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類
易類
書類
詔令奏議類
地理類
編年類
紀事本末類
政書類
別史類
目錄類
傳記類
正史類
雜史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儒家類
雜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詞曲類
法華部類
洞玄部
正一部
遂安据昆山无所属伏威使雄诞击之以昆山险隘
难以力胜乃单骑造其城下陈国威灵示以祸福遂
安感悦出降于是伏威尽有 江东之 地秋七月子通
复叛欲至江东收旧兵被获伏诛
唐上元元年刘展反江淮都统李峘自润州奔宣城副
使李藏用曰 (第 8b 页)
难以力胜乃单骑造其城下陈国威灵示以祸福遂
安感悦出降于是伏威尽有 江东之 地秋七月子通
复叛欲至江东收旧兵被获伏诛
唐上元元年刘展反江淮都统李峘自润州奔宣城副
使李藏用曰 (第 8b 页)
咨祭酒属陈敏反假荣右将军丹阳内史荣数践危
亡之际恒以恭逊自免敏欲诛诸人士荣说解之敏
从其言仍遣甘卓出横江坚甲利器委以精兵荣私于
卓曰若 江东之 事可济当共成之然卿观事势当有
济理不敏败之日使江西诸军函首送洛题曰逆贼
顾荣甘卓之首辱及万世可不 (第 7a 页)
亡之际恒以恭逊自免敏欲诛诸人士荣说解之敏
从其言仍遣甘卓出横江坚甲利器委以精兵荣私于
卓曰若 江东之 事可济当共成之然卿观事势当有
济理不敏败之日使江西诸军函首送洛题曰逆贼
顾荣甘卓之首辱及万世可不 (第 7a 页)
言馀见通鉴(徐州部东海琅邪彭/城广陵下邳五郡国)
马日磾薨于寿春(本/纪)是岁袁术表孙策为怀义校尉以
千馀人还之(以吴传/通鉴脩)
解题曰 江东之 业基于此
汉孝献皇帝兴平二年春正月帝居长安(春/秋)拜袁绍为
右将军封邟乡侯(以列/传脩)二月李傕杀 (第 24b 页)
马日磾薨于寿春(本/纪)是岁袁术表孙策为怀义校尉以
千馀人还之(以吴传/通鉴脩)
解题曰 江东之 业基于此
汉孝献皇帝兴平二年春正月帝居长安(春/秋)拜袁绍为
右将军封邟乡侯(以列/传脩)二月李傕杀 (第 24b 页)
(门有墉逋亡奸伪无所容足而朝廷宫寺民居市/区井井有条唐因之以为治数百年间不能有改)
秋七月陈自京口至荆州江水如血八月癸未夜天有
声如风水相击乙酉夜亦如之(以本/纪修)
解题曰叶适曰天地示变盖 江东之 事尽矣 (第 5a 页)
秋七月陈自京口至荆州江水如血八月癸未夜天有
声如风水相击乙酉夜亦如之(以本/纪修)
解题曰叶适曰天地示变盖 江东之 事尽矣 (第 5a 页)
以缓贼贼果具文求抚不复西向总
督亦谬为好语縻之止驻会城调度示贼无张皇已上
闻破綦江追褫两省抚臣谭希思 江东之 各为民缇绮
逮兵备使王贻德赐剑悬赏严旨进剿总督益调各路
兵专俟大举 十月命总督李化龙驻重庆调度川贵 (第 8b 页)
督亦谬为好语縻之止驻会城调度示贼无张皇已上
闻破綦江追褫两省抚臣谭希思 江东之 各为民缇绮
逮兵备使王贻德赐剑悬赏严旨进剿总督益调各路
兵专俟大举 十月命总督李化龙驻重庆调度川贵 (第 8b 页)
(赵赵焕等封事累上一切置之如初政何臣请擢参/鲁京职还懋学故官为人臣进言者劝疏入居正以)
(疏中王安石语侵己大怒调旨切责下狱杖戌未几/召还张学颜字子愚肥乡人 江东之 字长信歙人)
二月开草湾河
(督漕侍郎吴桂芳上言淮扬洪潦奔冲缘海汊港久/湮入海止云梯关一径致海拥横 (第 13a 页)
