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類
地理類
政書類
編年類
目錄類
別史類
傳記類
詔令奏議類
紀事本末類
正史類
雜史類
史評類
史鈔類
列傳類
金石類
藝術類
雜家類
類書類
別集類
總集類
詩文評類
雜家類
淨土宗部類
史傳部類
按两浙封事剀切历政多所釐
举尤留心于庶狱仁声流闻顾其时天下已多故君亦
奉母冉太孺人之讳以归矣君既归而 张献忠 破夔门
君知蜀必不守决策避地崎岖滇黔蛮徼中提百口入
吴丹阳之人闻其至也争愿割田宅赡君君谢弗受东
阡西 (第 5a 页)
举尤留心于庶狱仁声流闻顾其时天下已多故君亦
奉母冉太孺人之讳以归矣君既归而 张献忠 破夔门
君知蜀必不守决策避地崎岖滇黔蛮徼中提百口入
吴丹阳之人闻其至也争愿割田宅赡君君谢弗受东
阡西 (第 5a 页)
卢母罗淑人墓志铭
淑人姓罗氏楚之蕲州人赠大中大夫盐运使卢公首
山讳如鼎之妻进士管江南漕务左参政纮之母也首
山于癸未二月贼 张献忠 攻蕲誓死设守得正而毙参 …… (第 1a 页)
陈母夏安人墓志铭
余尝览史传慨自古危乱之际贞姬孝女泯灭于兵火
者不可胜纪间有一二幸而全全而子孙傋载其行迹
俾后人因其事以追考其世则夫身殉而名不存者亦
得附著焉以显而此一二人者天若有意留之不使之
并没如涪州陈母夏安人非其彰彰者乎安人今松江
郡丞陈君三石讳计长之配而用其子命世等之行状
为请三石余友也泣而言曰吾妻获邀
今天子之覃恩以得封而其卒也在己丑年之正月六
日是为 张献忠 破蜀后之五岁当吾提携细弱奔走窜
伏于穷山绝箐之中其得脱于万一者翳安人黾勉支
持是赖今计长窃禄此方诸子 …… (第 7a 页)
李公者智略士自其在沅中数以计破贼战不利而
后走既入蜀闻西充陷其父被杀益愤结思报而与君
相知谋起事以距 献忠 安人从东箱微闻其语既入亟
戒之曰李公重臣君父遭大难义不可以没没君儒者
未常居官任事其材与地大非李公者 …… (第 9b 页)
氏弱息实赖君以存然后知安
人之言不徒以为其诸子也嗟乎岂不贤且智哉安人
之厝也以乱故礼不备三石之言又曰 献忠 躏蜀弃骴
之不葬者高于巴陵之堆吾妻得土为幸讵敢谋诸楄
柎然以吾之流离白首诸子侨于异邦它日者归埽先
恭 (第 10a 页)
淑人姓罗氏楚之蕲州人赠大中大夫盐运使卢公首
山讳如鼎之妻进士管江南漕务左参政纮之母也首
山于癸未二月贼 张献忠 攻蕲誓死设守得正而毙参 …… (第 1a 页)
陈母夏安人墓志铭
余尝览史传慨自古危乱之际贞姬孝女泯灭于兵火
者不可胜纪间有一二幸而全全而子孙傋载其行迹
俾后人因其事以追考其世则夫身殉而名不存者亦
得附著焉以显而此一二人者天若有意留之不使之
并没如涪州陈母夏安人非其彰彰者乎安人今松江
郡丞陈君三石讳计长之配而用其子命世等之行状
为请三石余友也泣而言曰吾妻获邀
今天子之覃恩以得封而其卒也在己丑年之正月六
日是为 张献忠 破蜀后之五岁当吾提携细弱奔走窜
伏于穷山绝箐之中其得脱于万一者翳安人黾勉支
持是赖今计长窃禄此方诸子 …… (第 7a 页)
