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類
地理類
政書類
編年類
職官類
別史類
詔令奏議類
傳記類
目錄類
正史類
史鈔類
雜史類
史評類
類書類
藝術類
農家類
雜家類
兵家類
術數類
儒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正一部
太平部
野史不可尽信
古今政治之盛衰人物之贤否非史不足以纪治乱示
褒贬故历代皆有国史而往往不无舛漏于是岩穴之
士网罗散失捃摭逸事以为野史可以补正史之阙然
野史不可尽信如唐之河洛春秋诬颜杲卿上禄山降
表而郭子仪陆贽之贤皆加诬焉宋代尤多如诬赵清
献娶倡司焉温公范文正公奔竞识者已辩之至于国
史亦难信则在秉笔者之邪正也如两朝国史贬寇准
而褒丁谓盖蒲宗孟之笔也蔡京及卞又诬司马而谤
宣仁太后非杨中立与范冲孰为正之近日李默怨先
太师不与翰林及刻孤树裒谈杂入 王琼 雠家诬辞岭 (第 12a 页)
古今政治之盛衰人物之贤否非史不足以纪治乱示
褒贬故历代皆有国史而往往不无舛漏于是岩穴之
士网罗散失捃摭逸事以为野史可以补正史之阙然
野史不可尽信如唐之河洛春秋诬颜杲卿上禄山降
表而郭子仪陆贽之贤皆加诬焉宋代尤多如诬赵清
献娶倡司焉温公范文正公奔竞识者已辩之至于国
史亦难信则在秉笔者之邪正也如两朝国史贬寇准
而褒丁谓盖蒲宗孟之笔也蔡京及卞又诬司马而谤
宣仁太后非杨中立与范冲孰为正之近日李默怨先
太师不与翰林及刻孤树裒谈杂入 王琼 雠家诬辞岭 (第 12a 页)
跋袁处州行状
跋袁尚宝行状
跋陈祭酒行状
书江陵张相国行状后
又书江陵行状后
跋 明王晋溪尚书 传
跋卫元嵩元包后
跋四明尊者教行录
题蟫津集
书道德真经三解后
读道 (第 29b 页)
跋袁尚宝行状
跋陈祭酒行状
书江陵张相国行状后
又书江陵行状后
跋 明王晋溪尚书 传
跋卫元嵩元包后
跋四明尊者教行录
题蟫津集
书道德真经三解后
读道 (第 29b 页)
又书江陵行状后
江陵当未第时深为辽王宪㸅所眷时世宗方耽玄默
之道王以方士长生之术见幸穆宗即位或诬言有淮
南衡山之谋遂下请室江陵实有力焉语在辽邸纪闻
江陵寻售王府为第神宗时之没籍以王妃王氏之请
也物换星移格天阁在人何在者终于不保生前之机
械坑坎亦可以已矣夫
跋 明王晋溪尚书 传
明正德閒大臣 (第 17b 页)
晋溪 之才伟矣故能默用阳明以定宸
濠之难其人虽兼机数然三代以后盘根错节亦有非
机数不成者必墨守迂腐道学之言 (第 17b 页)
以格之此愚人也
明人论 晋溪 褒讥各半非 (第 17b 页)
晋溪 (第 17b 页)
晋溪 为敬轩再传
弟子其太公即敬轩弟子也然 (第 17b 页)
晋溪 之心术何尝不 (第 17b 页)
江陵当未第时深为辽王宪㸅所眷时世宗方耽玄默
之道王以方士长生之术见幸穆宗即位或诬言有淮
南衡山之谋遂下请室江陵实有力焉语在辽邸纪闻
江陵寻售王府为第神宗时之没籍以王妃王氏之请
也物换星移格天阁在人何在者终于不保生前之机
械坑坎亦可以已矣夫
跋 明王晋溪尚书 传
明正德閒大臣 (第 17b 页)
晋溪 之才伟矣故能默用阳明以定宸
濠之难其人虽兼机数然三代以后盘根错节亦有非
机数不成者必墨守迂腐道学之言 (第 17b 页)
以格之此愚人也
明人论 晋溪 褒讥各半非 (第 17b 页)
晋溪 (第 17b 页)
晋溪 为敬轩再传
