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書類
地理類
政書類
編年類
職官類
別史類
傳記類
目錄類
詔令奏議類
雜史類
正史類
史鈔類
類書類
術數類
小說家類
雜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烛歙县人

杨应诏闽学源流十六卷
 应诏建安人嘉靖间举人 朱衡
道南源委录十二卷
 衡字士南万安人嘉靖进士官至工部尚书
周复俊东吴名贤记二卷
 复俊字子吁昆山人嘉靖 (第 12b 页)
 通漕廷议从之会应期罢役中止至四十四年河大
 决沛县飞云桥(在县南为/往来津要)分为十数股溃入昭阳运
 道淤塞百馀里督理河漕 尚书朱衡(字士南/万安人)
循行应
 期旧迹请开南阳(镇名在兖州府/鱼台县东北)留城(在沛县东甫/即古留邑汉)
 (张良/封此) (第 15a 页)
 通漕廷议从之会应期罢役中止至四十四年河大
 决沛县飞云桥(在县南为/往来津要)分为十数股溃入昭阳运
 道淤塞百馀里督理河漕尚书朱衡(字 士南/
万安人)循行应
 期旧迹请开南阳(镇名在兖州府/鱼台县东北)留城(在沛县东甫/即古留邑汉)
 (张良 (第 15a 页)
 其用人于是有苍生之憾(西安/府志)
温纯字希文三原人嘉靖乙丑进士除寿光令下车歼
 巨寇马天保劝耕织辟草莱决冤狱一切以经术饬
 吏治大司空 朱衡
以河役费多为言者所劾行勘莫
 敢任者纯请行覈得其实群议遂息擢给事中发巨
 珰陈洪不法事雪故给事中沈鍊 (第 93a 页)
 玺(耒阳人/按察使)
 邓履纯(邵阳人/参政)
 宣德八年癸丑曹鼐榜
 邹来学(麻城人/都御史)  朱 衡(衡阳人/)
 谢 磷(新化人/郎中) (第 22a 页)
 何 琮(安仁人/) 欧阳弼(安仁人/) 刘本中(衡阳人/)

  朱 衡(衡阳人/)
 杨 琛(蓝山人/) 何继述(道州人/)
 艾 英(零陵人/) 邓 谅(东安人/知县) 黄 启(兴宁 (第 43b 页)
 许成之明一统志知靖州有惠政于民
 朱希颜明一统志知永平县民怀其惠为立生祠
 明王尚文楚纪洪武三年知靖州能抚平蛮獠远近
 来归
  朱衡
楚纪武进人洪武中以人才荐知靖州抚字有
 方
 蒋资明一统志洪武间知会同县有善政重建学校
 人民称颂 (第 57a 页)
 墓焉(以上旧通志/)

  朱衡
妻王氏明一统志衡阳人宣德中衡以进士卒
 京师氏年二十五剪发誓死竟以哀毁卒
 汤思文妻刘氏衡阳人年十九 (第 24a 页)
升右佥都御史孙慎为右副都
御史总理河道 七月癸卯河决沛县等处运道淤塞
百馀里 八月癸未改南京刑部尚书 朱衡
为工部尚
书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总理河道及漕运事务 辛
卯以徐邳河淤命总理河道 (第 20b 页)
尚书朱衡
祭告大河东岳
等神 十月丙子命总理河道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孙
慎回籍候用时河患方亟被命迁延不即赴任都给事 …… (第 20b 页)
中王元春疏劾之故有是命 十一月甲午朔总理河
道漕运 工部尚书朱衡
劾奏管理曹濮副使柴涞怠缓
不任事宜从调处并乞申饬河道漕运二臣协心共济
毋分彼此仍行各滨河巡抚驻劄近地 …… (第 21a 页)
 是年七月河水大淤全河南绕沛县戚山入秦沟北
 绕丰县华山漫入秦沟接大小溜沟泛滥入运河至
 湖陵城口漫散湖陂从沙河至二洪八月 工部尚书
 朱衡
乃请开都御史盛应期原议新河自南阳至留
 城佥都御史潘季驯请接浚留城旧河并力挑浚八 (第 21b 页)
        江南按察使傅泽洪撰
  河水
明世宗嘉靖四十五年六月癸酉河决马家桥等处新
堤总理河道 尚书朱衡
都御史潘季驯以闻工部议覆
请令衡等亟为经理仍及水盛之时亲诣黄河上流督
率有司视某处故道可复某处新河可 (第 1a 页)
开务图上策以

