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類
易類
四書類
春秋類
五經總義類
詩類
孝經類
地理類
政書類
編年類
紀事本末類
職官類
詔令奏議類
別史類
傳記類
目錄類
史鈔類
雜史類
正史類
金石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儒家類
雜家類
術數類
小說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洞真部
洞神部
洞玄部
清代道教文獻
摘陈初政疏 朱炳如
为摘陈初政关系治理之渐以备采择事窃闻忠臣之
爱君必防其渐渐者其几隐其端微其事若不足介意
而深足为隐忧况君心之敬怠行政之得失用人之当
否皆因之臣窃鳃鳃过计为皇上陈焉如 大学士高拱
在先帝朝中外莫不知其阴险既经南北言官十三疏
论列具有指摘实迹非偶一风闻者比而左都御史王
廷又备言其恣 …… (第 48a 页)
刺恐为阶鄙一时海内称庆以正人柄用社稷苍生
之福乃有异常憸邪如齐康者朋奸助恶肆横诋毁忍
以纳贿诬阶此皆 高拱 手授齐康康欲取悦于拱以为
他日之地故不度常理依样誊写有臣如此党邪害正
关系治道匪轻陛下不即重究止薄示 …… (第 48b 页)
齐芳因首疏而被斥矣此当曲处以释群疑以全大体
者也斯又言路阻抑之渐不可不防也如果臣言不妄
乞于 高拱 明示摈斥无更犹豫于齐康仍加罢革勿更
姑息于陈守节稍易其严切罚戒之旨以安言官于季
齐芳乞敕下吏部或召还 (第 50a 页)
为摘陈初政关系治理之渐以备采择事窃闻忠臣之
爱君必防其渐渐者其几隐其端微其事若不足介意
而深足为隐忧况君心之敬怠行政之得失用人之当
否皆因之臣窃鳃鳃过计为皇上陈焉如 大学士高拱
在先帝朝中外莫不知其阴险既经南北言官十三疏
论列具有指摘实迹非偶一风闻者比而左都御史王
廷又备言其恣 …… (第 48a 页)
刺恐为阶鄙一时海内称庆以正人柄用社稷苍生
之福乃有异常憸邪如齐康者朋奸助恶肆横诋毁忍
以纳贿诬阶此皆 高拱 手授齐康康欲取悦于拱以为
他日之地故不度常理依样誊写有臣如此党邪害正
关系治道匪轻陛下不即重究止薄示 …… (第 48b 页)
齐芳因首疏而被斥矣此当曲处以释群疑以全大体
者也斯又言路阻抑之渐不可不防也如果臣言不妄
乞于 高拱 明示摈斥无更犹豫于齐康仍加罢革勿更
姑息于陈守节稍易其严切罚戒之旨以安言官于季
齐芳乞敕下吏部或召还 (第 50a 页)
圣恩高厚踵顶莫捐中夜扪衷汗流浃背伏念(臣/)虽至
愚自幼读书辨志窃以圣贤为师数年以来恭遇
皇上 高拱 深居
经筵未举区区献纳之微忱无由上达于
黼座且以出位陈词典制有禁因循噤嘿尸素到今(臣/) (第 3a 页)
愚自幼读书辨志窃以圣贤为师数年以来恭遇
皇上 高拱 深居
经筵未举区区献纳之微忱无由上达于
黼座且以出位陈词典制有禁因循噤嘿尸素到今(臣/) (第 3a 页)
昃旦慨然谓沆曰我辈安得坐致太平优游燕息乎沆
曰国家强敌外患适足为警惧异日天下晏然人臣率
职未必 高拱 无事君奚念哉(考异李焘曰记闻称和好/成沆独忧盖因此事误也)
(沆死于七月十二日和好始成司马光偶/未考 (第 12a 页)
曰国家强敌外患适足为警惧异日天下晏然人臣率
职未必 高拱 无事君奚念哉(考异李焘曰记闻称和好/成沆独忧盖因此事误也)
(沆死于七月十二日和好始成司马光偶/未考 (第 12a 页)
何以尚字仁甫兴业人父世锦以孝行闻以尚读
父书铮铮有奇节嘉靖壬子举于乡授建昌教谕
入成均晋户部司务会户部郎海瑞上封事触忌
讳世宗震怒下诏狱旋取读感动太息帝有疾召
