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四書類
春秋類
書類
易類
孝經類
地理類
政書類
編年類
目錄類
別史類
傳記類
詔令奏議類
史評類
正史類
雜史類
史鈔類
儒家類
藝術類
術數類
雜家類
類書類
總集類
別集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王通俱
称先贤且宋从祀至十八人今止四人为大少宜以吴
与弼罗伦蔡清陈真晟陈琛吕楠王艮章懋罗洪先邓
元锡 顾宪成
等令候旨行 …… (第 59a 页)
    之宗𣲖若夫薛文清(瑄/)振起于河汾王文成

    (守/仁)倡道于姚江 顾端文(宪/成)
高忠宪(攀/龙)集成于
    东林皆真修实悟以道统为已任而诣极最
    高其他宋之胡安定(瑗/) (第 62a 页)
    之宗𣲖若夫薛文清(瑄/)振起于河汾王文成

    (守/仁)倡道于姚江顾端文 (宪/成)
高忠宪(攀/龙)集成于
    东林皆真修实悟以道统为已任而诣极最
    高其他宋之胡安定(瑗/) (第 62a 页)
 张献翼文起堂集

 邓元锡潜学集
  顾宪成
泾皋藏稿
 焦竑澹园集
 谢肇浙小草斋集
 尤镗红箱集
 金九皋抱瓮集
 陶望龄歇庵集
 高攀龙高子 (第 51a 页)
 非朱子之定论矣至谓寂感无二时此论自不可少

 但亦当兼有二时说方才是  顾泾阳
曰说者以
 未发非时与朱子不同其实朱子亦曾主前说后定
 从后说耳愚尝平心体究窃以两说不妨并存阳明
  …… (第 14b 页)
 也此圣学本旨所谓无所为而为者也故篇末复自

 闇然为己推至声臭俱无终之也  顾泾阳
曰悔字
 与人不知而不愠二字有辨愠者是己而非人悔者
 徇人而忘己不愠自反之至也不悔自信之至也然
 遁 (第 47b 页)
 不灵而死灵唯至诚则血气不得而醉我七窍不得

 而囚我五根不得而役我有形之后同于未始有形
 之先其为魂魄也无以异于为鬼神也故曰至诚如
 神也  顾泾阳 
曰或问至诚前知有待于祯祥妖
 孽等类乎无待于祯祥妖孽等类乎有待不可言前
 知无待则何所据而知也曰祯祥 (第 46b 页)
 上化聪明闻见而归于一贯是副意不可反作正讲
 注明睿所照推测而知是朱子分别两人之知子贡
 则尚未知其分别在此也
女与回也孰愈节
何敢望回节  顾泾阳
曰闻一知十无对之知也了悟
 也所谓一以贯之者也闻一知二有对之知也影悟 (第 11b 页)
 主矣即添欲字亦不妨 过此几非在我者此句只
 是足上不能已意故朱子以欲罢不能解之存疑谓与
 上文相碍者非  顾泾阳
当下绎以此章与互乡童
 子章并看甚好 嘉靖丁酉应天丘鹏墨以造次颠 (第 8a 页)
 不同 又曰读者以而今而后作一句非也而今二
 字略读而后吾知免夫一气读而今将死时也而后
 方才也不然死后何知  顾泾阳
曰战战兢兢乃吾
 性体流行没些子放松处如临如履犹所谓如见大 …… (第 4a 页)
 心言非真画地而分也以谓左右之作率字看服即
 帖服之义见其出于中心若衣之附体然无一毫勉
 强意 注以至德属文王本文何不曰文之德而曰
 周之德耶 顾泾阳
曰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非
 特文王为然书曰惟十有三年大会于孟津中庸曰
 武王末受命由十三年以前观之 (第 24a 页)
 实做的亦是友以辅之而已此一节只要说得取友

 之益意思透彻便是  顾泾阳
曰自古无关门闭户
 的圣贤自古圣贤无孤立无与的学问 刁蒙吉谓
 可作此章注疏
 四书讲义困勉录卷十五 (第 38a 页)
 不用不可也 乐天斋翼注曰所用心如学术事业

 之类  顾泾阳
曰当时人见孔子与群弟子非先王
 之法言不言非先王之法行不行多疑其迂拙且以
 腐儒目之那言不及义好行小 (第 26a 页)
          赠内阁学士陆陇其撰
微子

微子去之章总旨 通章大意大都专为微箕暴白精
 诚 存疑亦主此说然不必
微子去之节  顾泾阳
曰或去或奴或死总是一副心
 肠各分头去做凡皆多方设法为感悟独夫地也
 感独夫存宗祀二意当兼用 牛春宇 …… (第 1a 页)
 接夫子之舆而歌皆出附会 存疑说约皆主此说

