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詩類
易類
地理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傳記類
目錄類
紀事本末類
政書類
正史類
雜史類
史評類
史鈔類
列傳類
金石類
類書類
別集類
總集類
詩文評類
弟联都督总兵(明季文字。书「彩弟」,据郑成功传)。设六部九卿。蒋德璟等为大学士,入阁办事。令万元吉、 杨廷麟
守赣州;措置有方,营行宫,累疏将迎车驾,芝龙阻而不报(粤游见闻)。芝龙荐曾樱为工部尚书、东阁大学士, …… (第 13 页)
书盖得其实,故从之)。清主命多罗贝勒博洛、固山额真公土赖进攻福建、浙江(三朝实录)。楚抚何腾蛟、江右 杨廷麟
皆疏奉迎 (第 18 页)
  本书(一册一五八面九四、八00字)凡十二卷,邵廷采撰。廷采字允斯,又字念鲁;浙江馀姚诸生,述姚江之学。清康熙

中,施琅将振旅台湾,遇之西湖,相与纵谈沿海要害;琅奇之,请与俱北;谢不行。后从遗老访明亡故事,黄宗羲授以「海外录」、「行国录」,作「东南纪事」;同邑张五皋从粤海归,访求遗闻,合以冯苏「见闻随笔」,作「西南纪事」(据姚达辑「邵念鲁年谱」:念鲁著「东南纪事」在康熙三十六年至三十七年,著「西南纪事」在二十八年)。或云二书草创未成,或云成即燬矣;实则两书固在,至光绪间始由邵武徐干校刊行世。本书即由徐氏刊本排印,惜遗其跋语。书为纪传体,序列唐王聿键、鲁王以海……以至郑芝龙、郑成功、郑鸿逵,凡五十四篇。此外尚有 杨廷麟
等八篇有目无传,注明「传阙」。所遗徐跋,特为补系于此。跋云:『馀姚邵念鲁先生,康熙时人;距明季未远, (第 48 页)
一卷,作者自述隆武二年(丙戌)十月四日赣州陷清被执,至二十六日放归经过,其中追记三月至十月与万元吉、 杨廷麟
等守忠诚府(赣州苦守半年馀,隆武锡名「忠诚」)事甚悉。作者字讱轩,江西安福人,时官中书舍人。按宋文天 (第 112 页)
、彩弟联都督总兵(明季文字。书彩弟,据郑成功传)。设六部九卿,蒋德璟等为大学士,入阁办事。令万元吉、 杨廷麟
守赣州;措置有方,营行宫,累疏将迎车驾,芝龙阻而不报(粤游见闻)。崇祯末,曾樱以疑罪系狱;及京师陷, …… (第 17 页)
书盖得其实,故从之)。清主命多罗贝勒博洛、固山额真公土赖进征福建、浙江(三朝实录)。楚抚何腾蛟、江右 杨廷麟
皆疏奉迎隆武,隆武意欲往江右,犹豫未定,而芝龙固请回省。省中人数万呼拥请还曰:「不还则绝天下望」!因 (第 24 页)
  及两浙败,关门不戒。芝龙亦以不出关,无以厌人望,乃分兵为二;声言万人,实不满千。以鸿逵为元帅,出浙东;永胜伯郑彩副元帅,出江右。隆武仿淮阴故事,筑坛郊送之。既至关,疏称饷缺,驻不发。诏书切责,不得已,踰关行四、五里而还。
  三年六月,封成功忠孝伯。八月,隆武亲征,驻建宁;欲往江右就赣督 杨廷麟
、万元吉、楚督何腾蛟等,犹豫未决。芝龙疏请航海,拜疏即行。武毅伯施福撤关兵归。隆武驾陷汀州(帝与曾后 (第 12 页)
  六月,浙东张国维、朱大典、孙嘉绩、方逢年等迎鲁王监国绍兴.时浙西已降附,清兵方在江楚;吏部侍郎 杨廷麟