(疏中王安石语侵己大怒调旨切责下狱杖戌未几/召还张学颜字子愚肥乡人 江东之 字长信歙人)
二月开草湾河
(督漕侍郎吴桂芳上言淮扬洪潦奔冲缘海汊港久/湮入海止云梯关一径致海拥横 (第 13a 页)
(南京也太后问故帝曰老奴为张居正所惑无他过/行且召还时潞王将婚所需珠宝未备太后閒以为)
(言帝曰年来无耻臣僚尽货以献张冯二家其价骤/贵也 江东之 并纠吏部尚书梁梦龙赂徐爵得官工)
(部尚书曾省吾吏部侍郎王篆皆被/论得罪去于是弹击居正者纷起矣)质 …… (第 6b 页)
(之其弟都指挥居易子编修嗣修俱戍极边诸以忤/居正罢黜者俱召还初言路为居正所抑至是争砺)
(锋锐搏击当路可立与李植 江东之 并荷帝宠三人/更相结亦颇引吴中行赵用贤沈思孝为重执政恶) …… (第 13a 页)
(之未几御史丁此吕劾侍郎高启愚主南京试以舜/亦以命禹为题为居正劝进帝手疏示申时行时行)
(言此吕以暧昩陷人大逆恐谗言踵至非清明之朝/所宜有尚书杨巍因请出此吕于外植 东之 交章劾)
(时行巍蔽塞言路帝为罪启愚留此吕时行巍求去/余有丁言大臣国体所系今以群言留此吕恐无以) (第 13b 页)
(言帝曰年来无耻臣僚尽货以献张冯二家其价骤/贵也 江东之 并纠吏部尚书梁梦龙赂徐爵得官工)
(部尚书曾省吾吏部侍郎王篆皆被/论得罪去于是弹击居正者纷起矣)质 …… (第 6b 页)
(之其弟都指挥居易子编修嗣修俱戍极边诸以忤/居正罢黜者俱召还初言路为居正所抑至是争砺)
(锋锐搏击当路可立与李植 江东之 并荷帝宠三人/更相结亦颇引吴中行赵用贤沈思孝为重执政恶) …… (第 13a 页)
(之未几御史丁此吕劾侍郎高启愚主南京试以舜/亦以命禹为题为居正劝进帝手疏示申时行时行)
(言此吕以暧昩陷人大逆恐谗言踵至非清明之朝/所宜有尚书杨巍因请出此吕于外植 东之 交章劾)
(时行巍蔽塞言路帝为罪启愚留此吕时行巍求去/余有丁言大臣国体所系今以群言留此吕恐无以) (第 13b 页)
(蜀王为质而应龙迁延不进尚冀曲省化龙至成都/亦谬为好语糜之已而帝闻綦江破追褫两省巡抚)
(谭希思 江东之 各为民赐化龙剑假便宜讨贼调各/路兵大举十月化龙移驻重庆调度川贵湖广兵总)
(兵官刘綖军亦至綎素有威 (第 30a 页)
(谭希思 江东之 各为民赐化龙剑假便宜讨贼调各/路兵大举十月化龙移驻重庆调度川贵湖广兵总)
(兵官刘綖军亦至綎素有威 (第 30a 页)
徐三重天真斋草(字伯同/华亭人)
张敬仪部集(字尔和/淄川人)
朱应毂槐石集(字德载/浚县人) 江东之 台中草(字长信/歙县人)
又廷中草
何尔健应文集(字乾室曹州人/大理寺寺丞)
曾乾亨(缺/) 山房稿 (第 17a 页)
张敬仪部集(字尔和/淄川人)
朱应毂槐石集(字德载/浚县人) 江东之 台中草(字长信/歙县人)
又廷中草
何尔健应文集(字乾室曹州人/大理寺寺丞)
曾乾亨(缺/) 山房稿 (第 17a 页)
(馀轮运而泣送悲迎之害兴又胡以善其后乎愚/曰不然自迁都北平以来东南财力竭矣今复海)
(运则田耗可以量减运卒得以少休江西湖广 江/东之 粟仍从漕运惟浙东西苏松常闽广贡赋则)
(从海运斯固并/行而不害矣)
(又云客难曰漕运费财海运费 (第 23b 页)
(运则田耗可以量减运卒得以少休江西湖广 江/东之 粟仍从漕运惟浙东西苏松常闽广贡赋则)
(从海运斯固并/行而不害矣)
(又云客难曰漕运费财海运费 (第 23b 页)
再起与东林诸贤共佐朝廷太平之业未必不远追文
景也余故曰肇东林之基者先生焉
