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地理類
政書類
別史類
傳記類
目錄類
雜史類
正史類
史評類
類書類
雜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史傳部類
續道藏
   复黄都运
承翰教意恳而词工及近睹集中数序日进老苍而健

雄隽永古名家奚异前者让地今甘下低头之拜矣执
事质素美年力富强而加以信好之笃又恶不至哉政
声廉问东来甚韪有体有用有文此全品也世道幸赖
焉加爱加爱承谕叶郡伯光大廉整素闻深企而慕之
第不欲数数通书以林居格例未由轻易也会中幸致
是意区区近销削德不加进而文思衰落益重二贤之
好而时迈之惭也 陈时周
尚未举子近患目几盲天于
大贤困薄之若此不具 …… (第 2b 页)
   答杨邃庵
李亚参林廷元来两辱书惠兼审独乐绿野与造化为
朋徒任降位极之劳别一神仙人界区区受用此几二

十年间饭时方起私意仙亦未然疏食水饮无事分乐
天一日当二日尚亚者第未得偕丁卯云庄之席以话
畴昔缺陷世界也廷元道巾服犹未脱笥谨附见素巾
小深衣奉上所少者小冠与绦此易办也适子记诵笔
下似优其兄然不下著实功夫古文诗亦懒作幸为我
痛斥之阿翁言不足渠信也族弟典有问学有古行三
十五六年官借路费而来此与 陈时周
颇相类保无变
也欠一进士人不知不具 …… (第 11b 页)
   寄毛汝砺

承大作瀰卷既又累长□达子联舟备道养充学进风
操愈以白宪节方重山立不移持是以往信暮霭朝岚
销灭之世观惠赖例不作书贤者礼宜殊谨此布谢并
附数诗 陈时周
已古人继之者黄伯固林汝敦林孚可
皆一流人恐欲知馀惟多爱不具
   与蔡我斋
久不相见执事古道自处人急 (第 16a 页)
只个拘局硬担事任怨的人储静夫邵国贤朱懋恭孙
志同皆可储邵体弱只署南部以镇浮华国为宜终养 御史陈茂烈
曾奉荐本郡学官近固无例然天下恐无
第二此端亮清苦人然必仍旧官则巡按二司易相处
今人自俗也两川流贼甚苦 (第 5b 页)
人主浅便浅便则易图噫闻亦寒心况贼
瑾举此等事耶臣惊忧勃郁终夜不得睡起草一疏为急
除大逆以禦大乱事既与 御史陈茂烈
私议无一人可 (第 10a 页)
又别贮谷四十馀石以岁承姻族之匮乙亥子达
乞便养南京十一月孙及南生十一年丙子公年六十
五修祖邕公墓经纪 陈孝廉茂烈
丧同安苏世浩聚众
为乱与当道议抚平之十二年丁丑七月水圮开先祠
公脩之见素诗选集成十三年戊寅御史王应鹏 (第 10b 页)
  又
亡妣墓于小庐山居舍之旁襄事于乙卯夏四月八日
去始丧才四十日耳万里一疏无任哀感之至厓山慈

元庙久完但未立主耳拙记录去想已经目若西涯阁
老有作用之制中别无佳思作得文字强勉塞命无以
老朽为嫌也祀典记当与西涯阁老图之屡闻先生上
疏乞休致然每于邸报中未见端的未审何如也近
进士茂烈
过寒舍与语东山先生告归西涯阁老留之
疑先生未能去者以此故也
  又 (第 8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陈白沙集卷三     明 陈献章 撰

 简
  与 陈进士时周
(第 1a 页)
时周
水菽之养自垂髫迄今三十年韩退之称孟东野
无田而衣食事亲左右无违混混与世相浊独其心追
古人而从之 (第 1a 页)
时周
盖有之 (第 1a 页)
时周
别去益 (第 1a 页)
时周
平生
履历之难大略与老朽同而又过之求之古人如徐节 (第 1a 页)
  右六十六章