弟子其太公即敬轩弟子也然 (第 17b 页)
晋溪 之心术何尝不 (第 17b 页)
题池州章汝愚秀才藏履吉九华山歌
九华之胜余与履吉父好同好而未见恨亦同余数往
来池阳阻俗而止饶恨矣汝愚寝食其中又广之于吴
吴山水不多避舍汝愚兼得之又得履吉 父琼 玖盈怀
何汝愚得之已富余二人之劣耶系之曰九华吾不得
而见之矣得见汝愚者斯可矣汝愚秀而敏华而雅吾 (第 20b 页)
九华之胜余与履吉父好同好而未见恨亦同余数往
来池阳阻俗而止饶恨矣汝愚寝食其中又广之于吴
吴山水不多避舍汝愚兼得之又得履吉 父琼 玖盈怀
何汝愚得之已富余二人之劣耶系之曰九华吾不得
而见之矣得见汝愚者斯可矣汝愚秀而敏华而雅吾 (第 20b 页)
北接黄河石
嘴以东迤平罗城北九十里之镇远关为河山之交又
东南迤花马池凡袤三百九十里号北长城明嘉靖初 王琼 弃关不守遂繇宁朔墩循山北接黄河堰以东迤
平罗城亦号北长城繇是关胥塌而关南五十里之北
门关筑而不克蒇工 (第 41b 页)
嘴以东迤平罗城北九十里之镇远关为河山之交又
东南迤花马池凡袤三百九十里号北长城明嘉靖初 王琼 弃关不守遂繇宁朔墩循山北接黄河堰以东迤
平罗城亦号北长城繇是关胥塌而关南五十里之北
门关筑而不克蒇工 (第 41b 页)
取道
繇嘉峪关西经大草滩回回墓骟马营而达齐勤蒙古
卫二百四十里明杨一清处置属番疏大草滩骟马城
柴城离嘉峪不远又曰川边王子庄苦峪齐勤柴城儿
骟马城大草滩诸回达被土鲁番残害齐勤汉燉煌唐
瓜州元徙曲尤仓地嘉峪东距肃州七十里肃州汉酒
泉地也(明兵部左侍郎张海疏嘉峪关卑隘不称宜加/修筑 括地志凉甘肃瓜沙等州本月支地)
繇齐勤西达苦峪城二百里为明移哈密卫地 王琼 疏
土鲁番抢王子庄苦峪逼近肃州杨一清疏王子庄在
苦峪西离边差远繇苦峪西北经王子庄又经卜隆吉
河入碛驻 (第 1b 页)
繇嘉峪关西经大草滩回回墓骟马营而达齐勤蒙古
卫二百四十里明杨一清处置属番疏大草滩骟马城
柴城离嘉峪不远又曰川边王子庄苦峪齐勤柴城儿
骟马城大草滩诸回达被土鲁番残害齐勤汉燉煌唐
瓜州元徙曲尤仓地嘉峪东距肃州七十里肃州汉酒
泉地也(明兵部左侍郎张海疏嘉峪关卑隘不称宜加/修筑 括地志凉甘肃瓜沙等州本月支地)
繇齐勤西达苦峪城二百里为明移哈密卫地 王琼 疏
土鲁番抢王子庄苦峪逼近肃州杨一清疏王子庄在
苦峪西离边差远繇苦峪西北经王子庄又经卜隆吉
河入碛驻 (第 1b 页)
令春去(补注梁刘遵诗/金屏障翠帔)则有四姓良
家(北史魏文帝宏雅重内族以范阳卢敏清河崔宗伯/荣阳郑义 太原王琼 四姓衣冠所推咸纳其女以充)
(后宫玉台新咏序四/姓良家名驰永巷)三河妙族(地理通释唐都河东殷/都河内 (第 19b 页)
家(北史魏文帝宏雅重内族以范阳卢敏清河崔宗伯/荣阳郑义 太原王琼 四姓衣冠所推咸纳其女以充)
(后宫玉台新咏序四/姓良家名驰永巷)三河妙族(地理通释唐都河东殷/都河内 (第 19b 页)
钦定四库全书
皇甫少玄集卷二十四
明 皇甫涍 撰
序
奉贺太子太保 兵部尚书晋溪王公 平土番序
国家封哈密为榆关以西之外藩当时哈密既强又受
有天朝显封诸番莫敢抗也逮成化弘治以来土鲁 (第 1a 页)
番
强噬诸番夺哈密逐其君积六十年渐不可制孝宗皇
帝虽常命文武大臣兴师问罪捣其巢穴王师比还而
骄悍如故赏之不厌其心威之不致其畏固亦执事诸
公之过也何也国家以一统之盛臣服万方土鲁番虽
强窃据西北一席之地而叛服不常如此我义未直兵
则何畏彼求方剧予则何恩是以信义不行绥靖无法