江东之 传
江东之字长信歙县人少为诸生性刚有大志万历五
年赐进士授官行人擢山东道监察御史叱驸马侯拱
辰于途贵 (第 5b 页)
戚敛手避之是时张居正初卒而冯保犹用
事徐爵者保假子也居正素藉之以通于保居正死爵
焰益张时乘驴出入东安门莫敢诃止东之行遇爵执
其驴付所司即上疏陈爵罪历言爵借冯保以作威福
状虽未明指保罪而实以撼保帝览奏怒命锦衣卫逮
爵论死寻以御史李植疏窜保于南京先是江西巡抚
佥都御史王宗载与辽东巡按御史于应昌合谋窜杀
御史刘台以快居正之忿至是宗载协理都察院事 东
之 露章劾之曰故大学士张居正辅理十年不为无功
但揽权太专设心太险媚已者立跻要地异已者坠之
重渊以致邪佞之 …… (第 6a 页)
谋害忠良当以首论应昌诬赃枉法当以从论疏入帝
命戍宗载应昌于边故事御史上封事必以副封白堂
上官 东之 捧疏而升宗载迎谓之曰江御史何言 (第 7a 页)
东之
曰言公杀人媚人耳宗载失气反走闻者咸侧目焉小
阿卜户率百馀骑袭破黑峪关杀数十百人去边臣掩
其败瘗藏诸尸 (第 7a 页)
诈以功闻为巡按御史李植所劾朝议
遣科臣勘之帝素知 东之 时方督屯畿辅帝曰此行非
御史东之不可命撤屯务往将行执政有为边臣请间 …… (第 7a 页)
者 东之 指心谢之至则尽得其掩败诈功情事顾未有
左验乃间行关外见新莳蔬圃疑之命吏士发土得九
尸尸皆中创于是诸将 (第 7b 页)
叩头服 东之 报命分别降罚坐
死有差御史丁此吕论劾居正时科场事失执政意吏
部尚书杨巍奏劾此吕调外 (第 7b 页)
东之 言巍晚节不终巧塞
言路且言辅臣申时行二子皆中科名不乐此吕有是
疏巍之劾虽曰巧庇故相实则逢迎新辅疏入不 (第 7b 页)
景也余故曰肇东林之基者先生焉
江东之 传
江东之字长信歙县人少为诸生性刚有大志万历五
年赐进士授官行人擢山东道监察御史叱驸马侯拱
辰于途贵 (第 5b 页)
戚敛手避之是时张居正初卒而冯保犹用
事徐爵者保假子也居正素藉之以通于保居正死爵
焰益张时乘驴出入东安门莫敢诃止东之行遇爵执
其驴付所司即上疏陈爵罪历言爵借冯保以作威福
状虽未明指保罪而实以撼保帝览奏怒命锦衣卫逮
爵论死寻以御史李植疏窜保于南京先是江西巡抚
佥都御史王宗载与辽东巡按御史于应昌合谋窜杀
御史刘台以快居正之忿至是宗载协理都察院事 东
之 露章劾之曰故大学士张居正辅理十年不为无功
但揽权太专设心太险媚已者立跻要地异已者坠之
重渊以致邪佞之 …… (第 6a 页)
谋害忠良当以首论应昌诬赃枉法当以从论疏入帝
命戍宗载应昌于边故事御史上封事必以副封白堂
上官 东之 捧疏而升宗载迎谓之曰江御史何言 (第 7a 页)
东之
曰言公杀人媚人耳宗载失气反走闻者咸侧目焉小
阿卜户率百馀骑袭破黑峪关杀数十百人去边臣掩
其败瘗藏诸尸 (第 7a 页)
诈以功闻为巡按御史李植所劾朝议
遣科臣勘之帝素知 东之 时方督屯畿辅帝曰此行非
御史东之不可命撤屯务往将行执政有为边臣请间 …… (第 7a 页)
者 东之 指心谢之至则尽得其掩败诈功情事顾未有
左验乃间行关外见新莳蔬圃疑之命吏士发土得九
尸尸皆中创于是诸将 (第 7b 页)
叩头服 东之 报命分别降罚坐
死有差御史丁此吕论劾居正时科场事失执政意吏
部尚书杨巍奏劾此吕调外 (第 7b 页)
东之 言巍晚节不终巧塞
言路且言辅臣申时行二子皆中科名不乐此吕有是
疏巍之劾虽曰巧庇故相实则逢迎新辅疏入不 (第 7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