、兵部侍郎万元吉、国子祭酒刘同升等以义师往来捍御,克复吉安、临江等处.遂加 (第 9 页)
廷麟
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赐剑便宜从事;元吉副都御史,总督江西、湖广诸军;以同升为南赣巡抚.时唐王优礼郑 …… (第 9 页)
  十月,科臣刘中藻颁谕浙东鲁王,不受,张国维、熊汝霖等拒之也;自是闽、浙相水火矣.鲁行人张煌言自请使闽,从之.原任兵部侍中王期升、御史彭遇至行在,加期升总督衔、遇佥都御史.大学士路振飞、曾樱封还内传,谓遇依附马士英,期升在太湖奉朱盛徵称通城王,派饷苛虐,不可用;王乃止. 杨廷麟
疏至,请王幸江右;何腾蛟请驻湖南,浙中诸将请如衢州.王以芝龙不足恃,欲出赣入楚倚腾蛟.会原任临清知州 …… (第 11 页)
  四月五日万寿节,不受贺.未几,抚州亦破.命礼臣追复建文年号,立方孝孺祠.先是,汀邵间有大帽山峒蛮最强,屡征不服,益宗永宁王慈炎诱之出降,以与清兵战屡捷,遂复抚州;清兵围之.郑彩屯广信府,永宁王请救;其监军给事中张家玉以三营往援,围暂解.已而复合,彩军溃,抚州遂破;永宁王死之,峒峦亦散.报至,举朝震惊,命削彩职,戴罪图功. 廷麟
、元吉退守赣州,清兵追攻之.
  五月竞渡,郑芝龙率标营官军于西湖舟,旗帜皆写「钦命藩王」等目. …… (第 14 页)
臣者云为僧于五指山,然亦莫必其真伪也.是冬十月,赣州闻王讣,全城气索.会天雾雨雪,城夜破,督师大学士 兵部尚书杨廷麟
、户部尚书姜一洪、兵部侍郎左副都御史江广总督万元吉俱赴水死,吏部尚书郭维经、御史姚奇胤入嵯峨寺自焚死 (第 17 页)
  十月,定东宫官属。先是,黄道周自陈「七不如」;谓品行不如刘宗周,至性不如倪元璐,远见深虑不如魏呈润,犯颜敢谏不如詹尔选,老成足备顾问不如陈继儒,朴心醇行不如李如灿、傅朝佑,文章气节不如钱谦益、郑鄤。有旨:责其『颠倒是非;甚至蔑伦杖母、名教罪人,犹曰不如,是何肺肠?著回将话来』!于是道周复疏辨谓:『臣与郑鄤同为庶常时,文震孟疏论魏忠贤,郑鄤抗疏,任之削籍入山;每以臣为怯,臣心愧之也。每执笔不能明白,辄思郑鄤。以为不如,真不如也。盖以此自砭,亦以此分规,非为累臣地也』。上念道周起废不久,有旨不究。至是,定东宫官属;右谕德项煜、 编修杨廷麟
交让道周,阁臣以道周有「不如郑鄤」语,谓其意见偏,寝之。给事中冯元言 (第 36 页)
  晋郑芝龙、郑鸿逵为侯,郑芝豹、郑彩为伯。设六部九卿,以张肯堂为吏部尚书、李长倩为户部尚书、曹学铨为礼部尚书、吴春枝为兵部尚书、周应期为刑部尚书、郑瑄为工部尚书、马思理为通政使、郑广英为锦衣卫都督。以天、建、延、兴四府为上游,汀、邵、漳、泉为下游;各设抚、按。县升府、府升道、道转内卿,一命以上,咸与宠锡。起蒋德璟、黄景昉、黄道周、苏观生、何楷、陈洪谧、林欲揖、朱继祚、黄鸣俊、皆为大学士。又起曾樱、何吾驺、郭维经、叶廷桂,皆入阁办事。其远不能至者,如王应熊、 杨廷麟
等仅列其名。阁臣三十馀员,俱不令票旨;凡有批答,皆上亲为之。
  德璟陛见,首以清屯、练军上请;上然 …… (第 118 页)
  大学士黄道周愤师不前,因请以师相募兵江西。曰:『江西多臣子弟,愿招之效死军前』。隆武命芝龙助之资,芝龙不与一钱,隆武惟给空劄百函而已。道周以劄号召门下得百人,居吉安,与 杨廷麟
