法毛诗天不湎)
(尔以酒不义从式既愆尔止靡明靡晦)(错也 (第 9a 页)
帝是铸以像太一二)(息也成公绥啸赋声不假器用不借)
(物近取诸身役心御气物分聿切) 契(诘历切符也 祢衡
颜子碑辞知微知章闻一觉十用行舍藏与圣合契名) (第 5a 页)
 以进与其进也之意(示儿/编)
郑玄论语注云谓年十五以上也

张竦为陈崇草奏称王莽功德云安汉公莽自初束脩
确然特立(汉/书)颜师古曰束脩谓初学官之时
伏湛自行束脩讫无毁玷注谓年十五以上(后汉/书) 祢衡
颜子碑云在束脩之齿入宣尼之室
周弘正与王褒言于元帝云若束脩以上诸士大夫微
见古今者知帝王所都本无定 …… (第 17a 页)
  苗而不秀
正义曰此章亦以颜回早卒孔子痛惜之为之作譬也
言万物有生而不育成者喻人亦然
杨子法言云育而不苗者吾家之童乌乎李轨注曰仲

尼悼颜渊苗而不秀子云伤童乌育而不苗(问/神)
后汉章帝八王赞曰振振子孙或秀或苗注引论语苗
谓早天秀谓成长也
颜渊有不幸短命之记苗而不秀之喻(牟子理/惑论)
亚圣德蹈高踪秀不实振芳风 (祢衡
颜/子碑)
徐勉子俳卒为客喻云秀而不实尼父为之叹息(梁/书)
周成王秀而获实汉昭帝苗而未秀(丁仪/论 (第 24a 页)
 (军欢爱为第四睡眠第五军怖畏为第六疑悔第七军瞋恚为第八利养虚称九自高慢人十)
 以为无韵及得两合例始知与 祢衡
颜子碑(知微知彰)
 (闻一觉十用舍行藏与圣合契)十契之合正复相同然不意夫子用
 韵已先启其例如是也 (第 15a 页)
沈重读又天有十干地有十二支干干也支枝也古字例多省)(音半妇偒孕也)
(汉律见姅发不得侍祠)(音粲 东汉祢衡
传渔阳参挝注引王僧孺诗云散度广陵音参写渔阳曲自注)
(云参七绀反今俗作椮)(音彖杂记税衣纁)(赞 (第 14a 页)
汉书铩翼摧羽)(山革切易愬愬终吉)(字又作讷少言也古音与爇同今读如诺)(他结切说文大)
(杖也 祢衡
传三尺棁杖)(步结切孙武子兵法批亢捣虚王莽传函谷批难左传批而杀之)(音垤)
(易突如其来如王肃读 (第 10a 页)
为可推录所在召该令还楚人止孙卿之
去国汉朝追匡衡于平原尊儒贵学惜失贤也书奏诏
即徵还拜议郎
融又论荐 处士祢衡
上疏曰臣闻洪水横流帝思俾乂
旁求四方以招贤俊昔孝武继统将弘祖业畴咨熙载
群士响臻陛下睿圣纂承基绪遭遇 …… (第 38b 页)
岳降神异人并出窃见处士平原 祢衡
年二十四字 (第 39a 页)

淑质贞亮英才卓砾初涉蓺文升堂睹奥目所一见
辄诵于口耳所瞥闻不忘于心性与道合思若有神弘
羊潜计安世默识 (第 39a 页)
才如子野皆继世不易业故魏武使 祢衡
击鼓衡先解
朝衣曰不敢以先王法服为伶人衣齐高纬封曹妙达
为王以安马驹开府有国家者可为鉴戒今新造天下 (第 10a 页)
述吴充方为相一日问上魏武帝)
(何如人上曰何足道充曰陛下动以尧舜为法薄魏武/固宜然魏武猜忌如此犹能容 祢衡
陛下以尧舜为法)
(而不能容一苏轼何也上惊曰朕无他意/止欲召他对狱考核是非尔行将放出也) (第 23b 页)
 葛龚 王逸(子延/寿)
   琦 边韶 张升 赵壹 刘梁 边让 郦
   炎 侯瑾 高彪 张超  祢衡
  魏
   王粲(徐干/繁钦) (陈琳/路粹) (阮瑀/丁仪) (刘桢/丁廙) (邯郸淳应/荀纬) (第 40a 页)
 祖乙也祖辛祖丁祖庚祖甲之子孙往往皆称祖氏
舅氏(晋大夫舅犯之后也姬姓狐氏晋惠公/文公皆狐氏甥故以犯为舅因以为氏)咎氏(即舅/氏舅)
(犯左传亦作咎犯成/汤司空又有咎单氏)古氏(风俗通云古公亶父之后因/氏焉言古公者犹言先公也)

(晋平公时有舟人古乘汉有孝子古初蜀志广汉功曹/古牧后魏尚书令古弼今望出新平河内又吐奚氏改)
(为古氏宋端拱登科古成之后/有古笔梅州人古亶怀安军人)祢氏(父庙为祢此从父/而别氏也 后汉祢)
(衡
字正平/平原人)稚氏(子姓姓纂云/商后见史记)次氏(次非荆之勇者见吕/氏春秋亦作佽汉功)
(臣表有瞭 (第 22b 页)
 王逸集二卷 司徒掾桓驎集二卷 处士崔琦集
一卷 郦炎集三卷 陈相边诏集二卷 益州刺史
朱穆集二卷 京兆尹延笃集一卷 司农卿皇甫规
集五卷 太常卿张奂集二卷 王延寿集三卷 五
原太守崔实集二卷 赵壹集一卷 諌议大夫刘陶
集三卷 外黄令张升集二卷 侯瑾集二卷 卢植

集二卷 议郎廉品集二卷 司空荀爽集三卷 野
王令刘梁集三卷 郑元集二卷 左中郎将蔡邕集
二十卷 又蔡邕外文一卷 尚书令士孙瑞集二卷
 太山太守应劭集四卷 别部司马张超集五卷
少府孔融集十卷 侍御史虞翻集三卷 讨虏长史
张纮集二卷  处士祢衡
集二卷 尚书右丞潘勖集
二卷 丞相仓曹属阮瑀集五卷 丞相主簿繁钦集
十卷 丞相军谋掾陈琳集十卷 丞相 (第 34a 页)
及与孙权使语谤讪朝廷又融为九列不遵朝仪秃巾
微行唐突宫掖又前与白衣 祢衡
跌荡放言云父之于
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子之于母亦复
奚为譬如寄物缶中出则离矣既而与衡更相赞 (第 32b 页)
上书
求见权即召入蕃谢答问及陈时务甚有辞观综时侍
坐权问何如综对曰蕃上书大语有似东方朔巧捷诡
辩有似 祢衡
而才皆不及权又问可堪何官综对曰未
可以治民且试以都辇小职权以蕃盛论刑狱用为廷
尉监左将军朱据廷尉郝普 (第 86a 页)
人间也鱼复侯子响诛后豫章王嶷欲求葬之召绘为
表言其事绘求纸笔须臾便成嶷叹曰 祢衡
何以过此
唯足八字云提携鞠养甫见成人后魏使至绘以辞辩
被敕接使事毕当撰语辞绘谓人曰无论润色未易但
(第 8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