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別史類
故事類
編年類
地理類
史評類
政書類
正史類
類書類
雜家類
小說家類
別集類
總集類
 蒋济(说间吴以图关羽帝曹仁曹休伐吴/皆预计其败 明 时戒权臣太重)
 刘馥(操表为扬州刺史靖恩化训立学/屯田 守备 子 陈儒 之本)
  司马朗(十二试经欲欲复五等之制郡国蒐/狩习攻战 承士业无主宜复井田)
 任峻(为典农/中郎将)
 枣祇(建屯田起数年所在积粟/军国饶 于祗而成于峻)
 杜畿(以荀彧荐 (第 24a 页)
    崔琰      毛玠

    鲍勋      徐邈
    胡质      桓阶
    裴潜      梁习
     司马朗
  卷四十二
   魏载纪七
    田畴      王脩
    常林      和洽 (第 13b 页)
自陈已罪操叹息之不言思之识分曰何意
吾军中有二义士乎后同时为刺史思领豫州亦能吏
然烦碎无大体不如习 司马朗
(第 12a 页)
伯达
河内温人懿之兄也九岁人有称其父
字者朗曰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客谢之十二试经
为童子郎监试者以其躯干魁 (第 12a 页)
师遇于夹石休军大败凌力战决围休得免徙
豫州刺史得军民驩心始至豫州旌先贤之后求未显
之士各有条教初凌与 司马朗
贾逵友善及临兖豫继
其名迹曹芳时为征东将军都督扬州以却敌功进封
南乡迁车骑将军仪同三司就迁司空司马懿 (第 13b 页)
 (案公祖/见张记)
桥玄为司空转司徒素与南阳太守陈球有隙及在公

位而荐球为廷尉
 (案陈廷尉素刚正即窦太后配祔一事操议甚/健乃知桥公之荐非徒博举不避仇之名也)
    司马朗
朗祖父俊字元异博学好古倜傥有大度长八尺三寸
腰带十围仪状魁岸与众有异乡党宗族咸景附焉位
至颍川太守父 (第 24b 页)
防字建公性质直公方虽閒居宴处威
仪不忒雅好汉书名臣列传所讽诵者数十万言少仕
州郡历官洛阳令京兆尹以年老转拜骑都尉养志闾

巷阖门自守诸子虽冠成人不命曰进不敢进不命曰
坐不敢坐不指有所问不敢言父子之间肃如也年七
十一建安二十四年终有子八人朗最长次即晋宣皇
帝也
 (案此乃续书序传故其文特详/朗字 伯达
河内温人魏志有传)
   郑浑
浑高祖父众字子师大司农众父兴字少赣谏议大夫
 (案浑字文公河南/开封 (第 25a 页)
  三国
魏制略如东汉南北军如故有中左右前军各一师又
有中护中领军领护军将军各一人其他杂号无常数
初曹公自置武卫营于相府以领军主之及文帝增置
中营于是有武卫中垒二营以领军将军并五校统之
京师讲武亦如汉惟改乘之曰治兵然讫魏一再讲而

(文帝延康元年/明帝太和元年)自纳 司马朗
之言复令州郡典兵然
未置尉盖太守或刺史兼帅(朗为丞相主簿言天下土/崩由秦灭五等之制而郡)
(国无蒐狩 (第 1b 页)
伐也初平淮北(辛酉薛虎子斩 司马/朗
之淮北诸军皆平)平氐羌(乙丑王澄/刺梁州讨)
(叛氏羌/皆平)其后一举而数齐罪于临江(甲戍冬发洛阳号 (第 8a 页)
 名宦汉任光(南阳宛人更始以光为信都太守王郎/兵起郡国皆降光独不肯与都尉李忠)
(令万修功曹阮况五官掾郭唐等同心固守廷掾/持王郎檄白光光斩之于市以徇百姓发精兵四)

(千人城守光武自蓟还狼狈不知所向闻信都独/为汉拒邯郸即驰赴之光开门迎谒拜左大将军)
(使将兵从旬日/之间兵众大盛)三国魏 司马朗(河内温人为堂阳/长治务宽惠不行)
(鞭杖而民不犯禁先时民有徙充都内者后县调/当作船徙民恐其不办乃相率私还助之其见爱)
(如/此)
南北朝魏陆俟(代人世祖时为冀州刺史时考/州郡惟俟与河内太守邱陈为)
(天下/第一)源贺(乐都人高宗时 (第 13b 页)
濡须口为流矢所中力战不顾太祖劳之曰将军/被创深重而猛气益奋不当为国爱身乎转振威)
(将军创/甚遂卒) 司马朗(温人太祖时迁兖州刺史政化大/行百姓称之虽在军旅常粗衣恶)
(食俭以率下雅好人伦典籍后/征吴至居巢卒州人追思之)
王凌(祁人文帝时/为兖州刺史)
(讨孙权有功迁青州时海滨乘丧乱之后法度未/整凌布政施教赏善罚恶甚有纲 (第 29b 页)
 ︹仙释︺︹晋︺董奉(侯官人居庐山太乙观为人治病不取/钱愈者使栽杏数年得十馀万株后杏)
(大熟作一仓榜示人曰欲买杏者不须报奉但将/谷一器易杏一器有置谷少而取杏多者虎辄吼)
(而逐之奉得谷尽以散贫者一旦竦身入云/中去在人间三百馀年颜状如三十时人)杨羲
(隐庐山得道尝与紫微夫人诸仙游诸仙各授学/道丹诀并说群仙事迹义秘录其书为 司马朗
得)
(之常有雷电光怪后/又为陆修静所得)慧远(姓贾氏雁门楼烦人年/十三通六经庄老二十)
(一闻沙门 (第 21a 页)
 贾诩(为冀州牧曹操与袁绍相拒于官渡粮方尽问/诩计焉出诩曰必决其机讣可定矣操曰善并)