阁臣议内禅称海瑞言以尚以帝无杀瑞意疏请
释之帝怒命杖一百俱系之狱遗诏得释穆庙登
极起光禄寺丞以尚感知遇益慷慨论列不避权
贵劾辅臣 高拱 比之蔡京拱衔甚卒坐谪遂辞疾
归及拱罢言官荐擢雷州司理历南户部主事尚
宝光禄少卿南大理寺丞鸿胪寺卿性故 (第 16b 页)
父书铮铮有奇节嘉靖壬子举于乡授建昌教谕
入成均晋户部司务会户部郎海瑞上封事触忌
讳世宗震怒下诏狱旋取读感动太息帝有疾召
阁臣议内禅称海瑞言以尚以帝无杀瑞意疏请
释之帝怒命杖一百俱系之狱遗诏得释穆庙登
极起光禄寺丞以尚感知遇益慷慨论列不避权
贵劾辅臣 高拱 比之蔡京拱衔甚卒坐谪遂辞疾
归及拱罢言官荐擢雷州司理历南户部主事尚
宝光禄少卿南大理寺丞鸿胪寺卿性故 (第 16b 页)
蒲凝重南海人以行人谪丞寻知灵川履任未阅
月革蠹弊六事皆切民瘼性疏旷厌趋迎与诸士
讲论津津忘倦擢佐温州卒(旧志)
耿定向麻城人嘉靖间御史督学南畿以讲学为
己任与大学士徐阶雅相善及 高拱 柄政上考察
科道疏诸与徐善者贬斥几尽高去位定向补横 (第 57b 页)
月革蠹弊六事皆切民瘼性疏旷厌趋迎与诸士
讲论津津忘倦擢佐温州卒(旧志)
耿定向麻城人嘉靖间御史督学南畿以讲学为
己任与大学士徐阶雅相善及 高拱 柄政上考察
科道疏诸与徐善者贬斥几尽高去位定向补横 (第 57b 页)
二妃尧女舜妻也古之记礼者曰舜葬于苍梧之
野盖二妃未之从也二女见于书二妃传于皇甫
谧当以书为正天有四星妃象也尧以二女妻舜
而授之位兹其为妃匹也然舜摄位行政巡四岳
矣命禹之后 高拱 穆清又巡苍梧之野何邪舜之
葬苍梧与否二妃之从舜与否皆不可知而舜尝
巡南方宜祀舜今在在有舜庙二妃庙祀楚 (第 18b 页)
野盖二妃未之从也二女见于书二妃传于皇甫
谧当以书为正天有四星妃象也尧以二女妻舜
而授之位兹其为妃匹也然舜摄位行政巡四岳
矣命禹之后 高拱 穆清又巡苍梧之野何邪舜之
葬苍梧与否二妃之从舜与否皆不可知而舜尝
巡南方宜祀舜今在在有舜庙二妃庙祀楚 (第 18b 页)
行水金鉴卷二十七
江南按察使傅泽洪撰
河水
明隆庆六年六月戊辰(神宗巳/登极矣)辅臣 高拱 特请工部尚
书朱衡解督理河工总督料理山陵事务从之 差江
西道御史周于德督理两淮盐课兼理河道 七月戊 (第 1a 页)
江南按察使傅泽洪撰
河水
明隆庆六年六月戊辰(神宗巳/登极矣)辅臣 高拱 特请工部尚
书朱衡解督理河工总督料理山陵事务从之 差江
西道御史周于德督理两淮盐课兼理河道 七月戊 (第 1a 页)
年秋河决睢宁起季驯总理明年冬阅视河道给事
中雒遵劾罢季驯言廷臣可使无出衡右者六年正
月诏兼左副都御史经理河道穆宗崩 大学士高拱
以山陵工请召衡会邳州工亦竣衡遂还朝(明史稿/)
六年侍郎万恭更请建瓜洲闸自时家洲以达于花
园港开 (第 2b 页)
中雒遵劾罢季驯言廷臣可使无出衡右者六年正
月诏兼左副都御史经理河道穆宗崩 大学士高拱
六年侍郎万恭更请建瓜洲闸自时家洲以达于花
园港开 (第 2b 页)
(永乐间训导王贤正统成化弘治嘉靖间知县焦/铉陈理王时中冯霄张解赵孔昭相继修葺)
(皇清顺治六年知县孙丕承重修康熙十三年知县罗/ 珍重修二十七年知县许承澎重修雍正五年知)
(县童守/禄重修)
明高拱 鄢陵县儒学碑记(嘉靖戊申秋九月鄢博/王君诰等介于中元子)
(曰盖闻鲁泮匪僖公不作蜀校匪文翁不兴惟 (第 11b 页)
(皇清顺治六年知县孙丕承重修康熙十三年知县罗/ 珍重修二十七年知县许承澎重修雍正五年知)
(县童守/禄重修)
明高拱 鄢陵县儒学碑记(嘉靖戊申秋九月鄢博/王君诰等介于中元子)
(曰盖闻鲁泮匪僖公不作蜀校匪文翁不兴惟 (第 11b 页)
曹振荣(安阳/人) 轩 翊(睢州/人) 罗仙文(汝州/人)
