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四書類
地理類
政書類
編年類
職官類
詔令奏議類
目錄類
載記類
雜史類
正史類
史鈔類
類書類
藝術類
雜家類
別集類
總集類
詩文評類
始漏师于多鱼。春秋已志之矣。故姤之初六一,阴始生而周公戒之。
《实录》:成化元年七月丁巳,直隶魏县民 李堂
等十一名,自宫以求进。命执送锦衣卫狱罪之发,南海子种菜,祖宗以来。凡阉割火者,必俘获之奴,或罪极当死
,这可见得爱之理形见处。同门中,或有做不好底事,或有不好底人,便自使人恶之,这可见羞恶之理形见处。每 时升堂,
尊卑、叙齿、秩然有叙;而不乱,这可见恭敬之理形见处。听先生教诲而能别得真,是真非这可见得是非之理形见
鲁直曰:此老人于般若,横说竖说,了无剩语。非其笔端,能吐此不传之妙哉。
《夷白斋诗话》:庐山陈氏有甲 李堂
帖。宋淳熙年刻,有李太白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一章。宋人品为马子才伪作。今观其笔迹,非伪也。字画豪放
知县霍之琯始修殿庑。
社学 十一所。一在县治西,其馀在各里。观城县儒学 旧在县治西南。金太和三年主簿 李堂
迁今地。元至元间,县尹张巨川建,明知县姜允和、左源、高岱相继修葺。隆庆四年,知县方维藩建尊经阁,阁之

杨尚书墓 在县西南五十里,名守阯。
都御史朱瑄墓 在县西三十里。
都御史陈濂墓 在县东四十里。 堇山李堂
墓 在县南三里。
陈泾泉本深墓 在县东十五里,吉安太守。封吏部侍郎张时敏墓 在县西二十里。封兵部侍郎
藤州。
吴元美,绍兴中为福建安抚司机。宜乡人郑璋告其作忧二子赋,讥时宰。又谓其家亭号潜光,有心于党。 李堂,
名商隐。无意于事秦。秦桧甚恶之。编管容州。士子登门从学甚众,尝游勾漏山,作宝圭十洞记。未几卒。容人建
货           王鏊
  节用爱民疏         庞泮
  论理财            李堂
食货典第二百五十四卷
国用部艺文
《刍荛论》魏·钟会
国之称富者,在乎丰民,非独谓府库盈,仓廪实也。 ……狂瞽妄言,不胜战慄恐惧之至,伏惟皇上曲赐优容,少加采纳,则非臣一身之幸,天下生民之幸也。
《论理财》 李堂
国家贡赋视古什一为轻,足为万世成法,惟近世无名之费,不艺之征,出于经常,额外者日倍日增,不啻倍蓗尔。
莫若于曹、单、丰、沛增筑堤防,毋令北徙,庶可护漕。」且请别命大臣知水利者共议。于是帝责岩治河无方,而 以侍郎李
堂代之。堂言:「兰阳、仪封、考城故道淤塞,故河流俱入贾鲁河,经黄陵冈至曹县,决梁靖、杨家二口。侍郎岩
  楼公璩《括苍志补遗》四卷

  司马相《越郡志略》十卷

  张元忭《绍兴府志》六十卷

   李堂《
四明文献志》十卷

  张时彻《宁波府志》四十二卷

  范理《天台要略》八卷

  谢铎《赤城新志
  贺泰《唐文鉴》二十一卷

  李梦阳《古文选增定》二十二卷

  刘节《广文选》八十二卷   李
堂《正学类编》十五卷

  谢朝宣《古文会选》三十卷

  杨慎《古隽》八卷

  林希元《古文类钞
  卢观源:永安人,壬申举人,甲戌明通榜.乾隆二十六年十一月任.



    〔诸罗县儒学〕训导

  江誉:漳浦人,岁贡.雍正十二年任.
   李时升:
莆田人,岁贡.乾隆元年任;卒于官.
  李嘉仕:建阳人,岁贡.乾隆二年任.
  钟紫帏:武平人,岁贡 (第 167 页)
  江誉:漳浦人,岁贡.雍正十二年任.