徒廑庙堂筹顾之忧无补彊圉侵陵之患而中朝士夫
又重声誉而略综核腾口说而贱事体允蹈者少浮夸
者多遂使生灵厄于原野转输殛于道涂非执事诸公
之过哉今天子嗣历继统起前少师吏部尚书 晋溪公
于戎伍改兵部尚书授以节钺总督兹事公至萃边方
重臣于帷幄而谕之曰朝廷之于外藩固不可过抚以
纳侮亦不可深 (第 2a 页)
皇甫少玄集卷二十四
明 皇甫涍 撰
序
奉贺太子太保 兵部尚书晋溪王公 平土番序
国家封哈密为榆关以西之外藩当时哈密既强又受
有天朝显封诸番莫敢抗也逮成化弘治以来土鲁 (第 1a 页)
番
强噬诸番夺哈密逐其君积六十年渐不可制孝宗皇
帝虽常命文武大臣兴师问罪捣其巢穴王师比还而
骄悍如故赏之不厌其心威之不致其畏固亦执事诸
公之过也何也国家以一统之盛臣服万方土鲁番虽
强窃据西北一席之地而叛服不常如此我义未直兵
则何畏彼求方剧予则何恩是以信义不行绥靖无法
徒廑庙堂筹顾之忧无补彊圉侵陵之患而中朝士夫
又重声誉而略综核腾口说而贱事体允蹈者少浮夸
者多遂使生灵厄于原野转输殛于道涂非执事诸公
之过哉今天子嗣历继统起前少师吏部尚书 晋溪公
于戎伍改兵部尚书授以节钺总督兹事公至萃边方
重臣于帷幄而谕之曰朝廷之于外藩固不可过抚以
纳侮亦不可深 (第 2a 页)
报抵牾再
举陈九畴捍禦始末备述先朝驭边故实以及今日图
复哈蜜利害审究情势树久安之画柄要喜功者中沮
之 尚书王琼 遂主通番复哈蜜为任八年春公申论增
武备足边储用人才三事荐马昊陈九畴施儒杨必进
才堪统军禦敌选曹恚公侵 (第 8b 页)
举陈九畴捍禦始末备述先朝驭边故实以及今日图
复哈蜜利害审究情势树久安之画柄要喜功者中沮
之 尚书王琼 遂主通番复哈蜜为任八年春公申论增
武备足边储用人才三事荐马昊陈九畴施儒杨必进
才堪统军禦敌选曹恚公侵 (第 8b 页)
害犹浅桂萼
外若宽迂中实深刻其忮忍之毒发于心如蝮蛇猛兽
犯者必死以此较彼则萼之奸尤甚臣姑举数端言之 尚书王琼 奸贪险恶在正德年间交结权奸浊乱海内
罪不容诛自萼等用事琼令伊女婿家人潜住京城日
夜钻刺所赂遗萼等数至 (第 41a 页)
外若宽迂中实深刻其忮忍之毒发于心如蝮蛇猛兽
犯者必死以此较彼则萼之奸尤甚臣姑举数端言之 尚书王琼 奸贪险恶在正德年间交结权奸浊乱海内
罪不容诛自萼等用事琼令伊女婿家人潜住京城日
夜钻刺所赂遗萼等数至 (第 41a 页)
之业。夫推至诚而享丰报。道之常也。奠真封而显列国。礼
之大也。劳有所至。朕无爱焉。今遣使太仆卿 王琼 使副太
府少卿兼通事舍人杨昭业等持节备礼。册命尔为高丽
国王。于戏。作善天降之祥。守正神祚之福。 (第 05b 页)
之大也。劳有所至。朕无爱焉。今遣使太仆卿 王琼 使副太
府少卿兼通事舍人杨昭业等持节备礼。册命尔为高丽
国王。于戏。作善天降之祥。守正神祚之福。 (第 05b 页)
一子二女。神龙中。申明旧诏。著之甲令。以五
姓婚媾。冠冕天下。物恶大盛。禁相为姻。陇西李宝之六子。 太原王琼 之四子。荥阳郑温之三子。范阳卢子迁之四子。
卢辅之六子。公之八代祖元孙之二子。博陵崔懿之八子。
赵郡 (第 19b 页)
姓婚媾。冠冕天下。物恶大盛。禁相为姻。陇西李宝之六子。 太原王琼 之四子。荥阳郑温之三子。范阳卢子迁之四子。
卢辅之六子。公之八代祖元孙之二子。博陵崔懿之八子。
赵郡 (第 19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