高德脩(泌阳/人) 宋 苞(禹州/人) 范 在(修武/人)
刘宏猷(商邱/人) 高拱 宸(襄城/人) 吕宪曾(新安/人)
王承乾(兰阳/人) 吕光曾(新安/人) 史 选(洛阳/人) (第 44b 页)
高德脩(泌阳/人) 宋 苞(禹州/人) 范 在(修武/人)
刘宏猷(商邱/人) 高拱 宸(襄城/人) 吕宪曾(新安/人)
王承乾(兰阳/人) 吕光曾(新安/人) 史 选(洛阳/人) (第 44b 页)
(千载高风想见之爱士不忘乡校化济人犹说乘/舆私云荒碧草迷青冢雨蚀苍苔卧石碑郑国山)
(川登眺里独留/遗爱不胜悲)留侯祠(在州城南新郑界明 高拱/ 碑记龙之为物能升降上)
(下兴云雾泽下土非人所能致也而古乃有豢龙/氏者何盖龙有欲故可以所欲豢之可 (第 93b 页)
(川登眺里独留/遗爱不胜悲)留侯祠(在州城南新郑界明 高拱/ 碑记龙之为物能升降上)
(下兴云雾泽下土非人所能致也而古乃有豢龙/氏者何盖龙有欲故可以所欲豢之可 (第 93b 页)
(山西布/政使)李梦阳墓(在州城北三十里麻地/川梦阳江西提学副使)古朴墓
(在州城西五十/里朴大学士)李叔允墓(在州城东十/里叔允修撰) 高拱 墓(在/新)
(郑县北二里拱大/学士敕葬谥文襄)高捷墓(在新郑县城北三十里/抱獐山麓捷右都御史) (第 47a 页)
(在州城西五十/里朴大学士)李叔允墓(在州城东十/里叔允修撰) 高拱 墓(在/新)
(郑县北二里拱大/学士敕葬谥文襄)高捷墓(在新郑县城北三十里/抱獐山麓捷右都御史) (第 47a 页)
遂不复出卒子二应琛癸卯解元癸丑进士真定
知府应瑜举人郧阳知府
张孟男字元嗣中牟人嘉靖乙丑进士历尚宝丞
时 高拱 当国孟男以至戚旅见外无私谒四年不
得调及拱为张居正所搆严旨遣归人皆避匿独
孟男周旋送之出都居 (第 103a 页)
知府应瑜举人郧阳知府
张孟男字元嗣中牟人嘉靖乙丑进士历尚宝丞
时 高拱 当国孟男以至戚旅见外无私谒四年不
得调及拱为张居正所搆严旨遣归人皆避匿独
孟男周旋送之出都居 (第 103a 页)
华洞(古洞苍山畔秋风赤水沟山晴飞白蝠地冷/蛰玄蚯列炬空潭动垂花怪石留幽深不可)
(极天遣/鬼神愁) 高拱 行经啸台(逶径斜萦汉灵池曲抱台/风尘天外隔云日镜中开)
(紫巘鸾旋啸沧洲鹭转猜/湍光能照夜暝色谩 (第 12b 页)
(极天遣/鬼神愁) 高拱 行经啸台(逶径斜萦汉灵池曲抱台/风尘天外隔云日镜中开)
(紫巘鸾旋啸沧洲鹭转猜/湍光能照夜暝色谩 (第 12b 页)
之角而安西安神武不杀而日趋于平/泰信誓既结而无事乎开边明珠白雉不召而糜至蒲)
(梢騄耳无用而复还一人 高拱 于其上无所为而乐穆/清之燕大臣优游于其下无所为而兴礼乐之盛万物)
(钧化而无间四海被泽而不偏风俗既厚 (第 21a 页)
(梢騄耳无用而复还一人 高拱 于其上无所为而乐穆/清之燕大臣优游于其下无所为而兴礼乐之盛万物)
(钧化而无间四海被泽而不偏风俗既厚 (第 21a 页)
右趣
登文楼出大典甲夜中谕凡三四传是书遂得不毁嘉
靖四十一年选善书人礼部儒士程道南等百人重录
一部命 高拱 张居正等校理之(明世宗/实录)
增文渊阁藏书十九皆宋板但历朝以来所失已强丰
正德十年乙亥命原管主事李 (第 16a 页)
登文楼出大典甲夜中谕凡三四传是书遂得不毁嘉
靖四十一年选善书人礼部儒士程道南等百人重录
一部命 高拱 张居正等校理之(明世宗/实录)
增文渊阁藏书十九皆宋板但历朝以来所失已强丰
正德十年乙亥命原管主事李 (第 16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