 殊谬 老龙孔凤春秋时极奇品题
孔子下节  顾泾阳
曰天下有一毫不可为豪杰不肯
 犯手天下有一毫可为圣贤不肯放手
长沮桀溺耦而耕三节 附顾麟士曰按通义仁 (第 6a 页)
 春秋以正君父之伦者故因杨墨而不著 节末两
 食字一例作相戕相贼意看在实事上说与上文诬
 民不同此是由诬民而推其害言之也  顾泾阳

 墨氏言仁岂能有加于圣人之仁杨氏言义岂能有
 加于圣人之义乃被其充塞何也曰二氏倒边做做
 得奇恰 (第 33b 页)
 沈无回曰几希是所争不多然已实有所指即人与

 物同是生而人性与犬牛之性不同处是也正所谓
 善也  顾泾阳
曰几希有二义一就念头上看(此是异说)
 (不可从)如存之则人去之则禽兽存与去其间不能以
 寸此从念头 (第 21b 页)
 能为也天也此天字以气数言其馀天字以理言似

 不是
尧以天下与舜节  顾泾阳
小心斋劄记曰尧以天下
 与舜有诸此问大奇二典三谟经孔子亲手删定这
 件事载得明明白白不如洗耳沉渊之说 (第 16b 页)
 任人不经之谈而直欲以严理欲之大防也 按总
 注虽似抑扬重用权边其实正意是要明礼之重于
 食色勿误认  顾泾阳
曰礼与食色非较轻重之所
 也今礼有遇其轻而屈食色有遇其重而伸必取一
 舆金当一舆羽而礼始获伸于食色之 …… (第 1b 页)
 胜是递为桓文也吾谓礼无所不重食色而附于礼
 则食色亦重譬则附规而员附矩而方也灭性废伦
 犹借之乎礼也  泾阳
说是深一层解非本章正意

卢未人曰食色以礼为重轻不与礼相为重轻

 此即泾阳说也
任人有问屋庐子曰三 (第 2a 页)
 此章语气则与性善诸章一例仍宜著眼在不学不
 虑上重讲学虑未免语气隔碍矣欲防姚江流弊只
 当于抑扬中带见之  顾泾阳
曰孟子以不学而能
 为良能不虑而知为良知吾以为不能而学亦良能
 也不知而虑亦良知也何也微良知良能彼有 …… (第 32a 页)
 芑山张氏曰礼义生于富足即管子衣食足而知礼
 节之说然历观古今每有上失其教虽富足而流于
 淫侈者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章总旨  顾泾阳
曰此章大旨只
 是眼界欲空脚根欲实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节 吴因之曰一节俱是形容其
 大非实著其大 又曰 (第 51a 页)
 子皆九年事也经于冬书杀奚齐去献公薨时不两
 月于十年春书弑卓已踰年矣不两月故书子踰年
 故书君曰其君之子则微辞耳此当弃传以从经
  顾叔时
曰世之论荀息者咸谓其徇小信而忘大义
 予疑之而弗信也孰信乎信之春秋而已矣予观春 (第 3b 页)
 言(王氏樵曰都字上节是美禹之问/此是美已之言所以动帝之听也)谓在于知人在
 于安民二者而已知人智之事安民仁之事也禹曰
 吁者叹而未深然之辞也 (顾氏宪成
曰知人安民未/易言也禹故吁嗟以叹其)
 (难/)时是也帝谓尧也言既在知人又在安民(吕氏祖/谦曰两) (第 37a 页)
 (曰坤安贞变而为乾则为永贞安者顺而不动永者/健而不息乾变坤刚而能柔坤变乾虽柔必强阳先)

 (于阴而阳之极不为首阴小于阳而阴之极以大终/○ 顾氏宪成
曰用九无首是以乾入坤盖坤者乾之)
 (藏也用六永贞是以坤承乾盖乾者坤之君也○何/氏楷曰乾道主元故曰乾 (第 20b 页)
 严立课程及大家勉励为希圣希贤之事皆习也梁
 溪与吴子往相对静坐坐必七日讲乎习乎程明道
 曰朋友讲习更莫若相劝而善功夫多是行固重于
 知也 顾泾阳
尝作丽泽说有曰自古未有关门闭户
 独自做成的圣贤自古圣贤亦未有离群绝类孤立
 无与的学问讲是研穷讨论 (第 3b 页)
    易类
  提要
    (臣/)等谨案周易像象述十卷明吴桂森撰桂
    森字叔美无锡人尝从 顾宪成
高攀龙讲学
    东林又从武进钱一本学易一本尝著像象
    管见诸书桂森本其意而推阐之以成是书 …… (第 1a 页)
照得此序兴衰治乱万古不爽
京房易至以卦气挨岁挨日亦无不验不知何故直把
一个造化范围定了说易家无能及此 泾阳顾先生

易有卦名卦画卦序三者玩不尽可为知言 先儒看
易条例当晓者甚多其有最要最精为易中真血脉者
不可不拈 (第 18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