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春秋類
詩類
五經總義類
地理類
政書類
目錄類
別史類
紀事本末類
傳記類
雜史類
正史類
類書類
雜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清代道教文獻
钦定四库全书
 革除逸史卷一      明 朱睦㮮 

建文帝讳允炆太祖之孙懿文太子之子也洪武十年
 十有一月己卯生生六年而其兄雄英卒又十年而
 懿文卒 (第 1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革除逸史卷二      明 朱睦㮮 

洪武三十有四年(即建文/三年)春正月辛酉作凝命神宝成
 是日历城侯庸遣使献东昌之捷丁丑帝告捷于郊 (第 1a 页)
(张翥陪东泉学士泛湖诗/船头载丨丨竹里驻行厨)按乐
(郭翼游仙词钓天丨丨乐/蓬瀛手把芙蓉朝太清)存乐 (朱睦㮮
谢李中麓太常诸经图/解诗丨丨元闻鲁传经幸在梁)
(墉城集仙录灵风/异香云璈丨丨)车乐(云笈七签轩 (第 23a 页)
生聱叟亦旷士/丨丨乃其徒放意云水际)网客(朱谋晋春日江村即事诗占风/丨丨知鱼信较雨田家验鹊声)
(朱睦㮮
送鸣虚弟卜居长葛/诗丨丨观泉兴屈原行泽篇)俘客(赵文琼花上天歌江南丨丨/吟如叫想像裁辞不成调)
(第 32b 页)
李川父(濂/)撰祥符人物志仿名臣言行录例予久访 西
亭灌甫
王孙中州人物志不可得此亦买王得羊也川
父正德癸酉解元甲戌进士与李空同同时所著嵩渚
集最传川父自号嵩渚 (第 16a 页)

西亭朱睦㮮灌甫      
中尉 历
初 程启充以道      御史 靖 川
希 入熙字
荷 卢格正夫       御史 德 婺 (第 8a 页)
 令二十六年有先发仓廪然后奏闻之令永乐二年
 有星口借给之令六年有各项停徵之令景泰四年
 有有力囚犯给米赈济之令
散银  明朱睦㮮
集山东大饥议出帑银三万赈之徐
 有贞曰散银有弊无益饥者李贤曰天下事未尝无
 弊顾奉行何如耳散银有弊而 (第 12b 页)
 安祥留居藩府称其官而不名
大义劝王 献徵录王镡为晋府长史燕师起徵兵于
 晋镡以大义不可靖难后诏械至不屈死之
拟成相篇  明朱睦㮮
集户侍王瀹为郑王长史王当
 祀不斋又累月不视朝瀹諌不听乃拟荀卿成相篇
 撰十二章以进语尤激切
赵董  (第 39b 页)
 纲维察奸弊摘幽隐纠贪残如疾风迅雷一过而不
 留者巡按之职也措钱榖调赋役饬武备安军民如
 高山大河奠润一方而无壅者巡抚之责也
朝卿出监  朱睦㮮
集巡抚之设即成周以王朝卿出
 监之意洪永之际或曰采访或曰巡视事已即还宣
 德庚戌乃置耑职其迁转亦以年 (第 10a 页)
 懋赞中兴之烈勋庸著于两朝誉望流于四海
望见衣裳 名臣录邹汝愚贬石城作辞朝诗曰尽披
 肝胆知何日望见衣裳只此时但愿太平无一事孤
 臣万死更何悲其慷慨忠厚之意溢于言表
留十三年  朱睦㮮
集傅安持节使赛玛尔堪国酋长
 负固不服且讽之降安曰吾天朝使臣可从汝反耶 (第 4a 页)
 十为卷一万二千四百四曰集为类十四为家一千
 三百四十六为卷一万五千八十名曰二酉藏书
藏书最富 海内藏书之富近推江都葛氏章邱李氏
  宗正灌甫
实兼之起万卷堂讽诵其中圈点雠勘丹
 铅历然
金元图籍 吴伟业集质慎库图书百万卷皆宣和所
 藏金自汴梁 (第 10b 页)
使为象罔得之枯桐既爨当索诸弃灰之衢耳愿序其
事以为后徵序成则 灌甫宗正
又为李氏流意焉予将
嗣图之矣
  项思尧文集序(归有光/)
永嘉项思尧与余遇京师出所为诗文若干卷使余 (第 13a 页)
传子业不必以俎豆重也微子则玄珠沈矣谁可
使为象罔得之枯桐既爨当索诸弃灰之衢耳愿序其
事以为后徵序成则 灌甫宗正
又为李氏留意焉予将
嗣图之矣
  刘子威禅悦三草序(徐显卿/)
古人称曰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 (第 17b 页)
  又
生竟不能遂握手耶贞吉一发先之此奇不可复再矣