李公者智略士自其在沅中数以计破贼战不利而
后走既入蜀闻西充陷其父被杀益愤结思报而与君
相知谋起事以距 献忠 安人从东箱微闻其语既入亟
戒之曰李公重臣君父遭大难义不可以没没君儒者
未常居官任事其材与地大非李公者 …… (第 9b 页)
氏弱息实赖君以存然后知安
人之言不徒以为其诸子也嗟乎岂不贤且智哉安人
之厝也以乱故礼不备三石之言又曰 献忠 躏蜀弃骴
之不葬者高于巴陵之堆吾妻得土为幸讵敢谋诸楄
柎然以吾之流离白首诸子侨于异邦它日者归埽先
恭 (第 10a 页)
雷贺修复三十九年大水知府汪道昆重修隆庆
二年堤复溃新城圮分巡副使徐学谟檄府益甃老龙
堤护城崇祯辛巳春 张献忠 平城城楼警铺胥燬都御
史袁继咸亲督修砌都御史王永祚重建六城楼暨西
南城狮子楼壬午冬闯复残燬此胥议荆襄 (第 41b 页)
二年堤复溃新城圮分巡副使徐学谟檄府益甃老龙
堤护城崇祯辛巳春 张献忠 平城城楼警铺胥燬都御
史袁继咸亲督修砌都御史王永祚重建六城楼暨西
南城狮子楼壬午冬闯复残燬此胥议荆襄 (第 41b 页)
上谷忠烈祠碑铭
余尝驱车渡白沟过范阳萧萧之水声犹在耳望聪山
秀峰插天翠色欲滴荆轲田光郭隗诸君子未尝不流
连于怀若乃元之静修明之椒山今之钟元尤为挺然
不群则慨然太息曰上谷多君子殆燕南赵北之阙里
也乎丙午秋杪请告归里丁未春事竣北上至保阳家
莲陆挈予步行至西郭指点新营祠宇告余曰上谷忠
烈祠也正堂三楹所祀者何太守见元何公诸人也两
庑所祀者何义民某人等也后屋所祀者何烈女某人
等也嗟乎明季当癸酉前犹然全盛之天下李自成 张
献忠 初不过饥民逃兵渐成燎原之势至不可收拾糜
烂中原窥伺神器向非我
皇清大兵剿除固已俨然称帝矣天为之乎抑人 (第 34b 页)
余尝驱车渡白沟过范阳萧萧之水声犹在耳望聪山
秀峰插天翠色欲滴荆轲田光郭隗诸君子未尝不流
连于怀若乃元之静修明之椒山今之钟元尤为挺然
不群则慨然太息曰上谷多君子殆燕南赵北之阙里
也乎丙午秋杪请告归里丁未春事竣北上至保阳家
莲陆挈予步行至西郭指点新营祠宇告余曰上谷忠
烈祠也正堂三楹所祀者何太守见元何公诸人也两
庑所祀者何义民某人等也后屋所祀者何烈女某人
等也嗟乎明季当癸酉前犹然全盛之天下李自成 张
献忠 初不过饥民逃兵渐成燎原之势至不可收拾糜
烂中原窥伺神器向非我
皇清大兵剿除固已俨然称帝矣天为之乎抑人 (第 34b 页)
有功否则鼓噪逃窜去而为盗
明之流贼虽起于饥民实由此辈蓦入其中为之雄长
往往有弓马技艺精熟过人者李自成 张献忠 皆逃兵
中渠魁故官兵逼之而溃如饥民乌合虽百万亦不能
战也葛荣之寇败于滏口窦建德之众败于虎牢皆乌
合也 (第 50a 页)
明之流贼虽起于饥民实由此辈蓦入其中为之雄长
往往有弓马技艺精熟过人者李自成 张献忠 皆逃兵
中渠魁故官兵逼之而溃如饥民乌合虽百万亦不能
战也葛荣之寇败于滏口窦建德之众败于虎牢皆乌
合也 (第 50a 页)
袁继咸字季通号临侯宜春人少砥志节登天启乙丑
进士授行人奉使致祭寿阳王礼成王赠以所乘名马
不受崇祯庚午拜御史疏请辨君子小人进退之介甫
两月条奏盈箧左迁南行人司司副转主事礼部时中
