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春秋類
詩類
四書類
易類
孝經類
地理類
政書類
編年類
目錄類
職官類
別史類
詔令奏議類
傳記類
雜史類
正史類
史評類
史鈔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儒家類
雜家類
術數類
小說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經集部類
法華部類
清代道教文獻
 (后先两会葬或称天王或王不称天比事而观著义/岂不甚明乎 汪氏克宽曰春秋君夫人葬惟僖公)
 (及成风王使大夫来会施 湛氏若水
曰会葬之礼诸/侯所以尊天子天子荅 于诸侯犹之可也而施于)
 (妾母是成其夫人而教人以妾僭嫡矣紊名分 …… (第 42b 页)
 (忌矣鲁高氏闶曰鲁间晋难而伐邾则狄亦间晋难/而侵 圣人书此罪鲁之不自正也 张氏洽曰间)
 (秦晋之争也窥 湛氏若水
曰晋襄既没霸业陵替秦/晋交争狄人 伺其间大肆内侵故侵鲁侵齐侵宋)
 (侵卫之事/渐见矣)
秋八月公 …… (第 59b 页)
 (氏澄曰鲁臣每欲娶妇必请于君行聘会之礼假公/事以遂其私君之无政臣之无礼也况敖代弟逆名)
 (尤不正卒以淫奔禽兽之行也盟 湛氏若水
曰莒以/弱小之国见伐于徐公孙敖如 以救之似礼矣而)
 (敖之意不在于救莒因盟莒以为迎娶之地假公以 (第 62b 页)
 (九年围许致围不同者盖彼以会出而遂围许故以/围许告此以伐齐出而归以伐齐告围乃伐之一事)
 (耳皆鲁史之旧无他义也齐 湛氏若水
曰书公至自/伐齐谨君之出入也同围 而云伐者围即伐也)
取邾田自漷水(漷好虢反又音郭经漷水杜注漷水出 …… (第 2b 页)
 (其赐受霸主尺寸之惠而不忘其德如此也然鲁君/袭奕世之封端冕委弁以临于七百里之侯国而水)
 (木夲原不察所自襄公之立踰二十年未闻遣一介/行李至于京师其何以为秉礼之子孙也哉 湛氏)
 (若水
曰书公如晋著其如之非礼也朝聘会同礼有/常期襄公特附晋之彊兵取邾之田而往拜之是相)
 (交以利而/不以 …… (第 14a 页)
  (国时为齐地孟子自范之齐是也汉置范县属东/郡唐改属濮州宋以后因之今范县东南二十五)
  (里有古/范城)
 集说(杜氏预曰贺克栾氏也期 湛氏若水
曰诸侯邦/交之礼有朝聘会同之 非其期则谓之非礼)
 (杜氏曰贺克栾氏也夫栾氏之不臣克之乃天讨也/贺 …… (第 37a 页)
 (伸其志故虽与莒平而复伐之耳然/已既失信将何以保人之信于己乎)

大水
 集说(许氏翰曰夷仪之会以水不克伐齐则知水之/所及广矣非特鲁之灾也 湛氏若水
曰书大)
 (水志/灾也)
八月癸巳朔日有食之
公会晋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莒子邾子滕子薛伯把
伯小邾子 (第 39b 页)
 集说(孙氏复曰无冰时燠也季汪氏克宽曰是时襄/公昏庸三家专政明年 武子取卞而襄公几)
 (不得入其纪纲纵弛可知矣月 湛氏若水
曰书春无/冰志灾异也周之春子丑寅 也子丑之月气方寒)
 (正凿冰之时而乃/无冰则为灾异矣)