   陈御史茂烈
莆田人弃官养母灌园蓺蔬太守闵其劳
遣二力助汲阅三日往白守曰是使野人添事而溢口
食也还之论者曰孝廉诣极 (第 21b 页)
  邵武府志序

邵武府志皇明成化初郡守冯公孜尝修之成化末郡
守刘公元复修之皆祖元陈士元武阳志略及宋上官
氏和平志而纂集者也论者谓冯志太繁刘志太简繁
则简帙浩重郡人或不能尽得也简则纪载阔略文献
容有不足徵也今郡守夏公育材涖任之初亟欲周知
其民情土俗因索而观之深以论者之言为然思欲合
二志以折其衷并续志所未登载之事以郡之当务尤
有急于此者未遑及也既而薅剔奸欺抚摩凋瘵人

心和而天道应五风十雨连岁大穰至是则郡政修举
罔有缺遗矣乃走书以重修郡志见委余以老倦不能
事事固辞及公六载报政北上贰守陆侯懋昭又申公
命遣冠带义民上官禄奉书币来莆敦请余又力辞公
在京师闻之又托余郡守陈公志学及余友侍御 陈君
时周
道意于余谓必欲一往以慰勤企既而公事毕重
临复遣郡吏朱大辅赍道途之费以申前请余感公情
意恳切不敢终辞也 (第 42a 页)
   邑侯丘州峰奖劳序
丘永嘉尹长兴四越月按浙御史劳焉褒奖之语首言
器器曰厚重次言才才曰敏练又次言履履曰颇著贤
声省郡叹赏昭示邑中邑之僚属欣欣相告谓予曰我
尹受知当路盛节也不可无述麟曰有尹如此何可弗

劝有劝如斯何可弗言第麟不能言辞之弗获乃飏言
曰往者莆有见素林公与麟直庐比邻以尔得朝夕公
之言曰仕有二端名实耳矣循名者必于上责实者必
于下犹版筑之有基宫墙数仞百官宗庙非基何赖下
实藉上子其图之麟退而求诸下明日继见公曰吾乡
陈时周
黄伯固者名实吾无间然言孝者必于陈言
忠者必于黄实胜也子其徵之麟退而求诸上逮今老
且死未忘也永嘉未至射 (第 15b 页)
马温公学主于诚故其文醇深雅正不涉词人畦径论
者以为有西汉风公之文得无类是也乎公胤嗣单微
遗稿散逸侍御 陈公时周
尝汇辑林公见素序之将梓
行未果今抚守丘君主静雅慕先正欲表章之录公遗 (第 5b 页)
皆言于官为修祠立后一
时同德诸老推先焉海内名流闻风向往及门接引有
恩凡后进之贤莫不虚怀延纳引与俱升若 陈侍御时
黄郎中伯固极力奖与卒成大名既没为治后事经
纪其家方布政宜约刘孝子闵为请田郑节妇为续食
其在官所礼贤励 (第 20b 页)
   君行状
吾莆自林艾轩先生倡明道学一脉相承如线然士之
骛进取者率视之为迂谈间知所从事又多矫饰无其

实甚至首尾衡决反为群目之所指笑因噎废食而尽
疑道学之不足信亦过矣若吾友如宾 陈君时周
真所
谓其人哉君讳 (第 1b 页)
茂烈
贯浙江瑞安县人聚族大川为著
姓高皇帝初君之曾大父讳伯洪者从汤大夫定关中
以功升兴化卫右所总旗护印管军 …… (第 1b 页)
给食米制曰 陈茂烈
清苦可嘉著有司月给米三石以
资孝养君又具疏辞制曰朝廷以孝治天下 (第 5a 页)
陈茂烈