官王坤以监视贪悍而张彝宪总理户工事怙势凌轹
诸郎吏率望风蒲伏公屡疏痛言上颇采用癸酉典广
东乡试迁山西提学巡抚吴甡疏荐其治行以忤巡按
御史张孙振被诬逮问晋诸生傅山韩霖等伏阙讼冤
都御史白其事逮孙振公得复原官分守武昌改淮扬
道副使尤多擿发性倔强与督盐中贵扬显名抗礼显
名佯荐其才请加敕兼视盐事实抑公受节制也公不
问抗礼如故遂坐免流贼 张献忠 寇湖广督师杨嗣昌
檄公监军累升佥都御史抚治郧阳数困贼辛已二月
贼袭陷襄阳而公实分治郧阳军为部议所摭复 …… (第 8b 页)
馀万饷之左兵自是不暴掠然
不肯一战上特命阁部吴甡出视师始议设督府九江
扼吴楚吭于是以公总督诸军事公闻 献忠 围武昌疾
驰趋左师西援见浮尸蔽江下指谓良玉曰大将军忍
见此乎左面赤然难其行公让之曰大将军功多罪亦
不 (第 9a 页)
进士授行人奉使致祭寿阳王礼成王赠以所乘名马
不受崇祯庚午拜御史疏请辨君子小人进退之介甫
两月条奏盈箧左迁南行人司司副转主事礼部时中
官王坤以监视贪悍而张彝宪总理户工事怙势凌轹
诸郎吏率望风蒲伏公屡疏痛言上颇采用癸酉典广
东乡试迁山西提学巡抚吴甡疏荐其治行以忤巡按
御史张孙振被诬逮问晋诸生傅山韩霖等伏阙讼冤
都御史白其事逮孙振公得复原官分守武昌改淮扬
道副使尤多擿发性倔强与督盐中贵扬显名抗礼显
名佯荐其才请加敕兼视盐事实抑公受节制也公不
问抗礼如故遂坐免流贼 张献忠 寇湖广督师杨嗣昌
檄公监军累升佥都御史抚治郧阳数困贼辛已二月
贼袭陷襄阳而公实分治郧阳军为部议所摭复 …… (第 8b 页)
馀万饷之左兵自是不暴掠然
不肯一战上特命阁部吴甡出视师始议设督府九江
扼吴楚吭于是以公总督诸军事公闻 献忠 围武昌疾
驰趋左师西援见浮尸蔽江下指谓良玉曰大将军忍
见此乎左面赤然难其行公让之曰大将军功多罪亦
不 (第 9a 页)
按两浙封事剀切历政多所釐
举尤留心于庶狱仁声流闻顾其时天下巳大乱君亦奉母冉太孺人之
讳以归矣君既归而 张献忠 破夔门君知蜀必不守决策避地崎岖滇黔
蛮徼中提百口入吴丹阳之人闻其至也争愿割田宅赡君君谢弗受东
阡西陌 (第 2b 页)
举尤留心于庶狱仁声流闻顾其时天下巳大乱君亦奉母冉太孺人之
讳以归矣君既归而 张献忠 破夔门君知蜀必不守决策避地崎岖滇黔
蛮徼中提百口入吴丹阳之人闻其至也争愿割田宅赡君君谢弗受东
阡西陌 (第 2b 页)
敕赠卢母罗淑人墓志铭
淑人姓罗氏楚之蕲州人赠大中大夫盐运使卢公首山讳如鼎之妻进
士管江南漕务左参政纮之母也首山于癸未二月贼 张献忠 攻蕲誓死
设守得正而毙参政时计偕在都次子绂又先期遇害淑人哭号行求收
公尸于骸骨撑拒之中以待参政之还忧 …… (第 1a 页)
陈母夏安人墓志铭
余尝览史传慨自古危乱之际贞姬孝女泯灭于兵火者不可胜纪间有
一二幸而全全而子孙备载其行迹俾后人因其事以追考其世则夫身
殉而名不存者亦得附著焉以显而此一二人者天若有意留之不使之
并没如涪州陈母夏安人非其彰彰者乎安人今松江郡丞陈君三石讳
计长之配而用其子命世等之行状为请三石余友也泣而言曰吾妻获
邀 今天子之覃恩以得封而其卒也在已丑年之正月六日是为 张献