弭后患从之 十一月壬午总理河道都御史潘季驯
以忧去吏部言治河 尚书朱衡
心计精明足当大任今
河业巳有绪宜即以河道事使衡兼之待其迁转之日
仍旧复设河道都御史报可(明世宗/实录 …… (第 1b 页)
 树杪力无所施则下令吏民父老有能以河事献者

 立召见口对久乃得新渠规度焉(于慎行作镇山朱/公行状 公名衡)
 (字 士南
万安人嘉靖壬/辰进士新渠详见运河)
 公晋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总理河道乙丑河决沛县
 破三沽闸漕道为梗议 …… (第 2b 页)
 司少卿(程绍作徐公傅辛按公名自/得雍丘人嘉靖 丑进士)
明穆宗隆庆元年正(月/)甲申先是河决沛县议者请修

复运河故道乃勘议新集郭贯楼等处上源巳而总理
河道 尚书朱衡
言古之治河惟欲避害而今之治河又
欲资其利故河流出境山以北则闸河淤出徐州以南
则二洪涸惟出自境山至徐州 …… (第 4a 页)
修筑南长堤以防奔溃可以苏鱼沛
昏垫之民工部请从衡议上曰可 二月甲午总理河
道工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 朱衡
奉诏自陈乞休 …… (第 5a 页)

南按察使副使治河(明穆宗/实录)
明穆宗隆庆二年六月乙酉总理河道漕运工部尚书
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 朱衡
以疾乞休不允 九月已
已命总河 (第 5b 页)
尚书朱衡
回部 庚午起服阕都察院右副
都御史翁大立以原职总理河道 十月戊戌诏以两
淮运司挑河银三千两发徐吕二洪 …… (第 5b 页)
县自考城虞城曹单丰
沛抵徐俱罹其害漂没田庐不可胜数漕舟二千馀皆
阻邳州不得进总理河道都御史翁大立以闻 工部尚
书朱衡
覆奏茶城淤塞宜俟水退乃可疏浚独徐沛灾
民流移困苦宜令户部亟议赈济以安人心户部覆如
衡言请以淮扬商税及 …… (第 6b 页)
 山东莒郯诸处水溢从沂河直河入邳州人民溺焉

 (明纪事/本末)
 是年黄河及南直𨽻山东河南俱大涨秋复海啸徐
 邳丰沛一望无际 尚书朱衡
开回回墓河上通昭阳
 湖湖陵城河口以泄坡水凡二千六百馀丈河道都
 御史翁大立奏开鸿沟废渠自昭阳湖中以 …… (第 10a 页)
 再生识其处(申时行撰潘/公季驯傅)
明穆宗隆庆五年三月乙亥以河工免山东布政司及
淮扬徐颖三道各派夫人户杂繇一年从河道都御史
潘季驯奏也 四月甲午河复决邳州自曲头集至王
家口新堤多坏 五月丙戌总河都御史潘季驯议保
邳河新堤条陈分委监督议委官员议处人夫议设铺

舍预备物料五事工部覆请从之 八月辛丑总理河
道工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陈大宾卒赐祭葬如例
 壬寅命总理河道都御史潘季驯速治吕梁双沟决
堤 八月己酉 工部尚书朱衡
言国家初置漕运悉资
泉流自景泰以后黄河入运夺漕为河缘是河身浸广
淤沙岁积不得不藉黄河以行故今徐邳之漕 (第 16a 页)
河即黄
河也历考往代河趋济博则决曹单鱼沛而沽头上下
诸闸尽废趋邳迁则决野鸡冈口下亳泗而徐吕二洪