家贫亲老特给月米以资养赡不准辞君尤不自安欲
再辞士大夫力止之乃受君自少饬励晚年造养尤深
靖恭端粹 (第 5a 页)
   与方思道宪副
在衢与寒谷预议托族子士望先容奉屈一会急足未
至而辱使先临词旨谆复及披阅诸作如入武库应接
不暇自是一种风情绝粒烟火者也特恨无能面领至
教仰叹仰叹小集并近作漫往雷门布鼓聊博一笑
   柬 陈时周
侍御(三/) (第 4a 页)
禄养与则臣家虽贫犹能自给暮年甘旨供奉未缺稽
之旧典侍郎潘礼 御史陈茂烈
尝有此给缘臣所处稍
异二臣以此怀惭不敢祗受伏乞追寝恩命将给臣养
赡月米移赉善人则锡予不滥足以示劝而臣 (第 13b 页)
 日深天下倾慕何如出为温令僧疾从事
 者乎而特旨敕授不赴部试又非若有因
 有缘官无中人不如归田者矣录之 陈茂烈
为御史时以劾尚书侣侍郎崔乃厥
母年老告乞终养吏部以其家贫援侍郎潘
礼例奏给月米三石以资孝养具疏辞免略 (第 017b 页)
曰陛下降孝理之化长清白之风下逮微臣
亦荷收恤岂独臣一家之幸第念臣家素贫

寒食本俭薄故臣母自安于臣之养而臣亦
得以自遣其贫非诚有过人之廉律己之孝
也古人行庸负米臣今尚未至是而臣母鞠
臣因贫且寡艰苦百倍臣虽竭心力之养竟
未酬涓滴之恩且年已八十有六来日恐亦
无多返哺私情固欲自尽资养月俸心窃不
安 制以朝廷孝治天下 陈茂烈
清苦可嘉
不准辞母卒号哭寝地竟以不起至今表其
里曰孝廉
 录曰宋史称节孝徐先生人谓茂烈之行 (第 018a 页)
 吉庵禅师  休休翁

野翁禅师(晓)  宝芳禅师(进)  月幻禅师

己未十二年。

甲子十七年。 陈茂烈。
养母疏略云。慈帏衰迈
夕照如飞。母今年七十有七矣。君恩犹可以
再酬。母年不可以多得也。又一母一子各天 (第 0947c 页)
久温陵集》七卷,《陈洪谟静芳堂稿》八卷,《陈谦元溪槁》四卷,《徐源瓜泾槁》二卷,《管楫平田槁》二卷, 《陈茂烈
孝廉集》五卷,《唐龙渔石集》〈阙〉卷,《王崇庆端溪集》八卷,《孙升文恪集》二十卷,《康太和留省槁》二
口鼻,人也,所以视听言动,非人也。至京师有问者,辄曰:活孟子,活孟子!而其高弟若张诩李承箕贺钦湛若水 陈茂烈
林先陈庸李孔修伍云谢祐何廷矩辈皆卓然有立云。
胡居仁
按《明外史·儒林胡居仁传》:居仁,字叔心,馀干
蔡烈
按《明外史·儒林蔡烈传》:烈,字文继,龙溪人。父昊,琼州知府。烈弱冠为诸生,受学晋江蔡清莆田 陈茂烈。
有所悟入遂隐居鹤鸣山之白云洞,时方壮岁知府潘旦劝之仕,对曰:昔漆雕未信若烈则未见也。嘉靖十二年诏举遗
     张邦奇
  韩邦奇      韩邦靖
  马理       唐伯元
  贺钦        陈茂烈
  欧阳德      吴悌
  吴仁度      王时槐
  陈嘉谟      许孚远
  李材   ……以收放心而已。隐居医无闾山下别号医闾,年七十四。子士咨,乡贡士,尝陈十二事论王政,不报。终身不仕。 陈茂烈
按《明外史·儒林 陈茂烈
传》: 茂烈,
字时周,莆田人。年十八,作《省克录》,谓颜之克己,曾之日省,学之法也。弘治八年举进士。奉使广东,受业 ……而臣母鞠臣艰苦,今年八十有六,来日无多。臣欲自尽心力,尚恐不及,上烦官帑,心窃未安。奏上不允。母卒, 茂烈
亦卒。 茂烈
为诸生时,韩文问莆田人物于林俊,俊曰:从吾。谓彭时也。又问,曰: 时周。
且曰:与时周语,沉痾顿去。其为时所重如此。
欧阳德
按《明外史·儒林欧阳德传》:德,字崇一,泰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