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類
小學類
樂類
五經總義類
詩類
書類
詔令奏議類
地理類
政書類
編年類
目錄類
別史類
職官類
傳記類
紀事本末類
史評類
正史類
雜史類
金石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天文算法類
儒家類
雜家類
農家類
小說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新編部類
涅槃部類
法華部類
續道藏
得其平不能以法齐一之守而不移也后世推历者
历代有人东晋虞喜立差法以追其变而太过不及
亦不能齐一行 王朴 之历皆止用之二三年即差文
公谓中星自尧至今已差五十度金氏谓尧时冬至
日在虚七度昏昴中至月令时该一 (第 9a 页)
历代有人东晋虞喜立差法以追其变而太过不及
亦不能齐一行 王朴 之历皆止用之二三年即差文
公谓中星自尧至今已差五十度金氏谓尧时冬至
日在虚七度昏昴中至月令时该一 (第 9a 页)
刘昭汉后志曰伏羲作易纪阳气之初以为律法建日
冬至之声以黄钟为宫太簇为商姑洗为角林钟为徵
南吕为羽应钟为变宫蕤宾为变徵此声气之元五音
之正也(愚详此以钟壹均言之非众律止是也)又曰截管为律吹以考声
列以候气道之本也(愚按吹以考声列以候气此造律之要法也)范蜀公宋
朝会要曰古者黄钟为万事根本故尺量权衡皆起于
黄钟至晋隋间累黍为尺而以制律容受卒不能合及
平陈得古乐遂用之唐兴因声以制乐其器虽无法而
其声犹不失于古五代之乱大乐沦散 王朴 始用尺定
制律而声与器皆失之故太祖患其声高特减一律至
是又减半律然太常乐比唐之声犹高五律比今燕乐
高 …… (第 3a 页)
黄钟信则十一律
与度量权衡者得矣后世不知出此而唯尺之求晋氏
而下则多求之金石而梁隋以来又参之秬黍下至 王
朴 刚果自用遂专恃累黍而金石亦不复考矣夫金石 (第 6b 页)
冬至之声以黄钟为宫太簇为商姑洗为角林钟为徵
南吕为羽应钟为变宫蕤宾为变徵此声气之元五音
之正也(愚详此以钟壹均言之非众律止是也)又曰截管为律吹以考声
列以候气道之本也(愚按吹以考声列以候气此造律之要法也)范蜀公宋
朝会要曰古者黄钟为万事根本故尺量权衡皆起于
黄钟至晋隋间累黍为尺而以制律容受卒不能合及
平陈得古乐遂用之唐兴因声以制乐其器虽无法而
其声犹不失于古五代之乱大乐沦散 王朴 始用尺定
制律而声与器皆失之故太祖患其声高特减一律至
是又减半律然太常乐比唐之声犹高五律比今燕乐
高 …… (第 3a 页)
黄钟信则十一律
与度量权衡者得矣后世不知出此而唯尺之求晋氏
而下则多求之金石而梁隋以来又参之秬黍下至 王
朴 刚果自用遂专恃累黍而金石亦不复考矣夫金石 (第 6b 页)
来二千馀年之讹谬而无少间
神圣聪明破天出地创一代之谟垂万世之法不特汉
之京郑魏之杜夔晋之荀勖张华唐之张文收五代
之 王朴 宋之和胡李马诸臣皆深愧谫劣即以观之
夔伦旷摰恐亦相顾眙𥈭叹为莫及自非
圣人特出古乐当兴何以至此故 (第 11a 页)
神圣聪明破天出地创一代之谟垂万世之法不特汉
之京郑魏之杜夔晋之荀勖张华唐之张文收五代
之 王朴 宋之和胡李马诸臣皆深愧谫劣即以观之
夔伦旷摰恐亦相顾眙𥈭叹为莫及自非
圣人特出古乐当兴何以至此故 (第 11a 页)
(定等定乐仍袭开元法曲至肃宗时有山东魏延请定十二律太常以汉律考之黄钟乃太簇也)至
若赵宋儒臣初用 王朴 律致误而自景龙以至庆历
其间言乐之儒纷纷而起如和岘李照胡瑗阮逸邓
保信房庶范镇司马光刘几杨杰等或 (第 20a 页)
若赵宋儒臣初用 王朴 律致误而自景龙以至庆历
其间言乐之儒纷纷而起如和岘李照胡瑗阮逸邓
保信房庶范镇司马光刘几杨杰等或 (第 20a 页)
气应则黄钟之为黄钟信矣黄钟者信则十一律与
度量权衡者得矣后世不知出此而唯尺之求晋氏
而下则多求之金石梁隋以来又参之秬黍下至 王
朴 刚果自用遂专恃累黍而金石亦不复考矣夫金
石真伪固难尽信若秬黍则岁有丰凶地有肥瘠种
有长短大小圆妥 …… (第 6b 页)
削者要见诸代之不同多繇累黍及围径之误也
五代王朴准尺比汉前尺一尺二分(见丁度表)
宋和岘用景表石尺比汉前尺一尺六分
宋大府布帛尺(李照尺)比汉前尺一尺三寸五分(见温公尺图)
阮逸胡瑗尺横累一百黍(比大府布帛尺七寸八分六釐与景表尺同见胡瑗乐义)
邓保信尺纵累一百黍(短于大府尺九分长于胡瑗尺九分五釐见邓保信奏议)
大晟乐尺用宋徽宗指三节为三寸(长于 王朴 尺二寸一分)
仁宗景祐三年丁度等详定黍尺钟律丁度等言邓保