顿涸今沛邑新河既成纵决曹鱼可保无恙而茶城以
南犹属黄河非尽斥远之无以善后乞将议开泇河之
说下诸臣熟计报可 甲寅命礼科左给事中雒遵往
邳州等处查勘河工先是总督河道都御史潘季驯奏
邳河工成乞录效劳诸臣上曰今岁漕运比常更迟何
为辄报工完且叙功太滥该部覈实以闻于是 尚书朱
覆言河道通塞专以粮运迟速为验非谓筑口导流
便可塞责乞遣官就彼覆勘仍命季驯戴罪管事报可 …… (第 16b 页)
 驯閒住(明纪事/本末)
明穆宗隆庆六年正月丁卯礼科左给事中雒遵条治
运河五事(前三条并/见运河)一自茶城以西至开封府界为黄河
之上源南北两岸长堤多缺北徙则新河有妨南徙则二
洪告竭且虞陵寝宜于北岸接筑古长堤以遏丰沛之

冲南岸续旧堤以绝南射之路一自清河至安东海口
为黄河下流虽有沙洲不足滞碍不必浚导以费工力
工部覆奏上皆允行之 戊辰命 工部尚书朱衡
兼都
察院左副都御史经理河工时阅视河道左给事中雒
遵言衡当先帝时尝奉命治河有效当今廷臣可使治
水无出 (第 21a 页)
衡右者宜暂命总理俟功有次第仍召还视部
事部覆从之 辛未 工部尚书朱衡
疏请修筑徐州至
宿迁长堤凡三百七十里并缮治丰沛大黄堤从之 …… (第 21a 页)
易与其费数百万开河孰若以数十万
修河为费甚省疏入工部请从其议上然之 三月辛
亥诏祠沿河敕建水神诸庙以 工部尚书朱衡
请也(明/穆)
(宗实/录)
 是年河决栲栳 (第 22a 页)
工部尚书朱衡
河道侍郎万恭题 (第 22a 页)
 行水金鉴卷二十七
          江南按察使傅泽洪撰
  河水
明隆庆六年六月戊辰(神宗巳/登极矣)辅臣高拱特请 工部尚
书朱衡
解督理河工总督料理山陵事务从之 差江
西道御史周于德督理两淮盐课兼理河道 七月戊
子吏部覆 (第 1a 页)
朱衡
等守河事宜一议官守一议久任言管 …… (第 1a 页)
精久其官则河臣益劝衡等所陈诚为确论诏行之
甲午 工部尚书朱衡
言国家治河不过浚浅筑堤二策
浚浅有漕黄交会之异浚漕黄者或爬或捞或逼水而
冲或引水而避此可人力胜者茶城 …… (第 2a 页)
 八月乙卯总理河道兵部右侍郎万恭巡抚辽东自
陈乞罢不允 十月丁卯吏部覆总理河道万恭照旧

供职不宜以患病再行陈乞报可 戊辰复归河南黄
河退滩地三百三十顷于杞县滩地原属考城永乐间
杞人垦荒其税粮随派于杞后杞奸民避重就轻复报
入考城奏告纷纭至是抚按查勘明白乃复归杞 庚
午工科都给事中张文佳言河道国家命脉所关海运
方过河运之间道轻重缓急甚为较然顾黄河迁徙不
常今河流虽安河道诸臣未可自谓安往年河工报完
河患继报至变起仓卒莫可支持凡以防之不预图之