 附录 …… (第 11b 页)
 (书曰天王杀其弟佞夫王子瑕奔晋括廖不书贱也/ 汪氏克宽曰瑕朝皆为逆乱无所容身避罪逃窜)
 (非居禄位而出奔如国灭之君与在外之臣故不言/出而止言奔 湛氏若水
曰书王子瑕奔晋交讥之)
 (也罪瑕之逃王而王不能存之也盖佞夫见杀瑕惧/及祸而奔晋瑕自比于逆乱之党固有 …… (第 33a 页)
 (逆无臣子可责也重汪氏克宽曰公羊云君子辞也/说者以为弑父耻 故作讳辞夫既明书世子弑君)
 (又曰讳之可乎葬 湛氏若水
曰书葬蔡景公使人求/其所以死所以 之故而其罪恶自见矣邻国诸侯)
 (不讨弑君之贼而乃公然/会葬诸侯 …… (第 36b 页)
 集说(杜氏预曰不书葬未成君公孙氏复曰襄公太/子未踰年之君也名者襄 未葬也不薨不地)
 (降成君也之 湛氏若水
曰春秋之时臣弑其君子弑/其父视野 伤孝何如哉圣人书之其感深矣 王)
 (氏樵曰案居丧毁瘠不形者先 (第 41b 页)
 (知为此皆季氏所为也盖救台入郓之时欲取而未/得至是取之 李氏廉曰书伐莒是以讨贼予鲁也)
 (不书伐而书取则收夺而已矣始汪氏克宽曰文十/二年城诸及郓实莒鲁争郓之 湛氏若水
曰取) …… (第 6a 页)
 集说(何氏休曰辟内难也右高氏闶曰灵王既杀其/君之子而自立比为 尹力不能制是以出奔)
 (春秋书之为十三年乾溪事起也益 湛氏若水
曰书/楚公子比出奔晋则围篡弑之罪 著矣 季氏本)
 (曰楚麇未属纩之前灵王奉使而比为右尹/必不推 …… (第 16a 页)
 (玉曰晋人方以纳牟夷之故欲止公而叔弓又败/莒师不顾霸讨以成君祸比事而观罪可知矣)
秦伯卒
 集说(家氏铉翁曰史失其名春秋因之非贬也故 湛/氏若水
曰来赴故书之其不名者赴之略 史)
 (书之略耳是无关于窃取之义/焉公羊以为匿嫡之名非矣)
冬楚子蔡 (第 42a 页)
 (卿也/误尔) (王氏葆曰公羊以为晋臣盖见晋有栾氏而/高氏闶曰鲁方通聘而受其奔亡之臣非义)
 (也施 湛氏若水
曰书齐/栾 来奔罪纳亡也)
秋七月季孙意如叔弓仲孙貜帅师伐莒(意公作/隐后同)
 左传(秋七月平子 (第 23b 页)
 (汪氏克宽曰宣十五年荀林父灭潞称晋师宣十六/年士会灭甲氏留吁称晋人昭十二年荀吴伐鲜虞)
 (称晋此年及定四年五年士鞅伐围鲜虞哀六年赵/鞅伐鲜虞皆称将称帅师 湛氏若水
曰案左氏传) (第 8a 页)
 (以僚为夷昧之子而公羊以僚为光之庶兄公羊传/及史记皆以光为诸樊子而世本以光为夷昧之子)

 (窃详事势史记为是案 湛氏若水
曰书吴弑其君僚/则乱贼之罪可得矣 左氏传弑吴君僚者公子光)
 (专诸也而书曰吴者使人考其迹而罪人斯 …… (第 13b 页)
 (家无倾乃吾君也曾是以为/知礼乎季子之罪独在此耳)
 (案光弑其君春秋不书光而书吴胡传归罪大臣固/是一说 湛氏若水
谓使人考其迹而罪人斯得其说)
 (尤胜杜氏预以为罪在僚孔氏颖达刘氏敞以为国/人皆欲弑之安可训耶文十六 …… (第 13b 页)
 (案昭公失国之后其往来居处圣人书之特详所以/系鲁国臣民之望而深诛季氏之无君也胡氏宁以)
 (为全罪昭/公者误矣)
夏四月丙戌郑伯宁卒(宁公/作宁)
六月葬郑定公
 集说 (湛氏若水
曰书葬郑定公志恤邻之礼也而/郑葬之非礼见矣诸侯五月而葬此其速也)