、万吉元为呼应。出兵徽州,为清兵所擒,械送江宁。道周绝粒不食,积十四日不死。清内院洪承畴怜而欲生之, …… (第 124 页)
  吏部郎中赵玉成与尚书张肯堂同籍江南,疏言『臣等生长海滨,请以水师千人从海道直抵君山,袭取金陵,以迎陛下』。隆武大喜,亟催芝龙造艘;芝龙笑诺。会有上疏言水师诸臣宜留其家眷以防逃归者,事遂不果。
  隆武决意亲征;二月,驻建宁。楚抚何腾蛟、江右 杨廷麟
皆疏迎隆武,隆武意欲往江右,犹豫不定;而芝龙固请回省:『省中人数万呼拥请还,不还则绝天下望』。因驻跸 (第 124 页)
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补华允诚吏部员外,夏允彝吏部主事。允彝尽以家产籍于官,以助兵饷讨贼。授黄文焕、 杨廷麟
翰林院编修。文焕以道周建言被杖,牵累革问。 (第 43 页)
廷麟
因忤嗣昌,降调军前赞画者也。
  御史李模疏言:『今日诸臣能刻刻自认先帝之罪臣,方能纪常勒卣,蔚为陛 …… (第 43 页)
观生主之,以招选贤才。又起曾樱、何吾驺、郭维经、叶廷桂,以次至,皆入阁办事。其远不能至者,如王应熊、 杨廷麟
等,仅列其名。阁臣至三十馀人。然俱閒无事,不令票旨,皆隆武亲为之。德璟、景昉、欲揖皆力疏辞,行人以死 …… (第 98 页)
  芝龙亦以不出关无以压众心,乃分兵为二,声言万人,实不满千人,以郑鸿逵为大元帅出浙东、郑彩为副元帅出江西。隆武仿淮阴故事,筑坛郊拜而送之。既出关,疏称候饷,驻不行。月馀,内催二将檄如雨,而切责郑彩畏缩不前,自有国法在。不得已,踰关行四、五百里而还,仍疏言饷绝,留如故。于是黄道周以师相请募兵江西。江西多

其子弟,愿俱效死军前。芝龙不与一钱,隆武给空劄百函为行资而已。道周以劄号召门下得百人,居吉安,与 杨廷麟
、万元吉为呼应。出兵徽州,为清兵所擒,械送江宁。道周绝粒不食,积十四日不死。内院洪承畴疏救,言『道周 …… (第 104 页)
  蒋德璟自请行关,确察情形,相机督战。隆武许之。比至,则疲兵弱卒、朽甲钝戈,一无可为。德璟告病去。而户部尚书李长倩以饷不继忧死。提学御史毛协恭亦愤卒。泉州知府邹式金见事不可为,擢兴永道副使,予告去。吏部郎中赵玉成与尚书张肯堂同籍江南,疏言『臣等生长海滨,请以水师千人,从海道直抵君山,袭取金陵,以迎陛下。计陛下陆行期,会同于金陵』。隆武大喜,亟催芝龙造艘。芝龙笑诺。会有疏水师诸臣宜留其家眷以防逃归者,事不果。隆武乃决意亲征。
  二月,驻建宁。楚抚何腾蛟、江右 杨廷麟
皆有疏迎隆武。隆武意欲往江右,犹豫未定,而芝龙固请回省。省中人数万呼拥,谓绝天下望。因驻跸剑津,而任 (第 104 页)
  改堵胤锡为副都御史,巡抚湖广;赐以膳银百两、表里四端。手敕褒誉,并谕以陈可立、缪举速为匡正之,以明天无二日之义。
  敕江西辅臣 杨廷麟
、督臣万元吉、□臣曾应遴、陈泰来,速备兵迎驾;曰:『朕亲征暂驻建水,御营兵力未充,必俟卿等迎驾陈荩, …… (第 74 页)
  钦命新例兵将文册付平粤伯丁魁楚(一籍贯、二年貌、三武艺、四队伍保结。一移兵部,一进御览)