不早 尚书朱衡
之所经略至为详尽乞敇河道诸臣及
时举行并力殚图不得指以海运弛意河工疏下 (第 4a 页)
工部
朱衡
亦言漕河自仪真至张家湾凡二千八百馀里河
势四段不同仪真至清江浦与临清至张家湾远隔黄
河不(阙/) 力 …… (第 4a 页)
自巩华城达于通州渡口运粮四万石给长陵等八卫
官军月粮从之 十一月乙未以河工告成赏 尚书朱
侍郎万恭银币及郎中吴自新银两有差万恭言国
家财赋仰给东南贡运转输全资河道徐州以上河广
广则水有所汇而 …… (第 5a 页)
万允位入监读书吏部言恭虽经纶未效于行检无碍
近科臣刘伯燮奏荐起用具见公论故用给繇子荫焉
 辛酉 工部尚书朱衡
覆科臣朱南雍疏言治河之法
杜萌销患者上次则随时补弊或筑堤岸以防其奔溃
或建闸堤以严其蓄泄或导合流以荡 …… (第 7a 页)
 史巡抚山西丁艰隆庆六年春给事中刘伯燮荐恭

 异才会河决邳州运道大阻已遣 尚书朱衡
经理复
 命恭以故官总理河道恭与衡筑长堤北自磨脐沟
 迄邳州直河南自离林迄宿迁小河口各延三百七
 十 (第 13b 页)
  河水
明神宗万历十五年十月辛酉先是黄河暴发将原修
镇河堡西岔河大堤并栏水堤冲决巡抚以闻夺督工
官指挥陈绩等俸半年仍条四事曰酌堤防储柴草专
责成宽期限从之 已亥大学士申时行等题国家运

道全赖黄河之从东注下徐邳会淮入海则运道通河
从北决徐淮之流浅阻则运道塞此咽喉命脉所关最
为𦂳要先年河尝北决张秋决金龙口等处皆命大臣
往治夫役钱粮动以数十万计然后成功嘉靖以来河
之冲决多在徐邳以南自 朱衡
开南阳新河潘季驯塞
崔镇筑高堰以后河道安流粮运无阻故近年以来惟
见下流之通而不虞上流之害河南一带地方 …… (第 1b 页)
顷者勘科常居敬亦有专设大臣之议非
直备官要在得人试按嘉靖以来河渐北徙济宁以下
多淤而刘天和之修复鲁桥 朱衡
之开通南阳潘季驯
之浚刷崔镇河道赖之此专设得人之明验疏下部覆
如议上命督河再设以老成才望者任之 癸亥 (第 14a 页)
 巡抚唐应龙奏蠲发赈众赖以安(萧县/志)
明神宗万历十八年十月癸巳总理河道右都御史潘
季驯引年乞休不允 十二月壬申原任 工部尚书朱
治河有功土人立祠至是都御史潘季驯请加修葺
改为敕建祠宇从之(明神宗/实录)
 是年又筑塔山堤长七百馀 (第 18a 页)
 (胪寺卿张/公墓表)

 潘季驯字时良乌程人嘉靖二十九年进士四十四
 年由大理寺左少卿进右佥都御史总理河道与
 衡
共开新河加右副都御史寻以忧去隆庆四年河
 决邳州睢宁起故官再理河道塞决口明年工竣坐
 驱运船入新溜漂 …… (第 7b 页)
 断该总河陈尧行徐州一面挑浚一面起剥前进隆
 庆元年黄河南徙秦沟会漕于梁山之北淤塞无异
 溜沟该总河 尚书朱衡
行徐州洪分司督夫挑浚隆 (第 13b 页)
督责之赞画一切停
妥待时而行庶临期无误其疏下流如芒稻白塔等处
俟事定后相度议行一泇河挑浚之工宜罢先臣 朱衡