 (兵出击绍绍军大溃操镇/冀州徙诩为大中大夫)三国 司马朗(魏堂阳长其/治务宽惠不)
 (行鞭杖而/民不犯禁)
邢颙(魏冀州从事时称其德行堂堂/除行唐令劝民农桑风化大行)孙礼
 (魏冀州牧决八年争界/之讼在郡甚有 (第 25a 页)
 (何拜之有长益知名历官刺史封高阳乡侯司马懿/以乡邑耆德每为之拜或劝止之林曰彼自欲敦长)
 (幼之节贵非吾所畏拜非吾所制也时/论欲致之公辅林遂称疾卒谥贞侯) 司马朗(河内/人年)
 (十二试经魏辟为司空掾属后为堂邑长/入为丞相主簿迁兖州刺史政化大行)
晋山涛(河/内)
 (怀人器量不群少与阮籍为竹林友武帝朝为吏部/尚书甄收人物各为题目时称山公启事累官 (第 64b 页)
  高堂隆(栈潜 张茂董寻)

  列传第四十       卷四十三

  刘馥(子靖孙弘)       司马朗

  司马芝(子岐)     梁习(王思刘𩔖)

  张既(徐英)      游楚(父殷)

  杨 (第 18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续后汉书卷四十三    元 郝经 撰

  列传第四十

  魏臣

  刘馥(子靖孙弘)  司马朗 
司马芝(子岐) 梁习(王思刘𩔖)

  张既(徐英) 游楚(父殷) 杨沛 温恢 贾逵

  刘馥字 …… (第 1a 页)
  谨案目录此下有 司马朗
司马芝传今阙

  梁习字子虞陈郡柘人也为郡纲纪曹操为司空辟为
漳长累转乘氏海西下邳令所在有政绩还为 (第 5a 页)
  议曰魏晋屯田之利始于枣祗成于任峻终于邓艾一
用诈力而兵食常有馀卒取汉平吴而人众胜天得富
彊之术也苏则杜畿风烈矫矫郑浑仓慈威爱克济明
恤理之政有汉良吏之规焉始 司马朗
建议令州县领
兵杜恕以为非卒成晋氏瓜裂之乱恕之意虑远矣哉
则故汉郡守列侯见丕篡代力不能救发服悲哭当丕 (第 12a 页)
  祢衡字正平平原般人也少有才辨而气尚刚傲好矫
时慢物兴平中避难荆州建安初来游许下始达颍川
阴怀一刺既而无所之适至于刺字漫灭是时许都新
建贤士大夫四方来集或问衡曰盍从陈长文 司马伯
乎对曰吾焉能从屠沽儿邪又问荀文若赵稚长云
何衡曰文若可借面吊丧稚长可使监厨请客(原注典略衡见 (第 34a 页)
  王凌字彦云司徒允从子也允诛董卓卓将李傕郭汜
等为卓报仇入长安杀允尽害其家凌及兄晨年少踰
城得脱亡命归故里天子东还凌举孝廉为发干长遇事髡
刑五岁当道扫除曹操车过问此何徒左右以状对操曰
此子师兄子也所坐亦公尔于是选为骁骑主簿稍迁
至中山太守所在有称操辟为丞相掾属曹丕立拜散骑

常侍出为兖州刺史与张辽等至广陵讨孙权临江夜
大风吴将吕范等船漂至北岸凌与诸将逆击捕斩首
虏获舟船有功封宜城亭侯(谨案陈志作宜成亭侯通志作宜城与此同)
建武将军转在青州是时海滨乘丧乱之后法度未整
凌布政施教赏善罚恶甚有纲纪百姓称之后从曹休
伐吴与吴师遇于夹石休军失利凌力战决围休得免
难徙为扬豫州刺史旌先贤之后求未显之士各有条
教意义甚美咸得军民欢心初凌与 司马朗
贾逵友善 (第 18b 页)
顾自见其耳刘子翚诗龙翔丨丨丨)屠沽儿(后汉书祢衡/传许都新建)
(贤士大夫四方来集或问衡曰盍从陈长文 司马伯达
乎对曰吾/焉能从丨丨丨耶语林或语陆龟蒙曰君闭关不出率空肠贮古) (第 30a 页)
去凶)开除(魏志贾宏好/学有才历守)
(三县令所在辄丨丨厩舍亲授/诸生又素问以针丨丨去之)清除(魏志 司马朗
传丨丨群槥晋/恭帝纪式遏寇雠丨丨苛慝)
荡除(吴志陆逊讨丹阳贼帅费栈应时破散/得精卒数万人宿恶丨丨所 (第 21a 页)
释丨丨累稔不堕其志)兼年(魏志/胡质)
(傅广积农榖有丨丨之储赭/白马赋袭养丨丨恩隐周渥)损年(魏志 司马朗
传郎虽稚弱无仰/高之风丨丨以求早成非志所)
(为也淮南子丨丨则嫌/于弟益年则嫌于兄)益年(见上崔融嵩 (第 12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