 附录左传(晋祁胜与邬臧通室祁盈将 …… (第 19b 页)
 (之命吏此尤穿凿之臆说夫王吏守土则得自专其/地矣何为奔于诸侯耶岂以二百四十二年之久而)
 (天子守土之吏仅一见也二传又何以皆称滥为邾/地耶 湛氏若水
曰书黑肱以滥来奔则黑肱叛君)
 (之贼季氏纳叛之罪皆可见矣/故曰直书其事而其得失自见)
 (案叔术以 …… (第 36b 页)
 (也惟谢氏曰诸侯不勤王事久矣当王室危弱之时/列国乃能从王命以安王室善之大者也书城成周)

 (善之也可从犹 湛氏若水
曰书诸侯大夫会城成周/著尊王之心 未忘也故春秋书以与之 季氏本)
 (曰敬王以正得国能自树立侯邦 (第 40a 页)
 (下之大可得而平也岂独一齐国哉宋楚其平起于/下故书人齐鲁其平起于上故书国此说固佳然汲)
 (汲而平恐亦非圣人之意释 湛氏若水
曰书及齐平/善释怨也孔子为政于鲁 怨以安民也于是再侵)
 (齐之怨平矣康季氏本曰孔子用鲁务讲信修睦 …… (第 16a 页)
 (者唯宋襄围曹赵鞅围卫而已晋自召陵以后凡用/兵书侵以义之不足以服人也此役书围以力之不)
 (足以服人也其 湛氏若水
曰志报怨之兵也可季氏/本曰围卫欲 离齐党也而卒不能服晋衰 知矣)
齐人来归郓欢龟阴田(田上谷有之 …… (第 19a 页)
 (称子以告必观之吾伪固而授之末则可杀也使如/之公若曰尔欲吴王我乎遂杀公若侯犯以郈叛武)
 (叔懿子围/郈弗克)
 集说(杜氏预曰犯以不能副武叔之命故叛也 湛氏/若水
曰二子之围郈为侯犯据郈以叛 侯犯)
 (之叛为杀公若也公若之见杀为固谏立武叔也夫/天下有道征伐自天 (第 20b 页)
 (无德礼之可怀乃区区夺民力以兴土功故往年城/莒父及霄又城启阳又城毗六年又城邾瑕一叛于)
 (晋而畏慑自备之不暇又安能为国而无弊邪义 湛/氏若水
曰书春城毗讥不时也不宜城也夫礼 惟)
 (城而金汤不与焉鲁助晋叛人以启晋衅可谓堕礼/义之大闲而乃屡 (第 26a 页)
   (国继绝世夫子尝有此言也于是曹不言灭其意盖/谓夫子至此不忍书灭也义失之巧详考其义与公)
   (入邾以邾子益来同文然其既杀曹伯又无复曹之/事亦不应以内辞书外事也入字疑误 湛氏若水)
   (
曰书宋公入曹以曹伯阳归罪灭国/也入曹俘君不必言灭而实灭也)
   (案虞不书灭者晋存其祀而不以灭告也 (第 1b 页)
  王氏(鏊/) (济之/) (守溪/)
  邵氏(宝/) (国贤/) (二泉/)
  王氏(守仁/) (伯安/) (阳 明/)

  湛氏(若水/) (元明/) (甘泉/)
  陆氏(深/) (子渊/) (俨山/)
  崔氏(铣/) (子钟/) (后渠/)
  吕氏(楠 (第 15a 页)
  王氏(守仁/) (伯安/) (阳明/)

  湛氏 (若水/
)  (第 15b 页)
(元明/
) (第 15b 页)
(甘泉/
)
  陆氏(深/) (子渊/) (俨山/)
  崔氏(铣/) (子钟/) (后渠/)
  吕氏(楠 (第 15b 页)
 哉其馀时理会甚事盖仿三省之说错了可见不曾
 用工所以朱子说当下便省 三省即常惺惺法不
 在事前事后论 三省是合动静工夫亦是彻首尾
 工夫  湛甘泉
曰学贵日新须于日用閒对境时自