忠 破蜀后之五岁当吾提携细弱奔走窜伏于穷山绝箐之中其得脱于 …… (第 3a 页)
氏弱息实赖君以存然后
知安人之言不徒以为其诸子也嗟乎岂不贤且智哉安人之厝也以乱
故礼不备三石之言又曰 献忠 躏蜀弃骴之不葬者高于巴陵之堆吾妻
得土为幸讵敢谋诸楄柎然以吾之流离白首诸子侨于异邦它日者归
埽先恭人 (第 4a 页)
淑人姓罗氏楚之蕲州人赠大中大夫盐运使卢公首山讳如鼎之妻进
士管江南漕务左参政纮之母也首山于癸未二月贼 张献忠 攻蕲誓死
设守得正而毙参政时计偕在都次子绂又先期遇害淑人哭号行求收
公尸于骸骨撑拒之中以待参政之还忧 …… (第 1a 页)
陈母夏安人墓志铭
余尝览史传慨自古危乱之际贞姬孝女泯灭于兵火者不可胜纪间有
一二幸而全全而子孙备载其行迹俾后人因其事以追考其世则夫身
殉而名不存者亦得附著焉以显而此一二人者天若有意留之不使之
并没如涪州陈母夏安人非其彰彰者乎安人今松江郡丞陈君三石讳
计长之配而用其子命世等之行状为请三石余友也泣而言曰吾妻获
邀 今天子之覃恩以得封而其卒也在已丑年之正月六日是为 张献
忠 破蜀后之五岁当吾提携细弱奔走窜伏于穷山绝箐之中其得脱于 …… (第 3a 页)
氏弱息实赖君以存然后
知安人之言不徒以为其诸子也嗟乎岂不贤且智哉安人之厝也以乱
故礼不备三石之言又曰 献忠 躏蜀弃骴之不葬者高于巴陵之堆吾妻
得土为幸讵敢谋诸楄柎然以吾之流离白首诸子侨于异邦它日者归
埽先恭人 (第 4a 页)
故特为阐幽以为崇正之的
杨湘阴小传(子州俊附/)
杨开字悦之广东大埔人崇祯间以举人授湘阴令流
贼 张献忠 扰湖广陷岳阳癸未八月至湘阴火攻其城
开集民兵突烟出拒贼于白鹤洞长沙陷不支为贼杨
天桂所执至湘潭诱之降 (第 14b 页)
杨湘阴小传(子州俊附/)
杨开字悦之广东大埔人崇祯间以举人授湘阴令流
贼 张献忠 扰湖广陷岳阳癸未八月至湘阴火攻其城
开集民兵突烟出拒贼于白鹤洞长沙陷不支为贼杨
天桂所执至湘潭诱之降 (第 14b 页)
嗣昌预严听调之檄于前即
文灿忽传会议之牒于后此两人欲专为抚而复阻
人为剿之明验也今者诱刘国能于随州饵 张献忠
于襄阳委曲恳祈幸其一诺遽谓彼无反侧此应招
徕奉天子之声灵以邀贼一𥿄之认帖即抚局果成
而辱国损威已不 (第 7a 页)
文灿忽传会议之牒于后此两人欲专为抚而复阻
人为剿之明验也今者诱刘国能于随州饵 张献忠
于襄阳委曲恳祈幸其一诺遽谓彼无反侧此应招
徕奉天子之声灵以邀贼一𥿄之认帖即抚局果成
而辱国损威已不 (第 7a 页)
请撤桑穰中官疏
为请撤桑穰内遣专责有司以安人心事陛下锐行钞
法专遣内臣孙元德前往浙江苏松山东等处收买桑
穰头运已报起解专官速成在臣部可藉手辞责矣乃
顷自浙江来者备述民间惊闻中使之至凡纸户伞铺
悉皆窜逃其浙西有桑之家閧传朝廷将以入春不俟
蚕熟勒刬桑皮衣食之源于此将绝汹汹藉藉十室九
惊凡此皆民间讹言过计使者未然之事也然臣虑其
流弊将必至此何者凡民间自取桑穰皆因剪落遗条
俟四月蚕事告成之后以其暇日收弃地之利于桑无
害今以钦限迫急朝使威严所司望风奸徒生事势必