  敕两广事例银五万两付定兴伯何腾蛟,为收拾降兵取江、克京之用。
  联络恢剿 兵部尚书杨廷麟
疏留粤饷,以备大兵。上以『粤饷为御急需,万不可留。但今卿剿事方殷,量留五万,凑前五万,以成剿局。速立 (第 77 页)
。还须逐款遵依,不得仅以建白了事。彭年资俸已深,准加行在太常寺少卿,仍管吏科印务』。
  大学士督师 杨廷麟
疏陈:「虔事危在旦夕,援兵半已溃亡」。上曰:『吉州失守,督臣万元吉诸兵皆付一掷。抚臣刘广胤先出雩都, …… (第 132 页)
    学佺饶有干济,捐资买米,天兴赖以不饥。然其门下士,略有藉此而觅厚息于他州县者,人

言啧啧。故特疏辞之。

  给督师 杨廷麟
弓弦各一千数、箭三千枝。不足者,著原解户凑补。
  惠潮巡抚刘柱国擒获潮阳贼首庄三权,即时正法,疏闻 (第 134 页)
  时,军兴饟亟,芝龙请于两税内五石预借银一两,民不乐从,反愆正供。以浦城训导王兆熊为御史,督义饟,不输者榜其门「不义」。于是,闾里骚然。芝龙又请括寺田,王不听。封芝龙子森为忠孝伯,赐姓,名朱成功,总督禁旅。督师何腾蛟自长沙, 杨廷麟
、万元吉自赣州,皆遣使奉表迎乘舆。大学士苏观生,请先行,出屯南安。王幸雍祭酒赖垓进讲,三品以上官坐听 …… (第 7 页)
印以劝来降者。
  五月,诸军溃于赣州,大军锐甚。滇、粤诸军先后至南康者,以数万计,皆惴恐莫敢即下。 杨廷麟
自雩都趣张安、张琮、李元符及各营兵四万至赣,江抚刘广胤亦自宁都募二千人至,俱以五月一日先后溃散。广胤 (第 16 页)
被执,失士马器械无算,自后援兵益不敢前。苏观生退次南安,大军分兵东围广信。王敕观生曰:援赣兵将骄悍不驯,闻警辄思引去。似此无纪之兵,安能济事!雩都、会昌诸邑,既可直达汀州,防圉尤急。曩无一人议此,何耶?偾军之将,罪之不能、呼之不前,如何为策?退守庾关,岂朕所望?其详度情形来奏。敕监军御史陈赓曰:前失吉安,起于乡勇引敌,他兵坐视不救,良可痛恨

。滇兵战而不胜,犹愈不战而逃者;尔仍收合馀烬,勿自困挫。谕 杨廷麟
曰:吉安失守,万元吉诸兵皆付一掷,今五月初一失机,此番功罪宜明。卿深惟善计,更图兴复。粤饟三万与卿召 …… (第 17 页)
学士蒋德璟、路振飞、傅冠、礼部尚书曹学佺先后死。郑芝龙自安平降。是年十月四日,赣州陷,大学士万元吉、 杨廷麟
、兵部尚书郭惟经等死之,苏观生退保广州。
  论曰:唐王宽明恭俭,亲亲尊士,循良爱民,而有抚绥大略。 (第 20 页)
詹事、侍读学士,修玉牒,充经筵日讲官。
  十一年二月,上御经筵毕,召道周及詹事顾锡畴、庶子黄景昉、 编修杨廷麟
等二十馀人前,问保举考选,孰为得人?道周对:今人才远不如古,矧屡经摧折,如树木然,须养之数十年方得其 …… (第 42 页)
  唐王在位,访故臣于张家玉,荐道周。王拱手曰:得此商彝周鼎,当为廊庙羽仪。道周来自浙,拜大学士,兼吏部尚书,位首辅。郑芝龙以公爵,班宰相上;道周争之。芝龙不肯出兵,道周愤时事不可为,而荷殊绝之知,乃自请视师,经略江西。芝龙不与一卒,道周亲书告身奖语,号召得百馀人,径进出杉关,众至万人。田夫荷锄从之,曰扁担兵。开府广信,与 杨廷麟
、万元吉为呼应。王命家玉出屯金溪,以为之援。道周遗家玉书曰:道周之年,不能致远为皇上为马;道周之力, (第 53 页)