 取徵验才是贴身实进步处若只以虚悟做成学问
 触发根源依然是旧 不忠不 (第 15a 页)
 用得熟了不知不觉又用在这边去君子非无土然
 安土而敦仁非无惠然一介不苟取子小人非不慕
 德畏威然遇著土与惠处依旧念头移在这边去
 甘泉
曰志在道德者必不溺于便安而意在便安者
 即不可与入道德此怀德所以对怀土而言念在轨
 法者必不溺于货利 …… (第 18a 页)
 人常以利害警之利害明则是非明矣 求利而得

 害愚者不为也夫子之警人切矣  湛甘泉
曰好利
 者心之疚也何计乎人之怨否此特对常人言耳
 四书家训曰或怀怨心或生怨言或图怨报 一说
 放利 (第 19a 页)
 不绎巽言不绎犹有望于法言也而法言又不改玩
 本文无此交互意只是著力不得故曰末如之何此
 句虽若外之实深惕之  湛甘泉
曰说而不绎犹不
 说也而甚于不说从而不改犹不从也而甚于不从
 何也不说不从者即蔽锢日甚然此念一转其奋 …… (第 27a 页)
 犹可望亦从亦说只是不绎不改全是顽皮心性如
 何著手 不说绎者反不足责而说绎者足责不说
 绎者反可望而说绎者无望陈新安 湛甘泉
之说一 (第 27a 页)
 如何有成盖列国规模不同圣人作用亦非后人所
 能忆度但其自信得过至一时必有一时之效耳想
 他说时真是如指其掌  湛甘泉
曰何以期月而已
 可也治法立也何以三年有成也治化行也法可以
 速立而化不可以速行也张南轩曰三年之所成 (第 13a 页)
 年亦不主初见门人蔡氏作书传㬊氏解春秋皆主
 不改月之说元儒黄东发程时叔宗之宗潜溪著辨
 言之甚详唯杜元凯注左传直主改时改月之说明
 儒王阳明 湛甘泉
皆主之愚尝质之黎洲夫子谓杜
 氏之说不易盖主改时改月之说则以长历推算春
 秋日食时日相合者居十之九若 (第 11a 页)
 字读字可代 张彦陵曰人之所最易流者情然淫
 荡之情得诗而节人之所最难治者气然忿激之气
 得诗而平处常处变之道尽此矣  湛甘泉
曰兴也
 者动也以志动志其志同也 李毅侯曰兴则有以 (第 14a 页)
 多祖阳明而排朱注最谬
夫子加齐之卿相节 当大任只是平常应酬一般方
 是不动心注恐惧是埋养气根脚疑畏是埋知言根
 脚  湛甘泉
曰天道常运而不息人心常活而不滞
 而云不动心者何也常活而不滞者人心之本体动
 乎自然者也四十不动心者 …… (第 5a 页)
 与时不同道乃所愿则学孔子要与不动心相关盖
 仕止久速一听于时此心常如太虚而已无一毫芥
 蒂便是不动心源头  湛甘泉
曰孟子生平得力全
 在知言养气而本之愿学孔子愿字要看大凡战者 (第 27b 页)
 感原非有所怨尤也 赛合注曰天固不可怨而天
 命实足悲矣人固不可尤而人穷实足悯矣 或问
 孟子彼一时此一时不知此时何以又合有怨尤能
 不动心否 湛甘泉
曰不怨不尤圣人之心学也心学 (第 21a 页)
 莘乐道之时即怀觉民之志与夫一夫不被之耻非
 自汤聘而始有也然此处须切汤聘讲方是与耕莘
 乐道之时不同  湛甘泉
曰伊尹天民之先觉觉了
 便自乐我所觉之道便是尧舜之道非取诸尧舜者
 以乐于我也我固有之也但系于觉不觉 (第 30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