就桑取皮先蚕毁叶皮尽根枯则终身之资绝叶弃蚕
死则一岁之事荒浙江连岁奇荒杭嘉湖产桑之乡几
无遗孑近以江楚震邻人心风鹤逆贼 张献忠 至伪为
中贵及兵部差官骗招金华海盐丁壮数千以去此何
等时复堪扰动苏松东省又不必言臣昧死请敕钞局
先将 (第 10a 页)
为请撤桑穰内遣专责有司以安人心事陛下锐行钞
法专遣内臣孙元德前往浙江苏松山东等处收买桑
穰头运已报起解专官速成在臣部可藉手辞责矣乃
顷自浙江来者备述民间惊闻中使之至凡纸户伞铺
悉皆窜逃其浙西有桑之家閧传朝廷将以入春不俟
蚕熟勒刬桑皮衣食之源于此将绝汹汹藉藉十室九
惊凡此皆民间讹言过计使者未然之事也然臣虑其
流弊将必至此何者凡民间自取桑穰皆因剪落遗条
俟四月蚕事告成之后以其暇日收弃地之利于桑无
害今以钦限迫急朝使威严所司望风奸徒生事势必
就桑取皮先蚕毁叶皮尽根枯则终身之资绝叶弃蚕
死则一岁之事荒浙江连岁奇荒杭嘉湖产桑之乡几
无遗孑近以江楚震邻人心风鹤逆贼 张献忠 至伪为
中贵及兵部差官骗招金华海盐丁壮数千以去此何
等时复堪扰动苏松东省又不必言臣昧死请敕钞局
先将 (第 10a 页)
在
彼则叛服不常且抚之不效已非一矣此抚彼叛朝抚
暮叛外抚中叛非抚事之局变无法剿之以制其死命
耳今楚贼 张献忠 据理臣初疏以为正切输诚终无异
志矣果如所言便宜解散徒党卖剑卖刀安意耕耘即
使随营效力亦宜卷甲韬戈静听 (第 21b 页)
彼则叛服不常且抚之不效已非一矣此抚彼叛朝抚
暮叛外抚中叛非抚事之局变无法剿之以制其死命
耳今楚贼 张献忠 据理臣初疏以为正切输诚终无异
志矣果如所言便宜解散徒党卖剑卖刀安意耕耘即
使随营效力亦宜卷甲韬戈静听 (第 21b 页)
杀汝因摸地上刑械作投
击势史噤不敢发声趋而出后常流涕述其事以语人
曰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崇祯末流贼 张献忠 出
没蕲黄潜桐间史公以凤庐道奉檄守禦每有警辄数
月不就寝使将士更休而自坐幄幕外择健卒十人令
二人蹲踞 …… (第 2a 页)
书熊氏家传后
周官之法国有大事诸子帅国子而致于太子以守王
宫掌固颁守政于士庶子以帅众庶盖惟士明于义理
能为众庶之倡虽至危死而志不可夺也明之末造流
贼横发于中原延蔓海隅其以诸生捍卫乡里而破家
亡身残其支体者荒陬小邑必有数人焉盖不经乱亡
变故不知古圣人制法之心凡事皆然而兹尤其显见
者矣余游四方所至长老各有述而语在缙绅间者惟
睢州汤潜庵先生之母(流贼破睢州骂/贼贼怒攴解之)闽中郑侍郎重
之父(父字华振闻变自山庄挈其妻入/城守禦城破登楼举火并自焚死)然郑父之义不
若汤母之远闻因是叹死者之义声又以子孙为显晦
然于视死如归之义则固无加损也自 张献忠 出没楚
蜀江西寇乱至
国初未已每有警城邑士民争窜山泽熊孔敷者新昌
诸生也城将陷独不肯避其子迎龙使家人 (第 12b 页)
击势史噤不敢发声趋而出后常流涕述其事以语人
曰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崇祯末流贼 张献忠 出