覆勘泇河谓性义岭有沙礓侯家湾有巨石自梁城以
至马蹄湾湘厎板石长五百五十丈阔七丈工力难施
费以三百九十 (第 13b 页)
 阳湖其地沮洳去河不数十里识者危之嘉靖初盛
 应期督漕议凿渠湖左以避河患朝廷从之鸠工未
 半为异议所阻至是漕湮以吏部侍郎 朱衡
出督浚 …… (第 1b 页)
 百四十一里浚旧河自留城达境山五十三里役丁
 夫九万馀八月而成而水始南趋秦沟(明纪事本末/)
 是年总河 朱衡
奏略臣初至沛县乘舟遍历黄水无
 处不漫独南阳河口直抵留城一带黄水少浸先年
 曾挑间𩔖河形臣于彼时窃 …… (第 2a 页)
 村浅西岸循谢家庄至上闸上浅仍东北冲由三教

 湾一带一十五里尽淤乃以 朱衡
为工部尚书往治
 河衡议开南阳口至留城一带新河以备运道又开
 留城口至白洋浅一带旧河以接新河费银四万 …… (第 5b 页)
 留城一带新河堤又决百十馀丈及留城至白洋浅

 运河仍淤言官复劾奏(通漕𩔖编/)
 章时鸾号孟泉青阳人嘉靖甲午举于乡知邹县时
 河淤漕阻天子遣 尚书朱公衡
经理其事令沿河官
 集议公首创开南阳新河用其策厎绩论功升兖州
 同知仍管河务隆庆六年九月用给事中雒遵 …… (第 6a 页)
 雨舟居经年遂中湿以病乞归(陈颐正撰章公墓志/)
明世宗嘉靖四十五年二月辛巳遣工科右给事中何

起鸣往勘河工时 尚书朱衡
定计开沂山一带新河筑
堤于吕孟等湖以防隤决河道都御史潘季驯独以为
新河土浅泉涌劳费不赀不如浚留城故道 …… (第 6b 页)
 三月己未诏开新河工科右给事中何起鸣奉诏至
沛县勘河工还上言旧河之难复有五黄河全徙必杀
上流如新集庞家屯赵家圈等处然以不赀之财而投
之于河流已弃之故道势必不能一也自留城至沛莽
为巨浸无所施工二也横亘数十馀里褰裳无路十万
之众何所栖身三也挑浚则淖陷筑岸则无土且南塞
则北渀四也夏秋溃潦大降浚后难保不淤五也新河
内多旧堤高埠黄水难侵开凿之费视旧河为省且可

远将来溃决之患故 尚书朱衡
任其必可开开成运道
必利而议者见谓难成亦有三焉一以夏村迤北十六
七里地高恐难接水然地势北高南低大约止 …… (第 7b 页)
是每岁通漕省国帑十二滦东诸邑渐称饶阜云 九
月庚戌新河工成工科都给事中王元春以新河未通
劾奏总理河道 工部尚书朱衡
倖功欲速无为国计长
久意宜罢黜因请访求元人海运故道初衡议开新河
自南阳至留城凡一百九十四里有奇八月间 …… (第 9a 页)
 (平万安人嘉/靖壬辰进士)
明穆宗隆庆元年正月辛未吏科给事中何起鸣言按
会典沿河闸坝每三处设御史一员主攒运今宜复国

初之旧于南直隶浙江杭嘉湖添差御史一员给之敕
书令其专理漕运其济宁以南河道旧属两淮巡盐御
史带管者并以委之盐兑时则巡历淮安以南水盛时
则巡历徐州以北此河道漕运可兼摄而并举者也户
部覆奏从之 四月丁未工部覆御史李惟观奏言城
河闸坝工程宜定为规制三岁一举用省积久浩大之
费广源青龙二闸相去密迩宜令闸官兼摄并太原派
闸夫之一从之 五月己未河工成先是黄河决新集