信所制尺用上党秬黍圆者一黍之长累百而成尺律 …… (第 17a 页)
尺典修
金石七十年间荐之郊庙稽合唐制以示贻谋则可且
依景表旧尺俟有妙达钟律之学者俾考正以从周汉
之制 王朴 律准尺比汉钱尺寸长二分有奇比景表尺
短四分既前代未常施用复经太祖朝更易其逸瑗保
信照所用太府寺尺其制 (第 20a 页)
度量权衡者得矣后世不知出此而唯尺之求晋氏
而下则多求之金石梁隋以来又参之秬黍下至 王
朴 刚果自用遂专恃累黍而金石亦不复考矣夫金
石真伪固难尽信若秬黍则岁有丰凶地有肥瘠种
有长短大小圆妥 …… (第 6b 页)
削者要见诸代之不同多繇累黍及围径之误也
五代王朴准尺比汉前尺一尺二分(见丁度表)
宋和岘用景表石尺比汉前尺一尺六分
宋大府布帛尺(李照尺)比汉前尺一尺三寸五分(见温公尺图)
阮逸胡瑗尺横累一百黍(比大府布帛尺七寸八分六釐与景表尺同见胡瑗乐义)
邓保信尺纵累一百黍(短于大府尺九分长于胡瑗尺九分五釐见邓保信奏议)
大晟乐尺用宋徽宗指三节为三寸(长于 王朴 尺二寸一分)
仁宗景祐三年丁度等详定黍尺钟律丁度等言邓保
信所制尺用上党秬黍圆者一黍之长累百而成尺律 …… (第 17a 页)
尺典修
金石七十年间荐之郊庙稽合唐制以示贻谋则可且
依景表旧尺俟有妙达钟律之学者俾考正以从周汉
之制 王朴 律准尺比汉钱尺寸长二分有奇比景表尺
短四分既前代未常施用复经太祖朝更易其逸瑗保
信照所用太府寺尺其制 (第 20a 页)
历代名臣奏议卷二百八十
明 杨士奇等 撰
律历
周世宗即位外伐僭叛内脩法度端明殿学士 王朴 通
于历数乃诏朴撰定岁馀朴奏曰臣闻圣人之作也在
乎知天之变者也人情之动则可以言知之天道之动
则当以数 (第 1a 页)
明 杨士奇等 撰
律历
周世宗即位外伐僭叛内脩法度端明殿学士 王朴 通
于历数乃诏朴撰定岁馀朴奏曰臣闻圣人之作也在
乎知天之变者也人情之动则可以言知之天道之动
则当以数 (第 1a 页)
然
世谓之小历祗行于民间而重绩乃用以为法遂施于
朝廷赐号调元历然行之五年辄差不可用而复用唐
崇元历 王朴 钦天历法世罕传欧阳修尝问于著作佐郎晋城
刘羲叟羲叟求得钦天历经四篇然后朴之历大备羲 (第 101b 页)
世谓之小历祗行于民间而重绩乃用以为法遂施于
朝廷赐号调元历然行之五年辄差不可用而复用唐
崇元历 王朴 钦天历法世罕传欧阳修尝问于著作佐郎晋城
刘羲叟羲叟求得钦天历经四篇然后朴之历大备羲 (第 101b 页)
留守充河东节度使
李 宪贞元中太原府参军绛州刺史昭义节度使
韦 武贞元中绛州刺史
卢 顼贞元中潞泽掌书记 王 权 贞元中河东节度司马
刘 暹贞元中汾州刺史
窦 牟贞元中昭义节度从事历泽州刺史
卢元辅贞元中绛州刺史 (第 52a 页)
李 宪贞元中太原府参军绛州刺史昭义节度使
韦 武贞元中绛州刺史
卢 顼贞元中潞泽掌书记 王 权 贞元中河东节度司马
刘 暹贞元中汾州刺史
窦 牟贞元中昭义节度从事历泽州刺史
卢元辅贞元中绛州刺史 (第 52a 页)
攻临洺诏燧以步骑二万救之出□口屡败悦兵以
功迁尚书右仆射进兼魏博招讨使又进同中书门
下平章事封北平郡王会西狩还军太原遣军司马
王权 以兵五千走奉天又遣子汇与诸将子壁中渭
桥上已幸梁乃还时北边数有警燧念晋阳王业所
基宜固险以示敌乃 (第 31b 页)
功迁尚书右仆射进兼魏博招讨使又进同中书门
下平章事封北平郡王会西狩还军太原遣军司马
王权 以兵五千走奉天又遣子汇与诸将子壁中渭
桥上已幸梁乃还时北边数有警燧念晋阳王业所
基宜固险以示敌乃 (第 31b 页)
为忻棣单三州刺史开运中卒先是杨氏积赀赢百
万嗣昭父子三人赖之 王权 字秀山太原人唐左仆射起之曾孙父荛官至右
司郎中权举进士为右补阙唐亡事梁为职方员外
郎知制诰翰林学 (第 5a 页)
万嗣昭父子三人赖之 王权 字秀山太原人唐左仆射起之曾孙父荛官至右
司郎中权举进士为右补阙唐亡事梁为职方员外
郎知制诰翰林学 (第 5a 页)
北汉千佛楼碑跋
丙午二月登天龙之山得北汉李恽所为千佛楼碑异
焉俾工拓归装潢之书其后曰北汉之为国不足当一
大郡而 王朴 以为必死之寇亡最后自周之世宗宋之
太祖百战不能克宜其君臣有过人之才而刘继元处
裹疮吮血之馀轻役其民命 (第 27b 页)
丙午二月登天龙之山得北汉李恽所为千佛楼碑异
焉俾工拓归装潢之书其后曰北汉之为国不足当一
大郡而 王朴 以为必死之寇亡最后自周之世宗宋之
太祖百战不能克宜其君臣有过人之才而刘继元处
裹疮吮血之馀轻役其民命 (第 27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