没蕲黄潜桐间史公以凤庐道奉檄守禦每有警辄数
月不就寝使将士更休而自坐幄幕外择健卒十人令
二人蹲踞 …… (第 2a 页)
书熊氏家传后
周官之法国有大事诸子帅国子而致于太子以守王
宫掌固颁守政于士庶子以帅众庶盖惟士明于义理
能为众庶之倡虽至危死而志不可夺也明之末造流
贼横发于中原延蔓海隅其以诸生捍卫乡里而破家
亡身残其支体者荒陬小邑必有数人焉盖不经乱亡
变故不知古圣人制法之心凡事皆然而兹尤其显见
者矣余游四方所至长老各有述而语在缙绅间者惟
睢州汤潜庵先生之母(流贼破睢州骂/贼贼怒攴解之)闽中郑侍郎重
之父(父字华振闻变自山庄挈其妻入/城守禦城破登楼举火并自焚死)然郑父之义不
若汤母之远闻因是叹死者之义声又以子孙为显晦
然于视死如归之义则固无加损也自 张献忠 出没楚
蜀江西寇乱至
国初未已每有警城邑士民争窜山泽熊孔敷者新昌
诸生也城将陷独不肯避其子迎龙使家人 (第 12b 页)
为之所也自古生有功德
没则为神王道治明神道治幽虽乱臣贼子穷凶极丑亦往往
敬畏神祇李自成至曲阜不犯圣庙 张献忠 至梓潼亦祭文昌
粤匪焚郴州之学宫毁宣圣之木主十哲两庑狼藉满地嗣是
所过郡县先燬庙宇即忠臣义士如关帝岳 (第 47a 页)
没则为神王道治明神道治幽虽乱臣贼子穷凶极丑亦往往
敬畏神祇李自成至曲阜不犯圣庙 张献忠 至梓潼亦祭文昌
粤匪焚郴州之学宫毁宣圣之木主十哲两庑狼藉满地嗣是
所过郡县先燬庙宇即忠臣义士如关帝岳 (第 47a 页)
书熊氏家传后
周官之法国有大事诸子帅国子而致于太子以守王
宫掌固颁守政于士庶子以帅众庶盖惟士明于义理
能为众庶之倡虽至危死而志不可夺也明之末造流
贼横发于中原延蔓海隅其以诸生捍卫乡里而破家
亡身残其支体者荒陬小邑必有数人焉盖不经乱亡
变故不知古圣人制法之心凡事皆然而兹尤其显见
者矣余游四方所至长老各有述而语在搢绅閒者惟
睢州汤潜庵先生之母(流贼破睢州骂/贼贼怒友解之)闽中郑侍郎重
之父(父字华振间变自山庄挈其妻入/城守禦城破登楼举火并自焚死)然郑父之义不
若汤母之远闻因是叹死者之义声又以子孙为显晦
然于视死如归之义则固无加损也自 张献忠 出没楚
蜀江西寇乱至
国初未已每有警城邑士民争窜山泽熊孔敷者新昌 (第 15b 页)
周官之法国有大事诸子帅国子而致于太子以守王
宫掌固颁守政于士庶子以帅众庶盖惟士明于义理
能为众庶之倡虽至危死而志不可夺也明之末造流
贼横发于中原延蔓海隅其以诸生捍卫乡里而破家
亡身残其支体者荒陬小邑必有数人焉盖不经乱亡
变故不知古圣人制法之心凡事皆然而兹尤其显见
者矣余游四方所至长老各有述而语在搢绅閒者惟
睢州汤潜庵先生之母(流贼破睢州骂/贼贼怒友解之)闽中郑侍郎重
之父(父字华振间变自山庄挈其妻入/城守禦城破登楼举火并自焚死)然郑父之义不
若汤母之远闻因是叹死者之义声又以子孙为显晦
然于视死如归之义则固无加损也自 张献忠 出没楚
蜀江西寇乱至
国初未已每有警城邑士民争窜山泽熊孔敷者新昌 (第 15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