庞家屯等处汎滥徐沛间故道沮洳不可复浚 尚书朱
议从南阳以南东至夏村及东南至留城凡一百四
十一里故都御史盛应期所凿河形在焉又其地高阜
黄河即至昭阳湖 …… (第 12a 页)
口导薛河入赤山湖凿黄甫导沙河入独山湖凡为支
河八旱则资以济漕潦则泄之昭阳湖由是运道遂通
 癸亥总河 尚书朱衡
言河工告成宜分官督理黄河
上自曹县直抵丰县堤界新河自南阳起至宋家口可
属之山东驿传道自宋家口而南及黄 (第 12b 页)
河自丰县堤界
而南可属之徐州兵备道其预防黄河缮理新河事宜
皆听计画合用夫力黄河得调闸溜浅夫新河得调曹
单等县堤夫互相协助其扣贮山东漕河徭夫工食及

河道银两有事许呈请支费诸管河官员悉听二道委
用又请于曹县上下筑缕水坝修埽台以防秋水冲决
之患其工费于两淮工本银及山东河南料价支给上
皆从之 诏运船过临清免其带砖以漕军重困也
甲子总理河道 尚书朱衡
条议新河应举事宜一改移
官夫议以旧河谢沟等八闸官夫改拨新河留城马家
桥满家桥夏村宋家口杨庄西柳庄西马 …… (第 13a 页)
决漂没运船数百只人民溺死无算 乙未修理河
西务马营道口等处堤岸以水灾冲决也 丙申叙治
河功加工部尚书 朱衡太子少保
仍升俸一级升都察
院右佥都御史潘季驯为右副都御史礼科都给事中
何起鸣候四品京堂缺推用先后经理河道漕运 …… (第 14b 页)
之虞乎故蓄泄之计宜
慎也愿自今以河渠事命宪臣一人与藩臬之佐一人
专之罢济沽南旺部臣之分理者上然其言命 尚书朱
计处以闻 甲申南京工科给事中张应治等言近
日三河口之决以新渠地高不能受汶泗滕薛诸水故
一遇霖雨至于溃 (第 16a 页)
溢而 工部尚书朱衡
故多大言功不
补患昔既弃彼三河而为大河波及之区今又穴此一
沟而萃全兖合流之水咎有所归宜加罚治得旨降衡 …… (第 16a 页)
俸一级仍令悉心经理以图后效 十月总河 尚书朱
请于东邵开支河三道以泄河流又于东邵之上别
开支河历东仓桥以达百中桥凿豸里浦诸处为渠使
水入赤山湖繇之 …… (第 16b 页)
蓄泄为难此下流之患可虑者
也以上三患皆繇三河上下地既居高水复平衍虽目
前告成宜逆为未然之备上以其疏示 尚书朱衡
令熟
计以闻(明穆宗实录/)
 按三河口在滕县西南五十里以上源薛河沙河赶
 牛沟三处之水俱由此会故谓 …… (第 17b 页)
 坝十三处又薛河口石坝一座南阳湖石堤三十馀
 里减水闸一十四座(南河全考/)
明穆宗隆庆二年十月庚辰总河 尚书朱衡
奏言黄甫
东邵宋家口王家口至豸里沟续挑支河四处皆系纳
粮民地乞行履亩除豁或将昭阳湖官地及淤平旧渠 (第 18a 页)
  运河水
明穆宗隆庆三年三月戊辰裁革山东利建鲁桥枣林
新闸师家庄各闸官一员及各处闸夫溜夫泉坝夫浅
铺夫停役夫共六千馀名时新渠既成都御史翁大立
乃建议请裁冗费以便民而 尚书朱衡
上其奏曰今运 …… (第 1a 页)
费计无便于此者上
从之 闰六月丁卯总河翁大立言薛河之水夙称湍
悍今尽注于郗山湖入微山湖以达于吕孟湖此 尚书
朱衡
经理之绩也惟吕孟湖之南为邵家岭黄流填阏
地形高仰以故秋水时至翕纳者小而反浸淫平野夺
民田之利又微山之 …… (第 3a 页)
充佣召水手之费从之(明穆宗实录/)
 翁大立字孺参馀姚人嘉靖十七年进士隆庆二年
 命督河道 朱衡
既开新河漕渠便利大立因颂新河
 之利有五而请浚回回墓以达鸿沟引昭阳之水沿
 鸿沟出留城以灌湖下腴田千 …… (第 17a 页)
海潮逆流停蓄移时沙泥旋聚以故日就壅塞宜以春
夏时浚治则下流疏畅泛滥自平工部议行 尚书朱衡
河道漕运各都御史及时勘议从之 壬申礼科左给
事中雒遵会勘泇口河议以为不便乃言泇口河从马
家桥东过微山 …… (第 20a 页)
沟以散馀波要其施工又自有序夫与其烦
劳厚费以开泇口之河孰若时加修防如期攒运保百
数十馀年之故道疏上诏 尚书朱衡
会同总理河道都
御史万恭覆勘以闻 三月辛卯 (第 20b 页)
工部尚书朱衡
条陈
经理北河八事一复旧革山东徭夫七十馀名接兴河 …… (第 20b 页)
旋复徵税又督责徐邳诸郡逋负甚亟民何
以堪请赐民数年租税及缓征逋赋以广轸恤之惠户
部覆用其言 五月丙戌 工部尚书朱衡
及河道漕运
诸臣会议瓜州建闸事宜有五便诏从之 戊申工部
(第 25b 页)
朱衡
等奏言防河如防虏守堤如守边河南累被 (第 25b 页)
钦定四库全书
 行水金鉴卷一百十九
          江南按察使傅泽洪撰
  运河水
  朱衡
字士平万安人嘉靖十一年进士四十四年进
 南京刑部尚书其秋河决沛县飞云桥东注昭阳湖
 运道淤塞百馀里改 …… (第 1a 页)
 通惠于是五总船始下坝(南河全考/)
隆庆六年六月己巳(神宗巳/登极矣)督理河道工部都水司使
署郎中事主事陈应荐奏挑挖海口新河工竣河长十
里有奇阔五丈五尺深一丈七尺凡用夫六千四百八
十九名支米九百六十七石八升 已卯 工部尚书朱