  万元吉字吉人,江西南昌人;天启乙丑进士。崇祯中,监大学士杨嗣昌军,扼夔门,与石柱女帅秦良玉合兵击贼,招降关索、惠登相、王光思有功。会嗣昌败,薄其赏,稍迁大理评事。李自成陷西安,上命大学士吴甡出师,以元吉充军前赞画。寻召还,甡不果行。元吉在军中久,晓练兵事,诸宿将左良玉、金声桓等皆惮之。元吉亦见天下坏,矢报国。
  乙酉,良玉死,子梦庚及声桓等以全军降大清。南都不守,元吉散家赀募兵,与清江进士 杨廷麟
、同郡进士郭维经起义师于赣州。元吉扼吉安,东西犄角,军容甚盛。时大清已命声桓开府南昌,所部皆左营骁将 (第 61 页)
,南军不能进。闻福京立君,拜表请乘舆亲出江西,臣等坚守赣州,以待王师。诏加元吉、 廷麟
并督师,大学士维经兵部尚书。命郑彩出杉关、苏观生出南安,进恢湖东援赣。彩逗留不行,而永宁王招峒兵谢志 …… (第 61 页)
  丙戌三月,吉安陷。元吉退守皂口。大清尽下湖东西,杀永宁王,进逼赣州,元吉

亦遂入赣。赣人将窜,见督师移眷入署,始定;元吉分兵三营番休。辟黎遂球等为监军,以兵科杨文荐任城守,而身昼夜督战。下及妇女,皆感其意曰:甘死无贰。援兵累败。六月, 廷麟
等又收散亡及滇、粤兵进营城下,共四万馀人。元吉欲待水师至方战,王其弘谏不听。八月,大清兵迎击水师,乘 (第 62 页)
胜遂破诸军。自是,赣州城下无一厮卒。 廷麟
等入,与元吉共死守。福州既陷,赣州援绝,元吉断指入函请救于湖南、广东。苏观生在南安观望不敢前,大清兵 …… (第 62 页)
吉为万精忠。初三日,大兵获响导,夜自小南门上,乡勇犹巷战。及明,大兵大集,城上举炮皆裂,遂陷。元吉、 廷麟
赴水死,维经入嵯峨寺焚死。同死者,兵科给事中万发祥、太常卿彭期生、主事袭芬、林珽子斯昌、王其弘、黎遂 …… (第 62 页)
    杨廷麟(传阙)
…… (第 62 页)
  苏观生字宇霖,广东东莞人。福王时,官户部主事。避兵东至杭州,与郑鸿逵奉唐王入闽。观生见际丧乱,诸王独唐藩贤,可济大业,委心服事。唐王即位,拜大学士。时阁臣多用耆望,而观生新进柄政,自首辅黄道周以下,皆重其才。第乙酉七月,领储贤馆,观生以为非时务所急,力劝王幸赣,就 杨廷麟,
毋久留福州。郑芝龙格其议,有诏观生先赴南安,联络江楚。王亲祖之殿门,观生叩头出登车,慨然有澄复之志。 (第 66 页)
丙戌四月,大清师围赣州,观生退保南康。五月,援兵溃,观生收散卒,及大清师遇于李家山、九牛间,数战皆捷,解围,屯水西,进复围之。十月,赣州陷, 廷麟
致命,观生弃南安,入广东。时大清师已破汀州,莫知唐王音息;监纪主事陈邦彦劝观生疾走惠、潮,以扼东兵, (第 66 页)
道截其耳;朝士噤唶。唐王为坛拜彩、鸿逵分道发兵,芝龙辄辞无饷,行数里罢。蒋德璟告病去,道周竟死徽州。 杨廷麟
、万元吉等屡表请驾幸赣,卒制于芝龙不得出。
  丙戌七月,王师下浙江,芝龙密遣使请降,尽撤守关兵。师 (第 132 页)
  是月,靖江王亨嘉于广西僭号;丁魁楚破之梧州,执送福建,斩于市。
  九月,黄道周愤郑氏偷安,闻江西绅士傅鼎铨、万元吉、 杨廷麟
等所在团结为明守,自请视师。芝龙不与一兵;道周出关,召募得千馀人,行至衢州,为其门人所诱,执送江宁, (第 54 页)