熟知兄晚境不堪聊萧一觞一咏且用娱性杜门中千
百年后不乏知已物情卤莽任之而已尊诗若成帙仆
当为撮其美异者行之标曰国秀集足下岂有意乎比
来欲为德甫任地下而其子不以状来亦不闻用晦为
具草何意也用晦晚途殆不可解大梁 灌甫宗正
死矣
此君博学通经术皇族之桢干摧折可念仆与弇州草
木俱老昨秋偶传一诀粗足支持以待师期无足道者
拙诗书 (第 18a 页)
   王高皇帝第十二子洪武十一年封之国荆州
   建文初或告王反王无以自明阖宫焚死谥曰
   戾成祖更谥曰献 (朱睦㮮
云王嗜学读书开景/玄阁以延士被服儒雅尤善)
   (道家言尝自/号紫虚子)
  太和山寻张三丰故居 (第 3b 页)
  送李子和山人游西蜀
谕蜀文谁著风流汉长卿欲投巴子国定向锦官城羸
马冲山色哀猿杂树声武侯遗庙在瞻谒重含情
  朱睦㮮(三首/)
   睦㮮字灌甫号西亭周定王六世孙万历初举
   宗正有陂上集
   (诗话西亭以好客闻藏书为海内 (第 6b 页)
据精洽足以益学者之神智万历中周藩 宗正灌甫

雕刻行之顾流传者寡惜世无有重刻之者汝梅为资
政殿大学士天水郡公善湘之子商恭靖王元份七世
孙善湘以 …… (第 3a 页)
六易
藁而授之子汝梅不以世禄自矜远游閒服玩之习惟
遗编是辑又归其善于亲益以徵宋时经术之盛化俗
之厚而 灌甫
亟刻其书虽流传已少是书实藉以无失
皆宗室之贤宜附著之以告后之君子读是书者 …… (第 3a 页)
此宋儒传注所为作也今
则士守绳尺无事博稽至问以笺疏茫然自失则贵有
以广之先生是书所为述也当万历中周藩 宗正灌甫
藏书八万馀卷至黄河水决遗籍尽亡初先生知祥符
县事 …… (第 21a 页)
   授经图序
六经大义至宋儒昌明之而始无遗憾学者守为章程

宜也不知绝续之际汉儒为难当日秦书既焚往圣遗
言澌灭殆尽幸而去古未远间得之屋壁所藏女子所
献老生所口述然而仅矣迄学者代兴遐搜博考或一
人集众是或数人成一经要其授受各有师承非若后
人以意见为予夺也刘歆遗书博士谓孝宣时广立经
文义虽相反不嫌并设与其过而废之宁过而立之旨
哉斯言夹漈郑氏乃云秦焚书而书存诸儒穷经而经
绝于是有指斥汉儒迹其同异纷纭为诋诃所自起岂

知前型未坠尽信非也概疑之亦非也六经之义如江
河日月无所不该解之者惟其不背于经斯已尔而又
何同焉夹漈之言过矣授经诸图见于章氏考索 明西
亭宗正
复加釐定并采诸儒言行列为小传由是师友
渊源灿如指掌自汉以后晨星相望专家虽不逮汉儒
而亦多有缵承惜其未 …… (第 22b 页)
足法者庶几知所返也然
则汉儒洵有功于六经而为功于汉儒者二子又将与 西亭
并传也夫
   重刋玉篇序
小学之重于古久矣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汉
制太史试学童能讽书九千字以上 (第 23a 页)
   李氏周易集解跋
唐著作郎资州李鼎祚集子夏以来易说三十二家又
引张氏伦朱氏仰之蔡氏景君三家注及乾凿度合三
十六家题曰周易集解自序称一十卷斯为完书晁氏

志惜其失七卷盖误信新唐书艺文志目录也或以其
书宗康成排辅嗣然绎其序有云王氏略例得失相参
仍附经末是未尝全排辅嗣论者未之察尔由唐以前
易义多轶不传藉此犹存百一宜 西亭宗正
获之亟以
开雕近则流播者多海盐胡氏常熟毛氏皆有刋本矣
唐史论经学易有蔡广成诗有施士丐礼 (第 1b 页)
  周时化字说

周永宁时化居娄门年甚少即舍所学游于诸侯王故
赵王贤而好书时化挟书以往王颇优遇之既而之大
梁今镇平王 中尉西亭公
尤贤而好书故时化岁时往
来大梁一日过余求为其字之说古者冠而字宾为之
辞礼也时化冠久矣而其名与字又无当 (第 36b 页)
使中书舍人扈永通锡玺书褒奖
焉是岁嘉靖十一年也于是汴有司奉以从事建旌孝
之门奉国好文尊礼贤士大夫而长 中尉睦㮮
益修学
知名当世议者以恭靖之族比汉红侯及北海王睦迨
向歆騊駼累世文学奉国父子无沗矣至于以孝行受
旌主 (第 5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