疏报徐邳等处河堤工完并请寝泇河之议言泇口
河开凿之难有三一则葛墟岭开深之难一则良城侯
家村凿石之难一 …… (第 3a 页)
月兑完十二月开帮二月过淮三月过洪入闸四月到
湾永为定例从 尚书朱衡
议也 壬午派鱼沛南阳留
城等处堤木河木于各州县仍给前筑堤沿关河所占
民田价值又以独山微山吕孟等水匮有 (第 4a 页)
照旧蓄水济漕严禁佃户不许曲为堤防侵那疆界工
部覆言委于国计民生有裨但照先原任尚书 朱衡

支河新河之身堤基皆系民间田地合将昭阳湖官地
及淤平旧河准令对亩给业免其纳税以河之弃土补
河之占地 (第 3b 页)
出也自西
北而东南计长五百馀里北之黄河近八十里河渠湖
塘十居八九源头活水脉络贯通此天之所以资漕也
尚书朱衡
之开新河都御史潘季驯之开邳河权救
一时其情事忙促工费浩大难尽名言今虽尚幸无梗
然相时度势要之不免卒有 (第 13b 页)
 不从小浮桥故道达徐初徙于溜沟再徙于秦沟三
 徙于浊河口于茶城相近全河逆行至嘉靖四十四
 年徐邳一望㳽漫不辨州里该先任尚书 朱衡
改建
 南阳新河运道复通自老黄河故道既失云梯海口
 未疏隆庆年间河决于崔镇淮决于高堰宝应兴盐
 等州 …… (第 5b 页)
 该副都御史刘天和挑浚河身复修闸座四十四年

 河决沛县旧河淤塞该 工部尚书朱衡
开通南阳至
 留城新河徐邳以上河道赖之隆庆以来黄河决崔
 镇等口淮河决高堰等处二渎漫流水缓沙淤运道 (第 8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