  起钱谦益、陈子壮、转刘宗周并为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补华允诚吏部员外郎,夏允彝吏部主事,黄文焕、 杨廷麟
兼翰林院编修。
  释高墙罪宗七十五案;凡三百四十一名为庶人。
  上先帝谥曰思宗烈皇帝,皇后周氏曰 (第 7 页)
  起蒋德璟、黄景昉、黄道周、苏观生、陈洪谧、何楷、林欲楫、朱继祚、黄鸣俊、

曾樱、何吾驺、郭维经、叶廷桂等,以次至,皆为大学士。王应熊、 杨廷麟
、姜曰广、吴甡、高宏图、郑三俊等虽不能至,亦列其名。
  上尚文学、博通经史,手草文檄,下笔敏妙。批 …… (第 29 页)
  芝龙知上欲出师,乃命郑鸿逵为大元帅出浙东,郑彩为副元帅出江西。上筑坛,行推毂礼。既出关,疏称候饷,频檄催之,逾关四、五百里而还。
  大学士蒋德璟引疾去。户部尚书李长倩以忧愤卒。
  二月,上下令亲征。楚抚何腾蛟、江西乡绅 杨廷麟,
各奉表迎驾。芝龙不听,驻跸延平,以兵部尚书吴春枝留守。
  吴炳自江右至,命为布政使充提调官。翰林院 …… (第 33 页)
  冬十月,虏至漳州。郑芝豹自泉州奔安平(镇名,芝龙筑城以居)。时芝龙保安平,军容赫然,战舰齐备,炮声不绝。外示威武,而内已通款。又撤守关兵,不以一矢相加遗。自恃有大功,意在要挟虏帅。贝勒闻泉州乡绅郭必昌与芝龙善,使召之,且曰:『今铸闽粤总督印,以待将军』,芝龙大喜,劫其众出降。诸将力谏,其子成功及弟、侄皆痛哭,劝芝龙入海,曰:『鱼不可脱于渊』。不听。遂奉表降。
  是月初四日,虏破赣州。督师阁部 杨廷麟
、兵部尚书万元吉,皆赴水死。 (第 38 页)
廷麟
字伯祥,清江人,崇祯四年进士。乙酉六月,江西省九江、南康、饶州、南昌、瑞州、袁州、临江皆陷, (第 38 页)
廷麟
奔赣,乞援于巡抚李永茂,将图恢复。既而建昌、吉安亦陷。八月,隆武手诏;加 (第 38 页)
廷麟
兵部右侍郎。与刘同升共谋举事,复吉安、临江,进 (第 38 页)
廷麟
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命开府南赣。丙戌秋,水师诸营及四方援军悉溃;围久、绝粮,至是死难,城被屠。元 …… (第 38 页)
    炎武按:文山、叠山皆起兵江西,忠义激发,君子称之。 廷麟,
以皇太子讲官直经筵,每奏对,帝为之改容。因张若琪、沈迅、朱充类谗搆百端,贬秩、谪外,稍迁职方主事,未 (第 39 页)
  十五日(癸巳),江西总兵官金声桓奏报:『闽中拥立唐藩,遍加伪职。督臣佟养和发兵三营,合臣马步兵四路进剿。遣副将李士元、王得仁、汤执中等攻南赣,击败伪阁部李永茂、乡绅 杨廷麟
、刘同升、万元吉、揭重熙及福建之永宁王、罗川王、饶州之伪阁部黄道周、袁州之伪总督何腾蛟等数十万众,擒 (第 25 页)
  初九日(辛巳),江西提督金声桓疏报:『副将潘永禧等擒获伪王朱常荐、总兵了

悟、金志逵等,斩级无算,鄱寇悉平』。报闻。
  十二日(甲申),江西提督金声桓奏报:『副将高进库、刘伯禄等克赣州,擒斩伪阁部 杨廷麟』
。下所司议叙。
                (--以上见「大清世祖章皇帝实录」卷二十八。)

  (第 33 页)