   李时升:
莆田人,岁贡.乾隆元年任;卒于官.
  李嘉仕:建阳人,岁贡.乾隆二年任.
  钟紫帏:武平人,岁贡 (第 129 页)
  王赓元,晋江举人,二十四年任.



   训 导(雍正十一年增设)

  林江誉,漳浦岁贡,雍正十二年任.
   李时升,
莆田岁贡,乾隆元年任.
  李嘉仕,建阳岁贡,二年任.
  钟紫帏,武平岁贡,五年任.
  陈绳,闽 (第 625 页)
   〔诸罗县儒学〕训导(雍正十二年新设)

  江誉:漳浦人,岁贡.雍正十二年任.本姓林.
   李时升:
莆田人,岁贡.乾隆元年任.卒于官.
  李嘉仕:建阳人,岁贡.乾隆二年任.
  钟紫帏:武平人,岁贡 (第 377 页)
  五月初七日(戊子),谕:『提、镇膺专阃重寄,平时训练弁兵,如意整顿;遇地方偶有奸宄窃发,督办剿捕机宜,尤当奋勇身先,为戎行表率。乃绿营渐染恶习,一味恇怯偷安,并不肯实心出力。如前此 李时升
、朱崙等临阵畏葸,诳词欺饰,其罪为国法所不容;因亲临鞫讯,明正典刑,宣示中外。谅武职大员无不触目警心 (第 191 页)
。绿旗将弁中果有荩诚为国、克奏肤功者,自应录叙,从优恩施后裔。若其身历戎行而选软恇怯、偾事失机如近日 李时升
、朱崙等之负恩误国,亦必明正典刑,俾师武臣知所儆戒。总之,示惩示劝,一惟其人功罪所自取,而无所容心曲 (第 484 页)
 尤庵先生祠宇。将奉安于嗣孙载宁任所。今方入城。即日 赐祭。搢绅章甫迎拜江上。故直弼亦欲随众。而第舆次并奉配位。则事面异于书院外人之迎拜。恐涉未安。坟墓则虽合窆。而就其男位边而拜则少无不可。祠版之与坟墓。不同如此。至于致祭时则只当奉出男位。外人之参事。恐无所拘。未知如何。
先贤祠宇迎拜一节。以有配位为疑。来示固然。而抑有可行之义。古之人于其师夫人之丧。有为祭文者矣。盖生 时升堂
而拜故也。虽未及升堂而拜。师生恩重。神道自别。似当瞻拜于内外两位并奉之下。恐不必为嫌也。以此意推之。 (第 311L 页)
使,李国亨,朴廷采。叙揆男道源,遂源,达源。女安石,全重镜。敬中男宇成。 赠持平。女 赠参判金重徽, 李堂
休,朴命恒,进士朴来新。重烈男秀埰。馀不录。公五世孙商发以状来。属范祖铭公墓。铭曰。
视屈而伸。修在 (第 529L 页)
   祭族父刑曹判书文
   祭尹公润(钟河)
   祭丁氏姑文(代人作)
   祭侍讲院弼善金公(商雨)
   祭 李中枢时升

   祭儿庵惠藏文
 诔
   尹冕采诔
 遗事
   家乘遗事(亦名绳绳录。)
   先人遗事
 昔在嘉庆四年己未之春。我 正宗大王。因北使迟来。 命考纸牌木牌之例。先是司译院正金伦瑞,玄启桓等。撰次同文汇考。烦复寡要。艰于考检。至是 命取同文汇考及通文馆志。会通删补。别成一书。以便考检。厥明年夏。 弓剑遽遗。事遂不举。至道光元年春。司译院正 李时升。
以为既有 遗命。曷敢不承。乃曰通文馆志。编之以年次。则吉凶常变。错互而难检。同文汇考。务在乎详悉。则 (第 318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